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741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桑树芽叶并清水洗净;步骤2:将洗净后的桑树芽叶滤干,平摊均匀后熏蒸8~10分钟;步骤3:干燥熏蒸后的桑树芽叶;步骤4:将干燥后的桑树芽叶与绿茶按照重量份数比为0.8~1.2:10混合均匀,制作成桑芽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桑树摘芯下来的桑芽叶收集起来制成桑茶叶的方法,这样既生产出有益于人类的保健品,也充分利用了蚕桑资源,提高了蚕桑综合效益。同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熏蒸干燥混合的步骤,可以减少桑芽带来的苦涩感,提升桑芽特有的清香味。
【专利说明】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功能性饮料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桑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属双子叶植物,桑科、桑属、桑种。桑叶是桑树的主要产物,约占地上部产量的64%,中国古代医书《本草纲目》称其为“神仙草”,也有人称其为“东方神叶”。其中桑芽叶中含有类似桑叶的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无机盐成分,维生素也较多。近年来,国内外医学者研究认为,桑芽叶象桑叶一样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低血脂、抗衰老、增加耐力、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繁殖和过氧化物产生等独特功效。
[0003]在蚕桑生产中,每年都要进行桑树摘心,即将正在生长枝梢顶端的生长点或顶芽以至于嫩叶摘除,目的是为了提高叶质,收获更多桑叶。而所摘下的大量桑树芽叶往往是作为废弃物丢掉。由于植物生长具备顶端优势,顶端的营养成分相对较多,目前,这样大量的优质营养或者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被直接丢弃,造成很大浪费。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蚕桑生产中对优质桑芽的浪费。
[000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采集桑树芽叶并清水洗净;
[0007]步骤2:将洗净后的桑树芽叶滤干,平摊均匀后熏蒸8?10分钟;
[0008]步骤3:干燥熏蒸后的桑树芽叶;
[0009]步骤4:将干燥后的桑树芽叶与绿茶按照重量份数比为0.8?1.2:10混合均匀,制作成桑芽茶。
[001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提供了一种将桑树摘芯下来的桑芽叶收集起来制成桑茶叶的方法,这样既生产出有益于人类的保健品,也充分利用了蚕桑资源,提高了蚕桑综合效益。同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熏蒸干燥混合的步骤,可以减少桑芽带来的苦涩感,提升桑芽特有的清香味。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桑树芽叶选自桑树芽芯,芽芯为自芽顶端起不超过三个叶子的部分,合适大小的桑树芽芯,进一步保证产品保留更多的黄酮类成分、生物碱、酚类物质,并更少的苦涩味。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将洗净后的桑树顶芽在平摊的状态下蒸9分钟。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熏蒸保持压强为120kPa?150kPa,温度保持在100°C?108°C。去除桑树芽叶的苦涩味,提升其特有的口感,并且具有杀菌作用,便于产品的贮存。使得产品保留更多的黄酮类成分、生物碱、酚类物质。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干燥采用日光下晒制6?10小时。方法简单,成本较低,并具有紫外杀菌作用。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干燥采用温度为30°C?50°C的热风烘箱烘制30?50分钟。便于大规模生产,并防止黄酮类成分、生物碱、酚类物质的流失。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混合时还包括桑树芽叶重量5?10%的银杏叶。银杏叶子含有丰富的β_谷留醇,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可与桑叶中生物碱相互作用,提升人体吸收效果。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绿茶选自含水率为6%?7%的铁观音。铁观音特有的清香能够掩饰桑树顶芽的苦涩感,并给清香带来浓厚醇香的感觉,进而进一步改善桑芽茶的口感。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0019]本发明提供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1:采集桑树芽叶剔除病虫害叶和其它杂质后清水洗净,桑树芽叶选自桑树芽芯,芽芯为自芽顶端起不超过三个叶子的部分;
[0021]步骤2:将洗净后的桑树芽叶滤干,平摊均匀后熏蒸8分钟,熏蒸保持压强为150kPa,温度保持在100°C ;
[0022]步骤3:熏蒸后的桑树芽叶于日光下晒制6小时;
[0023]步骤4:将干燥后的桑树芽叶与绿茶按照重量份数比为0.8:10混合均匀,混合时,还加入桑树芽叶重量5%的银杏叶,制作成桑芽茶,绿茶选自含水率为6%的铁观音。
