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糖响应性药物控释载体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606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葡萄糖响应性药物控释载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葡萄糖响应性、能够根据环境葡萄糖浓度变化调节药物释放量的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尤其是基于伴刀豆球蛋白与糖单元特异性相互作用的葡萄糖响应性药物控释载体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控释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终身性疾病(分为I型和II型),患者血糖代谢失衡,通常表现为持续高血糖,主要病因是胰岛β细胞受损而引起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糖尿病(I型以及严重的II型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每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从而帮助人体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不幸的是,这种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常常会引发低血糖这一急性并发症,严重时甚至晕厥、休克,并且长期注射还会给病人带来很大不便,还可能引起过敏、水肿等副作用。因此,为寻求更有效舒适的治疗方法,人们致力于开发新的胰岛素递送体系,包括新的递送路线,新的胰岛素剂型等。葡萄糖响应性药物释放载体能够根据环境葡萄糖浓度变化调节药物释放量,用它作为胰岛素载体能模拟胰岛的智能分泌胰岛素功能,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因而对控制血糖平衡有很大帮助。

目前文献报道较多的葡萄糖响应性载体材料主要有三种(Progress in PolymerScience, 2010, 35:278-301)分别是葡萄糖氧化酶体系、伴刀豆球蛋白体系和苯硼酸基团体系。其中,基于伴刀豆球蛋白的葡萄糖响应性体系对于葡萄糖的专一性最强。伴刀豆球蛋白(Concanavalin A, Con A)是一种从刀豆中提取的植物凝集素,能够与葡萄糖以及含糖单元的聚合物可逆地特异性结合。这种特性能够使Con A与含糖单元聚合物(如右旋糖酐、聚蔗糖、葡萄糖基聚丙烯酸酯、葡萄糖基聚甲基丙烯酸酯)特异性结合形成凝胶网络。当环境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至一定水平时,由于游离的葡萄糖与Con A的特异性结合作用更强,因此游离的葡萄糖能够竞争Con A-聚合物结合位点,从而使得凝胶网络解离而释放出包裹的药物。而当环境中葡萄糖浓度低于一定值时,Con A能够与聚合物再次结合,从而再次形成凝胶网络,使得体系能够根据血糖浓度变化可逆释放药物。然而,在上述伴刀豆球蛋白体系中,Con A在溶胀过程中很有可能流失,不仅造成体系的葡萄糖响应性减弱,影响载体的可重复性,而且流失的Con A量增加时有可能引发人体免疫反应。为解决这一问题,将Con A共价交联到与其具有特异性糖结合作用的聚合物基体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已有的文献报道中(Biomaterials,2006,27:1586-1597;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0,82:412-418)分别利用Con A与甲基丙烯酸酐的亲核取代反应以及Con A与丙烯酰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对Con A进行改性使其带有可反应性碳碳双键,进而通过紫外光聚合与同样带有可反应性双键的右旋糖酐交联,得到了葡萄糖响应性的右旋糖酐-Con A基水凝胶。但是,以上方法除需要对配体聚合物右旋糖酐进行改性外,对Con A也需要先进行化学改性,不仅成本高,不易实现大规模生产,而且对Con A改性过程中难免造成部分失活,影响最终载体的葡萄糖响应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葡萄糖响应性药物控释载体的制备方法,采用一种能与羟基、氨基、巯基等多种官能团反应的二乙烯基砜将Con A与含糖单元的聚合物基体直接固定交联,通过反相乳液分散法形成具有葡萄糖响应性的药物控释微凝胶载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葡萄糖响应性药物控释载体的制备中需要对Con A及其糖配体聚合物改性,工艺复杂的不足。本发明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葡萄糖响应性药物控释载体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I)将含糖单元的聚合物溶解于碱液中并搅拌均匀,之后加入二乙烯基砜进行反应,用I 5mol/L的酸液调节pH值至4-5以停止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于去离子水中透析4 7天,得到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的聚合物;2)将上述制得的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的聚合物溶解于pH7.0-8.0的缓冲溶液中,加入Con A活化液搅拌均匀,室温下搅拌l_3h ;3)混合环己烷与乳化稳定剂;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缓冲溶液pH调节至
8.0-10.0,之后立即滴加到环己烷与乳化稳定剂混合溶液中,搅拌,静置,之后去除上层油相,下层用异丙醇沉淀,离心、水洗3-5次,经冷冻干燥即得葡萄糖响应性微凝胶载体。步骤I)所述的含糖单元的聚合物包括分子量为40 IOOkDa的葡聚糖、分子量为400 700kDa的聚蔗糖、分子量为10 40kDa的聚葡萄糖氧乙基丙烯酸酯或分子量为10 40kDa的聚葡萄糖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所述的碱液为0.01 lmol/L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含糖聚合物溶于碱液 中配成质量分数为1% 10%的溶液,搅拌速度为200 600rpm ;所述的酸为盐酸,硫酸,硝酸,磷酸;所述的二乙烯基砜与聚合物中羟基的摩尔比为0.5
