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283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具体地,是以天然药物为主要原料制备而成的药物,属于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根据中医理论,外感风寒发热证的病因病机分析如下内经曰“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指出发热是因机体感受寒邪,腠理闭郁,阳气不得宣通所致。因此,在治法上应遵循“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原则。
目前国内治疗外感风寒证的中成药主要有藿香正气丸(或藿香正气水)、川芎茶调丸(或川芎茶调口服液)、荆防败毒丸、风寒表实感冒冲剂等,但这些制剂功能主治主要如下,如藿香正气丸(或藿香正气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呕吐腹泻;川芎茶调丸(或川芎茶调口服液)主治外感风寒经络不通的头痛;荆防败毒丸主治风寒客表,遂有化热之势。
尚未见以葛根、麻黄、桂枝、白芍、苦杏仁、生姜、大枣、甘草为原料配伍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证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成其活性成分的原料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葛根4~8份、麻黄2~4份、桂枝2~4份、白芍2~4份、苦杏仁2~4份,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进一步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成其活性成分的原料还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生姜0.5~3份、大枣1~5份、甘草1~3份,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其中,上述的制剂为口服制剂,可以是口服液、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当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以葛根、麻黄、桂枝、白芍、苦杏仁为活性成分用于治疗感冒时即可达到治疗目的。以葛根、麻黄、桂枝、白芍、苦杏仁、生姜、大枣、甘草八味原料为活性成分配伍使用时,可以达到最佳用药配伍,其中葛根、麻黄为君药,桂枝、白芍、苦杏仁为臣药,生姜、大枣为佐药,甘草为使药。治疗效果明确,散寒解热药效显著,为临床治疗感冒,尤其是风寒外感型感冒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成其活性成分的原料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葛根4~8份、麻黄2~4份、桂枝2~4份、白芍2~4份、苦杏仁2~4份。
进一步优选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制成其活性成分的原料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葛根6份、麻黄3份、桂枝3份、白芍3份、苦杏仁3份。
进一步地优选,在上述原料的基础上再添加生姜、大枣、甘草可以使药效稳定,辅助五味原料发挥治疗感冒,达到抗菌、抗病毒、解热、发汗、镇痛的治疗作用。
其中生姜、大枣、甘草的重量配比为生姜0.5~3份、大枣1~5份、甘草1~3份。
进一步优选药物组合物,制成其活性成分的原料还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组成生姜2份、大枣3份、甘草2份。
本发明治疗感冒药物组合物,它是以葛根、麻黄、桂枝、白芍、苦杏仁为主要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使用上述五味原料配伍治疗感冒时即可达到治疗目的,也可以在这五味原料的基础上根据临床需要,适量加减。如本发明采用生姜、大枣、甘草。
其中,上述的制剂为口服制剂,包括口服液、片剂、胶囊剂、颗粒剂等。
本发明感冒药物组合物是由八味原料组成,其中葛根、麻黄为君药,桂枝、白芍、苦杏仁为臣药,生姜、大枣为佐药,甘草为使药。北齐徐之才在《十剂》中说“轻可去实,葛根、麻黄之属,此以中风表实。”葛根,甘辛平,解肌发表,解热生津;麻黄,辛温,发汗解表,宣肺止咳平喘,为本方之君药。桂枝,辛甘温,温经散寒,助麻黄发汗解表;白芍,苦酸微寒,归肝经,敛阴和营,既可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又可与甘草配伍缓急止痛,共同增强葛根解肌止痛之功;苦杏仁,苦温,助麻黄宣肺止咳平喘;生姜,辛微温,散寒止呕;大枣,甘平,养脾益阴;且共佐桂、芍,以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因方中麻黄、苦杏仁均为肺经药,故无需再加用引经的使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葛根4~8份、麻黄2~4份、桂枝2~4份、白芍2~4份、苦杏仁2~4份、生姜0.5~3份、大枣1~5份、甘草2~4份;b、取麻黄、桂枝、苦杏仁、生姜提取芳香水。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备用;c、取葛根、白芍、大枣、甘草,加水煎煮,滤过,得滤液I和药渣备用;d、步骤c所得药渣与步骤b所得药渣合并,加水煎煮,滤过,所得滤液II与步骤b所得蒸馏后的水溶液和步骤c所得滤液I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2(80℃)的清膏,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75%,静置,滤过,得滤液III;e、取步骤d滤液III、步骤b所得芳香水,按照制剂学上的常规方法加入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口服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在制备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中的用途。
