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0020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中,以可上下移动的方式来安装座椅靠背。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座垫和座椅靠背的交通工具座椅,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后座椅,该车辆用后座椅构成为:座椅靠背被上下分割为两部分,当相对于座垫倾倒时,在分割部呈向前方凹进的中间折曲。在该技术中,在车身背板的前表面上固定有支架,座椅靠背的框架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支承于该支架,据此,座椅靠背以能够相对于车身上下移动的方式被安装。

另外,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交通工具中,已知为了使所搭载的电池冷却,而具有向电池供给冷风的通道。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这样一种交通工具座椅:其具有主座椅靠背和侧座椅靠背,该侧座椅靠背设置在主座椅靠背侧方,用于收取车厢内的空气的通道被配设在侧座椅靠背内。

另外,作为交通工具座椅,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这样一种车辆用座椅,在座椅靠背以下部侧为支点前后自由转动的后座椅中,将座椅靠背左右分割,且分割了的座椅靠背分别能够独立转动,在设置于分割部分的拼接部分设置有能够前后转动的肘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86720号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1/016284号

专利文献3: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实开昭58-4428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用后座椅中,在座椅靠背和背板之间配置支架,因此,有在座椅靠背和背板之间产生死区的问题。另外,由于在座椅靠背和背板之间需要用于配置支架的空间,因此,相应地,使座椅靠背向前靠近,因此,座椅靠背的前侧的空间(交通工具内的坐人的空间)可能会变窄。

另外,在小型汽车等那样的紧凑型的交通工具中,座椅也为紧凑的结构,因此,难以在座椅内配设通道。

另外,具有可转动的肘靠的座椅靠背在倾翻动作等时进行上下移动的结构中,若在与座椅靠背相邻配置的相邻部件中设置有肘靠的收装部,则当座椅靠背在收装有肘靠的状态下上下移动时,存在肘靠干涉相邻部件的情况。

另外,在座椅靠背能够上下移动的交通工具座椅中,优选将使座椅靠背能够相对于背板上下移动的移动机构简单地组装于背板。另外,在座椅靠背能够上下移动的交通工具座椅中,优选座椅靠背能够良好地上下移动。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能够抑制在座椅靠背和背板之间产生死区,并且能够确保座椅靠背的前侧的空间。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将座椅靠背安装于背板时的作业性。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稳定地支承座椅靠背。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移动机构的组装刚性。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调整上部框架相对于背板的角度。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大型化,并且在交通工具座椅的内部配设通道。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对通道施加载荷。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相邻部件具有肘靠收装部的结构中,抑制座椅靠背移动时相邻部件与肘靠相干涉。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单地组装背板和移动机构。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座椅靠背良好地上下移动。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简化座椅靠背框架的结构。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是一种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其用于安装座椅靠背,使该座椅靠背能够上下移动,其特征在于,具有:座椅靠背框架,其具有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所述上部框架构成所述座椅靠背的上侧部分的框架,所述下部框架构成所述座椅靠背的下侧部分的框架,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上部框架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为中心前后转动;背板,其配置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后方;和移动机构,其使所述座椅靠背框架能够相对于所述背板上下移动,所述背板具有凹部,所述移动机构以进入该凹部中的状态配置于该凹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使座椅靠背靠近背板,能够以使座椅靠背和背板接近的状态来配置。据此,能够抑制在座椅靠背和背板之间形成死区,并且确保座椅靠背的前侧空间。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移动机构具有:框架侧部件,其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连接;和板侧部件,其固定于所述背板,与所述框架侧部件卡合并引导所述框架侧部件的上下移动,所述凹部被设置为:使所述框架侧部件能够在该凹部内从下方卡合于所述板侧部件。

据此,可以使框架侧部件首先进入凹部内,之后从下方与板侧部件卡合组装,因此,能够提高将座椅靠背安装于背板时的作业性。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板侧部件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与所述框架侧部件卡合,所述背板具有卡合引导部,当在所述背板上安装所述座椅靠背时,所述卡合引导部将所述框架侧部件向所述卡合部进行引导。

据此,易于将框架侧部件与板侧部件的卡合部卡合,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将座椅靠背安装于背板时的作业性。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背板具有标记,当在所述背板上安装所述座椅靠背时,使所述座椅靠背的上端与所述标记对齐,由此,将所述框架侧部件和所述板侧部件对准在能够进行卡合的位置。

据此,通过将座椅靠背的上端与标记对齐,易于将框架侧部件与板侧部件卡合,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将座椅靠背安装于背板时的作业性。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凹部被设置为:当在所述背板上安装所述座椅靠背时,使所述座椅靠背的上端与该凹部的上边缘部对齐,由此,将所述框架侧部件和所述板侧部件对准在能够进行卡合的位置。

据此,通过将座椅靠背的上端与凹部的上边缘部对齐,易于将框架侧部件与板侧部件卡合,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将座椅靠背安装于背板的作业性。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移动机构具有:框架侧部件,其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连接;板侧部件,其与所述背板连接,并引导所述框架侧部件的上下移动,所述框架侧部件固定于所述上部框架的下端部。

据此,由于将移动机构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的背板的中央附近,因此,能够通过移动机构由背板的中央附近来承受来自座椅靠背的载荷。据此,能够稳定地支承座椅靠背。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具有支承部件,其支承所述上部框架和所述下部框架中的一方使之能够以所述轴为中心转动,所述移动机构具有:框架侧部件,其同所述上部框架和所述下部框架中的另一方连接;板侧部件,其与所述背板连接,引导所述框架侧部件的上下移动,所述框架侧部件与所述支承部件接合。

据此,能够一体构成高刚性的支承部件和框架侧部件,因此能够提高框架侧部件(移动机构)的组装刚性,其中,高刚性的支承部件以可转动的方式来支承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中的一方。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移动机构具有:框架侧部件,其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连接;和板侧部件,其与所述背板连接,并引导所述框架侧部件的上下移动,所述上部框架具有上下延伸的纵框架部,所述框架侧部件具有上下延伸的被引导部,由所述板侧部件引导该被引导部进行上下移动,所述被引导部从左右方向来观察,以越向上越远离所述纵框架部的方式相对于所述纵框架部倾斜。

据此,虽然有被引导部相对于纵框架部向后方的突出量变大的情况,但通过使移动机构以进入背板的凹部的状态来配置,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够抑制在座椅靠背和背板之间形成死区,确保座椅靠背的前侧空间。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移动机构具有:框架侧部件,其与所述上部框架连接;和板侧部件,其与所述背板连接,引导所述框架侧部件的上下移动,所述框架侧部件具有上下延伸的被引导部,由所述板侧部件引导该被引导部进行上下移动,所述被引导部从左右方向观察,以前侧凹进的方式弯曲。

据此,能够调整上部框架上下移动时,上部框架相对于背板的角度。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座椅靠背被配置在,至少在受到倚靠载荷时与所述背板相连的位置。

据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座椅靠背和背板之间形成死区,并且,能够确保座椅靠背的前侧空间。另外,背板能够以更大的面积来承受来自座椅靠背的载荷,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座椅靠背。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交通工具座椅具有:座椅部,其内置座椅框架,并且与就座者相向;侧部,其在所述座椅部的侧方相邻配置;和通道,其一方的开口部配置于所述侧部,所述座椅框架具有主框架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从所述主框架向所述侧部侧延伸,所述通道被配置为:从第3方向来观察,与所述延伸部重叠,其中,第3方向垂直于所述座椅部和所述侧部排列的第1方向、与就座者和所述座椅部相向的第2方向的双方垂直。

据此,从第3方向来观察,通道被配置为与延伸部重叠,据此,抑制交通工具座椅的大型化,并且能够在交通工具座椅内配设通道。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交通工具座椅具有安装于所述延伸部的载荷承受部件,所述载荷承受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与所述通道相比更靠近就座者一侧。

据此,能够由载荷受部件来承受来自就座者的载荷,因此能够抑制对通道施加载荷。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交通工具座椅具有:第1座椅,其具有第1座垫和第1座椅靠背;第1相邻部件,其在所述第1座椅靠背旁相邻配置;和第1座椅靠背移动机构,其使所述第1座椅靠背能够在初始位置和位于初始位置的下方的下方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1座椅具有第1肘靠,该第1肘靠被设置在所述第1座椅靠背的、配置有所述第1相邻部件的一侧,且能够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为中心转动,所述第1相邻部件具有第1肘靠收装部,该第1肘靠收装部用于收装不使用时的所述第1肘靠,所述第1肘靠收装部具有第1下侧相向面,该第1下侧相向面与被收装的所述第1肘靠的下端相向,当所述第1座椅靠背处于初始位置时,在所述第1肘靠和所述第1下侧相向面之间设置有空间,该空间用于允许所述第1肘靠随着所述第1座椅靠背从初始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而进行的移动。

据此,通过在第1肘靠和第1肘靠收装部的第1下侧相向面之间设置有空间,能够抑制第1座椅靠背向下方位置移动时第1肘靠与第1相邻部件相干涉。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交通工具座椅具有:第2座椅,其具有第2座垫和第2座椅靠背,所述第2座椅靠背在所述第1相邻部件的、与所述第1座椅相反的一侧,与所述第1相邻部件相邻配置;和第2座椅靠背移动机构,其能够使所述第2座椅靠背在初始位置和位于初始位置的下方的下方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2座椅具有第2肘靠,该第2肘靠设置于所述第2座椅靠背的、配置有所述第1相邻部件的一侧,并且能够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为中心转动,所述第1相邻部件具有第2肘靠收装部,该第2肘靠收装部用于收装不使用时的所述第2肘靠,所述第2肘靠收装部具有第2下侧相向面,该第2下侧相向面与被收装的所述第2肘靠的下端相向,当所述第2座椅靠背处于初始位置时,在所述第2肘靠和所述第2下侧相向面之间设置有空间,该空间用于允许所述第2肘靠随着所述第2座椅靠背从初始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而进行的移动。

据此,在第1相邻部件的两侧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座椅靠背的结构中,能够抑制第1座椅靠背向下方位置移动时第1肘靠与第1相邻部件相干涉,并且能够抑制第2座椅靠背向下方位置移动时第2肘靠与第1相邻部件相干涉。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背板和所述移动机构中的一方具有钩部,所述背板和所述移动机构中的另一方具有供所述钩部卡合的钩部卡合部。

据此,将设置于背板和移动机构中的一方的钩部与设置于另一方的钩部卡合部卡合,据此,能够简单地组装背板和移动机构。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移动机构具有:板状的支架,其通过所述钩部和所述钩部卡合部的卡合而固定于所述背板;和加强板,其固定于所述支架。

据此,能够通过加强板来抑制固定于背板的板状支架弯曲。据此,移动机构的变形被抑制,因此,能够使座椅靠背良好地上下移动。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具有连接支架,该连接支架连接所述上部框架和所述下部框架,所述上部框架具有左右的上部侧框架,该左右的上部侧框架间左右隔开间隔配置,所述下部框架具有左右的下部侧框架,该左右的下部侧框架间左右隔开间隔配置,所述连接支架具有板状的主体部和左右的支架延伸部,该左右的支架延伸部从所述主体部的左右两端向前方延伸,所述上部侧框架的下端部和所述下部侧框架的上端部中的一方固定于所述连接支架,所述上部侧框架的下端部和所述下部侧框架的上端部中的另一方支承于所述支架延伸部,并且所述上部侧框架的下端部和所述下部侧框架的上端部中的另一方能够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为中心转动。

