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塑结构教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97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钢塑结构教学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家具类,特别是一种钢塑结构学生座椅。
当前,教学座椅的背板、座板、扶手为木质结构层板,全国学生数量之大,用量之多,不符合国家对节约木材的要求。个别地方也有用塑料结构板,但结构不理想。因为螺钉是从座椅背板、座板扶手正面,故座椅背板、座板、扶手面层总有几颗钉盖露出,看起来不美观,更重要的是一旦螺钉松动,露出部分就容易挂破衣服、裤,特别是夏天穿衣裤簿少,还容易受皮内之苦。椅架均用生铁铸件,生铁表面粗糙,脆性大,容易断裂,因此不容易修复,一旦出现问题,椅子就只有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学生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轻便、安全可靠、色彩多样、外形美观、节约木材,增加学生环保意识的一种钢塑结构结构学生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完成的。
一种改层板材料为ABS、PVC、PP材料制作成座椅背板、座板和扶手,改铸造件为型钢件制成椅架的钢塑结构教学座椅,其特征在于座椅背板与背板插管的结合为活动连接;固定座椅背板、座板、扶手螺钉均埋在座椅背板、座板、扶手的结构层内;座板一面需固定螺钉处局部加厚,用螺钉与椅架上角钢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螺钉均埋在座椅背板、座板、扶手的结构层内,螺钉分别通过座椅背板背面、座板、扶手的下面,连接于座椅背板,座椅及扶手结构层内,并固定于结构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座椅背板与背板插管的结合活动连接为座椅背板孔插进背板插管,并用螺钉固定。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型钢制作的椅架面层可喷塑或喷漆或烤漆。
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轻便、色彩多样、外形美观、安全可靠、经久耐用,即便局部出现问题,可以调整,修复,以塑代木,节约木材。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下面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a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D放大图。
图2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a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A放大图。
b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C放大图。
c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B-B放大图。
图中1、侧转肖;2、连结角钢;3、中转肖;4、双管椅架盒;5、单管椅架盒;6、背板插管;7、抽心螺钉;8、自攻螺钉9;10、扶手;11、座椅背板;12、椅架;13、座板;14、连接管;15、螺栓;16、螺帽;17、弹簧垫圈;18、平垫圈;19、上连接卡;20、下连接卡;21、脚架盒;22、脚架立柱;从图1D放大可以看出,座板13通过座板13背面局部加厚处用螺钉固定在椅架12的角钢2上。
从图3、图3A放大图可以看出,座椅背板11插进背板插管6两边的孔,并用螺钉通过座椅背板11背面固定于座椅背板11与背板插管6;从B-B剖视图可以看出,扶手通过螺钉固定在扶手盒10;从C放大图可以看出,当座椅背板11、座板13、扶手9分别通过螺钉固于椅架12,通过螺栓15、连接管14将上连结卡19与下连结卡20固定从本实用新型图1、图2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是将两把座椅排在一起;通过增加双管椅架盒4数量,单管椅架盒5数量不变,也可以将多把座椅排在一起使用;如果去掉双管椅架盒4,只保留单管椅架盒5,座椅也可以单独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螺钉为两种,一种抽心螺钉、用于固定座椅背板、一种为自攻螺钉,用于固定座椅、扶手。
权利要求1.一种改层板材料为ABS、PVC、PP材料制作成座椅背板、座板和扶手,改铸造件为钢型材制成椅架的钢塑结构教学座椅,其特征在于座椅背板与背板插管的结合为活动连接;固定座椅背板、座板及扶手螺钉埋在座椅背板、座板、扶手的结构面层内;座板下面需固定的螺钉处局部加厚,用螺钉与椅架上角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塑结构教学座椅,其特征是座椅背板与背板插管的结合活动连接为座椅背板插进背板插管,并用螺钉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塑结构教学座椅,其特征是螺钉均埋在座椅背板、扶手的结构层内,螺钉分别通过座椅背板的背面、座板及扶手的下面,连接于座椅背板、座椅及扶手结构层内,并固定于结构层内。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钢塑结构教学座椅,其特征是型钢制的椅架面层可以喷塑或喷漆或烤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改层板材料为ABS、PVC、PP材料制作成座椅背板、座板和扶手,改铸造件为型钢件制成椅架的钢塑结构教学座椅,其特征在于座椅背板与背板插管的结合为活动连接;固定座椅背板、座板、扶手螺钉埋在座椅背板、座板、扶手的结构层内;座板下面需固定螺钉处局部加厚,用螺钉与椅架上角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轻便、色彩多样、外形美观、安全可靠、经久耐用,即便局部出现问题,可以调整,修复,以塑代木,节约木材,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
文档编号A47C5/00GK2421896SQ0022310
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5日
发明者朱洪兴 申请人:朱洪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