通过以下药效试验证明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有益效果。
药效试验所用的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由下述方法制备而得,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简称药物组合物R。
a、称取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葛根6份、麻黄3份、桂枝3份、白芍3份、苦杏仁3份、生姜2份、大枣3份、甘草2份;b、取麻黄、桂枝、苦杏仁、生姜提取芳香水。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备用;c、取葛根、白芍、大枣、甘草,加水煎煮,滤过,得滤液I和药渣备用;d、步骤c所得药渣与步骤b所得药渣合并,加水煎煮40分钟,滤过,所得滤液II与步骤b所得蒸馏后的水溶液和步骤c所得滤液I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2(80℃)的清膏,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滤过,得滤液III;e、取步骤d滤液III回收乙醇后、混合步骤b所得芳香水,静置,滤过,滤液加水至全量,使每毫升含3g生药,混匀,分装即得。
一、抗菌作用1、体外抑菌试验实验材料(1)受试药物药物组合物R,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宜宾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3g生药/ml,批号960106。实验时将受试药加无菌蒸馏水配制成1.5g生药/ml的药液,供连续稀释测试用。
(2)阳性对照药及其配制阳性对照药为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批号951040,重庆制药六厂出品。用无菌蒸馏水配制成128μg/ml浓度,供连续稀释测试用。
(3)测试用培养基Mueller-Hinton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
(4)测试用菌株20种共100株,均系1996年1月至2月从成都市市级医院临床标本分离所得,试验前经重新鉴定确认的菌株。
(5)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
检测方法(1)MIC的检测用M.H液体培养基以二倍连续稀释法,制成含不同浓度检品的液体管及无药对照管,每管1ml,(营养要求高的细菌,用含8%兔血的M.H培养基进行稀释)。将测试菌株分别制成106CFU/ml的菌液,接种于上述液体管中,每管0.05ml。置37℃培养18小时,以无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同法平行测试阳性对照药物氨苄青霉素钠对细菌的MIC。
(2)MBC的检测根据该检品临床适用范围,进行了常见上呼吸道感染菌(共15株)的MBC检测。方法是在MIC测试基础上,从各无菌生长管吸取其含药培养液0.1ml,分别涂布于不含药的营养琼脂平皿表面(营养要求高的细菌用含8%兔血的营养琼脂平皿)。37℃培养18小时,仍无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最小杀菌浓度(MBC)。以同法平行测试阳性对照药物氨苄青霉素钠的MBC。
(3)质量控制为保证检测质量,在上述试验的相同条件下,平行用了ATCC标准菌株对试验进行质控。实验结果氨苄青霉素对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的MIC结果分别为0.06μg/ml和3.0μg/ml。实验用的各菌株在无药的培养基中均生长良好。
实验结果(1)药物组合物R及阳性对照药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MIC范围结果见表1和表2。
(2)药物组合物R及阳性对照药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对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见表3。
从表1和表2可见,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药物组合物R对20种100株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以对乙链球菌、金葡球菌、甲链球菌、肺炎球菌、肺炎克氏菌、白喉杆菌等抑菌作用较好。从表3可见,药物组合物R在较高浓度下对金葡球菌等8种17株细菌有杀灭作用。
2、药物组合物R对动物体内抑菌作用试验实验材料(1)实验动物小鼠,昆明种,一级,体重18~21g,雌雄各半。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四川省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实验动物室提供,动物质量合格证川实动管质第96-30号。
(2)实验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从医院临床病人标本分离而得,经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医学检验系微生物学教研室叶树森副主任技师分离和鉴定(编号为6148),并按实验要求用含兔血的肉汤培养基培养和以生理盐水稀释备用。
(3)实验药物①受试药物;药物组合物R,批号960106,浓度为3g生药/ml(每支安瓿10ml药液相当于含生药30g)。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宜宾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出品。实验时用蒸馏水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药液供给动物灌胃给药应用。
②阳性对照药物注射用氨苄青霉素钠,批号960140,每瓶含量0.5g。由重庆制药六厂出品。实验时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并稀释成不同浓度供给动物肌肉注射应用。
