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激酶抑制剂的制备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29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如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式中,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C(O)OR8、CONR9R10、C(O)R11、取代或未取代的5~8元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5~8元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12元饱和或不饱和杂环或碳环;其中,所述的杂芳基包含1-3个选自下组的杂原子:N、O或S;所述的杂环包含1-3个选自下组的杂原子:N、O或S;

此外,R1和R2可与相邻的N原子连接构成环状结构,所述的环状结构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的3~12元饱和或不饱和的杂环或桥环或螺环;其中,所述的杂环是指环结构中除了包含连接母核的氮原子之外,还包含0-3个选自下组的杂原子:N、O或S;

R3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CN、C(O)OR12、CONR13R14、C(O)R15、取代或未取代的5~8元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5~8元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12元饱和或不饱和的杂环或碳环;其中,所述的杂芳基包含1-3个选自下组的杂原子:N、O或S;所述的杂环包含1-3个选自下组的杂原子:N、O或S;

R4和R5各自独立地选自:H或C1-C4烷基;

X为CR16或N;

A、B和Z各自独立地选自:N或CR16

R16为H、C1-C4烷基或C1-C4卤代烷基;

L为选自下组的基团:无、C(O)、CONR17或S(O)2

Y为:H、R18、NR19R20、OH、或Y为选自下组基团的一部分:

其中,

R6为无、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亚烷基羟基、CONR22R23或C(O)R24

R7可以是0~3个取代基且R7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氧或卤素,或2个或更多R7形成桥环烷基;W为CR21、N或O(当W为O时,R6是不存在的);

Ya为CR21或N;R21为H或卤素;

R8、R9、R10、R11、R12、R13、R14、R15、R17、R18、R19、R20、R22、R23和R24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8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亚烷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亚烷基-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5~8元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5~8元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3~12元饱和杂环或碳环;其中,所述的杂芳基包含至少一个选自下组的杂原子:N、O或S,所述的杂环包含至少一个选自下组的杂原子:N、O或S;

n和t分别为0,1或2;

上述的任一“取代”指基团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选自下组的取代基取代:卤素、OH、NH2、CN、未取代或卤代的C1-C8烷基、C1-C8烷氧基、未取代或卤代的C2-C6烯基、未取代或卤代的C2-C6炔基、未取代或卤代的C2-C6酰基、未取代或卤代的5~8元芳基、未取代或卤代的5~8元杂芳基、未取代或卤代的3~12元饱和杂环或碳环;其中,所述的杂芳基包含1-3个选自下组的杂原子:N、O或S,所述的杂环包含1~3个选自下组的杂原子:N、O或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为如下所示的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惰性溶剂中,式I-6化合物和式I-7化合物反应,形成式I化合物,其中各基团的定义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溶剂选自下组:甲苯、二甲苯、乙二醇二甲醚、二氧六环、THF、DMF、DMSO、NMP,或其组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

所述反应在钯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且所述的钯催化剂选自下组:Pd(PPh3)4、Pd2(dba)3、Pd(dba)2、Pd(OAc)2、Pd(PPh3)2Cl2、Pd(dppe)Cl2、Pd(dppf)Cl2、Pd(dppf)Cl2·CH2Cl2,或其组合;

所述反应在配体存在下进行,所述的配体为单齿膦配体或双齿膦配体,且所述的配体选自下组:三苯基膦、三甲苯基膦、三环己基膦、三叔丁基膦、X-Phos、S-Phos、联萘二苯基膦、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1,2-二(二苯基膦基)乙烷、Xant-Phos,或其组合;和/或

所述反应在碱存在下进行,且所述的碱选自下组:Na2CO3、K2CO3、Cs2CO3、LiHMDS、NaHMDS、KHMDS、叔丁醇钠、叔丁醇钾、三乙胺、二异丙基胺、二异丙基乙胺,或其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

(a)制备治疗与CDK激酶活性或表达量相关的疾病的药物;

(b)制备CDK激酶靶向抑制剂;

(c)体外非治疗性地抑制CDK激酶的活性;

(d)体外非治疗性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或

(e)治疗与CDK激酶活性或表达量相关的疾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CDK激酶选自下组:CDK4、CDK6,或其组合;和/或

所述的肿瘤细胞为白血病细胞株,较佳地为髓源白血病细胞株,更佳地为急性髓源白血病细胞株KG1细胞。

8.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包括:(i)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ii)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9.一种抑制CDK激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对抑制对象施用抑制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对抑制对象施用抑制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10.一种体外抑制肿瘤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抑制对象施用抑制有效量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式I化合物,或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