据此,与以使上部侧框架的下端部和下部侧框架的上端部能够向左右独立转动的方式来连接上部侧框架的下端部和下部侧框架的上端部的结构相比较,座椅靠背框架难以变形,因此,能够使座椅靠背在中间良好地进行折曲。据此,能够使座椅靠背良好地上下移动。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上部侧框架由呈上下直线延伸的管构成。

据此,能够简化座椅靠背框架的结构。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钩部左右隔开间隔而设置有多个。

据此,能够以相对稳定的状态将移动机构安装于背板,因此,能够使座椅靠背更良好地上下移动。

在所述交通工具座椅的安装结构中,可以构成为:所述钩部上下隔开间隔而设置有多个。

据此,能够以稳定的状态将移动机构安装于背板,因此,能够更良好地使座椅靠背上下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通工具座椅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是内置于车辆用座椅的左侧座椅的座垫框架与座椅靠背框架、和移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3(a)是分解表示座椅靠背框架和移动机构的立体图,图3(b)是放大表示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放大表示移动机构和卡合引导部的立体图。

图5是配置在车辆用座椅的后方的背板的立体图。

图6是车辆用座椅的侧视图。

图7(a)、图7(b)是说明座椅靠背向背板安装的图。

图8(a)、图8(b)是说明车辆用座椅的倾翻(角度调节、reclining)动作的图。

图9是作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通工具座椅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10是内置于车辆用座椅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11(a)是分解表示主框架的立体图,图11(b)是放大表示支承部件的端部的立体图。

图12是放大表示座椅靠背框架的延伸部的立体图。

图13是座椅靠背框架和通道的主视图。

图14是在延伸部上安装有载荷承受部件的座椅靠背框架、和通道的主视图。

图15是放大表示延伸部和通道的俯视图。

图16(a)、图16(b)是说明倾翻动作的图。

图17是倾翻动作后的座椅靠背框架和通道的主视图。

图18是作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通工具座椅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19是使左侧座椅和右侧座椅的座椅靠背相对于座垫向后方倾倒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0是座垫框架与座椅靠背框架、和移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21(a)是分解表示座椅靠背框架和移动机构的立体图,图21(b)是放大表示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收装肘靠(armrest)的收装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左侧部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4(a)、图24(b)是说明倾翻动作的图。

图25(a)、图25(b)是表示设置有肘靠的座椅靠背向下方位置移动时的肘靠和收装部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26是作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通工具座椅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收装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8(a)、图28(b)是表示设置有收装部的座椅靠背向下方位置移动时的肘靠与收装部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29是作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通工具座椅的车辆用座椅的立体图。

图30是在作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通工具座椅的车辆用座椅的左侧座椅内置的座垫框架和座椅靠背框架的立体图。

图31是表示构成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32是移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33是表示设置于左侧座椅的移动机构和背板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34是相当于图33的X-X截面的左侧座椅和背板的剖视图。

图35(a)、图35(b)是说明车辆用座椅的倾翻动作的图。

图36(a)、图36(b)是表示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背板的结构、和座椅靠背的安装的图。

图37是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侧视图。

图38是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的侧视图。

图39(a)、图39(b)是第4变形例所涉及的卡合引导部的剖视图。

图40是内置于第5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框架的立体图。

图41(a)、图41(b)是表示第6变形例所涉及的罩部件的图。

图42是表示第7变形例所涉及的移动机构和背板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43是表示第8变形例所涉及的移动机构和背板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图44是表示第9变形例所涉及的钩部的结构的图。

图45(a)、图45(b)是表示第10变形例所涉及的钩部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发明中,前后、左右、上下以坐在交通工具座椅上的人(就座者)为基准。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通工具座椅为在汽车的后部座位中使用的车辆用座椅S,由配置于右侧的右侧座椅SR和配置于左侧的左侧座椅SL构成。下面,对应用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的左侧座椅SL的结构进行说明。

左侧座椅SL主要具有座垫S10、座椅靠背S20和头枕S30。详细的动作在后面进行说明,左侧座椅SL构成为:当座垫S10向前移动时,座椅靠背S20相对于座垫S10向后方倾倒(构成为可倾翻)(参照图8)。

座垫S10具有图2所示的框状的座垫框架F1,通过在座垫框架F1上覆盖由聚氨酯泡沫等构成的缓冲件、和由皮革或织物等构成的表皮而构成。另外,座垫框架F1构成为:以能够相对于车身(交通工具主体)的底板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在该车身的底板上,当进行倾翻动作时通过就座者的操作等来驱动执行器(actuator)AC,据此来使该座垫框架F1相对于车身向前或向后移动。

座椅靠背S20具有座椅靠背框架F2,通过在座椅靠背框架F2上覆盖由聚氨酯泡沫等构成的缓冲件、和由皮革或织物等构成的表皮而构成。座椅靠背框架F2主要由上部框架10和下部框架20构成,其中,上部框架10构成座椅靠背S20的上侧部分的框架,下部框架20构成座椅靠背S20的下侧部分的框架。

上部框架10由金属制的管材构成,具有上下延伸的左右的纵框架部11和横框架部12,该横框架部12左右延伸而连接纵框架部11、11的上端部彼此。在横框架部12上,固定有用于安装头枕S30的支承支架13。

下部框架20由折弯成大致U字形状的金属制的管材构成。下部框架20的下端部安装于在座垫框架F1的后端部设置的座椅靠背安装支架B1,且该下部框架20能够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A1为中心转动。由此,下部框架20能够相对于座垫框架F1前后转动。另外,详细的连接结构在后面进行说明,下部框架20的上端部与上部框架10连接,且该下部框架20能够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A2为中心转动。据此,下部框架20能够相对于上部框架10前后转动,座椅靠背S20能够在中间折曲,使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呈大致V字形状。

这样构成的座椅靠背S20利用移动机构M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安装在背板60上,该背板60被配置在该座椅靠背S20的后方。

移动机构M是能够使座椅靠背框架F2相对于背板60上下移动的机构,主要由连接于座椅靠背框架F2的框架侧部件30和连接于背板60的板侧部件40构成。

如图3(a)所示,框架侧部件30具有左右一对被引导部31和框架安装支架32,该框架安装支架32用于将框架侧部件30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F2。

框架安装支架32通过使金属制的板材折弯而形成,具有:固定部32A;一对连接部32B,其从固定部32A的左右两端向前延伸;和左右一对框架安装部32C,其从各连接部32B的前端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

在此,针对上部框架10和下部框架20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通过焊接等将各纵框架部11的下端部固定于框架安装支架32的框架安装部32C的前侧面,据此,上部框架10与框架侧部件30连接。另一方面,下部框架20的上端部分别通过左右一对支承部件50支承,且该下部框架20能够以轴A2为中心前后转动。

并且,框架侧部件30与支承部件50接合而成为一体。具体而言,如图3(b)中放大表示的那样,支承部件50具有:第1基部51,其从各框架安装部32C的左右两端向左右方向外侧连续延伸;第1支承部52,其从第1基部51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向前延伸,支承螺栓56的一端部,该螺栓56以可转动的方式来连接下部框架20和支承部件50;第2部件53,其通过焊接等而固定于第1基部51的前侧面。第2部件53具有:第2基部54,其固定于第1基部51;第2支承部55,其从第2基部54的左右方向内侧的端部向前延伸,支承螺栓56的另一端部。

通过这样的连接结构,上部框架10和下部框架20中的一方与另一方连接,且该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能够以轴A2为中心前后转动。

被引导部31是通过板侧部件40来引导其上下移动的棒状部件,且以上下延伸的方式配置。更详细而言,各被引导部31左右排列配置,在其上端部从框架安装支架32的固定部32A的上边缘部向上伸出的状态下,通过焊接等将其下端部固定在固定部32A的后侧面上。

如图4所示,板侧部件40具有左右一对卡合部41和板安装支架42,该板安装支架42用于将板侧部件40安装在背板60上。

板安装支架42通过使金属制的板材折弯而形成,具有:固定部42A;一对连接部42B;其从固定部42A的左右两端向后延伸;左右一对板安装部42C,其从各连接部42B的后端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

卡合部41是筒状的部件,以左右排列的状态,通过焊接等固定在固定部42A的前侧面上。各卡合部41分别与框架侧部件30的、相对应的一个被引导部31卡合,以使被引导部31可上下滑动移动的状态保持该被引导部31。据此,板侧部件40引导框架侧部件30的上下移动。

将板安装支架42的板安装部42C通过螺栓等固定于设置在背板60上的凹部63的底部,据此将板侧部件40固定在背板60上。

如图5所示,背板60是通过对金属制的板材加压等而形成的部件,被配置在座椅靠背S20(车辆用座椅S)的后方而构成车身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背板60呈大致左右对称,主要具有:座椅相向面61,其与座椅靠背S20相对;在座椅相向面61上开口的通孔62和凹部63;卡合引导部64,其设置在凹部63的底部。

座椅相向面61形成为沿座椅靠背S20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大致平面状。

为了实现背板60的轻量化等而在背板60的中央形成通孔62。

凹部63被设置在通孔62的左右两侧,且以相对于座椅相向面61向后方凹进的方式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板侧部件40固定在左侧的凹部63的底部。

凹部63被设置为:形成上下方向较长的、主视观察时大致的矩形,在该凹部63内,能够使框架侧部件30的被引导部31从下方与板侧部件40的卡合部41进行卡合。具体而言,凹部63的尺寸设置为:使框架侧部件30的整体能够进入并收装于该凹部63中的、板侧部件40的卡合部41的下方位置,其中,板侧部件40被固定在凹部63的底部的靠上方的部分(参照图7(b))。

另外,凹部63被设置为:当将座椅靠背S20向背板60上安装时,通过使座椅靠背S20的上端ST(参照图7(a))与该凹部63的上边缘部63A对齐,从而能够将框架侧部件30的被引导部31和板侧部件40的卡合部41对准在能够实现卡合的位置。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凹部63被设置为:在上下方向上,从其上边缘部63A到板侧部件40的卡合部41的下端的间隔D1小于从座椅靠背S20的上端ST到框架侧部件30的被引导部31的上端的间隔D2。

如图4所示,卡合引导部64是设置于凹部63的底部呈上下方向较长的槽状凹进部分,在固定于凹部63的底部的板侧部件40的各卡合部41的下方各设置有一个卡合引导部64。更详细而言,卡合引导部64形成为:深度随着朝向卡合部41的孔而逐渐变浅。据此,当将座椅靠背S20向背板60安装时,在使框架侧部件30的被引导部31的上端沿着槽状的卡合引导部64配置的同时,使框架侧部件30(座椅靠背S20)向上移动,据此,能够将被引导部31向卡合部41的孔引导。

如图6所示,在将座椅靠背S20安装于背板60的状态下,座椅相向面61沿着座椅靠背S20的后表面而配置。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靠背S20被配置在其后表面与背板60的座椅相向面61相接的位置。

另外,在将座椅靠背S20安装于背板60的状态下,移动机构M以进入凹部63内的状态配置。进一步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移动机构M中的与背板60连接的部分,即板侧部件40以其整体进入并收装在凹部63内的状态配置。

