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517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轮辋保护件(rim protector)的充气轮胎,尤其是确保轮辋的保护性能、提高胎圈部的耐久性的充气轮胎。
(2)背景技术扁平率低的充气轮胎的轮胎截面高度较低,从路面到车轮的轮辋的高度也较低。因此,在轮胎与路边石等接触时,不仅轮胎的胎壁部、甚至轮辋也与路边石接触,从而轮辋容易受到伤害、变形等损伤,有时会导致漏气。
为了防止这种轮辋损伤,而在胎壁的靠近胎圈的部位上设置环状的突条(轮辋保护件),该突条在轮胎圆周方向上连续、且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即使在轮胎与路边石接近时,也首先是该轮辋保护件与路边石接触,从而可保护轮辋,防止轮辋的损伤等。例如,作为具有轮辋保护件的充气轮胎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述的充气轮胎。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59712号公报(第1~2页,第1~2图)上述现有的充气轮胎在强烈地与路边石接触时,从路边石受到强大的作用力,从而轮辋保护件产生大的变形,有时会导致轮辋与路边石接触,致使轮辋受到损伤。另外,为了能保护各种凸缘形状的轮辋,而尽量提高保护件的突出高度,以对轮辋进行充分保护。但是,如果加大保护件的突出高度的话,则会加大轮辋保护件的体积,从而胎圈部的发热变大。其结果是,也存在胎圈部的耐久性下降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轮胎中,在轮辋保护件上留有间隔地配置凹部,采用凹部和凸部交互配置的构成。其结果是,通过凹部可减少保护件的体积而实现轻量化,但轻量化的效果不充分。并且,设置凹部会使表面积增加,但因为是凹部故热量容易积存,散热效果小。因此,提高胎圈部的耐久性的效果也小。
(3)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确保对轮辋的保护性能、提高胎圈部的耐久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潜心研究后的结果是,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有冠状的外胎面、一对胎圈部、以及连接所述外胎面和所述胎圈部的一对胎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胎圈部的至少一个上具有从所述胎圈部向轮胎旋转轴方向的外侧突出的轮辋保护件,在所述轮辋保护件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侧面上具有多个突起。
通过在轮辋保护件上设置突起,从而可得到与现有技术相同的轮辋保护性能。并且,可减少橡胶的体积,减少的部分与轮辋保护件的没有设置突起的部分相应,可减少胎圈部的发热量。并且,利用突起可加大胎圈部的散热效果。其结果是,可提高胎圈部的耐久性。
另外,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突起的间隔小于等于160mm。
通过使相邻突起的间隔小于等于160mm,从而在轮胎与路边石等接触时,使突起首先与路边石等接触,故可进一步提高轮辋保护性。
另外,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的表面积大于等于50mm2。
当突起的表面积大于等于50mm2时,则突起起到的散热效果较大,可进一步抑制胎圈部的发热,进一步提高胎圈部的耐久性。
另外,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距离胎圈部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侧面的高度大于等于11mm,所述突起距离所述轮辋保护件的高度大于等于1mm。
虽然也与轮辋的形状和凸缘长度有关,但通过使突起距离胎圈部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侧面的高度大于等于11mm,则可确保轮辋保护性能。另外,通过使突起距离轮辋保护件的高度大于等于1mm,则可充分减少橡胶的体积,减少胎圈部的发热量。
另外,在本发明中,轮辋保护件除了可以是在轮胎圆周方向上连续的环状突条外,也可以是一部分中断的在轮胎圆周方向上大致环状延伸的突条。
(4)


图1中,(a)是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胎圈部的剖视图,(b)是现有的充气轮胎的胎圈部的剖视图,(c)是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胎圈部的剖视图,(d)是含有轮辋保护件的轮胎的局部侧视图。
(符号说明)1胎圈2胎壁3轮辋保护件 4突起(5)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1(a)是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包含有胎圈部的概略剖视图。图中,充气轮胎包括胎圈部1以及连接冠状外胎面(未图示)和胎圈部1的胎壁2。在胎圈部1上具有环状的轮辋保护件(突条)3,该突条3在轮胎圆周方向上连续,向轮胎旋转轴方向的外侧突出。轮辋保护件3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形状。图中,省略了胎体、带束层、胎圈芯、三角胶等通常使用的轮胎构成部件,虚线表示没有轮辋保护件时胎圈部1的形状。
