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袋泡茶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9402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异形袋泡茶及其加工工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袋泡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形袋泡茶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袋泡茶指将茶叶装在袋子中进行浸泡的茶叶。相比散装茶叶,袋装茶在浸泡时可以避免碎茶叶散落在茶汤中,使用方便,深受消费者喜爱。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塔型袋泡茶袋,大多为矩形结构或者塔形结构,所用的装茶袋都是通过手工制作的,然后还需要手动将茶叶装入装茶袋中进行封闭,操作时间较长,生产效率不高。而且,因为现在的袋泡茶装茶袋的形状都为一个让茶叶聚拢在一起的结构,泡茶时,水先浸湿袋泡茶中靠近装茶袋外侧的茶叶,而在装茶袋最中心的茶叶因为被包裹住并不能及时浸泡出茶汤。这使现有的袋泡茶的浸出率低,浸泡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能够使茶叶均匀浸泡且浸出率高的异形袋泡茶。

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如下方案:

方案一:本方案中的异形袋泡茶,包括装茶袋和装载在装茶袋内的茶叶;所述装茶袋内装载有泡腾片;所述装茶袋包括用来装载茶叶的球体以及用来装载泡腾片的多个叶片;所述球体位于所有叶片的中心位置,所述叶片为中空结构,叶片与球体连通;所有叶片与球体的连通位置均匀分布在球体的同一圆周上;泡腾片设置在叶片靠近球体的位置处;所有叶片在未浸泡时包裹球体。

原理及效果:

本发明中的异形袋泡茶的所有叶片在未浸泡时包裹球体,即未泡开的时候,异形袋泡茶整个为一个有多个叶片包裹着一个球体的类球体形状。将异形袋泡茶加水冲泡时,包裹着球体的叶片浸入水中,水浸入到叶片中浸湿叶片中的泡腾片。泡腾片遇水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将中空的叶片撑开,使叶片与球体的连通通道打开。因为球体中填充满了茶叶,所以二氧化碳几乎全部向中空且无填充物的叶片方向填充。二氧化碳在叶片中逐渐向远离球体的方向填充,球体中的茶叶在被水浸泡的同时也随着二氧化碳形成的气流向着叶片内运动。球体内的茶叶在向叶片填充过程中,使整个装茶袋的各个叶片自动填充了茶叶,使茶叶在运动过程中,能够使每片茶叶都与水进行接触,避免中间的茶叶被包裹住而不能及时接触水的问题。

因为叶片周向设置在球体的同一圆周上且叶片与球体连通,当在泡茶的时候,泡腾片产生的二氧化碳打开叶片与球体之间的连通通道,装满茶叶的球体和中空的叶片使通道的两端形成气压差,使球体中的茶叶被挤到中空的叶片中。同时,因为二氧化碳在向着远离球体的方向运动,会随着水流的逐渐浸入叶片随着二氧化碳的运动方向产生水流,这些混合着气流的水流也会使浸泡在水中的茶叶能够随着二氧化碳形成的气流和水流而向着叶片运动。而茶叶在运动过程中,会更加充分地与水流中的水接触,加快每片茶叶与水的接触浸泡。同时,因为球体与多个叶片形成的形状,增加了装茶袋与水的接触面积,可以使每个叶片内的茶叶以及球体内的茶叶能够更加快速地与水接触,使装茶袋内的茶叶能够均匀浸泡并有较高的浸出率。

方案二:进一步,所述叶片为螺旋结构,且所有伸展开的叶片形成螺旋桨结构。

所有叶片都为螺旋结构,相比单纯的片状结构,形成的螺旋桨其转动时产生的旋转力更大。在叶片浸泡伸展开后能够形成一个以球体为中心的伸展的螺旋桨结构,螺旋桨结构能够在收到力的时候产生旋转。相比当泡腾片产生的二氧化碳与茶叶在向叶片内运动时,会产生一个冲力,加上叶片与水接触逐渐从包裹球体的状态展平,这个冲力会随着叶片伸展的动作,使整个装茶袋的叶片产生旋转。而叶片在带动球体在水中旋转,增加水冲泡茶叶的力度,将茶叶中的物质冲泡出来,增加茶叶的浸出率。

方案三:进一步,所述泡腾片为遇水产生二氧化碳的泡腾片。

泡腾片遇水只产生二氧化碳,没有其他不适于与茶一起饮用的物质产生。

方案四:进一步,所述装茶袋均包括通过热压机进行自动缝合的两个半茶袋。

两个半茶袋直接通过热压机可以制成装茶袋,避免手工缝制浪费时间,有效提高袋装茶的生产时间。

方案五:进一步,所述半茶袋中包括一体成型的半球体以及与半球体连通的多个半叶片;半球体和半叶片具有朝向相同的开口端,且在半球体和半叶片的开口端上涂覆有遇热融化的食用胶。

半茶袋上的半球体和半叶片都在同一侧开口,方便与另一个半茶袋组成一个完成的装茶袋。而通过开口端的遇热融化的食用胶,能够使两个半茶袋通过被融化的糖浆粘合起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高,生产出的袋泡茶浸出率高的异形袋泡茶的加工工艺。

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如下方案:

方案六:本方案中的异形袋泡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半茶袋;通过模具,用纸浆一体成型浇注半球体以及与半球体连通的半叶片;

步骤二,罐装茶叶;将茶叶灌装在半球体中;

