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复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058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物复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糖衍生物等药物载体与抗肿瘤药等药物化合物通过间隔区(spacer)结合的药物复合物。
背景技术
在治疗肺癌、消化器官癌症等实体瘤或白血病等血液癌症时使用的抗肿瘤药采用静脉给药或口服给药等给药途径全身性给药后,通过向特定的肿瘤部位移行,阻碍或抑制癌细胞增殖,发挥治疗效果。但是,全身给药的抗肿瘤药迅速从血液中进入肝脏、网内系脏器,或迅速从尿中排泄出去,因此血中药浓度低,有时向肿瘤部位的移行会受到限制。另外,由于通常的抗肿瘤药自身向肿瘤部位移行的选择性低,抗肿瘤药遍布在全身的各个细胞、组织中,对正常的细胞和组织也产生细胞毒作用,因此存在呕吐、发热或脱毛发等副作用发生率非常高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使抗肿瘤药有效而且选择性地向肿瘤部位移行的手段。
已经提出了一种这样的手段,它是使用具有羧基的多糖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使抗肿瘤药与该多糖衍生物结合,延迟抗肿瘤药在血液中的消失,同时提高对癌组织的靶向性的方法。例如国际公开WO94/19376号中公开了肽链(氨基酸数1~8)结合在具有羧基的多糖的羧基上,而且通过该肽链与阿霉素(Doxorubicin)、柔红霉素(Daunorubicin)、丝裂霉素C(Mitomycin)或博莱霉素(Bleomycin)等结合的药物复合物。另外在特公平7-84481号公报中公开了将上述抗肿瘤药通过席夫碱或酰胺键引入羧甲基化的甘露葡聚糖衍生物(mannoglucan)中得到的药物复合物。这些药物复合物的特征在于与结合在药物载体上的抗肿瘤药自身相比,具有更优良的抗肿瘤效果,同时毒、副作用也有所减轻。
另外,使用多元醇化多糖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的药物复合物的有关技术已有“有关多糖-肽-阿霉素复合物的研究。多糖衍生物在血液中的稳定性与抗肿瘤效果的关系”(第10回日本DDS学会讲演要点集,279,1994);“有关多糖-肽-阿霉素复合物的研究·体内动态与抗肿瘤效果”(第9回日本药物动态学会年会讲演要点集,292,1994);第19回研究开发动向学术讨论会(药品机构主办)要点集,D-9,1995;以及“有关通过多糖载体向肿瘤输送药物的研究”(第12回胶体·界面技术专题论文集,日本化学会,讲演要点集,51,1995)等报道。另一方面,作为使抗肿瘤药与抗体等结合的技术,开发了使对氨基苯甲氧基羰基与肽基组合的试剂(Dubowchik,G.M.,Tetrahedron Lett.,38,5257,5261,1997),但是尚不知道在具备上述药物载体的药物复合物中的应用。
发明的公开本发明人对于多糖衍生物等药物载体与抗肿瘤药等药物化合物通过含有1至8个氨基酸的间隔区结合的药物复合物进行悉心的研究,成功地提供了可以使抗肿瘤药等药物化合物具有部位选择性向目的组织移行的药物复合物(WO97/46260)。但是,已经判断出具备含有1至8个氨基酸的间隔区的药物复合物,其药物化合物的游离速度未必依赖于间隔区部位的酶解(通过肽酶水解)速度,游离速度有时会影响药物化合物的立体结构。特别是发现药物化合物的反应性官能团(例如氨基)与间隔区结合的部分存在立体位阻时,这种倾向特别显著。另外,这种药物复合物有时通过间隔区的酶解游离出的药物化合物残留有1个至数个来源于间隔区的氨基酸,结果有时会造成药物化合物释放不均匀。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抗肿瘤药或抗炎药等药物化合物与药物载体通过含有1至8个氨基酸的间隔区结合的药物复合物,它可以使有效成分具有部位选择性向肿瘤部位移行,而且,药物化合物的游离速度实质上依赖于间隔区部分的酶解速度。另外,本发明的另一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药物复合物,其药物化合物的游离速度实质上不受药物化合物立体结构的影响,根据间隔区部分的酶解速度可以实现所需的药物化合物的游离速度。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悉心的研究,结果发现抗肿瘤药或抗炎药等药物化合物与药物载体通过含有1至8个氨基酸的间隔区结合的药物复合物中,如果该间隔区与药物化合物之间进一步插入氨基苯甲氧基羰基等,间隔部分出现酶解后,氨基苯甲氧基羰基立即进行非酶水解,使药物化合物游离,而且该药物复合物其药物化合物的游离速度不受药物化合物的立体结构的影响,实质上依赖于间隔区部分的酶解速度。本发明就是基于这一发现完成的。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特征在于不考虑药物化合物的立体结构,基于间隔区的酶解速度控制药物化合物的游离速度。
