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584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切割装置,特别是一种玻璃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玻璃制造步骤是依次这样的:原理选定、配料、混合;融化;压延;退火;定尺收片;外形深加工;镀膜;钢化。定尺收片这道工序根据客户需要对玻璃进行切割,传统的切割方法是将玻璃放置在切割台上进行切割,需对玻璃进行上片和下边工作效果相对较低。

由于存在上述的问题,所以,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有待研发出一种既能进行流水线输送玻璃,同时进行玻璃尺寸切割的玻璃切割装置,这种玻璃切割装置能够全自动切割玻璃,提高了玻璃切割的速度,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玻璃切割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玻璃生产效率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玻璃切割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固定一输送轨道,输送轨道具有进口端与出口端,进口端与出口端之间设有一用于输送玻璃的输送机构,机架的上方设有用于沿着玻璃输送方向切割玻璃的纵向切割机构,机架的上方还设用于垂直于玻璃输送方向切割玻璃的横向切割机构,所述的横向切割机构包括刀座一、横刀架和横刀,所述的刀座一呈冂字状,所述的横刀架呈条形状,所述的刀座一的一端与机架之间设有一能使刀座一转动的转动结构,所述的刀座一的另一端滑动设置机架上,刀座一与输送轨道之间形成一供玻璃通过的通道一,刀座一上设置有能带动横刀架上下移动的升降结构一,所述的横刀设置在横刀架上,横刀架上设有能带动横刀沿着横刀架水平方向来回移动的移动结构一;所述的纵向切割机构包括刀座二、纵刀架、和若干纵刀,所述的刀座二呈冂字状,所述的纵刀架呈条形状,所述的刀座二的一端固定在机架的一侧,刀座二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的另一侧,刀座二与输送轨道之间形成一供玻璃通过的通道二,纵刀架与刀座二之间设有一能带动纵刀架上下移动的升降结构二,若干纵刀设置在纵刀架上,纵刀与纵刀架之间设有一能带动纵刀水平方向来回移动的移动结构二。

本玻璃切割装置,其工作原理是这样:首先,玻璃在输送机构的作用下沿着工作轨道向前输送,纵向切割机构具有两把纵刀,分别对玻璃两侧的边缘进行切割,玻璃的两侧在经过纵向切割机构处理后将相对光滑,然后,在横向切割机构的作用下将玻璃横向切割,由于玻璃是一边向前输送一边被横向切割的,垂直玻璃输送方向切割,玻璃端部会产生一个倾斜面,导致切出的玻璃呈平行四边形,所以利用转动结构调节横刀切割方向,使切断的玻璃呈矩形;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操作,加快了切割的速度,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

所述的转动结构包括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轴竖直向上,电机一的输出轴端部连接一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轴端部与上述刀座一相固定。电机一转动带动减速器转动,减速器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刀座一转动,根据工艺调节刀座一的倾斜度,确保切出后的玻璃呈矩形状。

所述的升降结构一包括气缸一,气缸一的缸体固定在刀座一上,气缸一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刀座一上开设有若干滑动槽一,滑动槽一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所述的横刀架与刀座一接触面设有若干与滑动槽一相匹配的滑动条一,滑动条一一一对应滑动设置在滑动槽一中,气缸一的活塞杆端部与横刀架顶端相固定。工作状态时,气缸一的活塞杆向下移动带动横刀架向下移动,横刀随着横刀架向下移动,横刀与玻璃相接触并进行切割,横刀到达末端后本次切割结束,两次切割之间具有一定时间差,当一次切割结束后,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横刀随着横刀架向上移动,横刀向起始端移动,停止在起始端等待下一次的切割命令。

所述的移动结构一包括齿条一、齿条二,齿轮一和电机二,所述的齿条一固定在横刀架上,齿条二固定在横刀架上,齿条一的齿牙竖直向下,齿条二的齿牙竖直向上,齿条一位于齿条二的上方,齿条一与齿条二之间形成一供齿轮一来回移动的轨道一,电机二的机体固定在横刀的尾部,电机二的输出轴端部与齿轮一同轴固定,齿轮一设置在轨道一中,横刀的刀口朝下,横刀的刀刃与横刀架方向平行。电机二转动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在轨道一内移动,电机二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齿轮一向左移动,电机二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齿轮一向右移动。

所述的升降结构二包括气缸二,气缸二的缸体固定在刀座二上,气缸二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刀座二上开设有若干滑动槽二,滑动槽二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所述的纵刀架与刀座二接触面设有若干与滑动槽二相匹配的滑动条二,滑动条二一一对应滑动设置在滑动槽二中,气缸二的活塞杆端部与纵刀架顶端相固定。工作状态时,气缸二的活塞杆向下移动带动纵刀架向下移动,纵刀随着纵刀架向下移动,纵刀与玻璃相接触;非工作状态时,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横刀随着横刀架向上移动,横刀无法与玻璃相接触。

