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镇痛药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123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点穴镇痛药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穴镇痛药笔,是用于穴位按摩的保健用品。
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经络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网络周布全身,内属于脏腑,外络肢节,它具有“行气血,决生死,处百病,调气血”的重要作用。中医的点穴疗法具有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如同时施以镇痛药油,则效果更佳。其适应症广,见效快,对于某些慢性病,如能长期坚持点穴按摩,则能减轻病情,防止复发,具有日常保健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点穴镇痛药笔,它能使病人方便地自我点穴并能同时在穴位上施以镇痛药油,达到日常保健、减轻病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镇痛药笔包括笔杆、笔帽、笔芯,笔芯前端装有笔针,笔针前端呈圆珠面,笔芯内腔装有镇痛药油,上端装有活塞,活塞通过弹簧可伸缩运动。笔针与笔芯的结合面上开有轴向细槽,该细槽可开在笔针的外壁,也可开在笔芯的内壁。本药笔还可在笔杆内加装电磁振荡器,点穴时接通电流,使药笔发生振动。
本药笔通过笔针圆珠形端面紧按于穴位,按压活塞向下运动时,镇痛药油受压从细槽流出,顺笔针流下,施于穴位,达到点穴和施药的目的,同时振荡器通电,药笔发生振动,按摩效果更佳。本笔可方便地进行家庭自我点穴或由家人实施点穴,适用头痛、牙痛,胸、腹痛、关节痛、中风偏瘫后遗症,面神经麻痹、头晕、失眠、心悸、呕吐等多种病症,还可进行昏厥急救。常备本笔,可减轻病痛,达到保健效果。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
图1是点穴镇痛药笔结构图。
图2是A-A剖面图。
在图1实施例中,笔杆由上杆5和下杆7螺纹连接而成。笔芯4的内腔装有镇痛药油6,上端有活塞1,活塞与油腔上口之间可加装密封圈(图中未画出),避免药油泄漏。活塞套有弹簧3,弹簧的上端与活塞的凸台10相抵。笔杆的上部空间设有电磁振荡器2(也可装在其它部位或不装)。笔针9插接在笔芯4的下端,其端部呈圆珠面,外壁开有两条轴向细槽11(见图2)。本笔外型似圆珠笔,套上笔帽8可随身携带。
点穴时,手持笔杆并向下施力,使笔针9的针端紧抵穴位。在点穴过程中可根据需要随时按压活塞1的上端,使它压缩弹簧3向下运动,便有少量镇痛药油从细槽11流向针端穴位处,穴位上药油达到需要量时即松手,外力消失,弹簧回位并将活塞顶回原位。活塞回位过程中,腔内产生负压而从细槽11吸入空气,至腔内压力平衡。由于细槽11很细,相当于毛细管的作用,因此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腔内药油不会从槽内泄出。当设有振荡器时,可通过按钮接通电流,此为普通技术人员所能实施,故不予详述。
权利要求1.点穴镇痛药笔,包括笔杆、笔帽、笔芯,其特征是笔芯前端装有笔针,笔针前端呈圆珠面,笔芯内腔装有镇痛药油,上端装有活塞,活塞通过弹簧可伸缩运动,笔针与笔芯的结合面上开有轴向细槽。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穴镇痛药笔,其特征是所说的轴向细槽开在笔针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穴镇痛药笔,其特征是所说的轴向细槽开在笔芯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点穴镇痛药笔,其特征是笔杆内加装电磁振荡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穴镇痛药笔,包括笔杆、笔帽、笔芯,笔芯前端装有笔针,笔针前端呈圆珠面,笔芯内腔装有镇痛药油,上端装有活塞,活塞通过弹簧可伸缩运动,笔针与笔芯的结合面上开有轴向细槽。本药笔作为保健用品,患者可针对病情进行家庭日常自我点穴按摩。点穴过程中,还可按压活塞,使镇痛药油从细槽流出到达穴位处,达到点穴镇痛的目的,对于许多急慢性疾病具有治疗、保健和急救作用。
文档编号A61M37/00GK2279174SQ9623131
公开日1998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15日
发明者陆如春 申请人:陆如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