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6383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绿茶的制作方法,摊青,杀青,揉捻,烘干;摊青采用竹席摊放,厚度8cm左右,时间3h;杀青采用传统手工锅灶杀青,温度180-220℃,温度先高后低,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揉捻采用手工簸箕揉捻,以紧握不成团为准;烘干,采用烘干机毛火、足火两道烘干,毛火110℃-120℃,10分钟,足火85℃-95℃,15分钟。

存在的问题:传统绿茶的制作,不但时间长,产量低、杀青、揉捻不到位,生产的绿茶品质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绿茶品质,本发明提出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摊青

在摊青间用竹席或蔑盘摊放鲜茶叶,厚度2~3厘米,摊放量为1.5~2.5千克/平方米,摊青时间为4~8小时;摊青程度,每100公斤克鲜叶减重10~15公斤;

(2)杀青

杀青方法,采用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用人工将摊青叶从筒连续杀青机进叶口均匀投入,滚筒转速40-45转/分钟,杀青温度为210~230℃,杀青时间1~1.5分钟;杀青后的茶叶出机后迅速摊凉;

(3)揉捻

用揉捻机揉捻茶叶,在常温下揉捻,投叶量5-11公斤,揉捻时间10~20分钟;采用冷揉,先轻后重再轻交替进行,以轻揉为主;

(4)初次烘干

使用烘干机烘干,温度为100~120℃,揉捻后的茶叶均匀进入烘干机,其厚度不超过0.5厘米,时间3~4分钟;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为38~42%;

(5)紧条

利用初次烘干后的余热,在带孔不锈钢平形整台灶上用手工整形紧条,双手抱茶沿顺时针方向滚揉或前后推揉,双手灵活用力,每隔2~3分钟散团一次,反复进行三四次,保证成条率达到90%以上;

(6)二次烘干

使用烘干机烘干,温度为80~90℃,茶叶厚度不超过3厘米,茶叶含水量不超过5%时即下机摊凉,得到成品绿茶;

(7)精选

采用人工精选,使成品绿茶中的粉末不超1%;拣去非茶类杂物及茶类级别不相符的芽叶,使纯度达到95%以上。

有益效果:本发明揉捻过程中,采用冷揉,避免热揉叶色变黄;揉捻采用轻重轻交替,有利于叶团在揉桶内能上下滚动,易于达到成条率;初次烘干采用薄摊快烘至含水量到38~42%,下机回潮易于叶片内水分重新平衡,避免叶片不同部位含水量不一样,软硬度不一样,下一步骤紧条时茶叶不会破碎;最终得到的绿茶品质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摊青

在摊青间用竹席或蔑盘摊放鲜茶叶,厚度2~3厘米,摊放量为1.5~2.5千克/平方米,摊青时间为4~8小时;摊青程度,每100公斤克鲜叶减重10~15公斤;

摊青间应通风凉爽,避免阳光直射,保持清洁卫生,严防尘灰、异味、烟味污染;

(2)杀青

杀青方法,采用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用人工将摊青叶从筒连续杀青机进叶口均匀投入,滚筒转速40-45转/分钟,杀青温度为210~230℃,杀青时间1~1.5分钟;杀青后的茶叶出机后迅速摊凉;

杀青程度,手握叶质柔软,折梗不断,杀青叶失去光泽,由鲜绿转为暗绿,青草气散尽,清香气透出;

杀青原则,高温杀青,先高后低;抖闷结合,多抖少闷,杀匀杀透;嫩叶适当老杀,老叶适当嫩杀;

(3)揉捻

用揉捻机(6cr-35型或6cr-45型揉捻机)揉捻茶叶,在常温下揉捻,投叶量5-11公斤,揉捻时间10~20分钟;采用冷揉,先轻后重再轻交替进行,以轻揉为主;

(4)初次烘干

使用烘干机(6ch-3.0型名茶烘干机)烘干,温度为100~120℃,揉捻后的茶叶均匀进入烘干机,其厚度不超过0.5厘米,时间3~4分钟;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为38~42%;

(5)紧条

利用初次烘干后的余热,在带孔不锈钢平形整台灶上用手工整形紧条,双手抱茶沿顺时针方向滚揉或前后推揉,双手灵活用力,每隔2~3分钟散团一次,反复进行三四次,保证成条率达到90%以上;

(6)二次烘干

使用烘干机(6ch-3.0型名茶烘干机)烘干,温度为80~90℃,茶叶厚度不超过3厘米,茶叶含水量不超过5%时即下机摊凉,得到成品绿茶;

(7)精选

采用人工精选,使成品绿茶中的粉末不超1%;拣去非茶类杂物及茶类级别不相符的芽叶,使纯度达到95%以上;

应在晴天进行,雨天禁止精选,以防茶叶吸潮变质;精选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干燥,远离污染源,室内禁止吸烟、随地吐痰、用餐和进食,工作人员不得涂脂抹粉进场,进入室内后应洗手、更衣、换鞋、带帽,方可开始工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摊青;(2)杀青;(3)揉捻(4)初次烘干;(5)紧条;(6)二次烘干;(7)精选。与现有技术相比,揉捻过程中,采用冷揉,避免热揉叶色变黄;揉捻采用轻重轻交替,有利于叶团在揉桶内能上下滚动,易于达到成条率;初次烘干采用薄摊快烘至含水量到38~42%,下机回潮易于叶片内水分重新平衡,避免叶片不同部位含水量不一样,软硬度不一样,下一步骤紧条时茶叶不会破碎;最终得到的绿茶品质好。

技术研发人员:黄竞;夏昌雷;张翔;王静静;杨巧巧;柏炜;沈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3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