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二酮哌嗪的植物提取物及其制造方法_6

文档序号:95523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样地进行,酶处理的反应温度变为50°C且加热处理 的加热时间变为8小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地使用LC-MS/ MS对所得到的茶提取物(样品No. 1~8)进行分析。
[0177] 表 6
[0178]
[0179] 结果如表7所示。表明不进行在液体中的高温高压处理时,无法生成二酮哌嗪(样 品No. 1~4)。此外,与样品No. 5~8进行对比得到以下见解。
[0180] ?通过进行前处理(提取处理),所得到的茶提取物中的二酮哌嗪浓度增加。
[0181] ?通过加热处理与酶处理中的任一种方法均可得到寡肽,但酶处理更为有效且高 效。
[0182] 通过适当使用前提取、加热处理及酶处理,可得到显著大量地包含单位Bx的二酮 哌嗪的总量为900 μ g/100g/Bx以上的植物提取物(茶提取物)。据此,提示本发明对高 浓度包含二酮哌嗪的植物提取物及其制造有利。此外,提示可得到以l〇yg/l〇〇g/Bx以上 的浓度分别含有 Cyclo(Ala-Gln)、Cyclo(His-Pro)、Cyclo (Ala-Ala)、Cyclo(Gly-Pro)、 Cyclo(Ser-Tyr)、Cyclo (Pro-Thr)、Cyclo(His-Phe)、Cyclo(Ala-Pro)、Cyclo(Phe-Ser)、 Cyclo(Gly-Leu)、Cyclo (Gly-Phe)、Cyclo(Pro-Pro)、Cyclo(Asp-Phe)、Cyclo(Val-Pro)、 Cyclo(Pro-Tyr)、Cyclo(Met-Pro)、Cyclo(Leu-Pro)、Cyclo(Phe-Pro)、Cyclo(Leu-Phe)及 Cycl〇(LeU-LeU)的植物提取物(茶提取物)。提示本发明对制造上述二酮哌嗪中的一个以 上也有用。
[0183] 进而,通过进行前处理、酶处理来生成CyCl〇(Ph e-Phe)。据此,提示根据本发明可 得到单位Bx的Cyclo (Phe-Phe)含量为10 μ g/100g/Bx以上的植物提取物(茶提取物)。 疏水性高的Cyclo (Phe-Phe)可在提取物中(水溶液中)稳定地维持。
[0184] 进行样品No. 5~8的香味评价时,提取物自身为不伴随以苦味为代表的味道的 提取物。分别制备含有与N〇5.样品为相同浓度的CyCl〇(Leu-Pr 〇)、CyCl〇(Phe-Pr〇)及 Cyclo (Leu-Trp)中的1种或全部3种的水溶液来进行香味评价时,由于可显著感知到苦味, 故而提不通过在茶提取物中存在从而苦味得到减少。


[0188] (实施例7)由植物体的二酮哌嗪的制造(4)
[0189] 由于在实施例6中确认了前提取的有用性,故而关于前提取的次数进行研究。作 为植物体,使用鹿儿岛县产的一番茶茶叶(品种:茶树种、总氮:6. 3% )。为了进一步提高 二酮哌嗪的浓度,实施前提取的最佳次数的研究。前提取按照如下要领实施。在l〇g茶叶 中加入200g热水适当搅拌并进行5分钟提取。提取完成后,用140目筛过滤并废弃提取 液。在实施两次以上前提取的水准下,在过滤所得到的茶叶渣中再次加入200g热水重复同 样的操作。这样,在实施了 0次~3次前提取的茶叶(初始量10g)中倒入200g的50°C热 水,添加 lg酶蛋白酶(Amano Enzyme,protin NY100),并一边用搅拌子搅拌(300rpm) -边 在50°C的水浴内使其反应3小时。其后,通过在95°C下保持30分钟使酶失活。将所得到 的茶叶液体混合物放入高压灭菌器(Τ0ΜΥ精工),将在135°C下进行8小时高温高压处理后 的液体用140目筛过滤,从而得到茶提取物。将所得到的提取液分别进行Bx测定后,与实 施例1同样地使用LC-MS/MS对二酮哌嗪的浓度进行定量。
