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4470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发光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显示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0002] 叠层有机发光器件包含多个串联的层叠结构的发光单元,其中每个发光单元包括 发光层和位于发光层两侧的有机层,其发光效率随着串联元件的个数成倍数成长,与传统 有机发光器件相比,叠层有机发光器件可以提高电流效率、延长器件寿命并增强照明亮度。
[0003] 在现有技术中,叠层有机发光器件中的发光单元常采用如图1所示的组合方式, 其中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可为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二者发射的不同颜色的光混 合后可得到所需的其他颜色的光,如常见的一种叠层型白光有机发光器件中,第一发光单 元为蓝色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为黄色发光单元,两个发光单元发射的蓝光和黄光混合 后得到白光。
[0004] 在该结构的叠层有机发光器件中,如需改变发射的光的色温时,需提高某个颜色 的光的光强度,常用解决方法为在有机发光器件层叠结构中串联两个或多个该颜色的发光 单元,以增大该颜色光的光强度,然而,随着层叠数量的增多,有机发光器件的厚度也随之 增加,且其驱动电压也随之增大,增加了有机发光器件的产品厚度和产品功耗。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可在不增加有机发光器件产品厚度和驱动电压 的情况下,提高所需颜色的光强度。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种有机发光器件,包括衬底基板、形成于衬底基板上的反射电极、设置于反射电 极上的第一发光单元以及至少一个位于第一发光单元背离反射电极一侧的第二发光单元, 其特征在于:
[0008] 第一发光单元与其相邻的第二发光单元之间设有半透明连接层,半透明连接层与 反射电极配合形成微腔结构,蓝色发光单元位于微腔结构中。
[0009] 上述有机发光器件中,半透明连接层与反射电极构成微腔结构中的两个反射镜, 通过调整反射电极与半透明连接层之间的光程长,可以使第一发光单元发射的光在反射电 极与半透明连接层之间反复反射,并增强特定波长的光的强度而向外部射出,且不影响第 二发光单元发射的光强度,从而上述有机发光器件在不增加有机发光器件产品厚度和驱动 电压的情况下,增强了所需颜色的光强度。
[0010] 优选地,第一发光单元为蓝色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为黄色发光单元,且其数量 为一个。
[0011] 优选地,半透明连接层为银、铝、镁、钙、镱或者锂材料制备的半透明连接层。
[0012] 优选地,半透明连接层为银材料制备的半透明连接层时,半透明连接层的厚度为 10-30nm〇
[0013] 优选地,黄色发光单元中黄色发光层的设置位置位于以半透明连接层为主的第一 反节点上。
[0014] 优选地,黄色发光单元中黄色发光层与半透明连接层之间的有机层的厚度为 20 ~35nm。
[0015] 优选地,黄色发光单元中黄色发光层与半透明连接层之间的有机层的厚度为 25nm〇
[0016] 优选地,蓝色发光单元的厚度为60-90nm。
[0017] 优选地,蓝色发光单元的厚度为70nm。
[0018] 优选地,蓝色发光单元的厚度为165nm-215nm〇
[0019] 优选地,反射电极为银材料或者铝材料制备的反射电极。
[0020] 优选地,反射电极的厚度为80-300nm〇
[0021] 优选地,反射电极的厚度为200nm〇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层叠型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层叠型白光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层叠型白光有机发光器件的光谱特征数据图;
[0026] 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层叠型白光有机发光器件的光谱特征数据 图。
[0027] 附图标记:
[0028] 101,衬底基板; 102,反射电极; 103,第一发光单元;
[0029] 104,第二发光单元;105,透明电极; 106,半透明连接层;
[0030] 203,蓝色发光单元;204,黄色发光单元;30,微腔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 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 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 如图2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包括衬底基板101、 形成于衬底基板上的反射电极102、设置于反射电极102上的第一发光单元103、设置于第 一发光单元103背离反射电极一侧的第二发光单元104,设置于第二发光单元104背离反 射电极一侧的透明电极105,第一发光单元103和第二发光单元104为不同颜色的发光单 元,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该有机发光器件中的第二发光单元104可为多个,且可采用反射电 极102为阴极、透明电极105为阳极的结构,或,采用反射电极102为阳极、透明电极105为 阴极的结构,其中:
[0033] 第一发光单元103与第二发光单元104之间设有半透明连接层106,半透明连接层 106与反射电极102配合形成微腔结构30,第一发光单元103位于微腔结构30中。
[0034] 如图2所示,上述有机发光器件中,半透明连接层106与反射电极102构成微腔结 构20中的两个反射镜,通过调整反射电极102与半透明连接层106之间的光程长,可以使 第一发光单元103发射的光在反射电极102与半透明连接层106之间反复地反射,并增强 特定波长的光的强度而向外部射出,且不影响第二发光单元104发射的光强度,因此上述 有机发光器件在不增加有机发光器件产品厚度和驱动电压的情况下,增强了所需颜色的光 强度。
[0035] 在现有技术中,叠层型白光有机发光器件常见的发光单元组合方式如图1所示的 叠置结构,且蓝色发光单元位于靠近反射电极一侧,该组合方式可同时发挥有机发光器件 中荧光材料与磷光材料的优势,得到优化的发光效率与使用寿命。图4为一种采用此组合 方式的层叠型白光有机发光元件的光谱特征数据图,表示有机发光元件的相对于光波长的 光强度,其中形成弱峰的波段430nm至480nm对应于蓝光发光单元的发光范围、形成强峰的 另一波段580nm至680nm对应于黄光发光单元的发光范围;由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