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及具有该卸料装置的骨料储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477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及具有该卸料装置的骨料储存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及 具有该卸料装置的骨料储存系统。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搅拌设备中,经筛分后的骨料存储在骨料储存系统中。骨料储存系统的 底部设置有卸料装置。卸料过程如下由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操纵气缸,打开底部 的卸料装置,向称量仓等后续机构卸料,当卸料完毕后,控制系统发出信号关闭卸料装置。现有的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的较为常用的结构中,一种为弧形门结构,一种 为开门结构,包括单开门结构和双开门结构。这两种结构多为气力驱动。其中弧形门结构 卸料装置所需空间较大,而开门结构卸料装置因结构紧凑,在某些情况下更为适用。具体地,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弧形门结构卸料装置的透视示意图。从图1中 可以看到,气缸5’枢接在卸料装置的主体8’上,弧形的门6’的一端通过转轴11’枢接在 主体8,上,门6’的另一端与气缸5’的活塞杆枢接。气缸5’驱动门6’在一定角度范围内 绕转轴1’枢转,从而完成弧形的门6’的开闭。可以看出,弧形门结构卸料装置所需的空间 较大。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单开门结构卸料装置的透视示意图。从图2中可以看 到,气缸5’通过连接支座4’枢接在卸料装置的主体8’上,门6’通过转轴1’枢接在主体 8’上。摇杆2’和气缸5’设置在主体8’的一个侧面,其中,摇杆2’的第一端连接在转轴 1’的端部,第二端通过Y型接头3’与气缸5’的活塞杆枢接。这样,气缸5’即可驱动门6’ 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绕枢轴1’枢转,从而完成门6’的开闭。当然在对应于转轴1’的第二端 的另一个侧面,还可以同样地设置一套摇杆和气缸等机构,同时驱动转轴1’。从对图1中的弧形门结构卸料装置和图2中的单开门结构卸料装置的描述中可以 看出,弧形门结构相对于开门结构所需空间更大。而在开门结构中还包括单开门结构和双 开门结构。从图2中可以看出,单开门结构的卸料装置存在开口较小的缺点。传统的双开 门结构卸料装置使得开口变大,但是由于其为单气缸驱动两根转轴的结构,气缸和两根转 轴设置在主体的一个侧面,使得摇杆的力臂较短,进而使气缸的活塞杆受力较大。具体地,如图3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双开门结构卸料装置的透视示意图。从图3中 可以看到,第一门61’和第二门62’分别通过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枢接在主体8’ 上。第一摇杆21’和第二摇杆22,以及气缸5’设置在主体8’的一个侧面。其中第一摇杆 21,和第二摇杆22,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的端部;第一摇杆21, 的第二端通过Y型接头3’与气缸5’的活塞杆枢接,第二摇杆22’的第二端与气缸5’枢接。 这样,气缸5’即可同时驱动第一门61’和第二门62’同时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绕枢轴1’枢 转,从而完成门6’的开闭。可以想象,这种双开门结构卸料装置中,一个气缸同时驱动两根转轴旋转,位于主体的同一侧面的两根摇杆力臂较短,使得气缸活塞杆受力较大。从而,需要一种既有双开门 结构,能保证卸料装置的开口较大,还能保证摇杆力臂较大,气缸活塞杆受力较小的卸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驱动门枢转时,摇杆的力臂较大,使得驱 动机构不易损坏的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提供一种卸料装置中摇杆力臂较大,驱动机 构不易损坏的骨料储存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包括主体; 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设置在主体上;第一门和第二门,分别安装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上,其特征在于,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主体的第一侧,并 通过第一摇杆连接到第一转轴的端部;以及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主体的与第一侧相对的 第二侧,并通过第二摇杆连接到第二转轴的端部。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为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摇杆 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转轴的端部,第二摇杆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转轴的端部;第一摇杆的 第二端和第二摇杆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枢接。进一步地,主体由一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另一组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 围成;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沿第三侧和第四侧设置;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分别设置在 卸料装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分别可枢转地设置在卸料装置的第一侧 和第二侧。进一步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平行设置。进一步地,在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支座和第二连接支座;第一气 缸和第二气缸的缸体分别枢接在第一连接支座和第二连接支座上。进一步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分别通过第一 Y型接头和第二 Y型接头 与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枢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骨料储存系统,该骨料储存系统包括 上述的卸料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在该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中,对于双开门中的每个门的转轴分别设置了一 个驱动机构,即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它们分别设置在卸料装置的主体上相对的 两侧,并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连接至两个门的转轴。这样,就在保证开口较 大的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一个驱动机构在卸料装置的一侧同时驱动两根摇杆时摇杆力 臂较小的缺点,从而使得驱动机构所受的力较小。2.双开门中的第一门和第二门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控制,使得 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情况同时或分别控制两个门,这样卸料装置的使用更加灵活。同时, 此结构相对于弧形门结构具有紧凑、安装维修方便的优点。