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1239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的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汽车。
背景技术
车辆的安全性是好坏直接对关系到车内乘员的生命。因此各个汽车厂商在研制汽车时都会对汽车的安全性做出很多的研究、分析和实验。目前为了提高车辆安全性能通过改善车身结构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办法。在车身结构改善方面目前已经存在较多种技术手段,目前常规的做法是通过增加地板或者车辆车架的结构强度,但是由于车辆布置空间有限,无法对车辆地板或者车辆车架本身增加加强结构或者板材厚度,因此采用通过增加地板或者车辆车架的本身结构强度提高车辆安全的技术手段存在一定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相对较小的局限于汽车布置空间并且可以提高车辆安全的车身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提高车辆安全汽车。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包括:地板结构,所述地板结构包括:地板和固定在所述地板上的车架;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固定在所述车架的前端;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地板结构上,并位于所述防撞梁的后端;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一端与所述防撞梁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调整装置,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一端与所述防撞梁固定,且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装置固定以使所述连接装置的两端高度大致相等。具体地,所述调整装置包括: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一端与所述防撞梁固定;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的一端与所述防撞梁固定;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一横梁大致中部固定所述连接装置。更具体地,所述第一纵梁包括:第一纵梁后段;第一纵梁前段,所述第一纵梁前段的一端可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纵梁后段的一端上,所述第一纵梁前段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撞梁固定;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纵梁后段和所述第一纵梁前段上;所述第二纵梁包括:第二纵梁后段;第二纵梁前段,所述第二纵梁前段的一端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纵梁后段的一端上,所述第二纵梁前段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撞梁固定;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纵梁后段和所述第二纵梁前段上;所述第一横梁包括:第一横梁后段,所述第一横梁后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梁后段的另一端固定;第一横梁前段,所述第一横梁前段的一端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横梁后段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纵梁前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纵梁后段的另一端固定;第三固定螺栓,所述第三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后段和所述第一横梁前段上。[0010]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的前端位于所述车辆发动机舱后侧。可选地,所述固定装置为大致成长方体结构的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通过四个角固定在所述地板结构上。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前端的两个角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固定装置的后端的两个角固定在所述地板上。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防撞梁固定;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可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固定;第四固定螺栓,所述第四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通过将防撞梁和固定装置之间增加连接装置,由于所述连接装置的是增加在所述车辆的底部,因此所述连接装置的增加可以较小的局限于所述车辆的布置空间,并且所述固定装置是固定在所述地板结构上的,所以当所述车辆发生碰撞时,碰撞力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将碰撞力进行分解后再传递到所述地板结构上,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进而该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可以能够相对较小的局限于汽车布置空间并且可以提高车辆安全性能。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车辆可以较小的局限于汽车布置空间并且可以提高车辆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下面参考图1、图2和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车身结构包括:地板结构67,所地板结构包括:地板6,车架7,车架7固定在地板6上;车身结构还包括:防撞梁1,防撞梁I固定在车架7的前端;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固定在地板结构67上,并位于防撞梁I的后端;连接装置3,连接装置3 —端与防撞梁I固定,另一端与固定装置5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防撞梁I和固定装置5之间增加一连接装置3或4,因此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碰撞力通过连接装置将碰撞力进行分解后再传递到地板结构上,从而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并且连接装置4是通过固定在地板结构67上的固定装置5和防撞梁I进行固定的,因此连接装置在车辆安装时位于车辆的最底部(即车辆正常停放时的车辆底部的接近地面的面)因此连接装置的增加可以较小的局限于车辆的布置空间,进而该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可以能够相对较小的局限于汽车布置空间并且可以提高车辆安全性能。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可以使连接装置3或4两端高度接近相同,因此可以增加一个调整装置2,调整装置2 —端与防撞梁I固定,调整装置2的另一端与连接机构3固定。为了达到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实现提高车辆安全性能的目的,调整装置2具体结构可以设置为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和第一横梁,第一纵梁的一端与防撞梁I固定,第二纵梁的一端与防撞梁I固定,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另一端固定,第一横梁大致中部固定连接装置。