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式ptc发热体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12950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蜂巢式ptc发热体的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巢式PTC发热体的成型模具,特别是一种构造新颖、且能将蜂巢式PTC发热体顺利成型的模具。
按,PTC发热体的特性,当通电后,其温度上升至居礼温度时,其欧姆值会顿升,形成绝缘体(即呈断电);而当温度下降至居礼温度以下时,其欧姆值复下降,形成导体而通电,而使温度恢复上升。一般以PTC发热体为热源之电热器,利用该PTC发热体的温度效应,使用时尽量将热量释出,使PTC发热体的温度下降,而温度下降产生大电流通过,发热体本身又恢复产生电热,则温度再上升;当热量不用时,PTC发热体本身温度上升,电阻值增大,电流量降低,至一定温度保持恒温。是以PTC发热体的工业利用价值性极高。
以PTC发热体而言,我国发展较日本等国较慢,以致PTC发热体(即PTC电热器的发热源,一电热器的发热源也许由多个PTC发热体所组成)以进口为居多。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一向从事PTC发热体的研究,经过多时的实验、改良,终于研制出本实用新型蜂巢式PTC发热体的成型模具。
又按,蜂巢式PTC发热体,是指一PTC发热体之面上布列有数如蜂巢状之穿孔,使该等穿孔可供风吹经PTC发热体,从而将热量带出。
缘是,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新颖构造的蜂巢式PTC发热体的成型模具。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成上揭目的、功效所采用之技术手段及构造,兹举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部分剖视图;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平面剖视图;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入料作动图;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模组下移成型作动图;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模组上移成型作动图;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PTC发热体的成型后放大图。
请参阅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一基座10,被固定不动,中间等分具有数穿槽11(可为4个),于穿槽11的内侧定位有轴承110,该等穿槽11的外侧具有数可供螺件12由底向上穿过之槽孔13,而且,该等槽孔13的邻侧具有凹槽14;一下模组20,位于基座10的上方,主要包括数梢件21及一梢件定位片22,该定位片22中间部位配合梢件21数及位置(即配合PTC发热体的蜂巢孔而设计),具有数穿孔220,于穿孔220的外侧对应于基座10之各穿槽11位置处亦具有穿槽221,该等穿槽221的外侧对应于基座10的槽孔13及凹槽14处,分别具有口径适合的螺孔222、223,使螺件12由基座10的下方穿过槽孔13后可与梢件定位片22锁接固定;该等梢件21,数量及外径视所需要而设定选择,底端210的外径较穿孔220的内径为大,而上端可穿过定位22的穿孔220;一垫片23,位于基座10与梢件定位片22之间,中间具有一较梢件21集合后之外径为大的槽口230,且该槽口230的厚度与梢件21的底端210高度相当;于槽口230之外缘对应于定位片22的穿槽221处具有相同孔径的穿槽231,该等穿槽231的外缘对应于定位片22的各螺孔222处,具有配合螺件12顶端可穿过的槽孔232,且对应于基座10的凹槽14处具有数个可供螺件233上端穿过而底端容纳的穿孔234;一下滑件24,位于梢件定位片22的上方,具有一基板240,该基板240的中间上方突伸有一预定形状的顶座241,该顶座241的顶面配合各梢件21数及位置,具有数贯穿状的插孔2410,顶座241的底面配合定位片22的穿槽221、垫片23的穿槽231及基座10的穿槽11位置处,具有数可向下依序贯穿上述元件穿孔之穿杆242,该等穿杆242穿过基座10的底端具有螺牙端2420;一入料座25及数中空支杆26,该入料座25位于下滑件24的基板240上方,中间具有一料孔250,该料孔250的形状及大小是配合下滑件24的顶座241的形状及大小而设定的(高度可为相等),内侧可供顶座241伸入,底面配合垫片23之穿孔234、定位片22之螺孔223处亦具有螺孔251,而该等中空支杆26位于入料座25下方与定位片22的顶面之间,且对应螺孔251处,供螺件233由垫片23下方向上穿经穿孔234、定位片22之螺孔223、中空支杆26后与入料座25之螺孔251螺接;一底连接座27,位于基座10的下方,顶面具有穿孔270,使可供下滑件24之穿杆242底端穿过,而穿杆242的螺牙端2420在穿孔270之下缘以螺帽271锁接,使得该底连接座27被驱动作上下位移时,下滑件24可随之同体位移;一上模组30,位于下模组20的上方,包括一上滑件31及一顶连接座32;其中,该顶连接座32之顶端可与一驱动机构联结,底面具有一容纳凹槽320,且该凹槽320之内侧具有螺孔321;该上滑件31,顶端具有一结合板310可抵入容纳凹槽320内,并以螺件33将该结合板310与顶连接座32锁接,该结合板310的底面中间配合入料座25的料孔250形状向下突伸具有一底座311,该底座311的底面配合定位片22的穿孔220及梢件21位置具有插孔312(如图1所示),该底座311可被顶连接座32驱动下移伸入入料座25的料孔250内侧或上移退离;当将上列构造依序组合后,即如图2所示,其中,组合后,该基座10是被固定在机台上不动,而定位