所述的移动结构二包括齿条三、齿条四,齿轮二和电机三,所述的齿条三固定在纵刀架上,齿条四固定在纵刀架上,齿条三的齿牙竖直向下,齿条四的齿牙竖直向上,齿条三位于齿条四的上方,齿条三与齿条四之间形成一供齿轮二来回移动的轨道二,电机三的机体固定在纵刀的尾部,电机三的输出轴端部与齿轮二同轴固定,齿轮二设置在轨道二中,纵刀竖直向下设置,纵刀的刀刃与玻璃输送方向相平行。电机三转动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在轨道一内移动,电机三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齿轮二向左移动,电机三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齿轮二向右移动,在切割前通过电机三改变纵刀的位置,由于切割方向与玻璃输送方向相同,在工作时电机三不转动,纵刀静止不动。

所述的输送机构包括若干输送辊,所述的输送辊通过周向转动且轴向固定的方式设置在输送轨道,所述的输送轨道的一侧设有一能使若干输送辊同步转动的驱动结构,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驱动轴,通过周向转动且轴向固定的方式设置在机架内,驱动轴与输送辊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垂直,驱动轴位于输送辊的一端下方,驱动轴上同轴固定有若干伞齿轮一,每个输送辊靠近驱动轴的一端内侧同轴固定一伞齿轮二,伞齿轮二与伞齿轮一相啮合,驱动轴的一端还同轴固定一链轮一,机架上固定一电机四,电机四的输出轴与驱动轴平行,电机四的输出轴端部同轴固定一链轮二,链轮一与链轮二通过一链条相连接。启动电机四,电机四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链轮二转动,链轮二带动链条转动,链条转动带动链轮一转动,链轮一转动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转动带动伞齿轮一转动,伞齿轮一转动带动伞齿轮二转动,伞齿轮二转动带动输送辊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刀座一、横刀架、横刀、电机一和电机二,能够改变横刀的切割方向,实现边输送边切割,提高了生产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刀座二、纵刀架、纵刀,纵刀在工作时,由于切割方向与输送方向相同,所以纵刀固定不动,实现边输送边切割,具有切割速度快、切割精度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切割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切割机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输送轨道;3、刀座一;4、横刀架;5、横刀;6、刀座二;7、纵刀架;8、纵刀;9、电机一;10、减速器;11、气缸一;12、齿条一;13、齿条二;14、电机四;15、电机二;16、气缸二;17、齿条三;18、齿条四;19、链条;20、电机三;21、输送辊;22、驱动轴;23、伞齿轮一;24、伞齿轮二;25、链轮一;26、链轮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玻璃切割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一输送轨道2,输送轨道2具有进口端与出口端,进口端与出口端之间设有一用于输送玻璃的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二十根输送辊21,输送辊21上套设有防滑橡胶套,输送辊21通过周向转动且轴向固定的方式设置在输送轨道2,输送轨道2的一侧设有一能使二十根输送辊21同步转动的驱动结构,驱动结构包括驱动轴22,通过周向转动且轴向固定的方式设置在机架1内,驱动轴 22与输送辊2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垂直,驱动轴22位于输送辊 21的一端下方,驱动轴22上同轴固定有二十个伞齿轮一23,每个输送辊21靠近驱动轴22的一端内侧同轴固定一伞齿轮二24,伞齿轮二24与伞齿轮一23相啮合,驱动轴22的一端还同轴固定一链轮一25,机架1上使用螺栓固定一电机四19,电机四19的输出轴与驱动轴22平行,电机四19的输出轴端部同轴固定一链轮二26,链轮一25与链轮二26通过一链条14相连接。启动电机四19,电机四19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链轮二26转动,链轮二26 带动链条14转动,链条14转动带动链轮一25转动,链轮一25 转动带动驱动轴22转动,驱动轴22转动带动伞齿轮一23转动,伞齿轮一23转动带动伞齿轮二24转动,伞齿轮二24转动带动输送辊21转动。