也就是说,按照本发明可以提供下述式(Ⅰ)表示的药物复合物,A-R-NH-Y-CH2-O-CO-Q(式中,A表示作为药物载体的高分子;R表示含有1个氨基酸的间隔区或含有通过肽键结合的2至8个氨基酸的间隔区;Y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苯基,Q表示药物化合物的残基)。该药物复合物作为例如具备DDS(Drug Delivery System)功能的DDS化合物是有用的。
从另一角度来看,提供了R’-NH-Y-CH2-O-CO-Q表示的化合物(式中,R’表示含有1个氨基酸或含有通过肽键结合的2至8个氨基酸,N末端被保护或未被保护的基团;Y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苯基,Q表示药物化合物的残基);以及下述式A-R-NH-Y-CH2-O-CO-X表示化合物(式中A表示作为药物载体的高分子;R表示含有1个氨基酸的间隔区或含有通过肽键结合的2至8个氨基酸的间隔区;Y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苯基,X表示羟基、-O-M(M表示羧基的保护基)或离去基团)。这些化合物作为上述药物复合物的制备用中间体是有用的。
按照本发明的优选方式,提供了药物载体为具有羧基的多糖衍生物的上述药物复合物;R为含有通过肽键结合的2至8个氨基酸的间隔区的上述药物复合物;Y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对亚苯基的上述药物复合物;Y为没有取代的对亚苯基的上述药物复合物;具有羧基的多糖衍生物为羧基C1-4烷基葡聚糖多元醇的上述药物复合物;构成羧基C1-4烷基葡聚糖多元醇的葡聚糖多元醇是在实质上可以完全多元醇化的条件下处理葡聚糖得到的葡聚糖多元醇的上述药物复合物;羧基C1-4烷基葡聚糖多元醇为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的上述药物复合物;药物化合物为抗肿瘤药或抗炎药的上述药物复合物;A-R-NH-Y-CH2-O-CO-与药物化合物的氨基结合的上述药物复合物;以及药物化合物为(1S,9S)-1-氨基-9-乙基-5-氟-2,3-二氢-9-羟基-4-甲基-1H,12H-苯并〔de〕吡喃并〔3’,4’∶6,7〕吲嗪并〔1,2-b〕喹啉10,13(9H,15H)-二酮的上述药物复合物。
图面的简单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例1)的GPC(gel permeationchromatography)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例1)的紫外吸收光谱。
图3表示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例5)的GPC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例5)的紫外吸收光谱。
图5表示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例7)的GPC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例7)的紫外吸收光谱。
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复合物如式(Ⅰ)A-R-NH-Y-CH2-O-CO-Q所示。式中,Q表示药物化合物的残基,本发明药物复合物中含有的药物化合物残基例如是作为抗肿瘤药、抗炎药、抗菌药等药物用于治疗和/或预防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疾病的药物化合物的主要部分结构,至少含有表达其药物作用所不可缺少的部分。可是,该药物化合物的用途并不仅限于上述用途,作为药物化合物也可以使用具有能够与A-R-NH-Y-CH2-O-CO-所示基团中的羰基结合的1或2个以上反应性官能团(例如氨基、羧基、羟基、巯基、酯基等)的物质。本说明书中,称作药物化合物的场合,也包括其自身含有具备药物活性的化合物的主要结构作为其部分结构,在生物体内可以再生为该化合物的前药化合物。