2.5:1 ;所述的加入二乙烯基砜后的反应条件为室温下以搅拌速度为200 600rpm搅拌2 30min ;所述的透析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_5kDa的透析膜。步骤2)中所述的缓冲溶液为磷酸盐缓冲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或磷酸盐-柠檬酸缓冲液;所述的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的聚合物溶于缓冲溶液后初始浓度为5 25mg/mL ;所述的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的聚合物与Con A的质量比为I 10:1。步骤2)中所述的Con A活化液制备方法如下:将Con A溶于含有0.lmol/LKCl, 0.lmmol/L CaCl2, 0.lmmol/L MnCl2 的 ρΗ7.0 7.8 的缓冲溶液中,Con A 初始浓度为I 10mg/mL,静置6h以上。上述所述的缓冲溶液为磷酸盐缓冲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或磷酸盐-柠檬酸缓冲液。步骤3)中所述的乳化稳定剂为吐温85,司班80,司班60 ;所述的环己烷与乳化稳定剂的体积质量比为26 160ml/g ;所述的混合条件为以500 800rpm转速于室温下搅拌0.5-lh ;所述的混合溶液滴加到环己烧与乳化稳定剂混合溶液中后以500 800rpm转速搅拌2 5h,之后静置l-2h。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将二乙烯基砜引入Con A-含糖聚合物载体的制备中可以大大简化载体的制备步骤,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使用的交联剂二乙烯基砜能够与羟基、氨基、巯基等多种官能团反应,反应迅速,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对聚合物基体以及Con A进行改性即可直接交联,也避免了 Con A改性过程造成的原料损失以及可能造成的葡萄糖敏感性下降的损失,同时该方法固定Con A简单、高效,成本低,实施方便,利于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I)将葡聚糖(分子量70kDa)溶解于0.0l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配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以30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之后加入二乙烯基砜,二乙烯基砜与葡聚糖中羟基的摩尔比为0.5:1,保持相同转速室温下反应IOmin后用lmol/L的盐酸调节pH值至5以停止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于去离子水中透析(透析膜截留分子量5kDa) 7天,经冷冻干燥得到取代度为20% (取代度通过核磁谱图计算得到)的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葡聚糖。2) Con A 活化液制备:将 Con A 溶于含有 0.lmol/L KCl, 0.lmmol/LCaCl2, 0.lmmol/L MnCl2的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Con A初始浓度为5mg/mL,静置6h。3)将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葡聚糖溶解于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初始浓度为25mg/mL,加入Con A活化液搅拌均勻,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聚合物与Con A的质量比为5:1,室温下搅拌lh。4)在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环己烧并混合0.8g乳化稳定剂吐温85,以800rpm转速于室温下搅拌30min ;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缓冲溶液pH调节至8.0,之后立即用5#注射器针头缓慢滴加到烧瓶中,保持相同转速搅拌2h之后静置lh,去除上层油相,下层用异丙醇沉淀,离心、水洗3-5次,经冷冻干燥即得葡萄糖响应性微凝胶载体。实施例2:I)将葡聚糖(分子量IOOkDa)溶解于0.l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配成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以50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之后加入二乙烯基砜,二乙烯基砜与葡聚糖中羟基的摩尔比为1.25:1,保持相同转速室温下反应15min后用5mol/L的硫酸调节pH值至4以停止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于去离子水中透析(透析膜截留分子量3kDa) 7天,经冷冻干燥得到取代度为40%的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葡聚糖。2) Con A 活化液制备:将 Con A 溶于含有 0.lmol/L KCl, 0.lmmol/LCaCl2, 0.1mmoVLMnCl2的pH7.0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中,Con A初始浓度为10mg/mL,静置 6h。3)将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葡聚糖溶解于pH7.0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中,初始浓度为10mg/mL,加入Con A活化液搅拌均勻,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聚合物与Con A的质量比为8:1,室温下搅拌lh。4)在圆底烧瓶中加入60mL环己烧并混合1.1g乳化稳定剂司班80,以800rpm转速于室温下搅拌Ih ;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缓冲溶液pH调节至9.0,之后立即用5#注射器针头缓慢滴加到烧瓶中,保持相同转速搅拌3h之后静置2h,去除上层油相,下层用异丙醇沉淀,离心、水洗3-5次,经冷冻干燥即得葡萄糖响应性微凝胶载体。实施例3:I)将葡聚糖(分子量40kDa)溶解于l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以500rpm的转速搅拌均勻,之后加入二乙烯 基砜,二乙烯基砜与葡聚糖中轻基的摩尔比为2.5:1,保持相同转速室温下反应30min后用5mol/L的硝酸调节pH值至5以停止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于去离子水中透析(透析膜截留分子量5kDa) 7天,经冷冻干燥得到取代度为90%的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葡聚糖。2) Con A 活化液制备:将 Con A 溶于含有 0.lmol/L KCl, 0.lmmol/LCaCl2, 0.1mmoVLMnCl2的ρΗ7.4的磷酸盐-柠檬酸缓冲溶液中,Con A初始浓度为10mg/mL,