步骤三,填充泡腾片;将泡腾片用遇水则化的糖浆固定在半叶片与半球体的交界处;

步骤四,封装装茶袋;在一个填充好茶叶和泡腾片的半茶袋的开口端涂上遇热融化的食用胶,并将另一个空的半茶袋覆盖在该半茶袋之上,形成一个完整的装茶袋;

步骤五,真空挤压;向下按压装茶袋,在按压的同时旋转装茶袋,叶片在随着装茶袋旋转的过程中挤压包裹住装茶袋,形成球状的异形袋泡茶;

步骤五,包装;用防水膜包裹异形袋泡茶。

本发明在制作组合装茶袋的同时,已经将茶叶和泡腾片密封在装茶袋中了。几个步骤同时进行,避免了在做好装茶袋后另外手动装入茶叶并手工封闭的麻烦。而且,因为半茶袋是用纸浆浇注而成的,有一定的硬度,能够直接通过机械手等自动化器械将茶叶和泡腾片装入到半茶袋中,能够有效节约生产时间。

用来固定泡腾片的糖浆,在泡茶的时候,糖浆遇水则化,不再固定住泡腾片,可以使泡腾片在溶解的过程中被产生的二氧化碳推动一起向叶片中的中空部位运动,即远离球体的方向运动,有利于尽快伸展叶片,打通叶片与球体之间的通道,使茶叶快点运动到叶片中与水充分接触。同时,糖浆溶解在水中,为茶汤增添甘甜的味道,尤其适合红茶等适于加糖的茶叶饮用。

运用本工艺能够大大加快袋泡茶的生产速度,节约人工装茶和封闭茶袋的时间。通过本工艺生产出的异形袋泡茶能够使每一片茶叶与水快速且充分接触,能够加快浸出物出现的时间,提高浸出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球形袋泡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装载有茶叶和泡腾片的半茶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球体1、叶片2、半球体3、半叶片4、茶球5、泡腾片6。

本实施例中的异形袋泡茶,包括泡开后呈太阳形状的装茶袋和装载在装茶袋内的茶叶以及泡腾片6;装茶袋包括用来装载茶叶的球体1以及用来装载泡腾片6的四个叶片2;球体1位于中心位置,叶片2为中空螺旋状结构,叶片2与球体1连通;所有叶片2与球体1的连接位置均匀分布在球体1的同一圆周上;泡腾片6设置在叶片2靠近球体1的位置处;所有叶片2螺旋包裹球体1。

装茶袋包括通过热压机进行自动缝合的两个半茶袋。

两个半茶袋直接通过热压机可以制成装茶袋,避免手工缝制浪费时间,有效提高袋装茶的生产时间。

半茶袋中包括一体成型的半球体31以及与半球体31连通的多个半叶片42;半球体31和半叶片42的同一侧开口,在开口端涂覆有遇热融化的食用胶。

半茶袋上的半球体31和半叶片42都在同一侧开口,方便与另一个半茶袋组成一个完成的装茶袋。而通过开口端的遇热融化的食用胶,能够使两个半茶袋被融化的糖浆粘合起来。

所有叶片2的同一侧具有螺旋面。所有叶片2一起构成一个类似螺旋桨的结构,当泡腾片6产生的二氧化碳与茶叶在向叶片2内运动时,会产生一个冲力,加上叶片2与水接触逐渐从包裹球体1的状态展平,这个冲力会随着叶片2伸展的动作,使整个装茶袋的叶片2产生旋转。而叶片2在带动球体1在水中旋转,增加水冲泡茶叶的力度,将茶叶中的物质冲泡出来,增加茶叶的浸出率。

泡腾片6为遇水仅产生二氧化碳的泡腾片6。泡腾片6遇水只产生二氧化碳,没有其他不适于与茶一起饮用的物质产生。

本实施例中的异形袋泡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半茶袋;通过模具,用纸浆一体成型浇注半球体31以及与半球体31连通的半叶片42;

步骤二,罐装茶叶;将茶叶灌装在半球体31中;

步骤三,填充泡腾片6;将泡腾片6用遇水则化的糖浆固定在半叶片42与半球体31的交界处;

步骤四,封装装茶袋;在一个填充好茶叶和泡腾片6的的半茶袋的开口端涂上遇热融化的食用胶,并将另一个空的半茶袋覆盖在该半茶袋之上,形成一个完整的装茶袋;

步骤四,真空挤压;向下按压装茶袋,在按压的同时旋转装茶袋,形成球状的异形袋泡茶;

步骤五,包装;用防水膜包裹异形袋泡茶。

在步骤二中,先将茶叶制成茶球5,再将茶球5灌装到半球体31中。将茶球5放入半球体31中,能够更有利于异形袋泡茶做成球形结构。

直接在制茶时的揉捻过程中将揉捻成球的茶球5灌装入半球体31中。通过旋转装有茶球5和泡腾片6的装茶袋,将叶片2包裹到球体1上。将包裹成类球形结构的异形袋泡茶放入锅中炒制,使整个异形袋泡茶形成一个整体,同时进一步减少茶叶中的水分含量,增加茶叶的保存时间。炒制的温度以及泡茶的水温都低于热压密封装茶袋的温度,即在炒制和泡茶的时候,食用胶不会融化,装茶袋完好,不会有碎茶叶溢出。食用胶可以选用现在常用的诸如硅橡胶熔点较高的糖浆,糖浆可以选用现在常用的诸如高麦芽糖浆等水溶性较好的糖浆。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