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轮式高效铆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3240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轮式高效铆合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滚轮式高效铆合模具。



背景技术:

在某些设备的机箱、外壳等金属工件的加工制作过程中,有时需要将多个翅片式工件与孔板进行插接或者铆接,现有的工艺都是将翅片单个单个地与孔板进行铆接,显然,这种方式速度慢、效率低,而且,先铆接的翅片容易阻碍后序的铆接操作,容易造成产品铆接质量不统一,整体铆接质量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滚轮式高效铆合模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轮式高效铆合模具,其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包括上模座、立柱、上垫板以及上脱板,下模组件包括下垫板、下模座和下托板,其中:

在上脱板上安装有朝下设置的滚轮导向块,滚轮导向块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半圆柱形导向槽,且滚轮导向块上、每条导向槽的侧壁外部还分别安装有两组摩擦轴承;在滚轮导向块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滚轮定位块,两个滚轮定位块之间设有滚轮,且所述滚轮的位置与滚轮导向块的导向槽相吻合并且滚轮外壁与摩擦轴承接触;所述滚轮导向块的上方还安装有氮气弹簧;

下模组件的下托板上设有水平导轨,水平导轨上安装有工件固定治具,在下模座上、工件固定治具的侧方还安装有气缸固定连接块,气缸固定连接块的外侧安装有水平气缸以及气缸导轨平衡杆;所述水平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气缸固定连接块并与工件固定治具连接;

所述的工件固定治具包括一呈梳子式的翅片定位夹具,翅片定位夹具的上部设有孔板定位平台;在水平导轨的下方还设有受力平衡滚柱。

采用本实用新型铆合模具,多个翅片产品与孔板的铆合可一次性完成,滚轮滚动阻力小,铆合效率高且铆合整齐,产品一致性好,质量好;此外,本实用新型铆合模具可以调节铆合力度,适应不同型号的工件铆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具加装工件后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是一种滚轮式高效铆合模具,其包括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上模组件1包括上模座11、立柱12、上垫板13以及上脱板14,下模组件2包括下垫板21、下模座22和下托板23,其中:

在上脱板14上安装有朝下设置的滚轮导向块15,滚轮导向块15的下表面设有两个半圆柱形导向槽151,且滚轮导向块15上、每条导向槽151的侧壁外部还分别安装有两组摩擦轴承152;在滚轮导向块15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滚轮定位块16,两个滚轮定位块16之间设有滚轮17,且所述滚轮17的位置与滚轮导向块15的导向槽151相吻合并且滚轮17外壁与摩擦轴承152接触;所述滚轮导向块15的上方还安装有氮气弹簧18;

下模组件2的下托板23上设有水平导轨24,水平导轨24上安装有工件固定治具25,在下模座22上、工件固定治具25的侧方还安装有气缸固定连接块26,气缸固定连接块26的外侧安装有水平气缸27以及气缸导轨平衡杆271,通过气缸导轨平衡杆271保持气缸安装的平衡性和运动稳定性;所述水平气缸27的输出端穿过气缸固定连接块26并与工件固定治具25连接,即通过水平气缸27驱动工件规定治具25沿水平导轨24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其上的工件移动;

所述的工件固定治具25包括一呈梳子式的翅片定位夹具251,翅片定位夹具251的上部设有孔板定位平台252;翅片一片一片间隔地定位布置在该定位夹具251之间,翅片上的插脚与孔板上的插脚孔对位,从而实现孔板与翅片的定位布置。

在下模座22上、水平导轨24的下方还设有受力平衡滚柱28,其可以平衡水平导轨24及其安装座的受力。

当上模组件1向下运动时,滚轮17表面先接触工件,上垫板13继续下行并压迫氮气弹簧18,氮气弹簧18进一步压迫滚轮导向块15,使滚轮导向块15及其上的摩擦轴承152对下方的滚轮17产生压力,进而使滚轮17对下方的翅片插脚产生压力,另一方面,当下方的翅片插脚以及孔板在下模组件2的水平气缸27的驱动下,随着工件固定治具25沿水平导轨24水平移动,翅片插脚在滚轮17的压力作用下将朝同一方向弯折,与孔板实现铆合,孔板移动完成后铆合即完成。

采用本实用新型铆合模具,多个翅片产品与孔板的铆合可一次性完成,滚轮滚动阻力小,铆合效率高且铆合整齐,产品一致性好,质量好;此外,本实用新型铆合模具可以调节铆合力度,适应不同型号的工件铆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