静置6h。3)将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葡聚糖溶解于pH7.0的磷酸盐-柠檬酸缓冲溶液中,初始浓度为20mg/mL,加入Con A活化液搅拌均勻,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聚合物与Con A的质量比为1:1,室温下搅拌3h。4)在圆底烧瓶中加入80mL环己烧并混合1.5g乳化稳定剂司班60,以800rpm转速于室温下搅拌30min ;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缓冲溶液pH调节至10.0,之后立即用5#注射器针头缓慢滴加到烧瓶中,保持相同转速搅拌5h之后静置2h,去除上层油相,下层用异丙醇沉淀,离心、水洗3-5次,经冷冻干燥即得葡萄糖响应性微凝胶载体。实施例4:I)将聚蔗糖(分子量400kDa)溶解于0.0l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配成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以60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之后加入二乙烯基砜,二乙烯基砜与聚合物中羟基的摩尔比为1.5:1,保持相同转速室温下反应20min后用lmol/L的磷酸调节pH值至5以停止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于去离子水中透析(透析膜截留分子量5kDa) 7天,经冷冻干燥得到取代度为25%的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聚蔗糖。2) Con A 活化液制备:将 Con A 溶于含有 0.lmol/L KCl, 0.lmmol/LCaCl2, 0.1mmoVLMnCl2的pH7.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Con A初始浓度为2mg/mL,静置6h以上。3)将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聚蔗糖溶解于pH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初始浓度为10mg/mL,加入Con A活化液搅拌均勻,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聚合物与Con A的质量比为8:1,室温下搅拌lh。4)在圆底烧瓶中加入50mL环己烧并混合0.8g乳化稳定剂吐温85,以600rpm转速于室温下搅拌30min ;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缓冲溶液pH调节至9.0,之后立即用5#注射器针头缓慢滴加到烧瓶中,保持相同转速搅拌4h之后静置lh,去除上层油相,下层用异丙醇沉淀,离心、水洗3-5次,经冷冻干燥即得葡萄糖响应性微凝胶载体。实施例5:I)将聚葡萄糖氧乙基丙烯酸酯(分子量IOkDa)溶解于0.0l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配成质量分数为1%的溶液,以30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之后加入二乙烯基砜,二乙烯基砜与聚葡萄糖氧乙基丙烯酸酯中羟基的摩尔比为1.5:1,保持相同转速室温下反应25min后用lmol/L的盐酸调节pH值至4以停止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于去离子水中透析(透析膜截留分子量3kDa)7天,经冷冻干燥得到取代度为30%的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聚葡萄糖氧乙基丙烯酸酯。2) Con A 活化液制备:将 Con A 溶于含有 0.lmol/L KCl, 0.lmmol/LCaCl2, 0.1mmoVLMnCl2的 ρΗ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Con A初始浓度为10mg/mL,静置6h以上。3)将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聚葡萄糖氧乙基丙烯酸酯溶解于pH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初始浓度为10mg/mL,加入Con A活化液搅拌均勻,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聚合物与Con A的质量比为10:1,室温下搅拌lh。4)在圆底烧瓶中加入40mL环己烷并混合0.5g乳化稳定剂吐温85,以500rpm转速于室温下搅拌30min ;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缓冲溶液pH调节至9.0,之后立即用5#注射器针头缓慢滴加到烧瓶中,保持相同转速搅拌5h之后静置lh,去除上层油相,下层用异丙醇沉淀,离心、水洗3-5次,经冷冻干燥即得葡萄糖响应性微凝胶载体。实施例6:I)将聚葡萄糖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分子量IOkDa)溶解于0.0lmol/L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配成质量分数为1%的溶液,以20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之后加入二乙烯基砜,二乙烯基砜与聚葡萄糖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中羟基的摩尔比为1.5:1,保持相同转速室温下反应30min后用lmol/L的盐酸调节pH值至5以停止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于去离子水中透析(透析膜截留分子量3kDa) 7天,经冷冻干燥或旋转蒸发得到取代度为30%的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聚葡萄糖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 Con A 活化液制备:将 Con A 溶于含有 0.lmol/L KCl, 0.lmmol/LCaCl2, 0.1mmoVLMnCl2的ρΗ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Con A初始浓度为10mg/mL,静置6h以上。