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内缸配气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0955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塞内缸配气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活塞内缸配气机构,它包括活塞体和与活塞体相配合的内缸,活塞体中心设有中心孔,所述的活塞体上设有多个多边形槽;所述的内缸左端外侧均布多个腰形孔,腰形孔用于向前后气室供气,内缸右端外侧均布多个进气孔。本发明确保高压气体的流畅通过,高压气体损失小,内缸上钻孔个数少、孔径小、增加了内缸的强度;减小了热处理内应力,增强了内缸工作时的稳定性。
【专利说明】一种活塞内缸配气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冲击设备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活塞内缸配气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无阀潜孔冲击器是一种典型的气动冲击设备,它是潜孔钻机的钻具,是钻机实施钻孔的工作机构。气动冲击设备中具有重要的配气机构,而经常使用的是活塞内缸式配气机构。目前的活塞内缸式配气机构具有以下的缺点:高压气体通过后高压气体损失大,内缸上钻孔个数多、孔径大,造成内缸的强度差;而且加工后热处理内应力大,内缸工作时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塞内缸配气机构,其确保高压气体的流畅通过,高压气体损失小,内缸上钻孔个数少、孔径小、增加了内缸的强度;减小了热处理内应力,增强了内缸工作时的稳定性。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活塞内缸配气机构,它包括活塞体和与活塞体相配合的内缸,活塞体中心设有中心孔,所述的活塞体上设有多个多边形槽;所述的内缸左端外侧均布多个腰形孔,腰形孔用于向前后气室供气,内缸右端外侧均布多个进气孔。
[0006]上述的多边形槽分布在活塞体的前段、中段和后段,每段均设置多个,每段的多变形槽均布在活塞体的圆周面上。
[0007]上述的腰形孔数量为4 - 6个,所述的进气孔的数量为8个。
[0008]本发明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0009]本发明确保高压气体的流畅通过,高压气体损失小,内缸上钻孔个数少、孔径小、增加了内缸的强度;减小了热处理内应力,增强了内缸工作时的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发明在钻具冲击器上的应用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发明中活塞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发明中内缸的剖视图;
[0014]图4为本发明工作时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发明工作时提杆吹渣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5所示,一种活塞内缸配气机构,它包括活塞体I和与活塞体相配合的内缸2,活塞体中心设有中心孔3,所述的活塞体上设有多个多边形槽4 ;所述的内缸左端外侧均布多个腰形孔5,腰形孔用于向前后气室供气,内缸右端外侧均布多个进气孔6。
[0017]优选地,所述的多边形槽分布在活塞体的前段、中段和后段,每段均设置多个,每段的多变形槽均布在活塞体的圆周面上。所述的腰形孔数量为4 - 6个,所述的进气孔的数量为8个。
[0018]活塞体表设有多个多边行槽,确保高压气体P的流畅通过,高压气体损失小。活塞中间设有唯一中心气孔。
[0019]内缸为薄壁件,左侧设有4 - 6个腰行孔供气分别向前后气室供气。腰行孔的数量根据冲击器的大小而定,右侧设有8个进气孔。内缸上钻孔个数少、孔径小、增加了内缸的强度。减小了热处理内应力,增强了内缸工作时的稳定性。
[0020]活塞不断的在内缸中上下运动,从而使内缸左侧腰行孔成周期性的关、闭动作。使冲击器达到无阀的工作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活塞内缸配气机构,它包括活塞体(I)和与活塞体相配合的内缸(2),活塞体中心设有中心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体上设有多个多边形槽(4);所述的内缸左端外侧均布多个腰形孔(5),腰形孔用于向前后气室供气,内缸右端外侧均布多个进气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内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边形槽分布在活塞体的前段、中段和后段,每段均设置多个,每段的多变形槽均布在活塞体的圆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塞内缸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形孔数量为4 一 6个,所述的进气孔的数量为8个。
【文档编号】F15B15/20GK103671351SQ201210360917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龚康强, 孙超 申请人:宜昌市五环钻机具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