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端金卤投光灯及其反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81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端金卤投光灯及其反光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光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分体式散热结构的双端金卤投光灯及其反光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金卤灯是利用交流电源工作时,在汞和稀有金属卤化物混合蒸气中产生电弧放电发光的原理制成的放电灯。其具有高达100流明/瓦的超高光效,以及高达6000K的日光色色温等显著特征。金卤灯是继白炽灯、卤素灯之后当今世界崛起的第三代绿色照明光源, 以光效高、显色性好、使用寿命长等优势,不仅成为高档轿车、背投电视等光源的首选,还可广泛应用于军事、探险、水下作业、野外搜救等领域。目前金卤灯主要分为;单端无外泡壳、单端有外泡壳以及双端这三种结构形式。其中,双端金卤灯凭借其特有的“GS”技术;在电极间有相对较小的电极间隙,有更高的电弧亮度有利于提高灯具效率,被广泛用于投光技术领域。然而,科学合理的散热以及反光结构,将会直接影响到双端金卤灯的使用寿命以及发光效率和节电率。为了完善金卤灯的散热以及反光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经做出了众多努力。如中国专利号“ 20082018557. 1 ”公开了一种带散热槽的金卤灯,包括灯杯、灯盖和灯座,灯座上设有两个灯脚,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金商灯在灯杯杯沿处开设有至少两个凹口,灯盖边缘设有与凹口相对应的凸起,灯盖与灯杯在灯杯杯沿处通过凹口和凸起的结合方式卡接,在底座的两个灯脚之间设有一条散热槽。很容易看出,该发明创造主要是通过设置在灯脚之间的散热槽来对金卤灯进行散热。由于一体式的灯座结构,散热槽很难实现有效散热,并且,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双端金卤灯多为一体式结构,因而在散热问题上均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反光效率高,并具有良好的分体式散热结构的双端金卤投光灯及其反光器的制作方法。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首先公开一种双端金卤投光灯,包括上灯壳、下灯壳、反光器和灯管,所述灯管设于所述反光器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板和支架,所述散热板设于所述上灯壳与所述下灯壳之间,所述反光器设于所述上灯壳内,在所述上灯壳的顶部固设有灯盖,所述上灯壳的底部设有灯脚,且所述灯脚与所述上灯壳互为一体,在所述下灯壳内设有镇流器,所述下灯壳与所述散热板一起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灯脚上,所述支架的两端固设于所述上灯壳的两侧。所述上灯壳与所述下灯壳均为表面喷塑的铝压铸壳体,不仅坚固防爆,而且还防腐、防静电,其中,所述上灯壳的内部形状与所述反光器的外部形状相吻合,这样便于所述反光器的固定以及散热;所述下灯壳为敞口式壳体,在所述下灯壳的顶部沿口上还设置有固定通孔,用于紧固件的穿过,在所述下灯壳壳体的一侧还设置有接线柱,用于所述镇流器电源的接入。所述灯脚为柱状空心体,便于电线的穿过,所述灯脚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在所述灯脚的底部还设置有固定螺孔,用于固定所述下灯壳和所述散热板,所述灯脚将所述上灯壳的底部与所述下灯壳的顶部和所述散热板之间支开一个相互通透的空间,主要用于散热。所述反光器为表面镀膜的钢化玻璃斗状反光件,在所述反光器的内曲面上还设置有众多相互平行的向上突起与向下凹进交替设置的反射单元,用于反射所述灯管所发出的光,在所述反光器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灯管穿孔,用于所述灯管的穿过,所述灯管为金属卤化物灯,其两端穿过所述灯管穿孔固定在所述上灯壳上。所述散热板与所述支架均为表面喷塑的铝压铸件,其中,所述散热板的上面还设置有众多相互平行散热槽,在所述散热板的角上也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固定通孔,在所述散热板上所述固定通孔的内侧还设置有一穿线孔,用于所述镇流器与所述灯管之间连接电线的穿过;所述支架的两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上灯壳的两侧,并实现自由转动,在所述支架的顶部还设有用于吊挂或固定的通孔。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一种双端金卤投光灯反光器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具有斗状并中间呈圆弧形曲面结构的,且在圆弧形曲面上设有众多相互平行的向上突起与向下凹进交替设置的模具;步骤二、将钢化玻璃水倒入上述模具,冷却成型为反光器胚胎;步骤三、在浇铸成型的反光器胚胎的两侧钻孔;步骤四、将钻孔后的反光器放入真空镀铝设备,在300-380摄氏度高温真空环境中,进行1-3分钟的真空镀铝;步骤五、出炉搁置冷却。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灯脚将上灯壳与下灯壳固定相连,并使两者之间存有一个相互通透的空间,有效的满足了散热的需求,进而延长了灯管的使用寿命;并通过在反光器内设置众多反射单元,大大提高了光的强度,实现了节能。