3)将带有乙烯基砜基团 的聚葡萄糖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溶解于pH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初始浓度为15mg/mL,加入Con A活化液搅拌均匀,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聚合物与Con A的质量比为5:1,室温下搅拌lh。4)在圆底烧瓶中加入45mL环己烧并混合0.7g乳化稳定剂吐温85,以600rpm转速于室温下搅拌30min ;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缓冲溶液pH调节至10.0,之后立即用5#注射器针头缓慢滴加到烧瓶中,保持相同转速搅拌5h之后静置lh,去除上层油相,下层用异丙醇沉淀,离心、水洗3-5次,经冷冻干燥即得葡萄糖响应性微凝胶载体。实施例7:I)将聚蔗糖(分子量700kDa)溶解于0.0l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配成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以60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之后加入二乙烯基砜,二乙烯基砜与聚合物中羟基的摩尔比为1.5:1,保持相同转速室温下反应2min后用lmol/L的盐酸调节pH值至5以停止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于去离子水中透析(透析膜截留分子量4kDa) 4天,经冷冻干燥得到取代度为5%的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聚蔗糖。2) Con A 活化液制备:将 Con A 溶于含有 0.lmol/L KCl, 0.lmmol/LCaCl2, 0.1mmoVLMnCl2的pH7.8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溶液中,Con A初始浓度为lmg/mL,静置6h以上。3)将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聚蔗糖溶解于pH8.0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中,初始浓度为5mg/mL,加入Con A活化液搅拌均勻,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聚合物与Con A的质量比为6:1,室温下搅拌lh。4)在圆底烧瓶中加入40mL环己烧并混合1.5g乳化稳定剂吐温85,以600rpm转速于室温下搅拌30min ;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缓冲溶液pH调节至10.0,之后立即用5#注射器针头缓慢滴加到烧瓶中,保持相同转速搅拌4h之后静置lh,去除上层油相,下层用异丙醇沉淀,离心、水洗3-5次,经冷冻干燥即得葡萄糖响应性微凝胶载体。
实施例8:I)将聚葡萄糖氧乙基丙烯酸酯(分子量40kDa)溶解于0.0l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以30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之后加入二乙烯基砜,二乙烯基砜与聚葡萄糖氧乙基丙烯酸酯中羟基的摩尔比为1:1,保持相同转速室温下反应25min后用lmol/L的盐酸调节pH值至5以停止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于去离子水中透析(透析膜截留分子量5kDa)6天,经冷冻干燥得到取代度为40%的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聚葡萄糖氧乙基丙烯酸酯。2) Con A 活化液制备:将 Con A 溶于含有 0.lmol/L KCl, 0.lmmol/LCaCl2, 0.1mmoVLMnCl2的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Con A初始浓度为8mg/mL,静置6h以上。3)将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聚葡萄糖氧乙基丙烯酸酯溶解于pH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初始浓度为8mg/mL,加入Con A活化液搅拌均勻,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聚合物与Con A的质量比为5:1,室温下搅拌lh。

4)在圆底烧瓶中加入80mL环己烧并混合0.5g乳化稳定剂吐温85,以500rpm转速于室温下搅拌30min ;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缓冲溶液pH调节至10.0,之后立即用5#注射器针头缓慢滴加到烧瓶中,保持相同转速搅拌5h之后静置lh,去除上层油相,下层用异丙醇沉淀,离心、水洗3-5次,经冷冻干燥即得葡萄糖响应性微凝胶载体。实施例9:I)将聚葡萄糖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分子量40kDa)溶解于0.5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配成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以200rpm的转速搅拌均匀,之后加入二乙烯基砜,二乙烯基砜与聚葡萄糖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中羟基的摩尔比为2:1,保持相同转速室温下反应:25min后用1.5mol/L的盐酸调节pH值至5以停止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于去离子水中透析(透析膜截留分子量4kDa) 7天,经冷冻干燥或旋转蒸发得到取代度为35%的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聚葡萄糖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 Con A 活化液制备:将 Con A 溶于含有 0.lmol/L KCl, 0.lmmol/LCaCl2, 0.1mmoVLMnCl2的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Con A初始浓度为8mg/mL,静置6h以上。