实验方法(1)预测实验在体外抑菌实验的基础上,选择对药物组合物R较为敏感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作为实验细菌。对小鼠腹腔注射细菌液,观察24小时,求得引起小鼠死亡率为80~100%的菌液浓度及用量,并同时观察不同剂量的药物对感染动物的保护作用。通过预测实验,确定以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原液(未稀释者)每只小鼠腹腔注射0.5ml造成感染,并确定了两种药物的剂量范围。
(2)正式实验取小鼠110只,体重18~21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1组,每组10只,雌雄各5只。分别作为药物组合物R和氨苄青霉素钠各5个剂量给药组和1个对照组(蒸馏水)。药物组合物R的5个剂量组(相邻高、低剂量组比例为1∶0.8)分别为96.0、76.8、61.4、49.2和39.3g生药/kg/日,每日分2次灌胃给药;氨苄青霉素钠的5个剂量组(相邻高、低剂量组比例为1∶0.7)分别为980、686、480、336和235mg/kg/日,每日分2次(两侧)臂部肌肉注射给药。各组动物于造成细菌感染前1小时预防给药1次。给药后1小时,各组每只小鼠均由腹腔注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液0.5ml(最低致死量)造成细菌感染。动物造成细菌感染后,连续给药治疗4天并统计各组存活的动物数。按下列改良寇氏法公式计算半数有效量(ED50)和标准误(SED50)。
ED50=log-1[Xm-i(∑p-0.5)]SED50=2.3iED50P-P2n]]>式中Xm为最大剂量的对数;i为相邻高、低剂量比值(高剂量为分子)的对数;P为动物存活率以小数表示;n为组内动物数。动物死亡与存活情况见表4。
实验结果(1)药物组合物RED50=78.54±7.83g生药/kg (P=0.95的可信限)(2)阳性对照药物-氨苄青霉素ED50=447.1±101.2mg/kg(P=0.95的可信限)结论在不同时期进行两批次体外抑菌作用试验结果均表明,药物组合物R对20种100余株常见致病细菌和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金葡球菌、表葡球菌、乙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克氏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杀菌作用。对细菌感染动物口服给药的抗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对小鼠腹腔注射最低致死量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造成感染,用药物组合物R灌胃(口服)治疗4天,在较大剂量时对感染动物具有保护作用。以动物存活作为观察指标,其半数有效量(ED50)为78.54±7.83g生药/kg(P=0.95的可信限)(此剂量为成年人剂量的52.36倍)。在同期相同条件下,求得阳性对照药物——氨苄青霉素钠(广谱抗生素)肌肉注射给药的半数有效量(ED50)为447.1±101.2mg/kg(P=0.95的可信限)(此剂量为成年人剂量的6.71倍)。
二、抗病毒作用1、体外抗病毒作用试验实验材料(1)实验药物受试药物和阳性对照药物同第一批次抑菌作用试验。
(2)受试病毒腺病毒(AdV)3型、7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甲1型、甲3型,分别由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和病毒研究所提供。
(3)人胚肾细胞(HEK)、Hela细胞分别由四川省病毒测试中心制备和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提供。
实验方法
(1)药物对细胞的毒性试验将药物组合物R和表实感冒冲剂用Hanks液分别稀释成1g/ml,然后将二种稀释成1g/ml的药物用Hanks液分别从1∶10-1∶320作等比稀释。将上述二种不同浓度药物分别取0.2ml接种2支HEK和Hela细胞,吸附40分钟后,分别加入2%小牛血清乳白蛋白和Eagles液维持液。同时设2支不含药物的HEK和Hela细胞对照。置37℃温箱培养7天,逐日观察细胞毒性反应。
(2)药物对病毒的灭活试验取Adv3型,Adv7型,流感病毒甲1型,甲3型,分别与药物组合物R和表实感冒冲剂6种不同浓度(1∶10-1∶320)等量混合后,分别取上述各混合液0.2ml加入2支HEK细胞管(同时设病毒和细胞对照各2支)吸附40分钟后,加入不含药物的乳白蛋白维持液0.8ml。放37℃温箱一周,逐日观察细胞病变。Adv以是否出现Adv病变作为灭活指标;流感病毒以是否出现豚鼠血球吸附作为灭活指标。
RSV灭活取RSV毒株10-1分别与药物组合物R和表实感冒冲剂6种不同浓度药物等量混合直接作用40分钟后,分别取上述各混合液0.2ml,接种2支经Hanks液洗涤后的Hela细胞管,(同时设病毒和细胞对照各2支)吸附40分钟后,加入2%小牛血清Eagles液0.8ml,平放35℃温箱24小时,次日改放35℃旋转培养器(12转/时),每日观察细胞融合病变,以细胞是否出现融合病变作为灭活指标。
实验结果(1)药物对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见表5。从表5可见,1∶10~1∶320浓度的药物组合物R和表实感冒冲剂(阳性药)对HEK和Hela细胞均无毒性反应。
(2)药物对病毒灭活试验结果见表6。从表6可见,药物组合物R在25mg生药/ml浓度以上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有灭活作用;在50及100mg生药/ml浓度时分别对腺病毒(Adv)3型和7型有灭活作用;在100及50mg生药/ml浓度时分别对流感病毒甲1型和甲3型有灭活作用。表实感冒冲剂(阳性药)对流感病毒有灭活作用,对RSV有部分灭活作用,对Adv无灭活作用。
表5和表6中药物组合物R(简称受试药),表实感冒冲剂(简称阳性药)。
2、体内抗病毒作用试验对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试验实验材料(1)受试药物药物组合物R,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宜宾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950201。