片25及垫片23则因螺件12顶端而与定位片22之螺孔222螺接,从而使三者结合固定不动;而入料座25藉螺件233顶端与螺孔251螺接,使该入料座25被定位不动;至于该等梢件21,梢件21之底端210的底面是抵到基座10的顶面,而底端210的扩大上缘是顶到定位片22的穿孔220下缘,使梢件21的底端210段会受制于定位片22的穿孔220下缘与基座10的顶面之间,使该等梢件21的底部是穿入定位片22的穿孔220内,而顶部是伸入下滑件24的插孔2410内,使梢件22上下端皆被支撑定位;因此,基座10、垫片23、定位片22、梢件21、入料座25及中空支杆26等构件是被固定不动的;至于下滑件24,藉底端之穿杆242穿经定位片22的穿槽221、垫片23的穿槽231及基座10的穿槽11后,底端的螺牙端2420再与受驱动机构驱动可作上下位移的底连接座27锁接,使得该下滑件24可藉各穿杆242顺着穿槽作上下位移动作,而且,下滑件24可藉各穿杆242顺着穿槽作上下位移动作,而且,下滑件24顶端的顶座241亦随之可在入料座25的料孔250内作上下位移,使该底连接座27可驱动下滑件24的顶座241于料孔250内作上下位移(于正常运作下不会向下退离料孔250),因为各梢件21之顶端是一直延伸至料孔250内的顶缘,所以当顶座241于料孔250内位移时,该顶座241的插孔2410内皆保持穿设有梢件21。
至于上模组30,可驱动上滑件31的底座311作伸入或退离料孔250的动作,且当底座311伸入料孔250内时,底座311的插孔312可供位在料孔250内的梢件21伸入。
使用时(一)先视所需制造的PTC发热体厚度而调整下滑件24的顶座241及上滑件31的底座311伸入料孔250内后二者间之间距,当该间距设定妥当后,即可操作使用。
(二)操作时,选将PTC发热体的成型原料40由入料座25之顶端倒入料孔250内(该原料的量即系成型PTC发热体的体积量,即如图4所示),之后,操作上模组30下移,使上滑件31的底座311伸入料孔250内的预定处(如图5所示),此时上端件31的底座311插孔312刚好随着下移而受梢件21顶面抵入,直至底座311下移至设定位置处停止,即如图5所示,待底座311与顶座241压合原料40成型经过一设定时间时,顶连接座32及上滑件31上移,使底座311退离入料座25之料孔250,而下滑件24被驱动上移,直至顶座241上移将已成型之PTC发热体50推出料孔250上方(即如图6所示),该PTC发热体50便可被取下如图7放大图所示,该PTC发热体50中间之通孔51即梢件21在成型时之所在位置;当然,该PTC发热体50之成型原料40放入料孔250内,及成型后被顶座241上移顶出料孔250上方,皆可设计成自动化设备工作,因该机构非本实用新型之重点,亦无关本案,于此不再赘述。
(三)当顶座241在将已成型的PTC发热体50顶出料孔250,且该PTC发热体50亦被取走后,该下滑件24复下移恢复成如图4所示的位置,以待原料40再倒入料孔250内,以重复作PTC发热体50的成型工作。
由上列之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蜂巢式PTC发热体的成型模具,确实可成型PTC发热体,且该模具的结构前所未有,复具创造性和实用性,已符合新型专利之规定,故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蜂巢式PTC发热体的成型模具,主要是在一被定位不动的基座上定位有一下模组,且该下模组的上方再定位有一上模组所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该下模组具有一梢件定位片,该定位片位于基座的上方,二者结合固定,中间配合PTC发热体的蜂巢孔位置具有数穿孔,该等穿孔的周缘具有数穿槽;数梢件,穿经定位片之穿孔而直立在定位片上方,底端被固定不动;一入料座,被固定在定位片上方,中间具有一配合欲成型PTC发热体体积大小之料孔,且该等梢件伸入料孔内;及一下滑件,可被驱动作上下位移,底端向下延伸有穿杆伸入定位片之穿槽及基座预设配合之穿槽内,顶端具有一配合料孔形状的顶座,可伸入料孔内,中间配合各梢件的位置,具有各梢件可伸入的插孔;该上模组,可被驱动作上下位移,对应于入料座的料孔上方处具有一可由料孔上方伸入料孔内的底座,该底座的外径及形状与顶座相当,且中间对应各梢件处具有插孔,供底座伸入料孔内时,各插孔恰可受梢件抵入而顺利下移;藉顶座及底座伸入料孔内后,二者间距视欲成型之PTC发热体的厚度而事先加以设定,后将PTC发热体的原料由入料座料孔上方放入料孔内,再驱动底座由料孔上方伸入料孔内,即将PTC发热体原料于间距内成型,之后,底座向上退离料孔,而顶座(下滑件)向上移,将已成型之PTC发热体顶在料孔上方,使PTC发热体成品可被取出,因而臻至蜂巢式PTC发热体的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式PTC发热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等梢件底端的被定位,该梢件的底端外径可较定位片穿孔内径为大,且该外径较大之底端高度可为基座顶面与定位片底面之间的距离,供梢件由定位片底端伸入穿孔内,而较大外径的底端是受制于定位片与基座间,并藉定位片与基座间锁接,而将该等梢件定位。
专利摘要一种蜂巢式PTC发热体的成型模具具有一基座、该基座有上、下模组;该下模组有一固定的入料座,中间具有一配合欲成型PTC发热体之外径形状的料孔,其下方对应该料孔处配合PTC发热体之蜂巢孔位置直立设有固定的数梢件,其顶端伸入料孔内;上下位移之下滑件,其顶端具有一伸入料孔之顶座,其中配合各梢件位置处具有受梢件顶端抵入的数插孔;该上模组可作上下位移,底端具有一上滑件,在配合料孔及顶座具有一插孔及外径与顶座相同之底座。
文档编号H05B3/00GK2155648SQ9320910
公开日1994年2月9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7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7日
发明者张崇泰 申请人:张崇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