3)将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聚葡萄糖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溶解于pH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初始浓度为20mg/mL,加入Con A活化液搅拌均匀,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聚合物与Con A的质量比为5:1,室温下搅拌lh。4)在圆底烧瓶中加入60mL环己烧并混合Ig乳化稳定剂吐温85,以600rpm转速于室温下搅拌30min ;将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物缓冲溶液pH调节至9.0,之后立即用5#注射器针头缓慢滴加到烧瓶中,保持相同转速搅拌5h之后静置lh,去除上层油相,下层用异丙醇沉淀,离心、水洗3-5次,经冷冻干燥即得葡萄糖响应性微凝胶载体。
权利要求
1.一种葡萄糖响应性药物控释载体,其特征在于由下法制得: 1)将含糖单元的聚合物溶解于碱液中并搅拌均匀,之后加入二乙烯基砜进行反应,用I 5mol/L的酸液调节pH值至4_5以停止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于去离子水中透析4 7天,得到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的聚合物; 2)将上述制得的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的聚合物溶解于pH7.0-8.0的缓冲溶液中,加入Con A活化液搅拌均匀,室温下搅拌l_3h ; 3)混合环己烷与乳化稳定剂;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缓冲溶液pH调节至8.0-10.0,之后立即滴加到环己烷与乳化稳定剂混合溶液中,搅拌,静置,之后去除上层油相,下层用异丙醇沉淀,离心、水洗3-5次,经冷冻干燥即得葡萄糖响应性微凝胶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糖响应性药物控释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含糖单元的聚合物包括分子量为40 IOOkDa的葡聚糖、分子量为400 700kDa的聚蔗糖、分子量为10 40kDa的聚葡萄糖氧乙基丙烯酸酯或分子量为10 40kDa的聚葡萄糖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所述的碱液为0.01 lmol/L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所述的含糖聚合物溶于碱液中配成质量分数为1% 10%的溶液并以搅拌速度为200 600rpm搅拌均匀;所述的酸为盐酸,硫酸,硝酸或磷酸;所述的二乙烯基砜与聚合物中羟基的摩尔比为0.5 2.5:1 ;所述的加入二乙烯基砜后的反应条件为室温下以搅拌速度为200 600rpm搅拌2 30min ;所述的透析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_5kDa的透析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糖响应性药物控释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中所述的缓冲溶液为磷酸盐缓冲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或磷酸盐-柠檬酸缓冲液;所述的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的聚合物溶于缓冲溶液后初始浓度为5 25mg/mL ;所述的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的聚合物与Con A的质量比为I 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糖响应性药物控释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ConA活化液制备方法如下:将Con A溶于含有0.lmol/L KCl, 0.1mmoI/L CaCl2和0.lmmol/L MnCl2的ρΗ7.0 7.8的缓冲溶液中,Con A初始浓度为I 10mg/mL,静置6h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葡萄糖响应性药物控释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溶液为磷酸盐缓冲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缓冲液或磷酸盐-柠檬酸缓冲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葡萄糖响应性药物控释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乳化稳定剂为吐温85,司班80或司班60;所述的环己烷与乳化稳定剂的体积质量比为26 160ml/g ;所述的混合条件为以500 800rpm转速于室温下搅拌0.5_lh ;所述的混合溶液滴加到环己烧与乳化稳定剂混合溶液中后以500 800rpm转速搅拌2 5h,之后静置l-2h。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葡萄糖响应性药物控释载体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ConA及其糖配体改性的不足。本发明方法步骤如下1)将含糖单元的聚合物溶于碱液中并加入二乙烯基砜,调节pH停止反应,经透析得到带有乙烯基砜基团的含糖单元的聚合物;2)将制得的物质溶解于缓冲溶液中,加入Con A活化液;3)将步骤2)中得到的混合物用缓冲溶液调节pH之后滴加到环己烷与乳化稳定剂混合溶液中,反应后去除上层油相,下层经沉淀即得葡萄糖响应性载体。将二乙烯基砜引入Con A-含糖聚合物载体可以简化载体的制备步骤,可将含糖单元聚合物及Con A直接交联,固定Con A简单、高效,成本低,实施方便,利于大规模生产。
文档编号A61K47/42GK103191437SQ20131006883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5日
发明者王克敏, 殷瑞雪 申请人:常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