如图3所示,机架1的上方设有用于沿着玻璃输送方向切割玻璃的纵向切割机构,纵向切割机构包括刀座二6、纵刀架7、和两把纵刀8,刀座二6呈冂字状,纵刀架7呈条形状,刀座二6 的一端固定在机架1的一侧,刀座二6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1的另一侧,刀座二6与输送轨道2之间形成一供玻璃通过的通道二,纵刀架7与刀座二6之间设有一能带动纵刀架7上下移动的升降结构二,升降结构二包括气缸二16,气缸二16的缸体固定在刀座二6上,气缸二16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刀座二6上开设有六条滑动槽二,滑动槽二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纵刀架7与刀座二6 接触面设有六条与滑动槽二相匹配的滑动条二,滑动条二一一对应滑动设置在滑动槽二中,气缸二16的活塞杆端部与纵刀架7 顶端相固定。工作状态时,气缸二16的活塞杆向下移动带动纵刀架7向下移动,纵刀8随着纵刀架7向下移动,纵刀8与玻璃相接触;非工作状态时,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横刀5随着横刀架4向上移动,横刀5无法与玻璃相接触;两把纵刀8设置在纵刀架7上,纵刀8与纵刀架7之间设有一能带动纵刀8水平方向来回移动的移动结构二,移动结构二包括齿条三17、齿条四18,齿轮二和电机三20,齿条三17固定在纵刀架7上,齿条四18固定在纵刀架7上,齿条三17的齿牙竖直向下,齿条四18的齿牙竖直向上,齿条三17位于齿条四18的上方,齿条三17与齿条四18之间形成一供齿轮二来回移动的轨道二,电机三20的机体固定在纵刀8的尾部,电机三20的输出轴端部与齿轮二同轴固定,齿轮二设置在轨道二中,纵刀8竖直向下设置,纵刀8的刀刃与玻璃输送方向相平行。电机三20转动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在轨道一内移动,电机三20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齿轮二向左移动,电机三20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齿轮二向右移动,在切割前通过电机三20改变纵刀8的位置,由于切割方向与玻璃输送方向相同,在工作时电机三20不转动,纵刀8静止不动。

如图2所示,机架1的上方还设用于垂直于玻璃输送方向切割玻璃的横向切割机构,横向切割机构包括刀座一3、横刀架4 和横刀5,刀座一3呈冂字状,横刀架4呈条形状,刀座一3的一端与机架1之间设有一能使刀座一3转动的转动结构,转动结构包括电机一9,电机一9的输出轴竖直向上,电机一9的输出轴端部连接一减速器10,减速器10的输出轴端部与刀座一3相固定。电机一9转动带动减速器10转动,减速器10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刀座一3转动,根据工艺调节刀座一3的倾斜度,确保切出后的玻璃呈矩形状。刀座一3的另一端滑动设置机架1上,刀座一3与输送轨道2之间形成一供玻璃通过的通道一,刀座一3 上设置有能带动横刀架4上下移动的升降结构一,升降结构一包括气缸一11,气缸一11的缸体固定在刀座一3上,气缸一11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刀座一3上开设有六条滑动槽一,滑动槽一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同,横刀架4与刀座一3接触面设有六条与滑动槽一相匹配的滑动条一,滑动条一一一对应滑动设置在滑动槽一中,气缸一11的活塞杆端部与横刀架4顶端相固定。工作状态时,气缸一11的活塞杆向下移动带动横刀架4向下移动,横刀5随着横刀架4向下移动,横刀5与玻璃相接触并进行切割,横刀5到达末端后本次切割结束,两次切割之间具有一定时间差,当一次切割结束后,气缸的活塞杆向上移动,横刀5随着横刀架4向上移动,横刀5向起始端移动,停止在起始端等待下一次的切割命令。横刀5设置在横刀架4上,横刀架4上设有能带动横刀5沿着横刀架4水平方向来回移动的移动结构一;移动结构一包括齿条一12、齿条二13,齿轮一和电机二15,齿条一12固定在横刀架4上,齿条二13固定在横刀架4上,齿条一12的齿牙竖直向下,齿条二13的齿牙竖直向上,齿条一12位于齿条二13的上方,齿条一12与齿条二13之间形成一供齿轮一来回移动的轨道一,电机二15的机体固定在横刀5的尾部,电机二15的输出轴端部与齿轮一同轴固定,齿轮一设置在轨道一中,横刀5的刀口朝下,横刀5的刀刃与横刀架4方向平行。电机二15转动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在轨道一内移动,电机二15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齿轮一向左移动,电机二15的输出轴逆时针转动齿轮一向右移动。

机架1上固定一控制器为PCL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导线与电机一9、电机二15、电机三20、电机四19、气缸一11、气缸二 16相连接。

本玻璃切割装置,其工作原理是这样:首先,玻璃在输送导辊的作用下沿着工作轨道向前输送,纵刀8分别对玻璃两侧的边缘进行切割,玻璃的两侧在经过纵刀8切割后将相对光滑,然后,在横刀5的作用下将玻璃横向切割,由于玻璃是一边向前输送一边被横向切割的,垂直玻璃输送方向切割,玻璃端部会产生一个倾斜面,导致切出的玻璃呈平行四边形,所以利用电机一9调节刀座一3,从而改变横刀5切割方向,使切断的玻璃呈矩形;本实用新型全自动操作,加快了切割的速度,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架1;输送轨道2;刀座一3;横刀架4;横刀5;刀座二6;纵刀架7;纵刀8;电机一9;减速器 10;气缸一11;齿条一12;齿条二13;链条14;电机二15;气缸二16;齿条三17;齿条四18;电机四19;电机三20;输送辊 21;驱动轴22;伞齿轮一23;伞齿轮二24;链轮一25;链轮二 2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