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 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骨料储存系统的弧形门结构卸料装置的透视示意图;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骨料储存系统的单开门结构卸料装置的透视示意图;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骨料储存系统的双开门结构卸料装置的透视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的透视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的左视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4和图6所示,在根据本使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包括 主体8、设置在主体8上的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分别安装到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 12上并在关闭状态下相互对接的第一门61和第二门62、分别设置在主体8的第一侧和第 二侧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为第一气缸51和第二气缸52,结 构简单易实现。并且,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分别安装在第一轴承座71和第二轴承座 72上。在主体8的第一侧,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第一摇杆21连接至第一转轴11的端部;在 主体8的第二侧,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第二摇杆22连接到第二转轴12的端部。具体地,从图 4和图5中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摇杆21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转轴11的端部,第二 端与第一气缸51的活塞杆枢接;同样地,第二摇杆22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二转轴12的端部, 第二端与第二气缸52的活塞杆枢接,从而达到了由气缸驱动摇杆,进而驱动转轴及门枢转 的目的。可以理解,由第一门61和第二门62形成的双开门结构保证了卸料装置的较大开 口,而在主体8的不同两侧分别设置驱动机构和摇杆,则允许较长的摇杆力臂,从而使驱动 机构的受力大大降低。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主体8由一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另一组相对的 第三侧和第四侧围成,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分别沿第三侧和第四侧设置。第一摇杆 21和第一气缸51可枢转地设置在主体8的第一侧,第二摇杆22和第二气缸52可枢转地设 置在卸料装置第二侧。此种结构简单紧凑,而在实践中,根据骨料存储系统的具体结构和需 要,主体8可以为其他任何形状,比如圆形等,而只要保证两个气缸等驱动机构及相应的两 个摇杆设置在卸料装置主体的不同侧面即可。更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平行设置,使结构更加紧凑。另外,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在本体8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一连接 支座41和第二连接支座42。这两个支座焊接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在本体8上。第一气缸51 和第二气缸52的缸体分别枢接在第一连接支座41和第二连接支座42上,而两个气缸的活 塞杆分别通过第一 Y型接头31和第二 Y型接头32与第一摇杆21的第二端和第二摇杆22 的第二端枢接。上述连接支座和Y型接头的连接方式简单而易实施。从而,可绕连接支座的中心枢转的气缸在气力的作用下驱动摇杆转动。从图4-6中可以看出,当活塞杆伸出时, 第一门61和第二门62随转轴运动而向下转动,卸料装置打开,骨料即可通过主体8卸出; 当活塞杆缩回时,第一门61和第二门62随转轴运动而向上转动至闭合,卸料装置关闭,骨 料存储在骨料存储系统(图中未示出)中。其中,第一门61和第二门62及其相应的转动连接机构的运作完全相同,位置为中 心对称布置,两块门可以同时控制,也可以单独控制,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骨料储存系统,该骨料储存系统的底部包括卸料 装置,用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打开以卸出骨料或关闭以储存骨料。该骨料储存系统的卸 料装置可以为上述的任何一种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包括主体(8);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设置在所述主体(8)上;第一门(61)和第二门(62),分别安装到所述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8)的第一侧,并通过第一摇杆(21)连接到所述第一转轴(11)的端部;以及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8)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并通过第二摇杆(22)连接到所述第二转轴(12)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分别为第一气缸(51)和第二气缸(52); 所述第一摇杆(21)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转轴(11)的端部,所述第二摇杆(22)的第一 端连接在第二转轴(12)的端部;所述第一摇杆(2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摇杆(2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气缸(51) 和第二气缸(52)的活塞杆枢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8)由一组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另一组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围成; 所述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分别沿所述第三侧和第四侧设置; 所述第一摇杆(21)和第二摇杆(22)分别设置在所述卸料装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 述第一气缸(51)和第二气缸(52)分别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卸料装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 (11)和所述第二转轴(12)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支座(41)和第二连接支座(42); 所述第一气缸(51)和第二气缸(52)的缸体分别枢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支座(41)和第 二连接支座(42)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 (51)和第二气缸(52)的活塞杆分别通过第一 Y型接头(31)和第二 Y型接头(32)与第一 摇杆(21)和第二摇杆(22)枢接。
7.一种骨料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卸料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包括主体(8);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设置在主体(8)上;第一门(61)和第二门(62),分别安装到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上,该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8)的第一例,并通过第一摇杆(21)连接到所述第一转轴(11)的端部;以及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主体(8)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并通过第二摇杆(22)连接到所述第二转轴(12)的端部。该骨料储存系统的卸料装置在保证开口较大的同时,避免了摇杆力臂较小的缺点,从而使得驱动机构所受的力较小。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卸料装置的骨料储存系统。
文档编号B28C7/16GK201755870SQ20102023933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8日
发明者彭云成, 王美成, 胡志伟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