接着,对座椅靠背S20向背板60的安装进行说明。

座椅靠背S20按照如下方式制作,即,如图2所示,将上部框架10固定于框架侧部件30,将下部框架20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于与框架侧部件30一体构成的支承部件50,据此组装座椅靠背框架F2,并且,在使被引导部31露出的状态下,在座椅靠背框架F2上覆盖缓冲件和表皮。另外,如图5所示,在固定于车身的背板60的凹部63的底部,固定板侧部件40。

如图7(a)所示,当在背板60上安装座椅靠背S20时,首先,使座椅靠背S20的上端ST的高度位置与设置于背板60的凹部63的上边缘部63A的位置对齐。据此,在上下方向上,框架侧部件30的被引导部31的上端被配置在板侧部件40的卡合部41的下端的下方。

接着,保持座椅靠背S20的高度位置,而且使其靠近背板60,如图7(b)所示,将从座椅靠背S20的后部突出的框架侧部件30收装在凹部63内的板侧部件40的下方的空间内。

之后,一边调整座椅靠背S20的左右、前后的位置,一边使框架侧部件30的被引导部31的上端与槽状的卡合引导部64卡合,并且,在使被引导部31的上端沿着卡合引导部64配置的同时使座椅靠背S20向上移动。据此,被引导部31的上端在被卡合引导部64引导的同时与板侧部件40的卡合部41卡合,由此将座椅靠背S20安装在背板60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a)、(b)所示,能够使框架侧部件30首先进入凹部63内,之后从下方卡合于板侧部件40来进行组装,因此,能够提高将座椅靠背S20安装于背板60时的作业性。

另外,由于在背板60上设置有卡合引导部64,因此,易于将框架侧部件30卡合于板侧部件40的卡合部41。另外,使座椅靠背S20的上端ST与凹部63的上边缘部63A对齐,由此,在上下方向上,能够将框架侧部件30和板侧部件40对准在能够进行卡合的位置,因此,易于将框架侧部件30卡合于板侧部件40。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将座椅靠背S20安装于背板60时的作业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靠背S20的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可在中间折曲,因此,当将座椅靠背S20安装于背板60时,即使座椅靠背S20的下侧部分与车身底板接触,通过使座椅靠背S20的下侧部分向前折弯,而不会妨碍安装作业。据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使框架侧部件30从下方与板侧部件40卡合而将座椅靠背S20安装于背板60的作业的作业性。

在将座椅靠背S20安装于背板60之后,如图6所示,将座垫S10连接于座椅靠背S20,且该座垫S10能够以轴A1为中心转动,并且,将座垫S10安装在车身的底板上。并且,将头枕S30安装在座椅靠背S20上,据此,将车辆用座椅S(左侧座椅SL)安装在车身上。此时,座椅靠背S20的后表面与背板60的座椅相向面61相接。

接着,对车辆用座椅S(左侧座椅SL)的倾翻动作进行说明。

当从图6所示的状态,通过就座者的操作等而驱动执行器AC(参照图2),使座垫框架F1(座垫S10)向前移动时,如图8(a)所示,被座垫框架F1拉引,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下部框架20的下端部向前移动。据此,下部框架20一边以轴A2为中心向前转动一边向下方移动,据此而向下拉引上部框架10,上部框架10通过移动机构M相对于背板60向下移动。其结果,如图8(b)所示,座椅靠背S20成为相对于座垫S10向后方倾倒的状态。

另一方面,当从图8(b)所示的状态,驱动执行器AC,使座垫框架F1向后移动时,如图8(a)所示,被座垫框架F1推压,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下部框架20的下端部向后移动。据此,下部框架20一边以轴A2为中心向后转动一边向上方移动,由此将上部框架10向上推,上部框架10通过移动机构M相对于背板60向上移动。其结果,如图6所示,座椅靠背S20相对于座垫S10成为立起状态。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移动机构M以进入背板60的凹部63内的状态配置,因此,能够以使座椅靠背S20靠近背板60,来使座椅靠背S20和背板60接近的状态来配置。据此,能够抑制在座椅靠背S20的座椅相向面61和背板60之间形成死区(Dead space),并且确保座椅靠背S20的前侧的空间。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靠背S20被配置在与背板60的座椅相向面61相接的位置,因此,能够更进一步抑制在座椅靠背S20的座椅相向面61和背板60之间形成死区,并且确保座椅靠背S20的前侧空间。另外,座椅靠背S20与背板60相接,据此,背板60能够以较大面积来承受来自座椅靠背S20的载荷,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座椅靠背S20。

另外,移动机构M的框架侧部件30固定于上部框架10的下端部,因此,能够将移动机构M配置在上下方向上的背板60的中央附近。据此,能够通过移动机构M在背板60的中央附近来承受来自座椅靠背S20的载荷,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座椅靠背S20。

另外,框架侧部件30接合于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下部框架20的、高刚性的支承部件50接合,更进一步而言,框架侧部件30和高刚性的支承部件50一体构成,因此,能够提高框架侧部件30、即移动机构M的组装刚性。

<第2实施方式>

如图9所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通工具座椅构成为在汽车的后部座位中使用的车辆用座椅S。另外,下面,对与之前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结构要素,标注同一标记,并适当地省略对其的说明。

车辆用座椅S主要具有:中央座椅S1;左侧座椅S2,其相邻配置于中央座椅S1的左侧;右侧座椅S3,其相邻配置于中央座椅S1的右侧;左侧部S4,其相邻配置于左侧座椅S2的座椅靠背S20的左侧;右侧部S5,其相邻配置于右侧座椅S3的座椅靠背S20的右侧;和通道(管道部件、duct)80。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座椅S呈大致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下面,对左侧座椅S2侧的结构进行说明。

左侧座椅S2主要具有座垫S10、座椅靠背S20和头枕S30。详细的动作在后面进行说明,左侧座椅S2构成为:当座垫S10向前移动时,座椅靠背S20相对于座垫S10向后方倾倒(构成为可倾翻)(参照图16)。

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靠背S20是座椅部的一个例子。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相当于座椅靠背S20和作为侧部的一个例子的左侧部S4排列的“第1方向”,前后方向相当于就座者与座椅靠背S20相向的“第2方向”,上下方向相当于垂直于第1方向和第2方向双方的“第3方向”。

座垫S10内置有图10所示的那样的框状的座垫框架F1,通过在座垫框架F1上覆盖由聚氨酯泡沫等构成的缓冲件、和由皮革或织物等构成的表皮构成。另外,座垫框架F1构成为:以能够相对于车身(交通工具主体)的底板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在车身的底板上,当进行倾翻动作时,通过就座者的操作等来驱动执行器AC,从而使座垫框架F1相对于车身向前或向后移动。

座椅靠背S20内置作为座椅框架的一个例子的座椅靠背框架F2,且通过在座椅靠背框架F2上覆盖由聚氨酯泡沫等构成的缓冲件、和由皮革或织物等构成的表皮而构成。座椅靠背框架F2主要具有主框架F21和延伸部F22,该延伸部F22被设置成从主框架F21向左右方向外侧(左侧部S4侧)延伸。

主框架F21主要由以下部件构成:上部框架10,其构成该主框架F21的上侧部分;下部框架20,其构成主框架F21的下侧部分;支承部件330,其连接上部框架10和下部框架20;和作为左右一对被引导部件的被引导部31。

上部框架10由金属制的管材构成,具有:上下延伸的左右的纵框架部11和横框架部12,该横框架部12左右延伸,且连接纵框架部11、11的上端部彼此。在横框架部12上固定有用于安装头枕S30的支承支架13。

下部框架20由折弯成大致U字形状的金属制的管材构成。下部框架20的下端部与设置于座垫框架F1的后端部的座椅靠背安装支架B1连接,且该下部框架20能够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A1为中心转动。据此,下部框架20能够相对于座垫框架F1前后转动。

如图11(a)所示,支承部件330通过使金属制的板材折弯而形成,具有第1部件332和左右一对第2部件33。第1部件332具有:固定部32A;一对连接部32B,其从固定部32A的左右两端向前延伸;左右一对框架安装部32C,其从各连接部32B的前端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和第1支承部32D,其从各框架安装部32C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向前延伸。另外,如图11(b)所示,第2部件33具有基部33A和第2支承部33B,该第2支承部33B从基部33A的左右方向内侧的端部向前延伸。第2部件33被配置为:通过焊接等将基部33A固定于框架安装部32C的前侧面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据此,第2支承部33B在左右方向上与第1支承部32D相向。

如图10和图11所示,通过焊接等将各纵框架部11的下端部固定于框架安装部32C的前侧面的左右方向内侧的端部,据此,上部框架10与支承部件330连接。另外,下部框架20以各上端部分别配置在第1支承部32D和第2支承部33B之间,且能够以沿左右方向的轴A2为中心前后转动的方式,通过螺栓56经由支承部32D、33B而与支承部件330连接。据此,上部框架10和下部框架20通过支承部件330,以一方相对于另一方能够以轴A2为中心前后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座椅靠背S20以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呈大致V字形状的方式在中间折曲(参照图16(b))。

被引导部31是能够被后述的板侧部件40引导而进行上下移动的棒状部件。如图11(a)所示,被引导部31左右排列配置,在上端部从支承部件330的固定部32A的上边缘部向上伸出的状态下,通过焊接等将下端部固定于固定部32A的后侧面,据此被引导部31与支承部件330接合。

这样构成的主框架F21(座椅靠背框架F2)构成为:能够通过板侧部件40,相对于车身上下移动。

板侧部件40具有左右一对卡合部41和板安装支架42。板安装支架42通过使金属制的板材折弯而形成,且具有:固定部42A;一对连接部42B,其从固定部42A的左右两端向后延伸;左右一对板安装部42C,其从各连接部42B的后端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卡合部41是供被引导部31卡合的筒状部件,该卡合部41在固定部42A的前侧面以左右排列的状态通过焊接等被固定。各卡合部41保持被引导部31,且该被引导部31可滑动。通过螺栓等将板安装部42C固定于配置在车辆用座椅S的后方的、图10所示的背板60,据此,板侧部件40被固定在背板60(车身)上。

座椅靠背框架F2被设置为:通过被引导部31相对于板侧部件40(卡合部41)滑动,而能够相对于车身,在图16(a)所示的初始位置和位于初始位置的下方的、图16(b)所示的下方位置之间上下移动。

如图12所示,延伸部F22是支承后述的载荷承受部件M3(图14参照)的部分,由作为第1延伸部的一个例子的上部延伸部110和作为第2延伸部的一个例子的下部延伸部210构成。上部延伸部110和下部延伸部210在上下方向上排列设置,并且上部延伸部110被配置在下部延伸部210的上方。

上部延伸部110和下部延伸部210分别通过使金属制的棒状部件折弯而形成。更详细而言,上部延伸部110具有:第1部分111,其沿纵框架部11的上部的倾斜延伸部分向左右方向外侧的斜上方延伸;第2部分112,其从第1部分111的上端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第3部分113,其从第2部分112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向前延伸;第7部分117,其沿纵框架部11的下部而上下延伸;第6部分116,其从第7部分117的上端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第5部分115,其从第6部分116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向前延伸;和第4部分114,其以连接第3部分113的前端和第5部分115的前端的方式上下延伸。

另外,下部延伸部210具有:第1部分211,其沿下部框架20向上下延伸;第2部分212,其从第1部分211的上端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第3部分213,其从第2部分212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向前延伸;第7部分217,其在第1部分211的下侧沿下部框架20上下延伸;第6部分216,其从第7部分217的下端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第5部分215,其从第6部分216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向前延伸;和第4部分214,其以连接第3部分213的前端和第5部分215的前端的方式上下延伸。