(2)阳性对照药物①抗病毒口服液,中外合资泰安东龙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批号940128。
②病毒唑(三氮核苷酸注射液),江苏扬州制药厂,批号950105。
(3)病毒株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株),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提供。保存日期931201,冷冻真空干燥保存。
(4)动物NIH小鼠,雌雄各半,18-20g,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合格证号9509M23。
(5)鸡胚9~11日胚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6)青霉素(批号940524N)、链霉素(批号950710),均为华北制药厂产品。
实验方法(1)流感病毒FM1株的制备将真空冷冻干燥的FM1株病毒以含青、链霉素各100u/ml的生理盐水稀释,接种入9日胚龄鸡胚尿囊,按常规培养及收获尿液,接种于厌氧及兼性厌氧培养基内,无菌生长者,继续传代,取尿液做血凝试验至血凝滴度达1∶640或以上。将此尿液保存于液氮中。同时用滴鼻感染NIH小鼠,按常规方法测此病毒液的LD50为1∶128。
(2)药物组合物R对FM1株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的测定将动物NIH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六组,即FM1株感染组,正常对照组,药物组合物R小剂量组(为相当于人的等效剂量)、药物组合物R大剂量组(为5倍等效剂量)抗病毒口服液组(为人的5倍等效剂量),病毒唑组(为人的等效剂量)。每组动物12-17只。正常对照及病毒组以生理盐水灌胃,每天二次,每次0.5ml。其余各组均以同法灌胃给药,用药五次后2h,以6LD50病毒量50μl滴鼻感染经轻度乙醚麻醉的小鼠,正常对照组则以正常尿囊液滴鼻。感染后的小鼠继续用药7次(共用药12次),摘眼球放血处死动物后,称体重,摘肺称肺重。按下列公式计算各组动物肺指数及肺指数抑制率 (3)药物组合物R对FM1株病毒感染小鼠肺匀浆中病毒增殖的影响测小鼠肺匀浆中清液的血凝滴度,示病毒增殖程度。用微孔板法。取上述各试验动物肺,制成肺匀浆,3000rpm离心30min(4℃),取上清液按常规做血凝试验。
(4)药物组合物R对FM1株病毒感染小鼠肺病变的影响取上述各组(每组5只)动物之肺,按常规做病理切片检查,观察肺病变程度。
(5)药物组合物R对FM1株病毒感染小鼠死亡保护作用小鼠分组和给药途径如前,感染前用药5次,感染后用药9次,共用药7天。FM1株病毒感染量用6LD50(液氮中保存二个月后)、50ul/鼠,逐日观察记录各组动物死亡数和生存天数,共观察14天,计算各组动物的死亡保护率和延长生存率。
实验结果(1)药物组合物R对FM1株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的影响,结果见表7。由表7知,药物组合物R大剂量组可以非常显著地减轻流感病毒FM1株感染而致的肺部病变,肺指数有非常显著地减小(P<0.01)。
(2)药物组合物R对FM1株感染小鼠肺匀浆中病毒滴度的影响,结果见表8。由表8知,药物组合物R大、小剂量组均能非常显著地抑制FM1株病毒在小鼠肺内的增殖,病毒的血凝滴度非常显著地降低(P<0.01)。
(3)药物组合物R对FM1株感染小鼠肺病变程度的影响,结果见表9。由表9知,药物组合物R对FM1株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能非常显著地减轻其肺部病变,且用药量大,作用更明显。
(4)药物组合物R对FM1株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死亡保护率及延长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见表10。由表10知,药物组合物R大、小剂量组对FM1株病毒感染小鼠的致死作用均无明显的保护作用,对感染小鼠的生存时间亦无显著的延长作用。
结论药物组合物R在25mg生药/ml浓度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有灭活作用;在12.5mg生药/ml浓度对RSV有部分灭活作用。药物组合物R在50mg生药/ml浓度对腺病毒(Adv)3型;在0.1mg生药/ml浓度对Adv7型有灭活作用。药物组合物R在0.1mg生药/ml浓度对流感甲1型;在50mg生药/ml浓度对流感甲3型有灭活作用。结果看出,药物组合物R抗RSV、Adv3型、7型,流感甲3型病毒的作用优于表实感冒冲剂。通过体内实验结果证实,药物组合物R可以非常显著地抑制FM1株病毒在感染鼠肺内的增殖,大、小剂量的作用相似;大剂量时可以显著地减小肺指数,小剂量时也有减小的趋势;对感染小鼠肺组织切片的病理变化显示,大、小剂量的药物组合物R均可显著减轻感染鼠的肺部病变,从而显示药物组合物R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结合该制剂应用于临床,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流感有显著疗效,故认为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
三、解热作用1、对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所致家兔发热体温的影响实验材料
(1)实验药物①受试药物药物组合物R,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宜宾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制备和提供,3g生药/ml,批号920305。
②阳性对照药物风寒表实感冒冲剂,辽宁本溪第三制药厂出品,1g生药/g冲剂,批号911201。
(2)致热剂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由成都生物品研究所生产。
(3)动物家兔,一级,雌雄兼用,体重2~2.5kg,由华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川实动管质第92-121号。