图1为本发明中双端金卤投光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双端金卤投光灯的整体横向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中双端金卤投光灯的整体纵向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中双端金卤投光灯的整体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中双端金卤投光灯的上灯壳仰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中双端金卤投光灯的散热板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中双端金卤投光灯反光器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4
参照图1-6所示,一种双端金卤投光灯,包括上灯壳1、下灯壳2、反光器3和灯管 4,还包括散热板5和支架6,其中,上灯壳1与下灯壳2均为表面喷塑的铝压铸壳体,这样不仅坚固耐用,防爆性能好,而且还防腐蚀、防静电。在上灯壳1的顶部设有灯盖11,灯盖11 通过螺钉或其他紧固件与上灯壳1固定相连。上灯壳1的内部形状与反光器3的外部形状相吻合,这样上灯壳1就便于反光器3的散热。在上灯壳1的底部设有灯脚12,且灯脚12 与上灯壳1互为一体。灯脚12为柱状空心体,主要是便于电线的穿过,灯脚12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主要为4个,在灯脚12的底部还设置有固定螺孔121。下灯壳2为敞口式壳体,在下灯壳2的顶部沿口上还设置有固定通孔7,用于紧固件的穿过,在下灯壳2的内部设有镇流器21,用于给灯管4提供稳定电压和电流,在下灯壳 2壳体的一侧还设置有接线柱22,用于镇流器21电源的接入。反光器3为表面镀膜的钢化玻璃斗状反光件,在反光器3的内曲面上还设置有众多相互平行的向上突起与向下凹进交替设置的反射单元31,用于反射灯管4所发出的光, 在反光器3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灯管穿孔32,用于灯管4两端的穿过,灯管4为金属卤化物灯,将灯管4的两端穿过灯管穿孔32固定在上灯壳1上。散热板5与支架6均为表面喷塑的铝压铸件,其中,散热板5的上面还设置有众多相互平行散热槽51,在散热板5的角上也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固定通孔7,在散热板5上,固定通孔7的内侧还设置有一穿线孔52,用于镇流器21与灯管4之间连接电线的穿过。支架6的两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上灯壳1的两侧,并实现自由转动,在支架6的顶部还设有用于吊挂或固定的通孔61。首先将固定有灯管4的反光器3通过胶水或卡扣件固定于上灯壳1的内部,并将从镇流器21引出来给灯管4供电的电线,穿过穿线孔52以及灯脚12的中空空腔,最终接在灯管4的两端。并固定好灯盖11。再用螺钉或其他紧固件依次穿过下灯壳2上的固定通孔以及散热板上的固定通孔7,最后穿进灯脚12上的固定螺孔121,并紧固。从而实现将上灯壳1、散热板5以及下灯壳2紧紧地固定在一起。并且,由于灯脚12具有一定的高度, 因此,灯脚12将上灯壳1的底部与下灯壳2的顶部和散热板5之间支开一个相互通透的空间,主要用于散热。参照图7所示,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一种双端金卤投光灯反光器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具有斗状并中间呈圆弧形曲面结构的,且在圆弧形曲面上设有众多相互平行的向上突起与向下凹进交替设置的模具;步骤二、将钢化玻璃水倒入上述模具,冷却成型为反光器胚胎;步骤三、在浇铸成型的反光器胚胎的两侧钻孔;步骤四、将钻孔后的反光器放入真空镀铝设备,在300-380摄氏度高温真空环境中,进行1-3分钟的真空镀铝;步骤五、出炉搁置冷却。