另外,上部延伸部110和下部延伸部210具有用于固定载荷承受部件M3(参照图14)的固定板120、220。上部固定板120具有:第1固定部121,其被配置为架设在第1部分111和第6部分116之间,并通过焊接来固定;第2固定部122,其从第1固定部121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向前延伸。另外,下部固定板220具有:第1固定部221,其通过焊接固定于第7部分217;和第2固定部222,其从第1固定部221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向前延伸。

这样构成的上部延伸部110和下部延伸部210在上下方向上,被设置于避开支承部件330的位置。具体而言,如图13所示,上部延伸部110设置为:在支承部件330的上侧,通过上下的支架单元300固定于上部框架10的左侧的纵框架部11,据此,从上部框架10向左侧延伸。另外,下部延伸部210设置为:在支承部件330的下侧位置,通过上下的支架单元300固定于下部框架20,据此,从下部框架20向左侧延伸。

如图12所示,支架单元300由前后对称形成的前后一对安装支架310构成。各安装支架310由金属制的板材形成,具有大致半圆筒状的框架卡合部311和一对平板状的固定片312,该一对平板状的固定片312从框架卡合部311的左右两端沿左右方向延伸。

一对安装支架310以在从前后夹着管材(纵框架部11或下部框架20)的状态下,使框架卡合部311卡合于管材,将各固定片312螺栓紧固于与其相向的另一方的安装支架310的固定片312上,据此一对安装支架310被固定在管材上。并且,通过焊接将上部延伸部110的第1部分111、第7部分117、下部延伸部210的第1部分211、第7部分217固定在位于左右方向外侧的固定片312的端部上,据此将主框架F21和延伸部F22连接起来。

如图14所示,载荷承受部件M3由上部载荷承受部件130和下部载荷承受部件230构成。上部载荷承受部件130由树脂等形成为后方和下方敞开的大致箱状,并通过螺栓等将左右方向内侧的侧壁固定于上部固定板120,据此,上部载荷承受部件130被安装在上部延伸部110上。另外,下部载荷承受部件230由树脂等形成为后方和上方敞开的大致箱状,并通过螺栓等将左右方向内侧的侧壁固定于下部固定板220,据此下部载荷承受部件230被安装在下部延伸部210上。

上部载荷承受部件130和下部载荷承受部件230分别配置为:从前方观察,与通道80重叠,其前侧的壁131、231被配置在通道80的左右方向上的与延伸部110、120重叠的部分的前侧(就座者侧)。

如图15所示,左侧部S4是与座椅靠背S20等一起构成车辆用座椅S的靠背部分的部件,相邻配置在座椅靠背S20的侧方。左侧部S4具有未图示的框架,且通过在该框架上覆盖缓冲件和表皮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左侧部S4以不会相对于车身移动的方式被固定。

通道80是管状部件,为了冷却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中配置在背板60的后方的电池66,通道80将冷却用的空气从车厢内向收装有电池66的壳体67内供给。通道80的一方的开口部80A被配设在左侧部S4,与左侧部S4的前侧空间、即车厢内连通。另外,通道80的另一方的开口部80B被配置在壳体67内,与配置有电池66的壳体67内的空间连通。另外,覆盖左侧部S4的表皮具有透气性,以使得能从开口部80A取入车厢内的空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道80被固定为不会相对于车身移动。

当从上下方向观察时,通道80被配置为:以从主框架F21的左端部的后方位置,经由上部延伸部110和下部延伸部210之间,进入左侧部S4内的方式,向左右方向外侧的斜前方延伸。据此,通道80被配置成: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从上下方向观察,与上部延伸部110和下部延伸部210重叠。另外,下部延伸部210的第4部分214从上下方向来观察,被配置在通道80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的前侧。

如图13所示,通道80被配置为:从前后方向观察时,以从下部框架20的左端部的后方的位置,经由上部延伸部110和下部延伸部210之间而进入左侧部S4内的方式,向左右方向外侧的斜上方延伸。通道80被配置为:避开随着座椅靠背框架F2从初始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而上部延伸部110移动的移动范围。具体而言,通道80在座椅靠背框架F2处于图13所示的初始位置时,以与上部延伸部110之间空出间隔D5的状态被配置在上部延伸部110的下方,其中,间隔D5比随着座椅靠背框架F2从初始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而上部延伸部110向下方移动的移动距离大。

另外,当座椅靠背框架F2处于初始位置时,通道80以与下部延伸部210之间的间隔D6小于其与上部延伸部110之间的间隔D5的方式,在接近下部延伸部210的状态下被配置在下部延伸部210的上方。

接着,对车辆用座椅S的倾翻动作进行说明。

当从图16(a)所示的状态,通过就座者的操作等而驱动执行器AC(参照图10),使座垫框架F1(座垫S10)向前移动时,被座垫框架F1拉引,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下部框架20的下端部向前移动。据此,下部框架20以轴A2为中心一边向前转动一边向下方移动,据此而向下拉引上部框架10,上部框架10被板侧部件40引导,同时相对于背板60向下滑动移动。其结果,如图16(b)所示,座椅靠背S20成为相对于座垫S10向后方倾倒的状态。

此时,随着座椅靠背框架F2从图13所示的初始位置向图17所示的下方位置移动,上部框架10向下滑动移动,据此,上部延伸部110以接近通道80的方式向下滑动移动,随着座椅靠背框架F2从初始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下部框架20一边以轴A2为中心向前转动一边向下方移动,据此,下部延伸部210以远离通道80的方式向斜前下方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道80被配置为,避开随着座椅靠背框架F2从初始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而进行移动的上部延伸部110的移动范围,因此,如图17所示,能够防止座椅靠背框架F2从初始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时,上部延伸部110(座椅靠背框架F2)和通道80相干涉。

当从图16(b)所示的状态,驱动执行器AC,使座垫框架F1向后方移动时,被座垫框架F1推压,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下部框架20的下端部向后方移动。据此,下部框架20以轴A2为中心一边向后方转动一边向上方移动,由此将上部框架10向上推,上部框架10被板侧部件40引导而相对于背板60向上滑动移动。其结果,如图16(a)所示,座椅靠背S20相对于座垫S10成为立起状态。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通道80被配置为:从上下方向观察,与上部延伸部110和下部延伸部210重叠,因此,与例如被配置为通道穿过延伸部的后部,延伸到延伸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之后穿过延伸部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抑制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的车辆用座椅S的大型化。据此,能够抑制车辆用座椅S的大型化,并且在车辆用座椅S内配设通道80。其结果,在小型汽车等中,也能够应用在车辆用座椅S内配设通道80的结构。另外,通道80被配置为,从上下方向观察,与上部延伸部110和下部延伸部210重叠,据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设计通道80的形状,换言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设置配管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载荷承受部件M3(图14参照)和下部延伸部210的第4部分214被配置在通道80的前侧,因此,能够由构成载荷承受部件M3和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下部延伸部210承受来自就座者的载荷。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道80被配置在上部延伸部110和下部延伸部210之间,因此,能够由构成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上部延伸部110和下部延伸部210来承受来自上下方向的载荷。据此,能够抑制对中空的通道80施加载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当座椅靠背框架F2处于初始位置时,通道80和下部延伸部210的间隔D6变得比通道80和上部延伸部110的间隔D5小,因此,能够缩小上下方向上的上部延伸部110和下部延伸部210的间隔。据此,能够使上下方向上的座椅靠背框架F2(座椅靠背S20)紧凑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延伸部110和下部延伸部210在上下方向上,设置在避开支承部件330的位置,因此,与在用于使座椅靠背发生中间折曲的可动部分设置延伸部的结构相比较,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设置延伸部F22。据此,能够整体简化座椅靠背框架F2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引导部31与支承部件330接合,因此,能够一体构成高刚性的支承部件330和被引导部31,其中,高刚性的支承部件330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上部框架10和下部框架20。据此,能够提高被引导部31的组装刚性,整体提高座椅靠背框架F2的刚性。

<第3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通工具座椅为在汽车的后部座位中使用的车辆用座椅S,主要具有作为第1相邻部件的一个例子的中央座椅S1、作为第1座椅的一个例子的左侧座椅S2、作为第2座椅的一个例子的右侧座椅S3、作为第2相邻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左侧部S4和右侧部S5。

左侧座椅S2主要具有作为第1座垫的一个例子的座垫S21、作为第1座椅靠背的一个例子的座椅靠背S22、头枕S23、作为第1肘靠的一个例子的肘靠S24、和作为第3肘靠的一个例子的肘靠S25。肘靠S24被设置在座椅靠背S22的、作为配置有中央座椅S1的一侧的右侧,肘靠S25被设置在座椅靠背S22的、作为配置有左侧部S4的一侧的左侧。

详细的动作在后面进行说明,如图19所示,左侧座椅S2构成为:当座垫S21向前移动时,座椅靠背S22相对于座垫S21向后方倾倒(构成为可倾翻)。

座垫S21具有图20所示的框状的座垫框架F1,通过在座垫框架F1上覆盖由聚氨酯泡沫等构成的缓冲件、和由皮革或织物等构成的表皮而构成。另外,座垫框架F1构成为:以能够相对于车身(交通工具主体)的底板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在车身的底板上,当进行倾翻动作时,通过就座者的操作等来驱动执行器AC,据此,相对于车身向前或向后移动。

座椅靠背S22具有座椅靠背框架F2,通过在座椅靠背框架F2上覆盖由聚氨酯泡沫等构成的缓冲件、和由皮革或织物等构成的表皮而构成。座椅靠背框架F2主要具有:上部框架10,其构成座椅靠背S22的上侧部分的框架;和下部框架20,其构成座椅靠背S22的下侧部分的框架。

上部框架10由金属制的管材构成,具有上下延伸的左右的纵框架部11和横框架部12,该横框架部12左右延伸而连接纵框架部11、11的上端部彼此。在横框架部12上固定有用于安装头枕S23的支承支架13。

下部框架20由折弯成大致U字形状的金属制的管材构成。下部框架20的下端部与设置于座垫框架F1的后端部的座椅靠背安装支架B1连接,且该下部框架20能够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A1为中心转动。据此,下部框架20能够相对于座垫框架F1前后转动。另外,详细的连接结构在后面进行说明,下部框架20的上端部与上部框架10连接,且该下部框架20能够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A2为中心转动。据此,下部框架20能够相对于上部框架10前后转动,座椅靠背S22以上侧部分和下侧部分呈大致V字形状的方式在中间折曲。

这样构成的座椅靠背S22通过移动机构M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安装在背板60上,该背板60被配置在该座椅靠背S22的后部。

肘靠S24、S25分别具有肘靠框架F4,通过覆盖表皮等而构成。各肘靠框架F4的一端部通过固定于下部框架20的支架B2而与下部框架20连接,且该各肘靠框架F4能够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A3为中心转动。据此,肘靠S24、S25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S22,在作为使用时的状态的使用状态和作为不使用时的状态的收装状态(参照图18)之间转动。

移动机构M是这样一种机构:能够使座椅靠背框架F2(座椅靠背S22)相对于背板60,在初始位置(参照图18)和位于初始位置的下方的下方位置(参照图19)之间上下移动。移动机构M主要具有:框架侧部件30,其与座椅靠背框架F2连接;和板侧部件40,其与背板60连接。