方法与结果取健康家兔80只,雌雄不拘,先置室温20℃左右的实验室内,常规饲养3天,使其适应环境,并每天上、下午分别用WM2-03温度指示仪(上海医用仪器厂出品)测定各兔肛温值一次,观察各兔体温变化情况,将体温异常者及一天内体温变化较大者(超过0.3℃)淘汰。正式实验当天上午先两次(间隔30min)测定家兔肛温,选用体温正常(38.5~39.5℃)及两次体温差值不超过0.2℃的家兔供用,并以此两次体温值的平均值作为其正常值。然后各家兔由耳缘静脉注射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液2ml/kg致热。1h后测量肛温,选用体温升高0.6℃以上者进行试验。以升温值按拉丁方分为6组,每组10只。按表11所示剂量灌服药物,给药后每小时测量各家兔肛温一次,连续6小时。实验结果见表11。
从表11可见,细菌内毒素所致的发热家兔灌服药物组合物R低剂量(为成人剂量5倍)时,未见明显解热作用,中剂量(为成人剂量的15倍)时,在服药后的2-6小时内有解热作用,但剂量增加时未见解热作用增强的效应,另外低剂量表实感冒冲剂,在服药后3-6小时内也有解热作用,经比较观察可见到,药物组合物R的起效时间较表感冒冲剂稍快,但两药的作用强度和维持时间基本相同,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对啤酒酵母所致大鼠发热体温的影响实验材料(1)实验药物①受试药物药物组合物R,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宜宾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制备和提供,3g生药/ml,批号920305。
②阳性对照药物风寒表实感冒冲剂,辽宁本溪第三制药厂出品,1g生药/g冲剂,批号911201。
(2)致热剂啤酒酵母,成都啤酒厂提供,取回后87℃烘干,粉碎后过80目筛,干酵母粉同蒸馏水配合成20%混悬液(含0.5%羧甲基纤维素钠),热压灭菌30分钟备用。
(3)动物大鼠,SD种,一级,体重150~200g,雌雄各半。由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川实动管质第92-154号。
实验方法与结果用WM2-03温度指示仪(上海医用仪表厂出品)于致热前测大鼠肛温两次,间隔30分钟。选取肛温37.5~38.5℃的动物供用,并以此两次体温的平均值作为其正常体温值。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0%啤酒酵母混悬液1ml/100g致热(本次致热的高峰值在致热后第8h达到),在致热7.5h后测各鼠肛温,淘汰升温值小于0.8℃者,后以升温值按拉丁方分为6组,每组10只。按表12所示剂量灌服药物,给药1小时后开始测温,连续6小时,实验结果见表12。
从表12可见,注射啤酒酵母致发热的大鼠,灌服药物组合物R低剂量(为成人剂量5倍)时,未见明显解热作用,中剂量(为成人剂量15倍)时,1-6小时内均有明显解热作用,且随剂量增大而作用增强,而低剂量表实感冒冲剂,也无明显解热作用,中剂量表实感冒冲剂在服药3小时以后才出现解热作用。因此同样可见药物组合物R比表实感冒冲剂起效快及两药强度相近的特点。
四、发汗作用实验材料1实验药物①受试药物药物组合物R,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宜宾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3g生药/ml,批号920305。
②阳性对照药物风寒表实感冒冲剂,辽宁本溪第三制药厂,1g生药/g冲剂,批号911201。
2动物大鼠,SD种,一级,体重150~200g,雌雄各半,由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川实动管质92-154号。
实验方法与结果选取健康SD种大白鼠40只,体重150~200g,雌雄兼用,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4组。实验前将各鼠足掌用蒸馏水擦洗干净,然后分别按表13剂量灌服受试药物,或阳性对照药物灌服表实感冒冲剂液,阴性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给药后50min,分别将各组大鼠装入特制的大鼠固定筒内,暴露双下肢,休息5min,然后用干棉球将入筒后挣扎时所出现的汗液用干棉球轻轻沾干。之后,分别于各鼠足跖部皮肤涂上和田一高垣试剂A液,待充分干燥后,再薄薄涂上B液,并用放大镜观察记录10min内所出现的汗点数。以四级记分法评定发汗力的强度,评分标准如下四分每足5个肉垫上的汗点数共计在150个以上,汗点密集,融合;三分汗点数在100~150个;二分汗点数50~100个;一分汗点数在50个以下,散在。实验结果如表13。
表13结果表明药物组合物R在人用量5倍、15倍(7.5、22.5g生药/kg)的条件下,能明显促进正常大鼠足跖部汗腺分泌,说明该受试药物与阳性对照药物均有发汗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同等剂量下,受试药物优于阳性对照药物。
五、抗炎作用
1、对大鼠蛋清性足肿胀的影响(足容积法)实验材料(1)实验药物①受试药物药物组合物R,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宜宾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3g生药/ml,批号920305②阳性对照药物风寒表实感冒冲剂,辽宁本溪第三制药厂,1g生药/g冲剂,批号911201。
(2)动物大鼠,SD种,一级,体重150~200g,雌雄各半。由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川实动管质第92-154号。
实验方法与结果大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6组,实验前期测定每鼠右后足体积两次,记录平均值为正常情况下足体积。然后分别于致炎前24h,12h,1h按表14剂量灌服药物。末次给药后1h以10%新鲜鸡蛋清生理盐水溶液0.1ml/只足跖皮下注射致炎,致炎后每30min测定足体积一次,连续5次,结果见表14。
从表14结果看出,低剂量药物组合物R无明显抗炎作用,中、高剂量的药物组合物R都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其抗炎特点是起效较表实感冒冲剂快,维持时间久。低剂量的表实感冒冲剂也无明显抗炎作用。
2、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症的影响实验材料(1)受试药物与阳性对照药物及其配制同发汗实验。
