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高粘度弹性体的挤出机螺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4502发布日期:2021-05-11 14:41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于高粘度弹性体的挤出机螺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出机螺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高粘度弹性体的挤出机螺杆结构。



背景技术:

挤出机是属于塑料机械的种类之一,螺杆挤出机是依靠螺杆旋转产生的压力及剪切力,能使得物料可以充分进行塑化以及均匀混合,通过口模成型,螺杆属于挤出机零件之一,并且挤出机是通过螺杆对物料进行挤压,同时进行推送物料。

但现有挤出机物料通常是使用螺杆结构进行混合,而螺杆结构对物料不便于搅拌,从而导致了物料通过螺杆混合时造成混合效果一般的问题,并且搅拌后不便于对物料进一步的混合搅拌,导致了不能更好的均匀混合物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适于高粘度弹性体的挤出机螺杆结构,解决了现有挤出机物料通常是使用螺杆结构进行混合,而螺杆结构对物料不便于搅拌,从而导致了物料通过螺杆混合时造成混合效果一般的问题,并且搅拌后不便于对物料进一步的混合搅拌,导致了不能更好的均匀混合物料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于高粘度弹性体的挤出机螺杆结构,包括挤压机管、入料斗、电机、螺旋杆、搅拌装置和混合机构,所述挤压机管顶端面右侧设置有入料斗,所述挤压机管右端设置有电机,所述挤压机管内部设置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中端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螺旋杆中端设置有混合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由转动块、搅拌叶、搅拌框、铲块、防腐层和挡块组成,所述螺旋杆中端设置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表面设置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顶端设置有搅拌框,所述搅拌框右端设置有铲块,所述搅拌叶表面设置有防腐层,所述搅拌叶右端设置有挡块。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机构由齿条、齿轮、转动环、齿条环、反向螺旋叶和密封条组成,所述螺旋杆中端内侧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进行啮合转动,所述转动环通过齿条环与齿轮进行啮合转动,所述转动环表面设置有反向螺旋叶,所述转动环右端设置有密封条。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机管表面设置有防水防腐层,并且挤压机管内部表面光滑。

进一步的,所述铲块呈圆形,并且铲块斜角面角度为30°,并且斜角面表面为光滑。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所述齿轮位于齿条上下两端,另外所述齿轮两个位于所述齿条前后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条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位于转动环右端,另一个所述密封条位于转动环左端,并且密封条呈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前端面设置有斜角,斜角表面光滑,并且斜角角度为30°。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采用不锈钢材质,使齿轮具有更好的耐用效果,以及齿轮具有更好的防锈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采用合金钢材质,使搅拌叶具有极高的硬度和不易变形的效果,以及具有防锈的效果。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现有挤出机物料通常是使用螺杆结构进行混合,而螺杆结构对物料不便于搅拌,从而导致了物料通过螺杆混合时造成混合效果一般的问题,通过螺旋杆中端设置有搅拌装置,物料通过螺旋杆运输至搅拌装置内时,转动块通过螺旋杆转动而进行转动,使转动块带动搅拌叶进行转动,同时搅拌框通过搅拌叶与转动块进行转动,在搅拌框转动时带动铲块进行转动,铲块转动可避免物料堆积于搅拌框底端角落,而搅拌叶转动同时带动挡块进行转动,挡块可将物料向内运料,而搅拌叶转动可对物料进行翻滚搅动,使物料提升混合效果,搅拌叶呈弧形,物料可通过搅拌叶的弧度进行继续运料,防腐层可对搅拌叶表面进行保护,达到了对物料进行搅拌而提升混合效果的有益效果。

