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壳体加工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4005发布日期:2020-09-23 01:36阅读:88来源:国知局
变速器壳体加工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用机加工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壳体加工用夹具。



背景技术:

变速器壳体的平面铣削加工是变速器生产必不可少的工序,需要将变速器壳体进行定位固定,通常采用手动拧紧压板螺栓的方式将变速器壳体端部的凸台压紧在底板上,这种方式节拍长,效率低,且各压板夹紧力不平均,容易造成加工过程中产品松动或产品夹紧变形等情况,从而导致加工的产品不合格,造成报废。

当进行变速器壳体端面上的挖槽或钻孔时,还需要保证每次放入的变速器壳体位置都是一样的,通常采用外形定位的方式以限制变速器壳体的移动,但外形定位用的定位块与变速器壳体凸台周向外缘之间仍是有一定间隙的,定位精度不高。

变速器壳体两端具有凸台,且壳体端面上均具有用于与端盖相配合的若干销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精度更高的变速器壳体加工用夹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速器壳体加工用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两个压紧机构和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端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支撑柱内设有向上开口的内腔,所述内腔设有活动销和压缩弹簧,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活动销的上端延伸至第一支撑柱上端面以上,当变速器的壳体放置在底板上时,所述壳体支撑在第一支撑柱上,壳体的销孔与活动销对准,且活动销上端伸入销孔内。

本发明夹具使用时,将变速器壳体放置在底板上,通过至少两个活动销与壳体上销孔的对准,以实现壳体的定位固定,以避免壳体偏移设定位置,以实现壳体的高精度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气缸和压块。上述设置以使压紧机构对壳体凸台的压紧力相同,且能避免壳体被压坏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压块一端与气缸的输出杆铰接固定,所述气缸的输出杆竖向设置,所述底板上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端与连杆下端铰接固定,所述连杆上端与压块偏离端部的部位铰接固定,所述输出杆向下移动以使压块远离输出杆的一端向上翻转,所述输出杆向上移动以使压块远离输出杆的一端向下翻转以压紧壳体。

压块、输出杆和固定块间的铰接关系,以使压块可以翻转以呈竖向设置,以便于壳体向下放置在底板上并支撑在第一支撑柱上,以便于壳体的放置和取出,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机构的气缸的气源相同,且气源搭配有阀门,所述阀门打开以实现气源对所有气缸的供气。上述设置以实现所有压紧机构的同时启动,以使壳体的压紧定位效果更好,使用更为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上端面为平面,当变速器的壳体放置在底板上时,所述壳体支撑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上;所述第二支撑柱与压紧机构一一对应。上述设置以增加壳体下端面的接触面积,以避免壳体倾翻,以提高定位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侧壁内外贯穿以形成有与内腔连通的通气孔。上述设置以使活动销的移动更为顺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柱内腔上端内壁向周向外侧延伸以形成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设有截面呈环形的衬套,所述活动销位于衬套内的部分的周向外壁与衬套内壁间隙配合。上述设置以使衬套可以更换,以减小活动销与第一支撑柱内壁间的磨损,提高第一支撑柱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柱内腔内壁向周向内侧延伸以形成有截面呈环形的内凸台,所述活动销包括细段和粗段,所述内腔上下贯穿第一支撑柱,所述粗段位于内凸台下侧,粗段外径大于内凸台内径,细段外径小于内凸台内径,所述第一支撑柱内螺纹固定有堵头,所述压缩弹簧支撑在所述堵头与粗段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设有若干定位块,当变速器的壳体放置在底板上时,若干定位块围合在壳体周向外侧,且定位块与壳体间隙配合。上述设置以使壳体能先通过外形定位进行粗定位,然后稍微进行壳体的转动或偏移便能使活动销伸入壳体的销孔内,以完成高精度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块下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条形槽,所述底板通过紧固螺栓与定位块固定,且紧固螺栓穿过所述条形槽。上述设置以使定位块可以调整位置。

本发明具有定位精度更高,能避免壳体变形,使用更为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定位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由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变速器壳体加工用夹具,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三个压紧机构2和两个第一支撑柱3,第一支撑柱3上端面为平面,且第一支撑柱3内设有向上开口的内腔30,内腔30设有活动销31和压缩弹簧32,在压缩弹簧32的作用下,活动销31的上端延伸至第一支撑柱3上端面以上,当变速器的壳体放置在底板1上时,壳体支撑在第一支撑柱3上,壳体的销孔与活动销31对准,且活动销31上端伸入销孔内。

压紧机构2包括气缸21和压块22,压块22一端与气缸21的输出杆23铰接固定,气缸21的输出杆23竖向设置,底板1上设有固定块24,固定块24上端与连杆25下端铰接固定,连杆25上端与压块22偏离端部的部位铰接固定,输出杆23向下移动以使压块22远离输出杆23的一端向上翻转,输出杆23向上移动以使压块22远离输出杆的一端向下翻转以压紧壳体。

压紧机构2的气缸21的气源相同,且气源搭配有阀门,阀门打开以实现气源对所有气缸21的供气,本实施例的阀门为四通手动阀4,三个管路分别连接一个气缸,第四个管路连接气源。

底板1上设有三个第二支撑柱5,第二支撑柱5上端面为平面,当变速器的壳体放置在底板上时,壳体支撑在第一支撑柱3和第二支撑柱5上,第二支撑柱5与压紧机构2一一对应。

第一支撑柱3的侧壁内外贯穿以形成有与内腔30连通的通气孔33。8第一支撑柱3内腔上端内壁向周向外侧延伸以形成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截面呈环形的衬套6,活动销31位于衬套6内的部分的周向外壁与衬套6内壁间隙配合。第一支撑柱3内腔内壁向周向内侧延伸以形成有截面呈环形的内凸台34,活动销31包括细段311和粗段312,内腔30上下贯穿第一支撑柱3,粗段312位于内凸台34下侧,粗段312外径大于内凸台34内径,细段312外径小于内凸台34内径,第一支撑柱3内螺纹固定有堵头35,压缩弹簧32支撑在堵头35与粗段312之间。

底板1上设有若干定位块7,当变速器的壳体放置在底板上时,若干定位块7围合在壳体周向外侧,且定位块7与壳体间隙配合。定位块7下端设有固定板71,固定板71上设有条形槽72,底板1通过紧固螺栓73与定位块7固定,且紧固螺栓73穿过条形槽72。其中,底板1上设有与紧固螺栓73配合的内螺纹孔。本实施例的定位块呈柱状,用于配合在壳体外缘凹槽或具有弧度的区域,从而实现壳体的外形定位。

根据变速箱壳体外形形状和大小进行压紧机构、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和定位块的位置设置,每种型号的壳体搭配一种本发明夹具。

本发明夹具使用时,使壳体顺着定位块向下进行壳体的放置,以实现壳体销孔与活动销的粗定位,随后稍微进行壳体的移动,以使活动销伸入壳体销孔内,最后扳动四通手动阀,以使三个压紧机构的气缸同时启动以实现壳体的压紧。完成壳体的上端面铣平面或钻孔后再次扳动四通手动阀,以使压机机构的压块复位,最后取出壳体。

本发明具有定位精度更高,能避免壳体变形,使用更为方便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