[002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提供了一种将桑树摘芯下来的桑芽叶收集起来制成桑茶叶的方法,这样既生产出有益于人类的保健品,也充分利用了蚕桑资源,提高了蚕桑综合效益。同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熏蒸干燥混合的步骤,可以减少桑芽带来的苦涩感,提升桑芽特有的清香味。
[0025]本发明通过精细的工艺去除桑树芽叶的苦涩味,提升其特有的口感,并且具有杀菌作用,便于产品的贮存。使得产品保留更多的黄酮类成分、生物碱、酚类物质。
[0026]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制成的桑芽茶可混入一定量的银杏叶子,银杏叶子含有丰富的β_谷留醇,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可与桑叶中生物碱相互作用,提升人体吸收效果。
[0027]实施例2:
[0028]本发明提供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步骤1:采集桑树芽叶并清水洗净,桑树芽叶选自桑树芽芯,芽芯为自芽顶端起不超过三个叶子的部分;
[0030]步骤2:将洗净后的桑树芽叶滤干,平摊均匀后熏蒸10分钟,熏蒸保持压强为120kPa,温度保持在108 °C ;
[0031]步骤3:熏蒸后的桑树芽叶于日光下晒制10小时;
[0032]步骤4:将干燥后的桑树芽叶与绿茶按照重量份数比为1.2:10混合均匀,混合时,还加入桑树芽叶重量10%的银杏叶,制作成桑芽茶,绿茶选自含水率为7%的铁观音。
[003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提供了一种将桑树摘芯下来的桑芽叶收集起来制成桑茶叶的方法,这样既生产出有益于人类的保健品,也充分利用了蚕桑资源,提高了蚕桑综合效益。同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熏蒸干燥混合的步骤,可以减少桑芽带来的苦涩感,提升桑芽特有的清香味。
[0034]本发明通过精细的工艺去除桑树芽叶的苦涩味,提升其特有的口感,并且具有杀菌作用,便于产品的贮存。使得产品保留更多的黄酮类成分、生物碱、酚类物质。
[0035]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制成的桑芽茶可混入一定量的银杏叶子,银杏叶子含有丰富的β_谷留醇,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可与桑叶中生物碱相互作用,提升人体吸收效果。
[0036]此外,铁观音特有的清香能够掩饰桑树顶芽的苦涩感,并给清香带来浓厚醇香的感觉,进而进一步改善桑芽茶的口感。
[0037]实施例3:
[0038]本发明提供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9]步骤1:采集桑树芽叶并清水洗净,桑树芽叶选自桑树芽芯,芽芯为自芽顶端起不超过三个叶子的部分;
[0040]步骤2:将洗净后的桑树芽叶滤干,平摊均匀后熏蒸9分钟,熏蒸保持压强为135kPa,温度保持在105°C ;
[0041]步骤3:熏蒸后的桑树芽叶于日光下晒制8小时;
[0042]步骤4:将干燥后的桑树芽叶与绿茶按照重量份数比为1:10混合均匀,混合时,还加入桑树芽叶重量8%的银杏叶,制作成桑芽茶,绿茶选自含水率为6.5%的铁观音。
[004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提供了一种将桑树摘芯下来的桑芽叶收集起来制成桑茶叶的方法,这样既生产出有益于人类的保健品,也充分利用了蚕桑资源,提高了蚕桑综合效益。同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熏蒸干燥混合的步骤,可以减少桑芽带来的苦涩感,提升桑芽特有的清香味。
[0044]本发明通过精细的工艺去除桑树芽叶的苦涩味,提升其特有的口感,并且具有杀菌作用,便于产品的贮存。使得产品保留更多的黄酮类成分、生物碱、酚类物质。
[0045]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制成的桑芽茶可混入一定量的银杏叶子,银杏叶子含有丰富的β_谷留醇,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可与桑叶中生物碱相互作用,提升人体吸收效果。
[0046]此外,铁观音特有的清香能够掩饰桑树顶芽的苦涩感,并给清香带来浓厚醇香的感觉,进而进一步改善桑芽茶的口感。
[0047]实施例4:
[0048]本发明提供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9]步骤1:采集桑树芽叶剔除病虫害叶和其它杂质后清水洗净,桑树芽叶选自桑树芽芯,芽芯为自芽顶端起不超过三个叶子的部分;
[0050]步骤2:将洗净后的桑树芽叶滤干,平摊均匀后熏蒸8分钟,熏蒸保持压强为150kPa,温度保持在100°C ;
[0051]步骤3:熏蒸后的桑树芽叶于温度为30°C?50°C的热风烘箱中烘制30分钟;
[0052]步骤4:将干燥后的桑树芽叶与绿茶按照重量份数比为0.8:10混合均匀,混合时,还加入桑树芽叶重量5%的银杏叶,制作成桑芽茶,绿茶选自含水率为6%的铁观音。
[005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提供了一种将桑树摘芯下来的桑芽叶收集起来制成桑茶叶的方法,这样既生产出有益于人类的保健品,也充分利用了蚕桑资源,提高了蚕桑综合效益。同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熏蒸干燥混合的步骤,可以减少桑芽带来的苦涩感,提升桑芽特有的清香味。
[0054]本发明通过精细的工艺去除桑树芽叶的苦涩味,提升其特有的口感,并且具有杀菌作用,便于产品的贮存。使得产品保留更多的黄酮类成分、生物碱、酚类物质。