(2)致炎剂二甲苯,AR,北京化学试剂厂出品(3)动物小鼠,昆明种,一级,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华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川实动管质第92-203号。
实验方法与结果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按表15所示剂量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40min,各鼠右耳廓内滴二甲苯3滴。30min后处死动物,剪取两耳,以8mm打孔器取出耳片,扭力天平称重,以左右耳片重量差表示炎症程度,结果如表15。
从表15结果看出,高剂量(45g生药/kg)药物组合物R对二甲苯所致小鼠炎症有一定抑制作用;低剂量(7.5g生药/kg)、中剂量(22.5g生药/kg)药物组合物R与表实感冒冲剂对此虽表现抑制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
3、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实验材料(1)实验药物药物组合物R,由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宜宾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3g生药/ml,批号920305②阳性对照药物风寒表实感冒冲剂,辽宁本溪第三制药厂,1g生药/g冲剂,批号911201。
(2)动物小鼠,昆明种,18~22g,雌雄各半。由华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川实动管质第92-203号。
实验方法与结果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按表16所示剂量连续给药3天。末次给药后30min,各鼠尾静脉注射2%依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0.1ml/只,并同时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只。20min后处死动物,用5ml蒸馏水反复冲洗腹腔,洗出液1000rpm/min离心5min,590nm比色,以OD值反映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变化情况,结果见表16。
从表16结果看出中剂量的药物组合物R与表实感冒冲剂一样,都有较显著的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作用。经比较可见,药物组合物R优于表实感冒冲剂。
小结经对大鼠蛋清性足肿胀实验,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症实验,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实验,均证实药物组合物R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六、镇痛作用1、对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醋酸致小鼠扭体法)实验材料(1)受试药物与阳性对照药物及其配制同解热实验,盐酸吗啡注射液(0.1%)。
(2)动物小鼠,昆明种,一级,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华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川实动管质第92-203号。
(3)致痛剂冰乙酸,由成都化学制剂厂出品实验方法与结果小鼠按性别、体重分层随机分为7组,除阳性对照药物盐酸吗啡(5mg/kg)ip外,其余按表17所示剂量灌胃给药。给药后30min,各鼠ip 0.7%冰乙酸0.2ml/只,记录20min内动物的扭体数(扭体反应小鼠伸展后腿,腹部收缩内凹,臀部抬高,躯体扭曲),试验结果见表17。
从表17结果看出,高剂量药物组合物R对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具有一定镇痛效果,低、中剂量药物组合物R及表实感冒冲剂作用不明显。
2、对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热板刺激法)实验材料(1)受试药物与阳性对照药物及其配制同解热实验。
(2)动物小鼠,昆明种,一级,体重18~22g,全雌,由华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川实动管质第92-203号。
方法与结果将雌性小鼠先在55±0.5℃热板上测两次正常痛阈,每次间隔30min,选取正常痛阈在10~30S内的动物随机分为6组,按表18示剂量灌胃给药。给药后30、60、90、120min测各鼠痛阈一次,(60S不舔后足者,痛阈以60S计),计算各组痛阈提高百分率,结果见表18。
从表18结果看出,中剂量药物组合物R与风寒表实感冒冲剂均有显著的镇痛作用,高剂量药物组合物R作用最强,低剂量药物组合物R及表实感冒冲剂无明显镇痛作用。
七、镇咳作用1、对小鼠氨水引咳EDT50的影响实验材料(1)受试药物与阳性对照药物及其配制同解热实验。川贝止咳糖浆由四川阿坝制药厂生产。
(2)动物小鼠,昆明种,一级,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华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川实动管质第92-203号。
方法与结果将小鼠随机分为7组,按表19所示剂量灌胃给药,1h后重复给药1次,末次给药后1h,将动物置喷雾装置中,喷以一定时间的浓氨水,喷雾终止,立即取出观察小鼠有无咳嗽反应,调整喷雾时间。用序贯法求出小鼠EDT50,计算R值,结果见表19。
从表19结果看出,表实感冒冲剂止咳作用较弱,中剂量药物组合物R有显著止咳作用。川贝止咳糖浆有一定的止咳作用。
2、对小鼠氨水引咳潜伏期的影响实验材料(1)受试药物与阳性对照药物及其配制同氨水引咳EDT50实验。
(2)动物小鼠,昆明种,一级,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华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川实动管质第92-203号。
实验方法与结果将小鼠随机分为7组,按表20所示剂量灌胃给药1次。末次给药后1h,将小鼠置250ml广口瓶内,滴入浓氨水50μl,立即加盖密封,记录小鼠自氨水滴入至出现咳嗽反应的时间。结果见表20。
