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517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的轮辋保护件(rim protector)的改良,尤其是涉及可维持轮辋保护性、且可同时提高高速旋转性和胎圈部耐久性的充气轮胎。
(2)背景技术为了提高轮辋保护性而希望加大轮辋保护件的形状,但如果加大轮辋保护件形状的话,则轮辋保护件的刚性加大,高速旋转时会与轮辋凸缘干涉,致使高速旋转性能恶化。
一直以来,为了保护轮辋且进一步提高高速旋转性能,而作为使轮辋保护件的刚性下降的方法,提供一种形成有在轮胎圆周方向上延伸的一个以上的圆周方向细槽的充气轮胎(专利文献1)。通过将该圆周方向细槽(切口)设置在轮辋保护件上,从而缓和高速旋转时的刚性,提高该性能。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127717号公报但是,如果在轮辋保护件上设置该细槽(切口)的话,则胎圈耐久性恶化。并且,如果在加大轮辋保护件形状的状态下设置细槽(切口)的话,则胎圈部附近的负荷较大,也成为胎圈耐久性恶化的原因。
(3)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维持轮辋保护性、且可同时提高高速旋转性和胎圈部耐久性的充气轮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有冠状的外胎面、一对胎圈部、以及连接所述外胎面和所述胎圈部的一对胎壁,在所述一对胎壁中至少一个的外侧表面上,从所述胎圈部向所述外胎面方向在轮胎圆周方向上连续地形成有轮辋保护件,该轮辋保护件向所述外侧表面的轮胎外侧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保护件的从所述胎圈部向所述外胎面方向的截面形状具有从所述外侧表面经由第1中腹部最向轮胎外侧突出的第1顶部;从第1顶部经由第2中腹部以台阶状态突出的第2顶部,所述第2中腹部在比假想线X更靠近轮胎内侧的部位延伸设置,该假想线X是连接所述第1顶部的顶点P和形成该轮辋保护件的胎壁的所述外侧表面的假想圆弧L的外胎面侧终点E的连接线。
如上所述,总之,本发明通过在所述第1顶部与所述胎壁外侧表面的假想圆弧L的外胎面侧终点E之间形成带台阶形状的截面,从而与没有该截面的情况相比,可减小轮辋保护件的截面形状,降低刚性,由此可抑制高速旋转时与轮辋凸缘的干涉,提高高速旋转性能。并且,在所述第1顶部的所述外胎面方向侧的第2中腹部上没有形成所述细槽(切口),故也不会像专利文献1那样导致胎圈耐久性恶化。并且,本发明的轮辋保护件的从所述胎圈部向所述外胎面方向的截面形状具有从所述外侧表面经由第1中腹部最向轮胎外侧突出的第1顶部、以及向第2顶部延伸的第2中腹部,且还具有经由第2中腹部以台阶状态突出的第2顶部,故在第1顶部可充分维持轮辋保护性。
(4)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充气轮胎的右侧概略半剖视图。
图2是该轮胎的胎圈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该轮胎的轮辋保护件附近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概略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其他实施形态的充气轮胎的轮辋保护件附近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概略剖视图。
图5是该轮胎的轮辋保护件附近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概略侧视图。
图6是表示台阶部的其他实施形态的轮辋保护件附近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概略剖视图。
图7是表示顶部的其他实施形态的轮辋保护件附近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概略剖视图。
图8是表示顶部的又一实施形态的轮辋保护件附近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概略剖视图。
(符号说明)100 外胎面200 胎圈部300 胎壁 301 外侧表面400 轮辋保护件401 第1中腹部402 第1顶部 403 第2中腹部404 第2顶部 405 台阶部P第1顶部的顶点 L假想圆弧E外胎面侧终点(5)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面的形态。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的充气轮胎的右侧概略半剖视图,图2是该轮胎的胎圈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该轮胎的轮辋保护件附近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概略剖视图。
图1中,100是冠状的外胎面,200是胎圈部,300是连接所述外胎面100与所述胎圈部200的胎壁。201是胎圈铁心。C是表示轮胎赤道的假想线。
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所示,在所述胎壁300的至少一个外侧表面301上,从所述胎圈部200向所述外胎面100方向在轮胎圆周方向上连续地形成有轮辋保护件400,该轮辋保护件400从上述外侧表面301向轮胎外侧突出。500是胎体,600是轮辋凸缘。
本实施形态的轮辋保护件400,从胎圈部200向所述外胎面100方向的截面形状具有从所述外侧表面301经由第1中腹部401最向轮胎外侧突出的第1顶部402;从第1顶部402经由第2中腹部403以台阶状态突出的第2顶部404。405是由第2中腹部403和第2顶部404构成的台阶部,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所示,形成为R(日文ア一ル)状。
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第2中腹部403向假想线X的轮胎内侧延伸设置,该假想线X是连接所述第1顶部402的顶点P和形成该轮辋保护件400的胎壁300的所述外侧表面301的假想圆弧L的外胎面侧终点E的连接线。406是从第2顶部404向所述外胎面侧终点E延伸的第3中腹部。
