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63005阅读:来源:国知局
部靠轴向外侧的部分接地。特别是在极限压弯时,主要是胎面表面20的端部TE的部分 (胎肩部)接地。
[0029] 在图1中,附图标记Pe是赤道面与胎面表面20的交点。该交点Pe也称为该轮胎 2的赤道。双箭头H表示从胎圈基线至交点Pe的径向高度。该高度H是该轮胎2的截面高 度。双箭头Ht表示从胎圈基线至胎面表面20的端部TE的径向高度。
[0030] 在该轮胎2中,从容易进行使车身倾斜的转弯的观点考虑,高度Ht相对于高度H 的比优选为0. 6以下。从使得轮胎2在极限压弯时有效地支承车身的观点考虑,该比优选 为0. 3以上。
[0031] 各胎侧8从胎面6的端部大致朝径向内侧延伸。该胎侧8由耐切割性以及耐候性 优异的交联橡胶构成。胎侧8位于比胎体12靠轴向外侧的位置。该胎侧8防止胎体12的 损伤。胎侧8与轮辋4的凸缘22抵接。
[0032] 各胎圈10位于比胎面6靠径向内侧的位置。胎圈10位于胎侧8的轴向内侧。胎 圈10具备胎圈芯24和从该胎圈芯24朝径向外侧延伸的三角胶26。胎圈芯24为环状,包 含卷绕的非伸缩性线材。线材的典型的材质为钢。三角胶26的末端朝径向外侧变细。三 角胶26由高硬度的交联橡胶构成。在该轮胎2中,三角胶26的硬度为70以上95以下。
[0033] 依据"JISK6253"的规定并利用A型的硬度计对三角胶26的硬度进行测定。将该 硬度计按压于图1所示的截面而测定硬度。在23°C的温度下进行测定。
[0034] 胎体12构成为包括第一帘布层28以及第二帘布层30。第一帘布层28以及第二 帘布层30架设于两侧的胎圈10之间。第一帘布层28以及第二帘布层30沿着胎面6以及 胎侧8。
[0035] 虽未图示,但第一帘布层28以及第二帘布层30分别构成为包括并列的多根帘线 与贴胶。各帘线相对于赤道面所成的角度的绝对值为65°~90°。换言之,该胎体12具 有子午线构造。帘线由有机纤维构成。作为优选的有机纤维,能够举例示出聚酯纤维、尼龙 纤维、人造丝纤维、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以及芳族聚酰胺纤维。
[0036] 在该轮胎2中,第一帘布层28绕胎圈芯24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折回。因该折回 而在第一帘布层28形成有主部32和一对折回部34。主部32从赤道面分别朝向左右的胎 圈芯24延伸。各折回部34从胎圈芯24朝向径向外侧延伸。
[0037] 在该轮胎2中,第二帘布层30绕胎圈芯24从轴向内侧朝向外侧折回。因该折回 而在第二帘布层30形成有主部36和一对折回部38。主部36在第一帘布层28的主部32 的外侧从赤道面分别朝向左右的胎圈芯24延伸。各折回部38在第一帘布层28的折回部 34的内侧从胎圈芯24朝向径向外侧延伸。
[0038] 在该轮胎2中,第一帘布层28的折回部34的端部40在径向上位于比第二帘布层 30的折回部38的端部42靠外侧的位置。该第一帘布层28的折回部34的端部40也可以 在径向上位于比该第二帘布层30的折回部38的端部42靠内侧的位置。
[0039] 在该轮胎2中,胎体12可以由一层帘布层形成。该胎体12也可以由3层以上的 帘布层形成。在安装有该轮胎2的车辆为具有较大的质量的观光式的车辆的情况下,从确 保足够的刚性的观点考虑,该胎体12优选由两层以上的帘布层形成。
[0040] 加强层14位于胎面6的径向内侧。加强层14与胎体12层叠。加强层14对胎体 12进行加强。
[0041] 在该图1中,附图标记BE表示加强层14的端部。该加强层14的端部BE位于胎 面表面20的端部TE的附近。
