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保险杠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771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保险杠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外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支架。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保护车身及乘员安全功能的安全装置,保险杠支架是用于连接保险杠和车身,但现有的保险杠支架鲜有采用缓冲装置的,因此在保险杠受到冲击,保险杠支架不具备缓冲能力,提高了对人员和车身的伤害。

专利一种汽车保险杠支架(申请号为CN201220417283.6),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分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两个部分,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是可拆卸连接。该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不同的安装需要而选择合适长度的支架进行搭配,节约了制造成本,但该保险杠支架不具备缓冲能力,保险杠受到冲击,增加了对人员和车身的伤害。

鉴于上述不足,现需求一种汽车保险杠支架,在保险杠受到冲击时,可减小对人员和车身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汽车保险杠支架,在保险杠受到冲击时,可减小对人员和车身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保险杠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于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相接,且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汽车的保险杠相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汽车的车体相接;所述汽车的保险杠受到冲击,所述第一支架受到冲击力,所述第二支架为所述缓冲件提供着力点,从而引起所述缓冲件收缩,进而减小了对人员和车身的伤害。

优选的,所述缓冲件采用弹簧减震器。

优选的,所述缓冲件的两侧设有导正杆,所述导正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相接,所述第二支架表面设有导正孔,所述导正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导正孔。

优选的,所述导正杆的端部露出于所述导正孔,且所述导正杆的端部设有凸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采用玻璃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保险杠受到冲击时,通过第一支架的收缩可对保险杠的受力缓冲,减小了对人员和车身的伤害。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图中标记为: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缓冲件;4、导正杆;5、导正孔;6、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汽车保险杠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第一支架1设于第二支架2的一侧,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设有缓冲件3,缓冲件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相接,且第一支架1与汽车的保险杠相接,第二支架2与汽车的车体相接;汽车的保险杠受到冲击,第一支架1受到冲击力,第二支架2为缓冲件3提供着力点,从而引起缓冲件3收缩,进而减小了对人员和车身的伤害;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采用玻璃钢材质,玻璃钢质轻而硬,机械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如图1所示,缓冲件3采用弹簧减震器,弹簧减震器不仅响应快,缓冲性能优良,且使用寿命长。

如图1和图2所示,缓冲件3的两侧设有导正杆4,导正杆4的一端与第一支架1相接,第二支架2表面设有导正孔5,导正杆4的另一端贯穿导正孔5;第一支架1受到冲击力带动导正杆4移动时,导正孔5可对导正杆4的移动方向导正,从而对第一支架1的移动方向进行导正;导正杆4的端部露出于导正孔5,且导正杆4的端部设有凸块6,通过导正杆4的凸块6可避免导正杆4脱离导正孔5,确保导正杆4的稳固;

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汽车的保险杠受到冲击,第一支架1受到冲击力,第二支架2为缓冲件3提供着力点,从而引起缓冲件3收缩,进而减小了对人员和车身的伤害;且第一支架1受到冲击力带动导正杆4移动时,导正孔5可对导正杆4的移动方向导正,从而对第一支架1的移动方向进行导正。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