如图21(a)所示,框架侧部件30具有左右一对被引导部31和框架安装支架32,该框架安装支架32用于将框架侧部件30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F2上。

框架安装支架32通过使金属制的板材折弯而形成,具有:固定部32A;一对连接部32B,其从固定部32A的左右两端向前延伸;和左右一对框架安装部32C,其从各连接部32B的前端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

在此,针对上部框架10和下部框架20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通过焊接等将各纵框架部11的下端部固定于框架安装支架32的框架安装部32C的前侧面,据此,上部框架10与框架侧部件30连接。另一方面,下部框架20的上端部分别通过左右一对支承部件50被支承,且该下部框架20能够以轴A2为中心前后转动。

并且,框架侧部件30与支承部件50接合而成为一体。具体而言,如图21(b)放大表示的那样,支承部件50具有:第1基部51,其从各框架安装部32C的左右两端向左右方向外侧连续延伸;第1支承部52,其从第1基部51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向前延伸,支承以可转动的方式来连接下部框架20和支承部件50的螺栓56的一端部;和第2部件53,其通过焊接等而固定于第1基部51的前侧面。第2部件53具有:第2基部54,其固定于第1基部51;和第2支承部55,其从第2基部54的左右方向内侧的端部向前延伸,支承螺栓56的另一端部。

通过这样的连接结构,上部框架10和下部框架20中的一方与另一方连接,且该一方相对于该另一方能够以轴A2为中心前后转动。

被引导部31是通过板侧部件40来引导其上下移动的棒状部件,并且在上下延伸设置。更详细而言,各被引导部31左右排列配置,在上端部从框架安装支架32的固定部32A的上边缘部向上伸出的状态下,通过焊接等将其下端部固定在固定部32A的后侧面上。

板侧部件40具有左右一对卡合部41和板安装支架42,该板安装支架42用于将板侧部件40安装在背板60上(参照图20)。

板安装支架42通过使金属制的板材折弯而形成,且具有:固定部42A;一对连接部42B,其从固定部42A的左右两端向后部延伸;和左右一对板安装部42C,其从各连接部42B的后端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

卡合部41是筒状的部件,并在固定部42A的前侧面上以左右排列的状态通过焊接等固定。各卡合部41分别与框架侧部件30的、相对应的一个被引导部31卡合,以使被引导部31可上下滑动移动的状态保持该被引导部31。据此,板侧部件40引导框架侧部件30的上下移动。通过螺栓等将板安装支架42的板安装部42C固定在背板60上,据此将板侧部件40固定在背板60上。

如图18所示,右侧座椅S3具有作为第2座垫的一个例子的座垫S31、作为第2座椅靠背的一个例子的座椅靠背S32、头枕S33、作为第2肘靠的一个例子的肘靠S34和肘靠S35。座垫S31相对于中央座椅S1的座垫S11在与左侧座椅S2相反的一侧,与座垫S11相邻配置,座椅靠背S32相对于中央座椅S1的座椅靠背S12,在与左侧座椅S2相反的一侧与座椅靠背S12相邻配置。另外,肘靠S34设置于作为配置有座椅靠背S32的中央座椅S1的一侧的左侧,肘靠S35设置于座椅靠背S32的右侧。

右侧座椅S3与左侧座椅S2相同,也以可倾翻的方式构成(参照图19)。另外,肘靠S34、S35与肘靠S24、S25相同,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S32,在图18所示的收装状态和图19所示的使用状态之间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右侧座椅S3与左侧座椅S2左右对称而构成,因此,省略具体的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座椅靠背S22在初始位置和下方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机构M相当于“第1座椅靠背移动机构”,能够使座椅靠背S32在初始位置和下方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机构M相当于“第2座椅靠背移动机构”。

如图18所示,中央座椅S1主要具有座垫S11、座椅靠背S12和头枕S13。座垫S11在左侧的座垫S21和右侧的座垫S31之间,在座垫S21、S31旁相邻配置,座椅靠背S12在左侧的座椅靠背S22和右侧的座椅靠背S32之间,在座椅靠背S22、S32旁相邻配置。

座垫S11具有未图示的座垫框架,且通过在该座垫框架上覆盖缓冲件和表皮而构成。另外,座椅靠背S12具有未图示的座椅靠背框架,且通过在该座椅靠背框架上覆盖缓冲件C1和表皮C2而构成(参照图22)。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座椅S1以无法相对于车身移动的方式被固定。

座椅靠背S12具有作为第1肘靠收装部的一个例子的收装部H1和作为第2肘靠收装部的一个例子的收装部H2。

收装部H1是收装处于收装状态的肘靠S24的部分,由形成在座椅靠背S12的左端部的前方和左方敞开的凹部构成。如图22所示,收装部H1具有与被收装的肘靠S24的下端相向的下侧相向面G1(第1下侧相向面)。在左侧座椅S2进行倾翻动作之前的、座椅靠背S22处于初始位置时,在肘靠S24的下端和下侧相向面G1之间设置有规定的空间SP1(间隙)。该空间SP1是用于允许肘靠S24随着座椅靠背S22从初始位置向下方位置(参照图19)移动,而从图22所示的位置向下方移动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相向面G1以越向前则越向下的方式,向斜前下方倾斜。

收装部H2是收装处于收装状态的肘靠S34的部分,由形成在座椅靠背S12的右端部的前方和右方敞开的凹部构成。收装部H2具有与被收装的肘靠S34的下端相向的下侧相向面G1(第2下侧相向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收装部H2与收装部H1大致左右对称,因此,省略对其具体结构的说明。

如图18所示,左侧部S4是与座椅靠背S12、S22、S32等一起构成车辆用座椅S的靠背部分的部件,相对于座椅靠背S22在与中央座椅S1相反的一侧与座椅靠背S22相邻配置。左侧部S4具有未图示的框架,且通过在该框架上覆盖缓冲件和表皮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左侧部S4以无法相对于车身移动的方式被固定。左侧部S4具有作为第3肘靠收装部的一个例子的收装部H3和通道80(参照图23)。

收装部H3是收装处于收装状态的肘靠S25的部分,由形成在左侧部S4的右端部的前方和右方敞开的凹部。如图22所示,收装部H3具有与被收装的肘靠S25的下端相向的下侧相向面G1(第3下侧相向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收装部H3与收装部H1左右对称,因此,省略对其具体的说明。

如图23所示,通道80是管状部件,为了冷却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中配置在背板60的后方的电池66,通道80将冷却用的空气从车厢内向收装有电池66的壳体67内供给。通道80被配置为:在左侧部S4内连通该左侧部S4的前方和后方。

更详细而言,通道80具有:横管部81,其沿左右方向延伸;前管部82,其从横管部81的左右方向外侧的端部向前方延伸;和后管部83,其从横管部81的左右方向内侧的端部向后方延伸。并且,通道80被配置成:前管部82的前侧的开口与左侧部S4的前侧的车厢的内部连通,后管部83的后侧的开口与壳体67的内部连通。另外,覆盖左侧部S4的表皮具有透气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装肘靠S25的收装部H3在前后方向上,设置在横管部81的前方,并且在左右方向(横向)上,设置在座椅靠背S22和通道80的前管部82之间。据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左侧部S4内的空间。另外,当肘靠S25被收装于收装部H3时,能够由肘靠S25来承受来自前方的载荷,因此,能够抑制对通道80的横管部81施加载荷。据此,能够良好地保护中空的通道80免于受到载荷影响。

如图18所示,右侧部S5是与座椅靠背S12、S22、S32和左侧部S4一起,构成车辆用座椅S的靠背部分的部件,相对于座椅靠背S32在与中央座椅S1相反的一侧与座椅靠背S32相邻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右侧部S5与左侧部S4左右对称,且以无法相对于车身移动的方式被固定。

右侧部S5具有收装部H4。收装部H4是收装处于收装状态的肘靠S35的部分,由形成在右侧部S5的左端部的前方和左方敞开的凹部构成。如图22所示,收装部H4具有与被收装的肘靠S35的下端相向的下侧相向面G1。在本实施方式中,收装部H4的结构与收装部H1相同,因此,省略对其具体的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座椅S还具有罩部件91。

罩部件91是这样一种部件:从前方来观察,覆盖收装状态的肘靠S24、S34、S25、S35的下端和相对应的收装部H1~H4的下侧相向面G1之间的空间SP1。罩部件91通过由皮革或织物等构成的大致矩形状的布状部件构成,以固定于处于收装状态的肘靠S24、S34、S25、S35的下端部的前侧部分的状态来设置。通过具有这样的罩部件91来隐藏空间SP1,因此,在处于收装状态的肘靠S24、S25、S34、S35的下方具有空间SP1的结构中,能够改善外观。

接着,针对车辆用座椅S的倾翻动作和车辆用座椅S倾翻动作时的肘靠S24的移动进行说明。另外,在此,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左侧座椅S2和肘靠S24的移动进行了说明,右侧座椅S3和肘靠S25、S34、S35也进行相同的移动。

当从图24(a)所示的状态,通过就座者的操作等而驱动执行器AC(参照图20),使座垫框架F1(座垫S21)向前移动时,被座垫框架F1拉引,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下部框架20的下端部向前移动。据此,下部框架20一边以轴A2为中心向前转动一边向下方移动,据此而向下拉引上部框架10,上部框架10通过移动机构M相对于背板60向下移动。其结果,如图24(b)所示,座椅靠背S22成为相对于座垫S21向后方倾倒的状态。此时,随着座椅靠背S22从图24(a)所示的初始位置向图24(b)所示的下方位置移动,下部框架20以轴A2为中心一边向前转动一边向下方移动,据此,肘靠S24如图22、图25(a)和图25(b)依次所示的那样,向斜前下方移动。

另一方面,当从图24(b)所示的状态,驱动执行器AC,使座垫框架F1向后方移动时,被座垫框架F1推压,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下部框架20的下端部向后方移动。据此,下部框架20一边以轴A2为中心向后方转动一边向上方移动,由此将上部框架10向上推,上部框架10通过移动机构M相对于背板60向上移动。其结果,如图24(a)所示,座椅靠背S22相对于座垫S21成为立起状态。此时,随着座椅靠背S22从图24(b)所示的下方位置向图24(a)所示的初始位置移动,下部框架20一边以轴A2为中心向后转动一边向上方移动,据此,肘靠S24如图25(b)、图25(a)和图22依次所示的那样,向斜后上方移动。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如图22所示,在收装状态的肘靠S24的下端和收装部H1的下侧相向面G1之间设置有空间SP1,因此。如图25(a)、(b)所示,随着座椅靠背S22从初始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即使肘靠S24向斜前下方移动,肘靠S24也不会与下侧相向面G1碰撞。据此,能够抑制座椅靠背S22向下方位置移动时,肘靠S24和形成有收装部H1的座椅靠背S12相干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随着座椅靠背S22从初始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以沿着向斜前下方移动的肘靠S24的下端的移动轨迹的方式,下侧相向面G1向斜前下方倾斜,因此,能够抑制下侧相向面G1与肘靠S24相干涉,同时能够缩小空间SP1。据此,在肘靠S24和下侧相向面G1之间具有空间SP1的车辆用座椅S中,能够改善外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能够上下移动的座椅靠背S22、S32与无法相对于车身移动的座椅靠背S12的两侧相邻设置,收装部H2具有与收装部H1相同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座椅靠背S32向下方位置移动时的肘靠S34、与形成有收装部H2的座椅靠背S12相干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能够上下移动的座椅靠背S22的两侧,无法相对于车身移动的座椅靠背S12和左侧部S4相邻设置,但由于收装部H3具有与收装部H1相同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座椅靠背S22向下方位置移动时的肘靠S25和形成有收装部H3的左侧部S4相干涉。右侧部S5侧亦相同。

