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74427阅读:来源:国知局
045]所述接地片30的主体部31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主体部31的开槽33,其中,一部分开槽33与所述第一突柱13相对应以供所述第一突柱13突伸入,另一部分开槽33与所述第二突柱23相对应以供所述第二突柱23突伸入,从而在将接地片30夹持在所述上排端子组件10与下排端子组件20之间时,可通过所述第一突柱13与开槽33的配合及所述第二突柱23与开槽33的配合,限制接地片30在上排端子组件10与下排端子组件20之间移动,进而保证接地效果较佳。
[0046]请参阅图2、图7及图10所示,所述外绝缘体50射出成型在上排端子组件10、下排端子组件20及接地片30的外侧。所述外绝缘体50包括若干流入填充在通孔122,214,310内的填充块501。所述外绝缘体50包括外基部51及自外基部51向前延伸的外舌板52,所述上排端子11的上排接触部111及所述下排端子21的下排接触部211延伸至所述外舌板52并曝露于空气中,以便于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接地片30的部分侧缘自所述外舌板52的侧缘曝露于空气中,以便于与对接连接器对接,实现接地效应。
[0047]所述外舌板52上靠近外基部51的一侧凹陷形成有凹陷部521,所述接地片30的侧缘暴露于凹陷部521中。所述外基部51的顶部设有一开口槽511及位于所述开口槽511两侧的凸块512,所述凸块512具有倾斜的导引面513,且两个凸块512的导引面513相对设置并相向延伸。所述开口槽511和所述凸块512设置在所述外基部51上远离外舌板52的一侧。所述外基部51的底部开设有两个限位槽514,该两个限位槽514对称设置在所述外基部51的两侧,且每个限位槽514均具有一倾斜面515。所述限位槽514设置在所述外基部51上靠近外舌板52的一侧。
[0048]请参阅图7至图10所示,所述电连接器I还包括组装在所述外绝缘体50外侧的内金属壳体40。所述内金属壳体40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绝缘体50顶部的上壳体41和设置在所述外绝缘体50底部的下壳体42。所述下壳体42的两侧设有扣合部421,所述扣合部421上突设有凸块422,所述上壳体41的两侧对应设有搭接部411,所述搭接部411上开设有供卡持收容所述凸块422的卡口 412。在组装内金属壳体40至外绝缘体50上时,先将下壳体42贴合外绝缘体50的底部放置,并使得扣合部421收容于所述凹陷部521内;然后将上壳体41贴合外绝缘体50的顶部放置,并使得搭接部411收容于所述凹陷部521内;最后将扣合部421上的凸块422卡入搭接部411的卡扣412内。
[0049]所述上壳体41还具有Z型的弹片413,在内金属壳体40组装至外绝缘体50上时,所述弹片413搭接在所述外绝缘体50的外基部51上。由于接地片30的侧缘暴露于凹陷部521中,从而在内金属壳体40组装完成后,接地片30的侧缘与内金属壳体40接触导通,实现接地效应。由于所述弹片413与所述外壳60相接触,从而所述内金属壳体40与所述外壳60接触导通,进而使得所述接地片30与外壳60间接导通,实现接地效应。
[0050]当然,区别于本实施例,所述内金属壳体40也可以一体成型设置。
[0051]请参阅图2、图11及图12所示,所述外壳60包括包覆在所述外绝缘体50外侧的包覆部61和自所述包覆部61的一侧边朝远离所述包覆部61方向延伸的延伸部62。所述包覆部61内形成有对接空间611供对接连接器插入,以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I形成电性连接。所述上舌板121及下舌板221悬伸在所述对接空间611中。另,所述上舌板121至所述外壳60顶壁的距离与所述下舌板221至所述外壳60底壁的距离相等,从而对接连接器正反插时均可与本发明的电连接器I电性导通,并可进行信号传输。
[0052]所述包覆部6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612和底壁613及连接顶壁612和底壁613的两侧壁614,所述延伸部62自所述顶壁612向后延伸形成。所述顶壁612与底壁613上分别设有撕破成型的弹性部615,所述弹性部615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相互配合。所述顶壁612上还设有朝向所述外绝缘体50弹性悬伸并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悬臂616,所述底壁613上还设有朝向所述外绝缘体50弹性悬伸并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悬臂617。所述第一悬臂616沿所述导引面513延伸并收容于所述开口槽511内,所述第二悬臂617沿所述倾斜面515延伸并收容于所述限位槽514内,从而通过所述第一悬臂616与开口槽511和导引面513的配合、及所述第二悬臂617与限位槽514和倾斜面515的配合,可限制所述外壳60脱离所述外绝缘体50。
[0053]所述延伸部62还包括垂直向下延伸以焊接到外部电路板上的焊脚621、垂直于所述顶壁612设置的遮盖部622及自所述遮盖部622两侧朝向所述两侧壁614延伸的延伸臂623,所述遮盖部622用以遮盖所述外绝缘体50的后端。所述焊脚621的上方突设有凸肋624,所述延伸臂623上开设有供卡扣收容所述凸肋624的开口 625,使用时,所述凸肋624一直卡扣收容在所述开口 625内,以防止外绝缘体50组装超出所述遮盖部622。
[0054]请参阅图13所示,所述防水壳70包括套设在所述包覆部61外侧的套设部71及自套设部71两侧向外撕破成型以与外部电路板焊接固定的焊脚72。所述套设部71套设在所述弹性部615的外侧,以防止液体从所述弹性部615滴落到所述外舌板52上,进而避免上排端子11和下排端子21因受潮而发生故障。