[0042] 在该图1中,双箭头LT表示胎面表面20的长度。该长度LT能够通过沿胎面表面 20测量从一方的胎面表面20的端部TE至另一方的胎面表面20的端部TE的长度而获得。 双箭头LB表示加强层14的长度。该长度LB能够通过沿加强层14测量从一方的加强层14 的端部BE至另一方的加强层14的端部BE的长度而获得。
[0043] 在该轮胎2中,从由加强层14实现的加强效果的观点考虑,长度LB相对于长度LT 的比优选为0. 7以上。从在胎侧8的部分防止因加强层14的端部BE而造成的刚性阶梯差 的形成的观点考虑,该比优选为1. 〇以下。
[0044] 虽未图示,但加强层14构成为包括帘线与贴胶。在该轮胎2中,加强层14的帘线 卷绕成螺旋状。该加强层14具有所谓的无缝构造。帘线实质上沿周向延伸。帘线相对于 周向的角度为5°以下,进而为2°以下。该加强层14也称为带束(band)。该加强层14利 于轮胎2的径向刚性。该加强层14抑制行驶时作用的离心力的影响。该轮胎2的高速稳 定性优异。
[0045] 在该轮胎2中,加强层14的帘线的优选材质为钢。从轻量化的观点考虑,可以将 有机纤维用于该帘线。在该情况下,作为该有机纤维,能够举例示出尼龙纤维、聚酯纤维、人 造丝纤维、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以及芳族聚酰胺纤维。
[0046] 在该轮胎2中,加强层14可以由切割帘布层构成,该切割帘布层构成为包括并列 的多根帘线与贴胶。在该情况下,各帘线以相对于赤道面倾斜的方式配置,该倾斜角度的绝 对值设定为10°以上35°以下。从加强效果的观点考虑,该加强层14也可以由在径向上 层叠的两层切割帘布层构成。在该情况下,该加强层14以内侧的切割帘布层的帘线相对于 赤道面的倾斜方向与外侧的切割帘布层的帘线相对于赤道面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式构成。 这样的加强层14也称为带束(belt)。此外,该加强层14可以构成为包括该带束和上述束 带。
[0047] 内衬16位于胎体12的内侧。内衬16与胎体12的内表面接合。内衬16由空气 阻隔性优异的交联橡胶构成。内衬16的典型的基材橡胶为丁基橡胶或卤化丁基橡胶。内 衬16保持轮胎2的内压。
[0048] 各胎圈包布18位于胎圈10的附近。若将轮胎2组装于轮辋4,则该胎圈包布18 与轮辋4抵接。通过该抵接而对胎圈10的附近加以保护。在该实施方式中,胎圈包布18 构成为包括布和浸入该布的橡胶。
[0049] 如图2所示,在该轮胎2中,三角胶26位于从胎肩部至胎圈10的胎圈芯24的区 域、即胎侧部。该三角胶26具有较大的高度。该三角胶26比现有的三角胶高。在该轮胎2 中,三角胶26有效地利于轮胎2的横向刚性,因此能够实现良好的操纵性(handling)。该 轮胎2的操纵稳定性以及高速稳定性优异。
[0050] 在该轮胎2中,三角胶26的外端44位于比胎面表面20的端部TE靠径向外侧的 位置。在该轮胎2中,三角胶26的外端44难以成为弯曲的起点。在该轮胎2中,胎侧部整 体挠曲,因此能够实现良好的吸震性。该轮胎2的乘坐舒适性优异。并且,如上所述,借助 具有较大高度的三角胶26能够实现操纵稳定性以及高速稳定性的提高。根据本发明,能够 获得一种摩托车用充气轮胎2,其不会使乘坐舒适性受损,且能够实现操纵稳定性以及高速 稳定性的提尚。
[0051] 在图2中,附图标记Pa是通过三角胶26的外端44的、相对于加强层14的内表面 的法线与该内表面的交点。在本申请中,该交点Pa与三角胶26的外端44对应。双箭头 Lab表示从加强层14的端部BE至该交点Pa的长度。该长度Lab是三角胶26与加强层14 重叠的长度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