[0055]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制成的桑芽茶可混入一定量的银杏叶子,银杏叶子含有丰富的β_谷留醇,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可与桑叶中生物碱相互作用,提升人体吸收效果。
[0056]此外,铁观音特有的清香能够掩饰桑树顶芽的苦涩感,并给清香带来浓厚醇香的感觉,进而进一步改善桑芽茶的口感。
[0057]实施例5:
[0058]本发明提供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9]步骤1:采集桑树芽叶并清水洗净,桑树芽叶选自桑树芽芯,芽芯为自芽顶端起不超过三个叶子的部分;
[0060]步骤2:将洗净后的桑树芽叶滤干,平摊均匀后熏蒸10分钟,熏蒸保持压强为120kPa,温度保持在108 °C ;
[0061]步骤3:熏蒸后的桑树芽叶于温度为30°C?50°C的热风烘箱中烘烘制50分钟;
[0062]步骤4:将干燥后的桑树芽叶与绿茶按照重量份数比为1.2:10混合均匀,混合时,还加入桑树芽叶重量10%的银杏叶,制作成桑芽茶,绿茶选自含水率为7%的铁观音。
[006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提供了一种将桑树摘芯下来的桑芽叶收集起来制成桑茶叶的方法,这样既生产出有益于人类的保健品,也充分利用了蚕桑资源,提高了蚕桑综合效益。同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熏蒸干燥混合的步骤,可以减少桑芽带来的苦涩感,提升桑芽特有的清香味。
[0064]本发明通过精细的工艺去除桑树芽叶的苦涩味,提升其特有的口感,并且具有杀菌作用,便于产品的贮存。使得产品保留更多的黄酮类成分、生物碱、酚类物质。
[0065]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制成的桑芽茶可混入一定量的银杏叶子,银杏叶子含有丰富的β_谷留醇,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可与桑叶中生物碱相互作用,提升人体吸收效果。
[0066]此外,铁观音特有的清香能够掩饰桑树顶芽的苦涩感,并给清香带来浓厚醇香的感觉,进而进一步改善桑芽茶的口感。
[0067]实施例6:
[0068]本发明提供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9]步骤1:采集桑树芽叶并清水洗净,桑树芽叶选自桑树芽芯,芽芯为自芽顶端起不超过三个叶子的部分;
[0070]步骤2:将洗净后的桑树芽叶滤干,平摊均匀后熏蒸9分钟,熏蒸保持压强为135kPa,温度保持在105°C ;
[0071]步骤3:熏蒸后的桑树芽叶于温度为30°C?50°C的热风烘箱中烘烘制40分钟;
[0072]步骤4:将干燥后的桑树芽叶与绿茶按照重量份数比为1:10混合均匀,混合时,还加入桑树芽叶重量8%的银杏叶,制作成桑芽茶,绿茶选自含水率为6.5%的铁观音。
[007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提供了一种将桑树摘芯下来的桑芽叶收集起来制成桑茶叶的方法,这样既生产出有益于人类的保健品,也充分利用了蚕桑资源,提高了蚕桑综合效益。同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熏蒸干燥混合的步骤,可以减少桑芽带来的苦涩感,提升桑芽特有的清香味。
[0074]本发明通过精细的工艺去除桑树芽叶的苦涩味,提升其特有的口感,并且具有杀菌作用,便于产品的贮存。使得产品保留更多的黄酮类成分、生物碱、酚类物质。
[0075]作为优选,本发明的制成的桑芽茶可混入一定量的银杏叶子,银杏叶子含有丰富的β_谷留醇,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可与桑叶中生物碱相互作用,提升人体吸收效果。
[0076]此外,铁观音特有的清香能够掩饰桑树顶芽的苦涩感,并给清香带来浓厚醇香的感觉,进而进一步改善桑芽茶的口感。
【权利要求】
1.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桑树芽叶并清水洗净; 步骤2:将洗净后的桑树芽叶滤干,平摊均匀后熏蒸8?10分钟; 步骤3:干燥熏蒸后的桑树芽叶; 步骤4:将干燥后的桑树芽叶与绿茶按照重量份数比为0.8?1.2:10混合均匀,制作成桑芽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桑树芽叶选自桑树芽芯,所述芽芯为自芽顶端起不超过三个叶子的部分。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将洗净后的桑树顶芽在平摊的状态下蒸9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熏蒸保持压强为120kPa?150kPa,温度保持在100°C?108°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干燥采用日光下晒制6?10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干燥采用温度为30°C?50°C的热风烘箱烘制30?5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混合时还包括桑树芽叶重量5?10%的银杏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绿茶选自含水率为6%?7%的铁观音。
【文档编号】A23F3/14GK104171109SQ201410326255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9日
【发明者】周卫阳, 蒋姝蕾 申请人:周卫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