为了将该种调整装置2用在不同高度的车身尺寸的车辆上,从而减少模具开发节约成本,将调整装置2设置为:第一纵梁包括第一纵梁后段21和第一纵梁前段22,第一纵梁前段22的一端可滑动地套设在第一纵梁后段21的一端上,第一纵梁前段22的另一端与防撞梁I固定;第一固定螺栓23a,第一固定螺栓23a固定在第一纵梁后段21和第一纵梁前段22上;第二纵梁结构与第一纵梁结构相同,即包括:第二纵梁后段(图中未示出),第二纵梁前段26,第二纵梁前段26的一端可滑动的套设在第二纵梁后段(图中未示出)的一端上,第二纵梁前段26的另一端与防撞梁I固定;第二固定螺栓23b,第二固定螺栓23b固定在第二纵梁后段(图中未示出)和第二纵梁前段26上;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车的高度对固定螺栓23松开后,将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高度调整到一个合适的高度后,再将第一和第二固定螺栓23a、23b拧紧即可,从而可以将该种结构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车型。为了将该种调整装置用在不同宽度的车身尺寸的车辆上,从而减少模具开发节约成本,将种调整装置的第一横梁设置为:第一横梁后段24,第一横梁后段24的一端与第一纵梁后段21的另一端固定;第一横梁前段25,第一横梁前段25的一端可滑动套设在第一横梁后段24的另一端上,第一纵梁前段25的另一端与第二纵梁后段26的另一端固定;第三固定螺栓23c,第三固定螺栓23c固定在第一横梁后段24和第一横梁前段25上。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车辆的宽度不同对第三固定螺栓23c松开后,将第一横梁前段25和第一横梁后段24调整到一个合适的宽度后,再将第三固定螺栓23拧紧即可,从而可以将该种结构适用于不同宽度的车型。为了将该种调整装置用在不同长度度的车身尺寸的车辆上,从而减少模具开发节约成本,可将连接装置设置3为:第一连接杆32,第一连接杆32的一端与防撞梁I固定;第二连接杆31,第二连接杆31的一端可滑动地套设在第一连接杆32另一端上,第二连接杆31的另一端与固定装置2固定;第四固定螺栓33,第四固定螺栓33固定在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1上。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车辆的长度不同对第四固定螺栓33松开后,将第一连接杆32和第二连接杆31调整到一个合适的长度后,再将第四固定螺栓23拧紧即可,从而可以将该种结构适用于不同长度的车型。为了使固定装置布置在整车位置更加合理,将固定装置的前端位于车辆发动机舱后侧。此处描述的前端是按照附图1的车辆车头的方向,固定装置的前端可以理解为固定装置的最前面的一个平面,位于,可以理解为固定装置前面的面与发动机舱发面的截面重

口 O为了达到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可以将固定装置5设置为成类似长方体结构的前副车架,前副车架通过四个角固定在地板结构上。为了使结构更加优化可以将固定装置前端的两个角固定在车架上,固定装置的后端的两个角固定在地板上。这样可以更高的提高安全性能。一种车辆,其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任一的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该种车辆可以较小的局限于汽车布置空间并且可以提高车辆安全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用于汽车地板结构。这种汽车能够提高强度增加乘员的安全性。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地板结构,所述地板结构包括:地板和固定在所述地板上的车架; 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固定在所述车架的前端; 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地板结构上,并位于所述防撞梁的后端; 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一端与所述防撞梁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结构还包括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一端与所述防撞梁固定,且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装置固定以使所述连接装置的两端高度大致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包括: 第一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一端与所述防撞梁固定; 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的一端与所述防撞梁固定; 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一横梁大致中部固定所述连接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梁包括: 第一纵梁后段; 第一纵梁前段,所述第一纵梁前段的一端可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纵梁后段的一端上,所述第一纵梁前段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撞梁 固定; 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纵梁后段和所述第一纵梁前段上; 所述第二纵梁包括: 第二纵梁后段; 第二纵梁前段,所述第二纵梁前段的一端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纵梁后段的一端上,所述第二纵梁前段的另一端与所述防撞梁固定; 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纵梁后段和所述第二纵梁前段上; 所述第一横梁包括: 第一横梁后段,所述第一横梁后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纵梁后段的另一端固定; 第一横梁前段,所述第一横梁前段的一端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一横梁后段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纵梁前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纵梁后段的另一端固定; 第三固定螺栓,所述第三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后段和所述第一横梁前段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的前端位于所述车辆发动机舱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大致成长方体结构的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通过四个角固定在所述地板结构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前端的两个角固定在所述车架上,所述固定装置的后端的两个角固定在所述地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防撞梁固定 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可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固定; 第四固定螺栓,所述第四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汽车,所述车身结构包括地板结构,所述地板结构包括地板和固定在所述地板上的车架;防撞梁,所述防撞梁固定在所述车架的前端;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地板结构上,并位于所述防撞梁的后端;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一端与所述防撞梁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该车身结构能够相对较小的局限于汽车布置空间并且可以提高车辆安全性。
文档编号B60R19/02GK203047392SQ20122071095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0日
发明者温金龙, 杨平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