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在所述第1顶部402与所述胎壁300的外侧表面301的假想圆弧L的外胎面侧终点E之间形成有带台阶形状的截面(台阶部405),且所述第2中腹部403向所述假想线X的轮胎内侧延伸设置,故与没有该截面的情况相比,可减小轮辋保护件的截面形状,降低刚性。因而,在高速旋转时,可抑制该轮辋保护件400和轮辋凸缘600的干涉,提高高速旋转性能。
另外,采用本实施形态的轮胎的话,则在所述第1顶部402的所述外胎面100方向侧的第2中腹部403上没有形成细槽(切口),故胎圈部的耐久性也不会恶化。
如前所述,本实施形态的轮辋保护件400,从所述胎圈部200向所述外胎面100方向的截面形状具有从所述外侧表面301经由第1中腹部401最向轮胎外侧突出的第1顶部402、以及向第2顶部404延伸的第2中腹部403,且还具有经由第2中腹部403以台阶状态突出的第2顶部404,故在第1顶部402可充分维持轮辋保护性。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例如,也可具有从所述第2顶部404经由第3中腹部406再以台阶状态(第2台阶部)突出的第3顶部(未图示)等,在轮辋保护件400的外侧表面上形成在轮胎圆周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台阶部和多个顶部。另外,上述实施形态的台阶部405以R截面构成,但如图6所示,也可由大致L字状或大致ㄑ字状截面构成,也可以用使第2顶部404与第1顶部402具有相同的顶点的截面形状构成。另外,上述实施形态的第1顶部402是用顶点P形成的,但顶部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第2顶部等也同样。例如,也可以将顶部作为平坦部的顶面形成。如图7所示,也可将顶部形成为梯形的截面或R状的截面。第2顶部等也同样。
再者,为了提高轮辋保护性,如图4及图5所示,在所述第2中腹部403上沿轮胎圆周方向以间隔T形成多个突起(凸部)407,从而可进一步提高轮辋保护性。该间隔T最好小于等于160mm。如果使该间隔T超过160mm地形成多个突起(凸部)407的话,则轮辋保护性下降。
实施例将上述图1~图3所示结构的实施例1、比较例1的径向轮胎及图4~图5所示的实施例2的径向轮胎安装在4000cc的各四轮驱动车上,分别对下述胎圈部耐久性、高速旋转性、轮辋保护性进行评价。轮胎尺寸都为305/40R22,轮胎中填充的空气压为250kPa。另外,图4~图5所示的轮胎以60mm的间隔设置多角形的突起,该突起的高度为3mm,表面积为100mm2。
比较例1的轮胎构成为,在图1~图3所示结构的轮胎中,没有台阶部,且第2中腹部延伸设置在假想线X上,该假想线X是所述第1顶部的顶点P和形成该轮辋保护件的胎壁的所述外侧表面的假想圆弧L的外胎面侧终点E的连接线,除此之外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胎圈部耐久性>
以JIS D4230规定的轿车轮胎的耐久性能试验为依据,测定胎圈附近的故障发生距离,对于该距离的倒数,以比较例1作为100进行指数表示。数字越大表示胎圈部耐久性越好。
<高速旋转性>
根据回旋行驶稳定性评价进行评价。即,以100km/h的速度在间隔30m的标杆中回旋行驶,将其稳定性以10个评价点进行功能评价。对于功能评价点,将比较例1作为基数100进行指数显示。数字越大表示高速旋转性越好。
<轮辋保护性>
相对路边石,以5度的角度、5km/h的速度进入,接触后与路边石平行地行驶5m,测定轮辋损伤的数量。将比较例1的轮辋损伤数的倒数作为100地进行指数显示。数字越大表示轮辋保护性越好。
表1
注指数越大评价结果越好表1表示其结果。由表1可知,本实施例1的轮胎可维持轮辋保护性、且可同时提高高速旋转性和胎圈部耐久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可作为维持轮辋保护性、且同时提高高速旋转性和胎圈部耐久性的充气轮胎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充气轮胎,具有冠状的外胎面、一对胎圈部、以及连接所述外胎面和所述胎圈部的一对胎壁,在所述一对胎壁中至少一个的外侧表面上,从所述胎圈部向所述外胎面方向在轮胎圆周方向上连续地形成有轮辋保护件,该轮辋保护件向所述外侧表面的轮胎外侧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保护件的从所述胎圈部向所述外胎面方向的截面形状具有从所述外侧表面经由第1中腹部最向轮胎外侧突出的第1顶部;从第1顶部经由第2中腹部以台阶状态突出的第2顶部,所述第2中腹部在比假想线(X)更靠近轮胎内侧的部位延伸设置,该假想线(X)是连接所述第1顶部的顶点(P)和形成该轮辋保护件的胎壁的所述外侧表面的假想圆弧(L)的外胎面侧终点(E)的连接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具有从所述第2顶部经由第3中腹部以台阶状态突出的第3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2中腹部上沿轮胎圆周方向留有间隔地形成有突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维持轮辋保护性、且可同时提高高速旋转性和胎圈部耐久性的充气轮胎。在胎壁(300)的至少一个外侧表面(301)上,从胎圈部(200)向外胎面(100)方向在轮胎圆周方向上连续地形成有轮辋保护件(400),该轮辋保护件(400)向所述外侧表面(301)的轮胎外侧突出,轮辋保护件(400)的从所述胎圈部(200)向所述外胎面(100)方向的截面形状具有从所述外侧表面(301)经由第1中腹部(401)最向轮胎外侧突出的第1顶部(402);从第1顶部(402)经由第2中腹部(403)以台阶状态突出的第2顶部(403),所述第2中腹部(403)向假想线(X)的轮胎内侧延伸设置,该假想线(X)是连接所述第1顶部(402)的顶点(P)和形成该轮辋保护件(400)的胎壁(300)的所述外侧表面(301)的假想圆弧(L)的外胎面侧终点(E)的连接线。
文档编号B60C13/00GK1907740SQ20061000446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4日
发明者宫崎哲二 申请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