<第4实施方式>

如图26所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通工具座椅为在汽车的后部座位中使用的车辆用座椅S,主要具有左侧座椅S2、作为第1相邻部件的另一例子的右侧座椅S6、左侧部S4和右侧部S5。

右侧座椅S6具有将第3实施方式的中央座椅S1和右侧座椅S3作为一个座椅而构成的结构。具体而言,右侧座椅S6主要具有作为第4座垫的一个例子的座垫S61、作为第4座椅靠背的一个例子的座椅靠背S62、头枕S13、S33和肘靠S34、S35。座垫S61在座垫S21的右侧与座垫S21相邻配置,座椅靠背S62在座椅靠背S22的右侧与座椅靠背S22相邻配置。

右侧座椅S6具有与左侧座椅S2大致相同的结构,即构成为:当座垫S61向前移动时,座椅靠背S62相对于座垫S61向后方倾倒(参照图2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座椅靠背S62在初始位置和下方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机构M相当于“第4座椅靠背移动机构”。

在座椅靠背S62上,设置有作为第1肘靠收装部的另一例子的收装部H5和收装部H6。

如图27所示,收装部H5是收装处于收装状态的肘靠S24的部分,由形成在座椅靠背S62的左端部的前后和左方敞开的凹部构成。收装部H5具有与被收装的肘靠S24的下端相向的下侧相向面G1、和与被收装的肘靠S24的上端相向的上侧相向面G2(第1上侧相向面)。在左侧座椅S2和右侧座椅S6进行倾翻动作之前,即座椅靠背S22、S62均处于初始位置时,在肘靠S24的上端和上侧相向面G2之间设置有规定的空间SP2(间隙)。该空间SP2是用于在座椅靠背S22处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允许座椅靠背S62从初始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相向面G2成为与被收装的肘靠S24的上端大致平行的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座椅S除了罩部件91之外,还具有罩部件92。罩部件92是这样一种部件:从前方观察,覆盖处于收装状态的肘靠S24的上端与收装部H1的上侧相向面G2之间的空间SP2。罩部件92由与覆盖空间SP1的罩部件91相同的部件构成,且以固定于座椅靠背S62的前侧面的、收装部H1上方的部分的状态来设置。通过具有这样的罩部件92,能够隐藏空间SP2,因此,在收装状态的肘靠S24的上方具有空间SP2的结构中,能够改善外观。

返回到图26,收装部H6是收装处于收装状态的肘靠S34的部分,由形成在收装部H5的右侧的前方敞开的凹部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收装部H6与座椅靠背S62、肘靠S34一起在初始位置和下方位置之间移动,因此,在被收装的肘靠S34的下端和与该下端相向的收装部H6的下侧面之间,不会形成空间SP1那样的大的间隙。同样,在被收装的肘靠S34的上端和与该上端相向的收装部H6的上表面之间,也不会形成空间SP2那样的大的间隙。

当从图26所示的状态只使右侧座椅S6进行倾翻动作时,座椅靠背S62从图27所示的初始位置,经过图28(a)的位置,向图28(b)所示的下方位置移动,座椅靠背S62的上侧部分通过移动机构M(参照图20)而向下滑动移动。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处于收装状态的肘靠S24的上端和收装部H5的上侧相向面G2之间设置有空间SP2,因此,能够抑制座椅靠背S62向下方位置移动时,座椅靠背S62与肘靠S24相干涉,其中肘靠S24以无法相对于座椅靠背S62移动的方式被设置在座椅靠背S22上。

另一方面,参照图25(a)、(b)来进行说明,当从图26所示的状态只使左侧座椅S2进行倾翻动作时,座椅靠背S22从初始位置向图25(b)所示的下方位置移动,而使肘靠S24向斜前下方移动。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7所示,在处于收装状态的肘靠S24的下端和收装部H5的下侧相向面G1之间设置有空间SP1,因此,能够抑制肘靠S24向斜前下方移动时,肘靠S24与座椅靠背S62相干涉,其中,座椅靠背S62以相对于座椅靠背S22无法移动的方式设置。

<第5实施方式>

如图29所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通工具座椅为在汽车的后部座位中使用的车辆用座椅S,与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S相同,主要具有左侧座椅S2、左侧部S4、未图示的中央座椅、右侧座椅和右侧部。

在车辆用座椅S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开闭车身侧部来用于乘降的车门D10。在车门D10的门衬板D11上设置有辅助肘靠R26,该辅助肘靠R26形成为,向左右方向内侧突出,且沿前后方向延伸。

肘靠S25被设置为:当使左侧座椅S2为倾翻状态时,随着座椅靠背S22从初始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肘靠S25向斜前下方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肘靠S25被设置为:当使座椅靠背S22向下方位置移动,而从收装状态转动到使用状态时,肘靠S25被相邻配置在辅助肘靠R26的侧方。并且,肘靠S25被配设为:在使座椅靠背S22向下方位置移动来使用的状态下,上表面251的位置和辅助肘靠R26的上表面261的位置对齐(大致齐平),并且,后端部252的位置和辅助肘靠R26的后端部262的位置对齐。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使左侧座椅S2为倾翻状态,并且使肘靠S25为使用状态,使肘靠S25和辅助肘靠R26作为一体的肘靠而构成,因此,能够将肘靠加宽来使用。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肘靠S25的后端部252的位置和辅助肘靠R26的后端部262的位置对齐,因此,能够加宽肘靠的后部,即放置肘部的部分来使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肘靠R26设置于车门D10,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辅助肘靠也可以设置于车身。

<第6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交通工具座椅为在汽车的后部座位中使用的车辆用座椅S,并具有配置在右侧的右侧座椅SR和配置在左侧的左侧座椅SL。下面,对应用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的左侧座椅SL的结构进行说明。

左侧座椅SL具有座垫S10、座椅靠背S20和头枕S30。详细的动作在后面进行说明,左侧座椅SL构成为:当座垫S10向前移动时,座椅靠背S20相对于座垫S10向后方倾倒(构成为可倾翻)(参照图35(b))。

如图30所示,座垫S10具有构成该座垫S10的框架的座垫框架F1,且通过在座垫框架F1上覆盖由聚氨酯泡沫等构成的缓冲件、和由皮革或织物等构成的表皮而构成。座垫框架F1构成为:以能够相对于车身(交通工具主体)的底板前后移动的方式安装在车身的底板上,当进行倾翻动作时,通过就座者的操作等驱动执行器AC,据此,相对于车身向前或向后移动。

座椅靠背S20具有构成该座椅靠背S20的框架的座椅靠背框架F2,且通过在座椅靠背框架F2上覆盖由聚氨酯泡沫等构成的缓冲件、和由皮革或织物等构成的表皮而构成。座椅靠背框架F2具有:上部框架10,其构成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上侧部分;和下部框架20,其构成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下侧部分。

上部框架10主要具有:作为左右的上部侧框架的纵框架部11、11,其左右分离配置;和作为上部连接框架的横框架部12,其连接纵框架部11、11的上端部彼此。纵框架部11由金属制的管构成,该金属制的管形成为:从其上端到下端,沿大致上下方向呈直线延伸。换言之,纵框架部11构成为:不具有以向座椅靠背框架F2的左右方向上的内侧或外侧凹进(避开)的方式弯曲的部分。横框架部12由金属制的管构成,通过焊接等将左右两端与纵框架部11的上端部连接。在横框架部12上,固定有用于安装头枕S30的支承支架13。

下部框架20主要由弯曲成大致U字形状的金属制的管构成,并具有形成为一体的、左右的下部侧框架21、21与下部连接框架22,其中,左右的下部侧框架21、21左右分离配置,下部连接框架22连接下部侧框架21、21的下端部彼此。如图31所示,第2连接支架640通过焊接等固定于下部侧框架21的上端部。第2连接支架640由压力加工而成形的钣金件构成,且其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形成为,向左右方向内侧弯曲的、在剖视观察时呈大致U字形的形状。第2连接支架640在其下端部从左右方向外侧保持下部侧框架21的上端部的状态下与下部侧框架21连接,其上端部与后述的连接支架630连接。

上部框架10和下部框架20通过连接支架630而相互连接。连接支架630由压力加工而成形的钣金件构成,且具有:板状的主体部631,其配置在纵框架部11、11之间;和左右的支架延伸部632,其从主体部631的左右两端向前方延伸。通过焊接等将纵框架部11的下端部固定于连接支架630的支架延伸部632的左右方向外侧面上,据此,上部框架10与连接支架630连接。另一方面,固定于下部侧框架21的上端部的第2连接支架640通过螺栓38和螺母39的紧固与支架延伸部632的左右方向内侧面连接,且该第2连接支架640能够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A2为中心转动,据此,下部框架20被支承在支架延伸部632上,且该下部框架20能够以轴A2为中心转动。据此,上部框架10和下部框架20中的一方能够相对于另一方以轴A2为中心转动,座椅靠背S20以上侧的部分和下侧的部分呈大致V字形状的方式在中间折曲(参照图35(b))。

另外,如图30所示,下部框架20的下部连接框架22通过座椅靠背安装支架23与座垫框架F1的后端部连接,且下部框架20能够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A1为中心转动。据此,下部框架20能够相对于座垫框架F1以轴A1为中心前后转动。

这样构成的座椅靠背S20通过图32所示的移动机构100,以能够相对于背板60上下移动的方式,安装在与该座椅靠背S20的背面相向配置的背板60(参照图1)上。

移动机构100是能够使座椅靠背框架F2相对于背板60上下移动的结构,其主要具有导向杆101、导向筒102、板状支架103和加强板104。

导向杆101是由金属构成的棒状部件,导向筒102是与导向杆101卡合的筒状部件。导向杆101和导向筒102以可滑动的状态卡合。导向杆101被配置成,棒所延伸的方向朝向上下方向,并且以左右排列的状态设置有2个。另外,导向筒102与各导向杆101对应而设置有2个。

支架103是通过后述的钩部170和钩部卡合部71的卡合而固定于背板60的部件,且具有第1支架150和第2支架160。

第1支架150由侧视观察时折弯成L字形状的钣金件构成,且主要具有第1安装部151和杆固定部152,该杆固定部152从第1安装部151的下端向前方延伸。在第1安装部151上,设置有用于供螺栓108穿过的未图示的3个通孔。并且,在第1安装部151的前侧面上,通过焊接固定有与各通孔对应的3个螺母109。在杆固定部152上形成有2个供导向杆101的下端部穿插的通孔152A,该2个通孔152A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设置。在下端部贯通通孔152A的状态下,导向杆101通过焊接等固定在杆固定部152上。

第2支架160由压力加工而成形的钣金件构成,且具有:第2安装部161;连接部162,其从第2安装部161的上端向前方延伸;加强板固定部163,其从连接部162的前端向上方延伸。在第2安装部161上设置有用于供螺栓108穿过的未图示的3个通孔。另外,如图33所示,在第2安装部161上,于其背面设置有钩部170。另外,在图33中,移动机构100(座椅靠背框架F2)以从后侧来观察的状态示出,背板60以从前侧观察作为其一部分的左端部的状态示出。