[0190] 结果如表8所示。对应于前提取的次数,二酮哌嗪的生成量增加。前提取的次数 与可溶性成分的去除率的关系如图3所示。可溶性成分的去除率通过式"(前提取所得到 的采液量(总量)(g) X其白利度[Bx]V(反复进行10次下述操作时的采液量(g):在相 对于植物体的重量为30倍量的热水中提取10分钟X其白利度[Bx]) X 100(% ) "进行计 算。可知通过反复进行3次前提取,可去除95%以上的可溶性成分。
[0191] 表 8
[0192]
[0194](实施例8)由植物体的二酮哌嗪的制造(5)
[0195] 由于在实施例6中确认了酶处理的有用性,故而关于酶的种类进行研究。研究的 酶为如下9种。
[0196] <样品No. 9 > protin NY100 :来自解淀粉芽孢杆菌的蛋白酶(内酞酶)
[0197] <样品No. 10 > Thermoase 160 :来自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耐热性蛋白酶(内酞 酶)
[0198] <样品No. 11 > Thermoase PC10F :来自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蛋白酶(内酞酶)
[0199] <样品No. 12 > proteose Axe :来自米曲霉的中性蛋白酶
[0200] 〈样品No. 13 > Protease Μ :来自菠萝的中性蛋白酶
[0201] <样品No. 14 > Protease Ρ :来自蜂蜜曲霉的碱性蛋白酶
[0202] <样品No. 15 > Protease A :来自米曲霉的中性蛋白酶
[0203] <样品No. 16 > Peptidase R :来自米根霉的中性蛋白酶
[0204] 〈样品No. 17 > NewlaseF3G :来自雪白根霉的酸性蛋白酶(内酞酶)
[0205] 作为植物体,使用鹿儿岛县产的一番茶茶叶(品种:茶树种、总氮:6. 3% )。在对 l〇g茶叶实施了 3次与实施例6同样的前提取所得到的茶叶渣中加入200g的55°C (涉及 Thermoasel60及Thermoase PC10F为70°C )热水,添加 lg各种酶,并一边用搅拌子搅拌 (300rpm) -边在 55°C (涉及 Thermoasel60 及 Thermoase PC10F 为 70°C)的水浴内反应 3 小时。其后,通过在95°C下保持30分钟使酶失活。将所得到的茶叶液体混合物放入高压灭 菌器(Τ0ΜΥ精工),在135°C下实施8小时高温高压处理。将处理后的液体用140目筛过滤 从而得到茶提取物。将所得到的提取液分别进行Bx测定后,与实施例1同样地通过LC-MS/ MS对二酮哌嗪的浓度进行定量。
[0206] 结果如表9所示。可知在使用来自细菌的酶中内酞酶活性高的酶时,二酮哌嗪的 浓度显著增加。在来自细菌的酶中,使用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中性蛋白酶、来自嗜热脂肪芽 孢杆菌的蛋白酶时,二酮哌嗪的生成量尤为增加。

[0210] (实施例9)由植物体的二酮哌嗪的制造(6)
[0211] 将相对于茶叶的酶(protin NY100)浓度变为0~2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同 样地制造茶提取物。在对所得到的茶提取物实施感官评价的同时,与实施例1同样地使用 LC-MS/MS对表10所示的17种二酮哌嗪的含量进行定量,并求得其总量。
[0212] 结果如表10所示。提示酶浓度相对于植物原料为1重量%~20重量%、优选3 重量%~15重量%、更优选4重量%~10重量%的范围。此外,判断出任一种茶提取物的 提取物自身也几乎没有风味,为可配合于饮食物进行利用的提取物。尤其是,对前提取、酶 处理、加热处理进行组合的样品的香味优异。
[0213] 表 10
[0216] (实施例10)由植物体的二酮哌嗪的制造(7)
[0217] 改变高温高压处理的条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制造茶提取物。具体而言, 作为植物体,使用相同量与实施例4相同的茶叶。将前提取从20倍量的水变为30倍量的 水反复进行3次从而得到茶叶(茶叶渣),与实施例4同样地进行酶处理,使用与实施例4 相同的加热处理装置,在表11所示的各种加热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与实施例1同样地对 所得到的茶提取物进行提取物中二酮哌嗪的分析。