从表20结果看出,三个剂量的药物组合物R,表实感冒冲剂及川贝止咳糖浆均有显著的镇咳作用。等剂量药物组合物R与表实感冒冲剂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八、祛痰作用1、用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材料(1)受试药物与阳性对照药物及其配制同氨水引咳EDT50实验。
(2)动物小鼠,昆明种,一级,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华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川实动管质第92-203号。
(3)酚红,AR。
实验方法与结果将小鼠随机分为7组,按表21所示剂量灌胃给药5天,实验前8h动物禁食不禁水。末次给药后0.5h,各鼠腹腔注射0.5%酚红0.5ml/只。0.5h后处死动物,分离气管,取2ml 5%NaHCO3分4次冲洗气管,每次冲冼3-4回,合并洗出液546nm测OD值,计算酚红含量。结果见表21。
从表21结果看出,三个剂量的药物组合物R、表实感冒冲剂及川贝止咳糖浆均有显著祛痰作用。等剂量药物组合物R与表实感冒冲剂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九、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1、对小鼠吞噬刚果红功能的影响实验材料(1)受试药物与阳性药物及其配制同解热实验。
(2)动物小鼠,昆明种,一级,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华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川实动管质第92-203号。
(3)刚果红、AR。
实验方法与结果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按表22所示剂量灌胃给药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1h,按严氏改进刚果红吞噬实验法测定小鼠刚果红吞噬功能,结果见表22。
从表22结果看出,三个剂量的药物组合物R及表实感冒冲剂对小鼠吞噬刚果红功能无显著影响。
2、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材料(1)受试药物与阳性对照药物及其配制同解热实验。
(2)动物同对小鼠刚果红吞噬功能实验。
实验方法与结果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按表23所示剂量连续灌胃给药5天,末次给药后1h取血,按郭氏改进法测定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见表23。
从表23结果看出,高剂量药物组合物R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低、中剂量口服液及表实感冒冲剂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
3、小结药物组合物R对小鼠吞噬刚果红的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在剂量为45g生药/kg时对红细胞免疫功能却有显著促进作用。
以上九个方面十余种实验方法及指标的实验结果表明,药物组合物R具有明显的抑菌、抗病毒、解热、镇痛、抗炎、止咳、祛痰和促进红细胞免疫等作用。
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药物组合物R对呼吸道多种常见细菌和病毒有较好的抑制和灭活作用。实验表明,实验动物给予药物组合物R,在相当于临床剂量的5倍时,发汗作用已很明显,在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5倍时,在抗流感病毒FM1株感染、解热、镇痛、抗炎、止咳、祛痰等作用上,已显示出较强效果。
1998年2月卫生部药品审评中心批准进行药物组合物R II期临床试验,并指定某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担任临床研究负责单位,由其他三家具有临床试验条件的综合性医院为参加单位。四家医院共同承担药物组合物R治疗感冒风寒证的中药新药三类药的II期临床试验观察。按照由各参加单位共同制定的临床试验方案的有关要求,于2000年初完成了420余例的系统临床观察,采用统一的随机数字表随机分组,分设观察组与对照组,并予双盲法观察,扩大对照试验观察采用单盲法,且保证了两组在治疗前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情程度、主证积分、证候积分、体征积分、病毒检测、WBC等方面的均衡、可比。受试对象选择,中、西诊断及中医辩证有明确的标准,具有规范性和公认性,疗效评定采用半定量的评定方法,可操作性强。结果显示药物组合物R治疗感冒的疗效在盲法阶段210例的痊愈率达66.20%,显效率达21.90%,有效率达8.57%,无效率为3.33%,总显效率达88.10%,总有效率达96.67%;在总体疗效300例的痊愈率达65.00%,显效率达25.00%,有效率达7.33%,无效率为2.67%,总显效率达90.00%,总有效率达97.33%;而对照组痊愈率达50.83%,显效率达28.33%,有效率达11.67%,无效率为9.17%,总显效率达79.17%,总有效率达90.83%。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说明药物组合物R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对治疗前后的体温变化、体温下降时间、病情程度的变化、主证积分、证候积分、体征积分、主证变化(恶风寒,发热,鼻塞流涕,项强,喷嚏,咳嗽,头痛,全身酸楚)、中医证候变化(无汗,口渴,咯痰,舌象,舌苔,脉象)、体征变化(咽赤,咽部淋巴结滤泡)及降低治疗前后的血常规中的中性粒细胞分类均有显著性的改善作用,p<0.05或p<0.01。尤其在治疗前后的体温变化、体温下降时间、体征积分,及发热,鼻塞流涕,项强,口渴,咽赤等方面的疗效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表1药物组合物R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续表1