本说明书中的药物化合物残基是指假定A-R-NH-Y-CH2-O-CO-所示基团的羰基与药物化合物残基的键是通过药物化合物中的反应性官能团与A-R-NH-Y-CH2-O-COOH表示的羧基反应(例如脱水缩合等)形成的场合,结合后药物复合物中存在的来源于药物化合物的部分结构。例如,药物化合物表示D-NH2、D-NH-D’、D-OH和D-SH的场合,药物化合物的残基可以分别用D-NH-、D-N(D’)-、D-O-和D-S-表示,使用这些药物化合物的药物复合物可以分别用A-R-NH-Y-CH2-O-CO-NH-D、A-R-NH-Y-CH2-O-CO-N(D’)-D、A-R-NH-Y-CH2-O-CO-O-D和A-R-NH-Y-CH2-O-CO-S-D表示。可是,A-R-NH-Y-CH2-O-CO-表示的基团与药物化合物残基形成的键的种类并不仅限于上述键。
药物化合物优选使用例如阿霉素、柔红霉素、丝裂霉素C或博莱霉素、安西他滨(Cyclocytidine)、长春新碱(leurocristine)、长春碱(vinblastine)、甲氨蝶呤(methotrexate)、铂类抗肿瘤药(顺铂或其衍生物)、紫杉醇(taxol)或其衍生物、喜树碱(camptothecin)或其衍生物(特开平6-87746号公报中记载的抗肿瘤药,优选发明2记载的(1S,9S)-1-氨基-9-乙基-5-氟-2,3-二氢-9-羟基-4-甲基-1H,12H-苯并〔de〕吡喃并〔3’,4’∶6,7〕吲嗪并〔1,2-b〕喹啉10,13(9H,15H)-二酮等)等抗肿瘤药。另外,还优选例如琥珀酸氢化可的松、琥珀酸泼尼松等甾体类抗炎药,或甲灭酸、氟灭酸、二氯苯胺苯乙酸、布洛芬、替诺立定(tinoridine)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残基。
Y表示的亚苯基可以是邻亚苯基或对亚苯基中任意一种。亚苯基具有取代基时,对取代基的种类以及取代基的个数、取代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亚苯基的环上可能存在的取代基例如低级烷基(直链或支链状C1- 6烷基或环状C3-6烷基等。以下含有低级烷基部分的取代基也同样。)、卤代低级烷基(氯甲基、三氟甲基等)、羟基低级烷基(羟甲基等)、低级烷氧基(甲氧基、乙氧基等)、低级链烯基(乙烯基、烯丙基等)、低级炔基(丙炔基等)、羟基、卤素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中任意一种)、羧基、烷氧基羰基(甲氧基羰基等)、烷酰基(乙酰基等)、卤代烷酰基(三氟乙酰基等)、芳基(苯基、萘基等)、芳烷基(苯甲基等)、芳氧基(苯氧基等)、芳烷氧基(苯甲氧基等)、芳酰基(苯甲酰基等)、杂芳基(吡啶基、喹啉基等)、氨基、单或二低级烷基氨基、氨基甲酰基、硝基、氰基、低级烷基亚磺酰基、低级烷基磺酰基、巯基或低级烷硫基等,但是并不限定于此。
亚苯基的环上存在2个以上的取代基时,它们可以相同或不同。另外,这些的取代基也可以进一步具有其它的1个或2个以上官能团。这种取代基的例子具体可以举出氯苯基、甲基氨基甲酰基、氯苯甲基、烷氧基苯甲基等。Y表示的亚苯基优选取代或未取代的对亚苯基,特别优选未取代的对亚苯基。
R表示间隔区。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谓“间隔区”的用语是本发明药物复合物的部分结构,是指存在于作为药物载体的高分子和药物化合物残基之间,由1个氨基酸或2至8个氨基酸构成的部分,具有在药物不应游离的组织或血中等使药物化合物残基保留在药物载体上,在药物化合物应游离的组织(例如肿瘤组织等)中通过酶解游离药物化合物的作用。作为间隔区可以使用含有1个氨基酸的间隔区或含有通过肽键结合的2至8个氨基酸的间隔区。该间隔区具有1个氨基酸的残基(是指分别从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上除去1个氢原子和1个羟基得到的残基)或含有通过肽键结合的2至8个氨基酸低聚肽残基(是指分别从N末端的氨基和C末端的羧基上除去1个氢原子和1个羟基得到的残基)形态,通过C末端(含有1个氨基酸的间隔区的场合为羧基)与NH-Y-CH2-O-CO-Q结合形成肽键。
一般,A表示的药物载体与间隔区的结合是通过药物载体的羧基与低聚肽间隔区的N末端(含有1个氨基酸的间隔区的场合为氨基)之间的肽键形成的。可是,间隔区与药物载体之间的结合并不仅限于上述肽键,也可以是其它化学键,或是利用1个或2个以上间隔区的键。例如间隔区中含有1个或2个以上的二羧酸化合物残基(例如琥珀酸等二羧酸的残基等)作为其结构单元,两个末端形成羧基时,可以药物载体中的反应性氨基等结合。