钩部170被设置为,从第2安装部161的背面向后方突出并且顶端部向下弯曲的形状,在第2安装部161的背面的四角附近各设置有一个钩部170。换言之,分别在第2支架160的背面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各设置有左右分离的2个钩部170。进一步换言之,分别在第2支架160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各设置有上下分离的2个钩部170。这样的钩部170例如可以通过焊接等将独立于第2支架160而形成的钩部170固定在第2支架160上来设置,钩部170也可以通过使由钣金件构成的第2支架160的一部分切开并折弯而与第2支架160一体设置。

返回到图32,第1支架150和第2支架160在以第1安装部151位于前侧,第2安装部161位于后侧的方式,使第1安装部151和第2安装部161重叠的状态下,使螺栓108从背面侧穿过未图示的通孔而与固定在第1安装部151上的螺母109紧固而成为一体,由此构成支架103。

加强板104由侧视观察时呈L字形状折弯的钣金件构成,且具有被固定部141和加强部142,该加强部142从被固定部141的下端向前方延伸。加强板104被配置在2个导向杆101之间,被固定部141通过焊接等而固定在支架103上,具体而言,固定在加强板固定部163的前侧面上。加强板104被设置为:当对导向杆101施加载荷而导向杆101的上端部向左右方向内侧弯曲等时,导向杆101的上端部与加强部142的侧面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3所示,这样的移动机构100被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F2的座椅框架板650上,据此被设置为左侧座椅SL的一部分。座椅框架板650由压力加工而成形的钣金件构成,且在连接支架630的上方,以架设于纵框架部11、11上的方式配置。主要通过将左右两端通过焊接等而固定在纵框架部11上,来将座椅框架板650与座椅靠背框架F2连接。

在此,对移动机构100向座椅靠背框架F2的安装进行说明。

如图34所示,当于座椅靠背框架F2上安装移动机构100时,首先,通过焊接等将2个导向筒102(只图示出一方)以左右排列的状态固定在座椅框架板650的背面上。接着,将处于固定在第1支架150上的状态下的导向杆101贯穿固定于座椅框架板650的导向筒102。并且,在第1支架150上组装第2支架160,其中,该第2支架160上安装有加强板104,将3个螺栓108与固定于第1支架150的螺母109紧固,由此将第1支架150和第2支架160连接起来。据此,移动机构100被安装在座椅靠背框架F2上。

在固定有导向杆101的第1支架150与第2支架160被连接的状态下,导向杆101的上端部与第2支架160的加强板固定部163的前侧面抵接。据此,能够通过支架103从后方来支承导向杆101的上端部,并且,通过加强板固定部163被导向筒102卡住而能够抑制导向杆101连同支架103从导向筒102脱落。另外,在将移动机构100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F2的状态下,加强板104的加强部142的前端与座椅框架板650的背面抵接。

如图33和图34所示,背板60由压力加工而成形的钣金件构成,与车辆用座椅S(右侧座椅SR和左侧座椅SL)的后部相向配置(同时参照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背板60固定于车身,构成车身的一部分。在背板60上,形成有前后贯穿的开口63C,座椅安装支架70以进入该开口63C的状态配置在开口63C中。

座椅安装支架70由压力加工而成形的钣金件构成,且通过未图示的螺栓等紧固在开口63C的周围,据此,座椅安装支架70被固定在背板60上,在安装于背板60的座椅安装支架70的前侧面上设置有钩部卡合部71。

钩部卡合部71是钩部170所卡合的部分,且由金属制的棒状部件构成。更详细而言,钩部卡合部71为,使金属制的棒状部件弯曲成大致U字形状,其两端通过焊接等固定在座椅安装支架70的前侧面上。据此,钩部卡合部71通过座椅安装支架70而固定在背板60上。钩部卡合部71与配置在上侧的2个钩部170和配置在下侧的2个钩部170相对应,而设置为上下分离的2个。

接着,对左侧座椅SL向车身的安装,简单地进行说明。

当将左侧座椅SL安装于车身时,首先,将座椅靠背S20安装于背板60。具体而言,如图33所示,使设置于座椅靠背S20的移动机构100的高度位置和设置于背板60的座椅安装支架70的高度位置对齐,同时将上侧的2个钩部170与上侧的钩部卡合部71卡合,将下侧的2个钩部170与下侧的钩部卡合部71卡合。据此,将座椅靠背S20安装在背板60上。接着,如图35(a)所示,将座垫S10安装在车身的底板(省略符号)上。并且,将头枕S30安装在座椅靠背S20上,据此,将左侧座椅SL安装在车身上。

接着,针对左侧座椅SL的倾翻动作进行说明。

当从图35(a)所示的状态,通过就座者的操作等而驱动执行器AC(参照图30),使座垫框架F1(座垫S10)向前移动时,如图35(b)所示,被座垫框架F1拉引,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下部框架20的下端部向前移动。据此,下部框架20一边以轴A2为中心向前转动一边向下方移动,据此而向下拉引上部框架10,上部框架10通过移动机构100相对于背板60向下滑动移动。其结果,座椅靠背S20成为相对于座垫S10向后方倾倒的状态(倾翻状态)。

另一方面,当从倾翻状态,驱动执行器AC,使座垫框架F1向后方移动时,如图35(a)所示,被座垫框架F1推压,座椅靠背框架F2的下部框架20的下端部向后方移动。据此,下部框架20以轴A2为中心向后方转动,并且向上方移动,由此将上部框架10向上推,上部框架10通过移动机构100相对于背板60向上滑动移动。其结果,座椅靠背S20相对于座垫S10成为立起状态。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将设置于作为左侧座椅SL的一部分的移动机构100的钩部170与钩部卡合部71卡合,其中,钩部卡合部71通过座椅安装支架70而设置在背板60上,据此,能够简单地组装背板60和移动机构100(左侧座椅SL)。

另外,移动机构100具有固定于支架103的加强板104,因此,能够通过加强板104来抑制固定在背板60上的板状支架103弯曲。据此,抑制了移动机构100的变形,而使导向杆101和导向筒102能够良好地滑动,因此,能够使座椅靠背S20良好地上下移动。

另外,纵框架部11的下端部固定在作为一个部件的连接支架630的左右的支架延伸部632上,并且下部侧框架21的上端部以轴A2为中心可转动地被支承,因此,与使纵框架部的下端部和下部侧框架的上端部以左右可独立转动的方式来连接的结构相比较,座椅靠背框架F2难以发生变形。据此,能够使座椅靠背S20在中间良好地折曲,因此,能够使座椅靠背S20良好地上下移动。

另外,纵框架部11由上下笔直延伸的管构成,因此,与纵框架部沿左右方向向内侧或外侧凹进弯曲的结构相比较,能够简化座椅靠背框架F2的结构。据此,例如,能够减少制造座椅靠背框架F2时的工时,或者降低成本。

另外,钩部170在左右隔开间隔设置2个,另外,在上下隔开间隔设置2个,因此,与只设置1个钩部的结构相比较,能够将移动机构100以稳定的状态安装在背板60上。据此,能够更良好地使座椅靠背S20上下移动。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4个钩部170彼此隔开间隔而配置在四边形的角的位置,因此,当将移动机构100安装于背板60时,能够抑制移动机构100相对于背板60晃动。据此,能够将移动机构100以更稳定的状态安装在背板60上,因此,能够更良好地使座椅靠背S20上下移动。

以上,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如下述那样对具体的结构适当地进行变更。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背板60被设置为:使座椅靠背S20的上端ST与凹部63的上边缘部63A对齐,据此,使框架侧部件30和板侧部件40对准在能够进行卡合的位置,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36(a)所示,背板60也可以构成为具有标记65,当将座椅靠背S20安装于背板60时,使座椅靠背S20的上端ST与标记65对齐,据此,将框架侧部件30和板侧部件40对准在能够进行卡合的位置。更具体而言,标记65形成在凹部63的上方,且被设置为:在上下方向上,从该标记65到板侧部件40的卡合部41的下端的间隔D3小于从座椅靠背S20的上端ST到框架侧部件30的被引导部31的上端的间隔D4。

根据上述结构,使座椅靠背S20的上端ST的高度位置与标记65的位置对齐,据此,在上下方向上,能够将被引导部31的上端配置在卡合部41的下端的下方。据此,如图36(b)所示,当将框架侧部件30收装在凹部63内的板侧部件40的下方的空间中,并且从板侧部件40的下方使框架侧部件30卡合时,易于将框架侧部件30与板侧部件40卡合,因此,能够提高将座椅靠背S20安装于背板60时的作业性。另外,在图36中,作为标记的一个例子,示出了相对于座椅相向面61凹进的形状的标记65,但并不限于此,例如,标记可以是相对于座椅相向面突出的形状。另外,标记可以通过在座椅相向面上画线等而形成,也可以在座椅相向面上粘贴标志而形成。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被引导部31构成为,从左右方向来观察,与纵框架部11大致平行,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37所示,被引导部31可以构成为:从左右方向观察,以越向上则越远离纵框架部11的方式,相对于纵框架部11向斜后上方倾斜。在这样的结构中,与被引导部和纵框架部平行的结构相比较,存在被引导部31相对于纵框架部11向后方的突出量变大的情况。但是,移动机构M以进入凹部63的状态配置,因此,即使在这样的结构中,也能够抑制在座椅靠背S20的座椅相向面61和背板60之间形成死区,以确保座椅靠背S20的前侧空间。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被引导部31和卡合部41构成为:从左右方向观察呈直线延伸,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38所示,被引导部31和卡合部41也可以构成为:从左右方向来观察,其前侧以凹进的方式弯曲。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调整被引导部31沿卡合部41滑动而上部框架10上下移动时的、上部框架10相对于背板60的角度。据此,能够调整座椅靠背S20的上侧部分的倾斜角度,因此,在将座椅靠背S20放倒时能够使就座者的姿势更舒服。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卡合引导部64在板侧部件40的卡合部41的下方的位置,形成为设置在凹部63的底部的槽状凹进姿态,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参照图4进行说明,卡合引导部也可以形成为一对凸部,该一对凸部在卡合部41的下方的位置,从下方来观察以夹着卡合部41的孔的方式,从凹部63的底部突出设置。根据这样的结构,使框架侧部件30的被引导部31的上端卡合在一对凸部之间,使座椅靠背S20(框架侧部件30)向上移动,据此,能够将被引导部31向卡合部41的孔引导。

另外,如图39(a)所示,卡合引导部64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引导凹部64A和引导凸部64B,引导凹部64A用于将框架侧部件30的被引导部31向该卡合引导部64引入,引导凸部64B具有引导面,该引导面从引导凹部64A的底面连续延伸,将被引导部31向卡合部41的孔引导。另外,如图39(b)所示,卡合引导部64引导被引导部31的引导面也可以形成为斜面状,该斜面状以向卡合部41的孔朝向斜后上方的方式延伸。