注各种细菌在无药物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表2药物组合物R对细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范围

表3药物组合物R对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

表4药物组合物R对细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

表5药物组合物R(受试药)对细胞毒性试验结果

注-表示药物对细胞无毒性反应。
表6药物组合物R(受试药)对病毒灭活试验结果

注+、++、+++表示细胞病变程度;(-)表示血吸阴性,-表示细胞无病变,(+)表示血吸阳性。
表7药物组合物R对FM1株感染小鼠肺指数的影响

注与FM1株感染组比较。#表示P<0.01表8药物组合物R对FM1株感染小鼠肺匀浆病毒血凝滴度的影响

注为与FM1株感染组比较。*表示P<0.01
表9药物组合物R对FM1株感染小鼠肺病理切片的影响

注(1)P值为与FM1株感染组比较。
(2)(-)表示肺部无病变。(+)表示以支气管病变为主,肺组织无病变。(++)表示肺组织和支气管病变均重。
表10药物组合物R对FM1株病毒感染小鼠死亡保护作用的影响

注*与FM1株病毒感染组比较P<0.01,Δ与FM1株病毒感染组比较P>0.05.
表13药物组合物R对大鼠足跖部汗液分泌的影响

注**为与蒸馏水组比较P<0.01。Δ为与表实感冒冲剂组比较P<0.05。
表14药物组合物R对大鼠蛋清性足肿胀的影响(X±SD)

注①与蒸馏水组比较**P<0.01,***P<0.001;②与阳性药比较ΔP<0.05。
表15药物组合物R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的影响(X±SD)

注与蒸馏水组比较**P<0.01表16药物组合物R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X±SD)

注与蒸馏水组比较*P<0.05,***P<0.001。与阳性药比较ΔP<0.05。
表17药物组合物R对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扭体法)(X±SD)

注与蒸馏水组比较*P<0.05,**P<0.01,***P<0.001。
表19药物组合物R对小鼠氨水引咳EDT50的影响

注R>130%,有止咳作用,>150%有显著止咳作用表20药物组合物R对小鼠氨水引咳潜伏期的影响(X±SD)

注与蒸馏水组比较***P<0.001。
表21药物组合物R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

注与蒸馏水组比较,*P<0.05,**P<0.01,***P<0.001。
表22药物组合物R对小鼠吞噬刚果红功能的影响(X±SD)

表23药物组合物R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X±SD)

注与蒸馏水组比较**P<0.01
表11药物组合物R对伤寒三联菌苗所致家兔发热体温的影响(X±SD)

注与蒸馏水组比较*P<0.05。
表12药物组合物R对大鼠啤酒酵母所致发热体温的影响(X±SD)

注与蒸馏水组比较*P<0.05,**P<0.01。
表18药物组合物R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热板法)(X±SD,S)

注与蒸馏水组比较*P<0.05,**P<0.01,***P<0.00
权利要求
1.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其活性成分的原料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葛根4~8份、麻黄2~4份、桂枝2~4份、白芍2~4份、苦杏仁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其活性成分的原料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葛根6份、麻黄3份、桂枝3份、白芍3份、苦杏仁3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以葛根、麻黄、桂枝、白芍、苦杏仁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口服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其活性成分的原料还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生姜0.5~3份、大枣1~5份、甘草2~4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其活性成分的原料还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生姜2份、大枣3份、甘草2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以葛根、麻黄、桂枝、白芍、苦杏仁、生姜、大枣、甘草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口服制剂。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葛根4~8份、麻黄2~4份、桂枝2~4份、白芍2~4份、苦杏仁2~4份、生姜0.5~3份、大枣1~5份、甘草2~4份;b、取麻黄、桂枝、苦杏仁、生姜提取芳香水,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备用;c、取葛根、白芍、大枣、甘草,加水煎煮,滤过,得滤液I和药渣备用;d、步骤c所得药渣与步骤b所得药渣合并,加水煎煮,滤过,所得滤液II与步骤b所得蒸馏后的水溶液和步骤c所得滤液I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2(80℃)的清膏,冷却,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75%,静置,滤过,得滤液III;e、取步骤d滤液III、步骤b所得芳香水,按照制剂学上的常规方法加入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口服制剂。
8.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制成其活性成分的原料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组分葛根4~8份、麻黄2~4份、桂枝2~4份、白芍2~4份、苦杏仁2~4份。使用上述五味原料配伍治疗感冒时既可达到治疗目的,也可以在这五味原料的基础上根据临床需要,适量加减。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具有明显的抑菌、抗病毒、解热、镇痛、抗炎、止咳、祛痰和促进红细胞免疫等作用,为临床治疗感冒,尤其是外感风寒发热症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文档编号A61P11/00GK101053600SQ20071004875
公开日2007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8日
发明者丁方 申请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