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器壳体数控钻孔专机下料物流联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8751发布日期:2019-05-28 17:5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转向器壳体数控钻孔专机下料物流联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进一步涉及转向器壳体数控钻孔专机下料机构的自动化改造,具体涉及一种转向器壳体数控钻孔专机下料物流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利用转向器壳体数控钻孔专机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将加工后工件转移至指定区域的过程称之为下料。现有技术中,转向器壳体数控钻孔专机下料普遍无下料物流机构。手动下料后直接放置指定区域,新加工完工件内会存有切削液,直接取工件至机床外,切削液会洒落机床外,造成污染;取工件后放置指定区域,有一定的行程,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转向器壳体数控钻孔专机下料物流联动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转向器壳体数控钻孔专机需要手动进行下料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转向器壳体数控钻孔专机下料物流联动机构,包括机床,气动门,物流板,工件,其中机床上设置有气动门,在气动门的内侧下端连接有物流板,所述物流板位于机床的内部,在所述物流板上放置有工件。

作为优选,机床的侧壁上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的底端连接有滑道,气动门连接在所述滑道中。

作为优选,所述物流板上具有定位柱,工件放置于所述定位柱上。

作为优选,气动门所在平面与物流板所在平面相互垂直。

作为优选,在机床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收集盘,工件上残留的切削液落入所述收集盘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器壳体数控钻孔专机下料物流联动机构。该技术方案利用气动门的开关运动实现工件的自动物流。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在气动门下方连接物流板,置于机床防护内,气动门打开后,物流板随门一起移动至操作工位处,工件手动取下后,直接放置物流板定位柱上。气动门关闭时,物流板带动工件运动至机床一侧,节拍缩短。物流板置于机床防护内,取下工件的残留切削液直接回流于机床内。本实用新型在运行时与气动门联动,下料后直接放置,节拍得到优化;同时,由于物流机构在机床防护内,因此工件残留切削液回流机床内,不会对外部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

1、机床 2、气动门 3、物流板 4、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转向器壳体数控钻孔专机下料物流联动机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机床1,气动门2,物流板3,工件4,其中机床1上设置有气动门2,在气动门2的内侧下端连接有物流板3,所述物流板3位于机床1的内部,在所述物流板3上放置有工件4。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气动门2下方连接物流板3,置于机床1防护内,气动门2打开后,物流板3随门一起移动至操作工位处,工件4手动取下后,直接放置物流板3定位柱上。气动门2关闭时,物流板3带动工件4运动至机床1一侧,节拍缩短。物流板3置于机床1防护内,取下工件4的残留切削液直接回流于机床1内。

实施例2

转向器壳体数控钻孔专机下料物流联动机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机床1,气动门2,物流板3,工件4,其中机床1上设置有气动门2,在气动门2的内侧下端连接有物流板3,所述物流板3位于机床1的内部,在所述物流板3上放置有工件4。其中,机床1的侧壁上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的底端连接有滑道,气动门2连接在所述滑道中。所述物流板3上具有定位柱,工件4放置于所述定位柱上。气动门2所在平面与物流板3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在机床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收集盘,工件4上残留的切削液落入所述收集盘中。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