另外,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卡合引导部64设置于背板60的凹部63内,直接将框架侧部件30的被引导部31向卡合部41引导,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卡合引导部也可以构成为:形成为设置于凹部的外侧的、上下延伸的肋状凸部,直接引导上部框架的上下移动,据此,间接地将框架侧部件向卡合部引导。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支承部件50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下部框架20,框架侧部件30与上部框架10连接,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支承部件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上部框架,框架侧部件与下部框架连接。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座椅靠背S20在安装于背板60的状态(就座者坐在左侧座椅SL之前的状态)下,被配置在与背板60相接触的位置,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配置以下那样的位置,在安装于背板的状态下,在座椅靠背与背板之间具有少许间隙,并且利用坐在座椅上的就座者倚靠座椅靠背而施加倚靠载荷时,座椅靠背与背板接触。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框架侧部件30能够在背板60的凹部63内,从下方与板侧部件40卡合,但并不限于此。例如,框架侧部件也可以构成为:在背板的凹部内,从上方与板侧部件卡合。

在所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6实施方式中,车辆用座椅S构成为左侧座椅SL可倾翻,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车辆用座椅也可以构成为右侧座椅能够倾翻,也可以构成为左侧座椅和右侧座椅的双方分别能够倾翻。另外,车辆用座椅也可以为图1的左侧座椅SL和右侧座椅SR成为一体(1个座椅)的结构,也可以为由中间座椅和左右的座椅构成的被分割为3部分的结构。

在所述第2实施方式中,被引导部31与支承部件330接合,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图40所示,被引导部31与一体具有延伸部F22的部件接合。更详细而言,在图40所示的变形例中,将上部延伸部110的第1部分111固定于上部框架10的支架单元301由被配置在前侧的上述安装支架310和被配置在后侧的安装支架320构成。并且,安装支架320除了上述的框架卡合部311和一对固定片312之外,还具有:固定部321,其从前方来观察被配置在左右的纵框架部11之间;右连接部322,其从固定部321的右端向前延伸,通过焊接等固定在右侧的纵框架部11上;和左连接部323,其从固定部321的左端向前延伸,并且与左右方向内侧的固定片312一体连接,通过焊接等将第1部分111固定在左右方向外侧的固定片312的端部,据此来一体构成上部延伸部110。被引导部31左右排列配置,在下端部从固定部321的下边缘部向下伸出的状态下,通过焊接等将上端部固定在固定部321的后侧面上,据此,与一体具有上部延伸部110的安装支架320接合。根据这样的结构,被引导部31以可移动的方式被板侧部件40的卡合部41保持,据此,能够提高安装支架320的刚性,因此,能够加强固定在安装支架320上的上部延伸部110。据此,能够整体提高座椅靠背框架F2的刚性。

在所述第2实施方式中,延伸部F22的一部分(下部延伸部210)配置在通道80的前侧,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下部延伸部和上部延伸部的双方配置在通道的前侧。另外,在所述第2实施方式中,在座椅靠背框架F2上设置有上部延伸部110和下部延伸部210这2个延伸部,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延伸部也可以设置3个以上,也可以是只设置1个的结构。

在所述第2实施方式中,延伸部F22形成为独立于主框架F21的部件,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延伸部也可以与主框架一体形成。

在所述第2实施方式和第3实施方式中,通道80用于供给用于冷却电池的空气,但通道的用途并不限于此,例如,通道也可以用于吸入或吹出空调用的空气。

在所述第2实施方式中,座椅部为座椅靠背S20,该座椅靠背S20内置作为座椅框架的座椅靠背框架F2,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座椅部也可以为座垫,该座垫内置作为座椅框架的座垫框架。另外,当座椅部为座垫时,在该座垫侧方相邻配置的、例如,侧座垫等部件相当于侧部。另外,当座椅部为座垫时,左右方向相当于座椅部和侧部排列的“第1方向”,上下方向相当于就座者与座椅部相向的“第2方向”,前后方向相当于与第1方向和第2方向双方垂直的“第3方向”。

在所述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22所示,罩部件91固定于肘靠S24,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参照图22进行说明,罩部件91在具有伸缩性时,也可以以连接处于收装状态的肘靠S24的下端部的前侧部分和座椅靠背S12的前侧面的收装部H1的下方部分的方式,固定于肘靠S24和座椅靠背S12的双方。

另外,如图41(a)所示,罩部件93通过缝合等将其上端固定于处于收装状态的肘靠S24的下端部,并将其下端部以卷绕在棒状部79的方式折弯,且配置在空间SP1内之后,通过夹持件或销钉固定在下侧相向面G1上,其中,棒状部79被设置于收装部H1,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在此,罩部件93具备具有伸缩性的伸缩部93A。伸缩部93A被设置在罩部件93的下端部,当肘靠S24为收装状态时,从前侧无法看到。在图41所示的方式下,罩部件93具有伸缩部93A,据此,如图41(b)所示,当使肘靠S24为使用状态时,伸缩部93A收缩,当使肘靠S24为收装状态时,伸缩部93A伸出。据此,能够抑制罩部件93产生褶皱等。伸缩部93A例如可以由可伸缩的橡胶带等形成,也可以形成为可伸缩的折皱状。另外,罩部件的伸缩部被设置为:当使肘靠为使用状态时伸出,当使肘靠为收装状态时收缩。

另外,在所述第3实施方式和第4实施方式中,罩部件91由布状的部件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罩部件也可以由具有可挠性的板状部件等构成。

在所述第3实施方式和第4实施方式中,收装部H1的下侧相向面G1形成为向斜前下方倾斜的面,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参照图22进行说明,下侧相向面也可以形成为与处于收装状态的肘靠S24的下端大致平行的面。

在所述第3实施方式和第4实施方式中,肘靠S24被设置为:随着座椅靠背S22从初始位置向下方位置移动而向斜前下方移动,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设置为:当座椅靠背整体在初始位置和下方位置之间上下滑动移动时,设置于座椅靠背的肘靠也随着座椅靠背的移动,上下滑动移动。

在所述第3实施方式中,肘靠S24、S25和收装部H1、H3设置在座椅靠背S22的两侧,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肘靠和收装部也可以只设置在座椅靠背的一侧。另外,在所述第3实施方式中,相邻部件(中央座椅S1和左侧部S4)设置在左侧座椅S2的两侧,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相邻部件也可以只设置在座椅的一侧。

在所述第3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道80具有横管部81,且在中间弯曲,但并不限于此,例如,通道也可以构成为沿前后方向呈直线延伸。

在所述第3实施方式和第4实施方式中示出的车辆用座椅S的结构是一个例子,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参照图26进行说明,车辆用座椅S也可以具有:左侧座椅S2和右侧座椅S6成为一体的一个座椅、左侧部S4和右侧部S5。

在所述第6实施方式中,在支架103的背面的四角附近,各设置有一个、合计四个钩部170,但在本发明中,钩部的数量和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如图42所示,当只设置两个钩部170时,两个钩部170可以构成为:在支架103(第2支架160)的背面的上下方向中央部左右隔开间隔配置。另外,参照图42进行说明,当只设置2个钩部时,2个钩部也可以在支架103(第2支架160)的背面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上下隔开间隔配置。另外,例如,当设置3个钩部时,该3个钩部可如3个螺栓108那样,配置在三角形的顶点位置。另外,当设置3个以上时,使钩部彼此隔开间隔来设置,据此,当将移动机构安装于背板时,能够抑制移动机构(座椅)相对于背板晃动。

在所述第6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移动机构100具有钩部170,背板60具有钩部卡合部71的结构,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43所示,也可以构成为:背板60具有钩部72,移动机构100具有钩部卡合部180。具体而言,钩部72被设置为,从座椅安装支架70的前侧面向前方突出,并且顶端部向上弯曲的形状,钩部卡合部180通过焊接等将弯曲成U字形状的棒状部件的两端固定在移动机构100的支架103(第2支架160)的背面上。

在所述第6实施方式中示出的钩部和钩部卡合部的结构是一个例子,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在所述第6实施方式中,与左右排列的两个钩部170对应,设置有1个钩部卡合部71,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对各钩部各设置1个钩部卡合部。另外,例如,在所述第6实施方式中,通过安装弯曲成U字形状的棒状部件而形成钩部卡合部71,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在所述第6实施方式的座椅安装支架70上设置作为钩部能够卡合的钩部卡合部的通孔等来形成钩部卡合部。另外,钩部卡合部也可以直接设置在背板上。

另外,如图44所示,钩部190也可以构成为,由具有2个爪192、193的部件构成,且2个爪192、193以扣住钩部卡合部71的方式来卡合。另外,如图45(a)、(b)所示,上下排列配置的钩部73、74或钩部73、75中的至少一方的钩部74、75也可以具有防脱落部74A、75A,该防脱落部74A、75A抑制与钩部74、75卡合的钩部卡合部180的脱落。

在所述第6实施方式中,只通过钩部170和钩部卡合部71的卡合将移动机构100(左侧座椅SL)安装在背板60上,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为:钩部和钩部卡合部的卡合作为临时固定来发挥作用,之后,通过焊接或螺栓的紧固等,将移动机构100固定于背板60。

在所述第6实施方式中,加强板104设置为:当导向杆101的上端部向左右方向内侧弯曲等时,导向杆101的上端部与加强板104抵接,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加强板也可以设置为:当安装于支架时,一直与导向杆抵接。这样,将加强板设置为能够与导向杆抵接,由此能够由加强板来支承导向杆,而能够抑制导向杆多余的变形。

在所述第6实施方式中,加强板104在将移动机构100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F2的状态下,其前端与座椅框架板650的背面抵接,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加强板104也可以设置为:在将移动机构100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F2的状态下,在与座椅框架板650之间具有些许间隙,当乘坐在左侧座椅SL上的就座者倚靠座椅靠背而施加倚靠载荷时,其与座椅框架板650抵接。

在所述第6实施方式中,支架103由第1支架150和第2支架160这两个零部件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支架也可以由1个零部件构成。

在所述第6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加强板的结构是一个例子,但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在所述第6实施方式中,加强板104形成为,在侧视观察时呈L字形状,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形成为,在侧视观察时呈U字形状。具体而言,参照图32进行说明,加强板104可以构成为具有:被固定部141;下侧的加强部142,其从被固定部141的下端向前方延伸;和上侧的加强部,其从被固定部141的上端向前方延伸。

在所述第6实施方式中,纵框架部11的下端部固定于连接支架630的支架延伸部632,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固定于连接支架的主体部。另外,在所述第6实施方式中,纵框架部11的下端部固定于连接支架630,下部侧框架21的上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架延伸部632支承,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座椅靠背也可以构成为,其下部侧框架的上端部固定于连接支架,其纵框架部(上部侧框架)的下端部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架延伸部。

在所述第6实施方式中,由管构成的纵框架部11(上部侧框架)形成呈上下直线延伸的形状,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上部侧框架为了避开配置在座椅靠背内的零部件,也可以形成为向座椅靠背框架的左右方向上的内侧或外侧凹进(避开)弯曲的形状。另外,在所述第6实施方式中,纵框架部11和下部侧框架21由金属制的管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侧框架也可以由压力加工而成形的钣金件构成。

所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移动机构的结构是一个例子,并不限于上述结构。作为一个例子,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F2和背板60中的一方的棒状部件、和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F2和背板60中的另一方的筒状部件以可滑动(能够滑动)状态卡合,据此,座椅靠背框架F2上下移动,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设置于座椅靠背框架的框架侧的轨道和设置于背板的板侧的轨道在能够滑动的状态下卡合,据此,座椅靠背框架上下移动。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在汽车的后部座位中使用的座椅的例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在汽车的驾驶席或副驾驶席等中使用的座椅。另外,本发明还能够适用于汽车以外的交通工具,例如能够适用于在火车、船舶、飞机等中使用的座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