[0055]本发明的电连接器I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上排端子11,在所述上排端子11外侧射出成型上绝缘件12,并形成上排端子组件
10 ;
提供下排端子21,在所述下排端子21外侧射出成型下绝缘件22,并形成下排端子组件
20 ;
提供接地片30,将所述接地片30夹持在所述上排端子组件10与下排端子组件20之间;
在所述上排端子组件10、接地片30及下排端子组件20外侧射出成型外绝缘体50 ; 提供下铁壳42,将所述下铁壳42贴附在所述外绝缘体50的底部;
提供上铁壳41,将所述上铁壳41贴附在所述外绝缘体50的顶部并与所述下铁壳42组装扣合;
提供外壳60,将所述外壳60套设在所述外绝缘体50的外侧;
提供防水壳70,将所述防水壳70套设在所述外壳60的外侧。
[005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I通过在上排端子组件10与下排端子组件20之间设置接地片30,且接地片30通过内金属壳体40与外壳60相导通,从而使得上排端子11与下排端子21之间的信号不会互相干扰,进而提高了信号传输质量。
[0057]本发明电连接器I的制造方法经过三次注塑成型,不仅制造方法简单、冲压难度低、注塑成型方便,同时还能使电连接器I的结构更强壮;另外,本发明的电连接器I的制造方法可在实际生产时实现全部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005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排端子组件,所述上排端子组件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上排端子以及射出成型在所述上排端子上的上绝缘件; 下排端子组件,所述下排端子组件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下排端子以及射出成型在所述下排端子上的下绝缘件; 接地片,夹持在所述上排端子组件和下排端子组件之间;以及 外绝缘体,所述外绝缘体射出成型在所述上排端子组件、下排端子组件及接地片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组装在所述外绝缘体外侧的内金属壳体,所述内金属壳体包括设置在所述外绝缘体顶部的上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外绝缘体底部的下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两侧设有扣合部,所述扣合部上突设有凸块,所述上壳体的两侧对应设有搭接部,所述搭接部上开设有供卡持收容所述凸块的卡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体包括外基部及自所述外基部向前延伸的外舌板,所述外舌板上靠近所述外基部的一侧凹设有凹陷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的侧缘暴露于所述凹陷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与所述搭接部组装配合并收容在所述凹陷部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排端子组件及接地片均设有若干在上下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外绝缘体射出成型在所述上排端子组件与下排端子组件的外侧,并形成有若干填充在所述通孔内的填充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均包括若干传输信号或者电源的第一端子及传输接地信号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位于所述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的两侧。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上排端子,在所述上排端子外侧射出成型上绝缘件,并形成上排端子组件; 提供下排端子,在所述下排端子外侧射出成型下绝缘件,并形成下排端子组件; 提供接地片,将所述接地片夹持在所述上排端子组件与下排端子组件之间; 在所述上排端子组件、接地片及下排端子组件外侧射出成型外绝缘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提供下铁壳,将所述下铁壳贴附在所述外绝缘体的底部; 提供上铁壳,将所述上铁壳贴附在所述外绝缘体的顶部并与所述下铁壳组装扣合; 提供外壳,将所述外壳套设在所述外绝缘体的外侧。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上排端子组件,所述上排端子组件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上排端子以及射出成型在所述上排端子上的上绝缘件;下排端子组件,所述下排端子组件包括若干间隔排列的下排端子以及射出成型在所述下排端子上的下绝缘件;接地片,夹持在所述上排端子组件和下排端子组件之间;以及外绝缘体,所述外绝缘体射出成型在所述上排端子组件、下排端子组件及接地片外侧。从而,本发明电连接器的上排端子与下排端子之间不会产生信号干扰,提高了信号传输质量;另外,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三次射出成型,不仅制造方法简单、冲压难度低,而且还方便注塑成型。
【IPC分类】H01R43-20, H01R13-648
【公开号】CN104795698
【申请号】CN201510223865
【发明人】李风相
【申请人】昆山嘉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