本发明通过灯脚将上灯壳与下灯壳固定相连,并使两者之间存有一个相互通透的空间,有效的满足了散热的需求,进而延长了灯管的使用寿命;并通过在反光器内设置众多反射单元,大大提高了光的强度,实现了节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双端金卤投光灯,包括上灯壳、下灯壳、反光器和灯管,所述灯管设于所述反光器内,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板和支架,所述散热板设于所述上灯壳与所述下灯壳之间,所述反光器设于所述上灯壳内,在所述上灯壳的顶部固设有灯盖,所述上灯壳的底部设有灯脚,且所述灯脚与所述上灯壳互为一体,在所述下灯壳内设有镇流器,所述下灯壳与所述散热板一起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灯脚上,所述支架的两端固设于所述上灯壳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金卤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灯壳与所述下灯壳均为表面喷塑的铝压铸壳体,其中,所述上灯壳的内部形状与所述反光器的外部形状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金卤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灯壳为敞口式壳体,在所述下灯壳的顶部沿口上还设置有固定通孔;在所述下灯壳壳体的一侧还设置有接线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金卤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脚为柱状空心体;所述灯脚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在所述灯脚的底部还设置有固定螺孔;所述灯脚将所述上灯壳的底部与所述下灯壳的顶部和所述散热板之间支开一个相互通透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金卤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器为表面镀膜的钢化玻璃斗状反光件;在所述反光器的内曲面上还设置有众多相互平行的向上突起与向下凹进交替设置的反射单元;在所述反光器的两侧还对称设置有灯管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双端金卤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管为金属卤化物灯,其两端穿过所述灯管穿孔固定在所述上灯壳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金卤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与所述支架均为表面喷塑的铝压铸件,其中,所述散热板的上面还设置有众多相互平行散热槽;在所述散热板的角上也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固定通孔;在所述散热板上所述固定通孔的内侧还设置有一穿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金卤投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两端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上灯壳的两侧,并实现自由转动,在所述支架的顶部还设有用于吊挂或固定的通孑L。
9.双端金卤投光灯反光器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具有斗状并中间呈圆弧形曲面结构的,且在圆弧形曲面上设有众多相互平行的向上突起与向下凹进交替设置的模具;步骤二、将钢化玻璃水倒入上述模具,冷却成型为反光器胚胎;步骤三、在浇铸成型的反光器胚胎的两侧钻孔;步骤四、将钻孔后的反光器放入真空镀铝设备,在300-380摄氏度高温真空环境中,进行1-3分钟的真空镀铝;步骤五、出炉搁置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端金卤投光灯反光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真空设备的温度最佳值为320摄氏度。
全文摘要
一种双端金卤投光灯及其反光器的制作方法,涉及投光灯技术领域,包括上灯壳、下灯壳、反光器和灯管,灯管设于反光器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板和支架,散热板设于上灯壳与下灯壳之间,反光器设于上灯壳内,在上灯壳顶部固设有灯盖,上灯壳底部设有灯脚,且灯脚与上灯壳互为一体,在下灯壳内设有镇流器,下灯壳与散热板一起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灯脚上,支架的两端固设于上灯壳的两侧。有益效果是通过灯脚将上灯壳与下灯壳固定相连,并使两者之间存有一个相互通透的空间,有效的满足了散热的需求,进而延长了灯管的使用寿命;并通过在反光器内设置众多反射单元,大大提高了光的强度,实现了节能。
文档编号F21V25/12GK102478156SQ20101055664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3日
发明者严一聪 申请人:上海酷锐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