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338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材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钢管生产的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下料成型、打捆是钢管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现有的钢管下料通常采用人工下料的方式,从输送辊道过来的钢管经过人工抬起来,然后搬运下来,再放置在一起,进行打包捆扎,耗费大量的人力,工作效率低下,现有常借助外力辅助钢管运输,但是稳定性较差;另外,在搬运及堆积钢管的过程中钢管与钢管之间不可避免的发生碰撞,碰撞发出的声音也就成了整个车间内最主要的噪音来源,而且碰撞也容易造成钢管的表面损伤;钢管的打包平台高度往往取决于传输高度,过高或过低不适合打包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下料装置,能够自动下料收料,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输送稳定性好,另外还能避免钢管速度过大造成的钢管之间碰撞产生的噪音以及钢管表面的损伤,操作便利。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下料装置,设置在切管机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预设数量的传送辊、推料板、收料板,所述传送辊设置为V型辊,传送辊两端通过转轴以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推料板设置在相邻传送辊之间,推料板表面倾斜设置并指向收料板,推料板底端设置有升降控制单元;收料板设置在支架的侧面,收料板远离支架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收料板末端设置有挡板,收料板表面设置有减速带。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控制单元设置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筒与底面固定连接,液压缸的伸缩杆与推料板底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带设置为折线形。

进一步的,所述收料板底端设置有用以调节收料板高度和倾斜度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液压缸Ⅰ和液压缸Ⅱ,所述液压缸Ⅰ和液压缸Ⅱ分别独立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结构底端设置有行走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通过轴套与支架相连接,轴套连接有驱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V型传送辊不仅能够起到传输作用,而且能够起到夹持钢管的作用,无需借助外力即可保持钢管传送的稳定性,稳定性好,维持成本低;设置的推料板通过自身表面倾斜度能够在将钢管托举的同时依靠钢管的自重滑落至收料板,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提高工作效率;设置的减速带能够增大与收料板表面的摩擦力,从而降低钢管在收料板表面的运行速度,避免钢管速度过大造成的钢管之间碰撞产生的噪音以及钢管表面的损伤;收料板下端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通过控制液压缸Ⅰ和液压缸Ⅱ的伸缩高度,以调节收料板至适合打包的水平高度,完成下料打包的工作,提高打包工作的操作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管传输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管托举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收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切管机,2.支架,3.传送辊,31.转轴,32.轴套,4.推料板,5.收料板,51.液压缸Ⅰ,52.液压缸Ⅱ,6.升降控制单元,7.挡板,8.减速带,9.行走机构,10.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下料装置,设置在切管机1的输出端,包括支架2、预设数量的传送辊3、推料板4、收料板5,所述传送辊3设置为V型辊,传送辊3两端通过转轴31以旋转的方式设置在支架2上,传送辊3不仅靠转动将钢管10由前向后传送,而且V型辊的设置能够起到夹持钢管10的作用,无需借助外力即可保持钢管10传送的稳定性;

所述推料板4设置在相邻传送辊3之间,推料板4表面倾斜设置并指向收料板5,推料板4底端设置有升降控制单元6,升降控制单元6能够托举推料板4使其高度超过传送辊3高度,从而钢管10落到推料板4表面,并沿推料板4的倾斜表面送至收料板5;

收料板5设置在支架2的侧面,收料板5远离支架2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收料板5末端设置有挡板7,钢管10进入收料板5后沿其倾斜方向滚落存放,并由挡板7将放置的钢管10挡住;

如图4所示,收料板5表面设置有减速带8,减速带8设置为折线形,用以增大收料板5表面的摩擦力,从而降低钢管10在收料板5表面的运行速度,避免钢管10速度过大造成的钢管10之间碰撞产生的噪音以及钢管10表面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控制单元6设置为液压缸,液压缸的缸筒与底面固定连接,液压缸的伸缩杆与推料板4底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收料板5底端设置有用以调节收料板5高度和倾斜度的调节机构,所述的调节机构包括液压缸Ⅰ51和液压缸Ⅱ52,所述液压缸Ⅰ51和液压缸Ⅱ52分别独立控制,用以调节收料板5适宜收料的倾斜度以及适宜打包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节结构底端设置有行走机构9,便于移开收料板5,方便钢管的打包整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轴31通过轴套32与支架相连接,轴套32连接有驱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是:钢管经切管机1切割后落入传送辊3辊面,并由传送辊3夹持着向前运输,到达预设地点后,启动升降控制单元6,升降控制单元6托举推料板4使其高度超过传送辊3高度,从而钢管10落到推料板4表面,并在自重下沿推料板4的倾斜表面送至收料板5,经过多个减速带8,最终钢管10缓慢进入收料板5存放,最后通过调节机构分别控制液压缸Ⅰ51和液压缸Ⅱ52的伸缩高度,以调节收料板5至适合打包的水平高度,完成下料打包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V型传送辊3不仅能够起到传输作用,而且能够起到夹持钢管10的作用,无需借助外力即可保持钢管10传送的稳定性,稳定性好,维持成本低;设置的推料板4通过自身表面倾斜度能够在将钢管10托举的同时依靠钢管10的自重滑落至收料板5,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提高工作效率;设置的减速带8能够增大与收料板5表面的摩擦力,从而降低钢管10在收料板5表面的运行速度,避免钢管10速度过大造成的钢管10之间碰撞产生的噪音以及钢管10表面的损伤;收料板5下端设置的调节机构能够通过控制液压缸Ⅰ51和液压缸Ⅱ52的伸缩高度,以调节收料板5至适合打包的水平高度,完成下料打包的工作,提高打包工作的操作便利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