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传送带式自动钵苗送苗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6637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双传送带式自动钵苗送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架(1)、动力传动系统、钵苗输送系统;钵苗输送系统安装在主机架(1)上方,其中包含两条传送带,两条传送带的部分区段配合组成一排随传送带运动呈现不同开合状态的钵苗杯(20),用于承载和输送钵苗;动力传动系统安装在主机架(1)下方,用于驱动两条传送带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传送带式自动钵苗送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钵苗输送系统由底板Ⅰ(10)、底板Ⅱ(26)、四个同步轮、四个张紧轮、主动传送带(32)、被动传送带(5)、卧式轴承座(6)、钵苗杯片(11)、出料口(7)组成;底板正反两面均安装有卧式轴承座(6),四个同步轮和四个张紧轮均轴线竖直放置,并通过阶梯轴固定在轴承座上(6),主动传送带(32)通过同步轮Ⅰ(3)、同步轮Ⅳ(29)、张紧轮Ⅲ(30)和张紧轮Ⅳ(31)啮合固定,被动传送带(5)通过同步轮Ⅱ(25)、同步轮Ⅲ(28)、张紧轮Ⅱ(27)和张紧轮Ⅰ(4)啮合固定;底板Ⅰ(10)、底板Ⅱ(26)均固定在主机架上且相互分离,两传送带之间组成一排钵苗杯(20),用于承载和输送钵苗;四个张紧轮的轴承座安装在底板的滑槽上;出料口(7)设置在传送带上钵苗杯从闭合到打开的切换位置的下方,对钵苗的落下起导向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传送带式自动钵苗送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由齿轮传动组Ⅰ(8)、齿轮传动组Ⅱ(2)、步进电机(9)组成;齿轮传动组Ⅰ(8)连接安装在底板Ⅰ(10)的下方,步进电机(9)安装在齿轮传动组Ⅰ中,通过齿轮组传动给整机提供动力;齿轮传动组Ⅱ(2)通过螺纹连接同时固定在底板Ⅰ(10)和底板Ⅱ(26)下方,并通过齿轮组传动将主动传送带的动力输送到从动传送带上;

所述的齿轮传动组Ⅰ(8)包括机壳Ⅰ(23)、主动齿轮Ⅰ(21)、从动齿轮Ⅰ(22);步进电机(9)安装在机壳Ⅰ(23)相应的孔槽中,电动机轴通过键和键槽与主动齿轮Ⅰ(21)连接,主动齿轮Ⅰ(21)与从动齿轮Ⅰ(22)参数规格一致,两者啮合,轴心连线与钵苗输送方向平行;从动齿轮Ⅰ(22)与同步轮Ⅳ(29)同轴,通过键连接和卡环固定,用于带动同步轮Ⅳ(29)转动;

所述的齿轮传动组Ⅱ(2)包括机壳Ⅱ(24)、主动齿轮Ⅱ(16)、过渡齿轮Ⅰ(17)、过渡齿轮Ⅱ(18)、从动齿轮Ⅱ(19);主动齿轮Ⅱ(16)与从动齿轮Ⅱ(19)的转向相反并规格相同,过渡齿轮Ⅰ(17)和过渡齿轮Ⅱ(18)的规格相同;主动齿轮Ⅱ(16)与从动齿轮Ⅱ(19)的轴心连线与钵苗输送方向垂直;过渡齿轮Ⅰ(17)和过渡齿轮Ⅱ(18)的轴心连线与主动齿轮Ⅱ(16)与从动齿轮Ⅱ(19)的轴心连线平行,亦与钵苗的输送方向垂直;四个齿轮的布置成一个等腰梯形;经过三级传动后,主动齿轮Ⅱ(16)与从动齿轮Ⅱ(19)的转速相同、转向相反;

整机动力传送路线依次为:步进电机(9)、主动齿轮Ⅰ(21)、从动齿轮Ⅰ(22)、同步轮Ⅳ(29)、主动传送带(32)、同步轮Ⅰ(3)、主动齿轮Ⅱ(16)、过渡齿轮Ⅰ(17)、过渡齿轮Ⅱ(18)、从动齿轮Ⅱ(19)、同步轮Ⅱ(25)和被动传送带(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传送带式自动钵苗送苗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传送带(32)和被动传送带(5)上安装有钵苗杯片(11),四个张紧轮夹持的主动传送带(32)和被动传送带(5)组成输送通道,当钵苗杯片(11)随传送带运动到所述的输送通道中时,每四个钵苗杯片(11)组成一个开口向上但底部闭合的钵苗杯(20);当钵苗杯(20)离开所述的输送通道时,钵苗杯(20)底部打开。

5.一种实施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传送带式自动钵苗送苗装置的送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进电机(9)通过齿轮传动组Ⅰ(8)将动力输送给同步轮Ⅳ(29),同步轮Ⅳ(29)通过与主动传送带(32)啮合将动力输送给同步轮Ⅰ(3),同步轮Ⅰ(3)通过齿轮传动组Ⅱ(2)将动力输送给同步轮Ⅱ(25),同步轮Ⅱ(25)通过与被动传送带(5)啮合将动力输送给被动传送带(5),此时主动传送带(32)与被动传送带(5)的旋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在四个张紧轮的导向下,主动、被动传送带之间形成一排不断向出料口(7)运动的闭合钵苗杯(20);与此同时,通过机械手(12)从穴盘中取出一排钵苗投入闭合的钵苗杯(20)中;钵苗在闭合的钵苗杯(20)中随传送带运动,传送带离开张紧轮之间的输送通道后,钵苗杯(20)依次打开,钵苗依次落入出料口(7),随后进入栽植器,送苗装置完成一次钵苗送苗作业;一次流程结束后,机械手(12)再次取苗,不断重复上述送苗流程。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