2)为解决现有挤出机对物料搅拌后不便于对物料进一步的混合搅拌,导致了不能更好的均匀混合物料的问题,通过螺旋杆中端设置有混合机构,当物料通过搅拌叶运输置混合机构内时,齿条通过螺旋杆进行转动,使齿轮沿齿条表面进行啮合转动,同时齿轮进行反方向转动,齿轮转动同时,使齿条环进行与螺旋杆反方向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环进行转动,而转动环转动时带动反向螺旋叶进行方向转动,方向转动的反向螺旋叶将物料进行进一步的混合,并且转动的反向螺旋叶将物料继续推送,而密封条可避免转动环转动时物料渗入齿轮内,达到了对物料进行进一步混合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合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混合装置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挤压机管-1、入料斗-2、电机-3、螺旋杆-4、搅拌装置-5、转动块-51、搅拌叶-52、搅拌框-53、铲块-54、防腐层-55、挡块-56、混合机构-6、齿条-61、齿轮-62、转动环-63、齿条环-64、反向螺旋叶-65、密封条-6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于高粘度弹性体的挤出机螺杆结构:包括挤压机管1、入料斗2、电机3、螺旋杆4、搅拌装置5和混合机构6,挤压机管1顶端面右侧设置有入料斗2,挤压机管1右端设置有电机3,挤压机管1内部设置有螺旋杆4,螺旋杆4中端设置有搅拌装置5,螺旋杆4中端设置有混合机构6。

其中,所述搅拌装置5由转动块51、搅拌叶52、搅拌框53、铲块54、防腐层55和挡块56组成,所述螺旋杆4中端设置有转动块51,所述转动块51表面设置有搅拌叶52,所述搅拌叶52顶端设置有搅拌框53,所述搅拌框53右端设置有铲块54,所述搅拌叶52表面设置有防腐层55,所述搅拌叶52右端设置有挡块56。

其中,所述混合机构6由齿条61、齿轮62、转动环63、齿条环64、反向螺旋叶65和密封条66组成,所述螺旋杆4中端内侧设置有齿条61,所述齿轮62与齿条61进行啮合转动,所述转动环63通过齿条环64与齿轮62进行啮合转动,所述转动环63表面设置有反向螺旋叶65,所述转动环63右端设置有密封条66。

其中,所述挤压机管1表面设置有防水防腐层,并且挤压机管1内部表面光滑,使挤压机管1具有更好的耐用效果,以及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其中,所述铲块54呈圆形,并且铲块54斜角面角度为30°,并且斜角面表面为光滑,使物料粘于铲块54表面的效果。

其中,所述齿轮62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所述齿轮62位于齿条61上下两端,另外所述齿轮62两个位于所述齿条61前后两端,使转动环具有更好的转动效果。

其中,所述密封条66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位于转动环63右端,另一个所述密封条66位于转动环63左端,并且密封条呈圆形,具有更好的防护齿轮的效果。

其中,所述挡块56前端面设置有斜角,斜角表面光滑,并且斜角角度为30°,使挡块56具有更好的将物料运至搅拌叶52的效果。

其中,所述齿轮62采用不锈钢材质,使齿轮具有更好的耐用效果,以及齿轮具有更好的防锈效果。

其中,所述搅拌叶52采用合金钢材质,使搅拌叶具有极高的硬度和不易变形的效果,以及具有防锈的效果。

本专利所述的齿轮62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62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随着生产的发展,齿轮运转的平稳性受到重视。

工作原理:电机3输出轴转动,带动螺旋杆4进行转动,然后将物料通过入料斗2入料,物料通过螺旋杆4进行运输,物料通过螺旋杆4运输至搅拌装置5内时,转动块51通过螺旋杆4转动而进行转动,使转动块51带动搅拌叶52进行转动,同时搅拌框53通过搅拌叶52与转动块51进行转动,在搅拌框53转动时带动铲块54进行转动,铲块54转动可避免物料堆积于搅拌框53底端角落,而搅拌叶52转动同时带动挡块56进行转动,挡块56可将物料向内运料,而搅拌叶52转动可对物料进行翻滚搅动,使物料提升混合效果,搅拌叶52呈弧形,物料可通过搅拌叶52的弧度进行继续运料,防腐层55可对搅拌叶表面进行保护,避免搅拌叶52被腐蚀而损坏,达到了对物料进行搅拌而提升混合效果的有益效果,当物料通过搅拌叶52运输置混合机构6内时,齿条61通过螺旋杆4进行转动,使齿轮62沿齿条61表面进行啮合转动,同时齿轮62进行反方向转动,齿轮62转动同时,使齿条环64进行与螺旋杆4反方向转动,从而带动转动环63进行转动,而转动环63转动时带动反向螺旋叶65进行方向转动,方向转动的反向螺旋叶65将物料进行进一步的混合,并且转动的反向螺旋叶65将物料继续推送,而密封条66可避免转动环63转动时物料渗入齿轮62内,达到了对物料进行进一步混合的有益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