[0218] 结果如表11所示。提示为了生成二酮哌嗪,需要100°C以上(优选115°C以上、更 优选125°C以上)的加热。此外,提示加热时间为30分钟~10小时、优选2~8小时左右 的加热。
[0219] 表 11
[0220]
[0222](实施例11)含二酮哌嗪饮食物的制造
[0223] 在450g市售的PET绿茶饮料中按照表12各添加50g实施例4制造的茶提取物A 及/或水,制备总量为500g的含二酮哌嗪茶饮料。对上述茶饮料实施香味的感官评价。评 价为以苦味为中心通过综合喜好度进行判断,并通过以下五阶段进行:◎:香味非常良好、 〇:香味良好、Λ :可饮用的香味、X饮用稍微困难的香味、X X :饮用非常困难的香味。
[0224] 结果如表12所示。可确认每500g饮料含有0~50g实施例4的茶提取物Α作为 二酮哌嗪混合物的茶饮料中的任一个香味均良好。由此提示本发明所得到的茶提取物在饮 料香味的配合设计中为通用性高的原材料。
【主权项】
1. 一种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以10μg/l〇〇g/Bx以上的浓度含有环丙氨酰谷氨酰 胺、环丙氨酰丙氨酸、环丝氨酰酪氨酸、环甘氨酰亮氨酸、环甘氨酰色氨酸、环缬氨酰缬氨 酸、环色氨酰酪氨酸、环亮氨酰色氨酸及环苯丙氨酰苯丙氨酸中的任意一个以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单位Bx的二酮哌嗪的总量为 900yg/100g/Bx以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植物提取物为茶提取物、大豆 提取物或麦芽提取物。4. 一种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含有蛋白质的植物体实施分解处理而生成植 物性肽,并将该植物性肽在液体中进行高温高压处理而得。5. -种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将植物性肽在液体中进行高温高压处理的工序,且 制造高浓度含有包含环亮氨酰亮氨酸及环亮氨酰苯丙氨酸的二酮哌嗪的植物提取物。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温高压处理工序中的加热条件为 在100~170°C的液体中进行30~数小时。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植物性肽为寡肽。8. 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植物性肽为对来自植物 的蛋白质或含有蛋白质的植物体实施分解处理而得。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分解处理为加热处理或酶处理。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分解处理为酶处理,酶为内切型蛋 白酶。
【专利摘要】本发明在于提供适于配合到饮食物中的二酮哌嗪混合物及其制造法。通过将植物性肽在液体中进行高温高压处理,可制造高浓度含有包含环亮氨酰亮氨酸及环亮氨酰苯丙氨酸的二酮哌嗪的植物提取物。根据本发明可得到来自植物性天然产物的香味优异的二酮哌嗪,可直接配合到饮食物中来制造附加有二酮哌嗪所具有的功能的饮食物。
【IPC分类】C12P17/12, C07D241/08, A23F3/16, A23L33/105, A23L33/18
【公开号】CN105307514
【申请号】CN201480033154
【发明人】山本宪司, 别府佳纪, 中原光一, 铃木智典, 岛壮一郎, 村上由佳
【申请人】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4年6月10日
【公告号】CA2914836A1, EP3012264A1, US20160106130, WO2014200000A1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