图1(b)表示现有轮胎,在胎圈部11上具有轮辋保护件13,该轮辋保护件13距离胎圈部11的半径方向外侧的侧面11a的高度为H。在本申请的发明中,轮辋保护件3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侧面3a还具有突起4。其结果是,在突起4距离胎圈部1的半径方向外侧的侧面1a的高度H与现有轮胎中相应部分的高度相同时,可减少整个轮辋保护件的橡胶的体积。即,可减少图1(b)中斜线部分所示的橡胶体积。因此,可减少胎圈部1及轮辋保护件3的发热量,提高胎圈部1的耐久性。
如图1(c)所示,轮辋保护件3的截面也可形成为梯形。此时,梯形顶面3b的宽度W最好小于等于5mm。如果超过5mm的话,则可减少的橡胶体积小,提高胎圈部1的耐久性的效果减小。
另外,虽然也与所安装的轮辋的形状有关,但从得到充分的轮辋保护性能的观点出发,突起4距离轮辋的胎圈部1的半径方向外侧的侧面1a的高度H最好大于等于11mm。另外,从减少橡胶体积的观点出发,突起4距离轮辋保护件3的最外点P的高度H1最好大于等于1mm。
行驶时,胎圈部1及轮辋保护件3产生的热量传导给突起4,进行散热。其结果是,可抑制胎圈部1的发热,提高胎圈部1的耐久性。突起4的突出部分的表面积最好为50mm2。
下面说明对轮辋的保护功能。轮胎侧面接近路边石,当突起4首先与路边石接触时,则通过突起4阻止轮辋保护件3与路边石接触,防止轮辋保护件3变形。另外,即使在轮辋保护件3首先与路边石接触时,由于轮胎一边旋转一边与路边石接触,故突起4与路边石接触,也可同样防止其后的轮辋保护件3的变形。因此,无论哪种情况,都可利用突起4抑制轮辋保护件3的变形,对轮辋进行保护。
如图1(d)所示,最好将多个突起4配置在轮辋保护件3上。配置有突起4的假想圆周C上的间隔D最好在160mm以内。如果间隔D超过160mm的话,则会较多地出现突起4不与路边石接触而仅有轮辋保护件3与路边石接触的状况,致使轮辋保护性能下降。
对突起4的形状不作特殊限定。例如形状可以为柱状、锥状、半球状中任意一种。并且,突起4的底面形状也可为圆形、椭圆形、多角形中任意一种。从轮辋保护的观点出发,圆柱、多角柱等柱状最好。另外,也可考虑将金属制或合成树脂制的突起打进轮辋保护件中,但此时反而会导致轮胎重量增加,易于从打进部分产生裂化,且打进的突起容易脱落。因此,最好在轮胎加硫成型时利用金属模具将突起4一体成型。
另外,当外胎面图形是指定了轮胎旋转方向的非对称图形时,可以仅在车辆外侧的胎圈部上设置轮辋保护件及突起。除此之外的情况,最好在是两侧的胎圈部上都设置轮辋保护件及突起。另外,该轮辋保护件及突起对截面高度低的扁平率在55%以下的轮胎尤其有效。
实施例将具有图1(a)所示的轮辋保护件和突起的轮胎作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实施例1~5,将具有图1(b)所示的轮辋保护件但不具有突起的轮胎作为比较例,分别进行试制。另外,突起4的表面积及间隔如表1所示,轮胎尺寸都为305/40R22,空气压为250kPa。
(轮辋保护性)将轮胎安装在4000cc的四轮驱动车上,当以5km/h的进入速度及5度的进入角度使轮胎与路边石接触后,使其与路边石平行地行驶5m,用眼观察确认此时的轮辋的损伤程度。
(胎圈部耐久性)进行基于JIS D4230的转鼓(drum)试验,测定可用眼观察到胎圈部已发生故障的行驶距离。
将所有的结果都以比较例的值作为100的指数表示在表1中,数字越小表示性能越好。
表1
由表1可知,因为减少了橡胶体积,故各实施例都可提高胎圈部的耐久性。并且,突起间隔小于等于160mm的实施例1~3可大致维持轮辋保护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充气轮胎,具有冠状的外胎面、一对胎圈部、以及连接所述外胎面和所述胎圈部的一对胎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胎圈部的至少一个上具有从所述胎圈部向轮胎旋转轴方向的外侧突出的轮辋保护件,在所述轮辋保护件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侧面上具有多个突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突起的间隔小于等于160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的表面积大于等于50mm2。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距离胎圈部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侧面的高度大于等于11mm,所述突起距离所述轮辋保护件的高度大于等于1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确保对轮辋的保护性能、提高胎圈部的耐久性。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有冠状的外胎面、一对胎圈部(1)、以及连接外胎面和胎圈部(1)的一对胎壁(2),在一对胎圈部(1)的至少一个上具有从胎圈部(2)向轮胎旋转轴方向的外侧突出的轮辋保护件(3),在轮辋保护件(3)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的侧面(3a)上具有多个突起(4),突起(4)的表面积大于等于50mm
文档编号B60C15/024GK1907739SQ200610004460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日
发明者宫崎哲二 申请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