优选的间隔区是含有2至6个氨基酸的低聚肽残基。构成间隔区的氨基酸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使用L-或D-氨基酸,优选L-氨基酸,除α-氨基酸以外,还可以使用β-丙氨酸、ε-氨基己酸、γ-氨基丁酸等。这种α-氨基酸以外的氨基酸优选在间隔区中处于与药物载体接近的位置。
使用含有低聚肽的间隔区时,氨基酸的序列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使用例如间隔区为-X-Z-表示的二肽残基(X表示疏水性氨基酸的残基,Z表示亲水性氨基酸的残基,-X-Z-是指疏水性氨基酸(X)与亲水性氨基酸(Z)分别形成N末端侧和C末端侧,分别从通过肽键结合的二肽的N末端的氨基与C末端的羧基除去1个氢原子和1个羟基得到的残基),或含有该二肽残基作为部分肽序列的间隔区。疏水性氨基酸可以使用例如苯基丙氨酸、酪氨酸、亮氨酸等,亲水性氨基酸可以使用例如甘氨酸、丙氨酸等。间隔区也可以具有这种二肽残基的交替序列(例如-X-Z-X-Z-、-X-Z-X-Z-X-Z-等)。
由于如果使用含有这种二肽结构的间隔区,在认为肽酶丰富的肿瘤部位或炎症部位间隔区被水解,在该部位短时间游离出高浓度的药物化合物,因此,含有上述二肽的间隔区与药物化合物结合形成的部分结构是本发明药物复合物优选的部分结构。作为药物化合物的残基,在使用依赖于浓度表达抗肿瘤作用的抗肿瘤药(浓度越高抗肿瘤作用越强的抗肿瘤药浓度依存型抗肿瘤药,例如阿霉素等)的残基时,优选使用-X-Z-表示的上述二肽残基构成的间隔区或含有该二肽残基作为部分肽序列的间隔区。
另一方面,作为药物化合物的残基,使用必须在一定浓度以上持续作用的抗肿瘤药时(例如甲氨蝶呤等),有时通过使用上述间隔区可以达到较高的抗肿瘤效果,但一般并不限于上述间隔区,从抗肿瘤药的体内动态的特征或毒性等观点来看有必要选择优选的间隔区。另外,一般对于增殖迅速的癌种,优选选择可以短时间游离出高浓度药物化合物的上述间隔区。特别是由于间隔区部分的酶解速度实质上是限速步骤,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中药物化合物的游离速度可以通过根据酶解速度的观点选择适当的间隔区很容易地达到药物化合物的所需游离速度。
作为间隔区可以利用的低聚肽的具体例子记载在特开平11-92405号公报的表1中,这些低聚肽可以很好地用作本发明的间隔区。
A表示的药物载体除多糖衍生物之外,可以使用合成高分子等。作为多糖衍生物以及合成高分子,只要对生物体实质上不显示毒性可以用作药物载体,可以使用任何一种物质。例如以前用于制备药物复合物的多糖衍生物和合成高分子均可以用于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例如具有羧基的多糖衍生物适用于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多元醇化多糖衍生物特别合适。另外,合成高分子例如聚乙二醇类,聚谷氨酸、聚天冬氨酸或聚赖氨酸等聚氨基酸类,或N-(2-羟丙基)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等聚乙烯化合物的衍生物。
更具体地说,具有羧基的多糖衍生物可以使用例如多糖类或对其进行化学或生物学修饰的衍生物,只要分子中具有羧基即可,可以使用任何一种物质。例如除透明质酸、果胶酸、海藻酸、软骨素、肝素等多糖类之外,可以使用对茁酶多糖、葡聚糖、甘露聚糖、甲壳质、旋覆花素、左聚糖、木聚糖、阿拉伯聚糖、甘露葡聚糖、壳聚糖、茁酶多糖等多糖的一部分或全部羟基引入具有羧基的官能团的物质等。
例如可以优选使用对羟基进行羧基C1-4烷基化的物质,或使羟基与多元酸的一个羧基形成酯键的物质。另外,也可以使用将上述多糖类多元醇化后,引入具有羧基的官能团的物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所谓“多糖衍生物”这一用语除含有糖作为结构要素的多糖化合物之外,还包括多糖化合物的环状糖部位部分地或完全地开环得到的化合物(例如多元醇化合物等),必须对其作最广义的解释。这些多糖衍生物中,优选使用羧基C1-4烷基葡聚糖多元醇或羧基C1-4烷基茁酶多糖多元醇等。以下,具体说明利用羧基C1-4烷基葡聚糖多元醇制备本发明药物复合物的场合,本发明药物复合物中的药物载体并不限于羧基C1-4烷基葡聚糖多元醇。
本发明药物载体在制备时所使用的羧基C1-4烷基葡聚糖多元醇的多元醇化度没有特别的限定,构成羧基C1-4烷基葡聚糖多元醇的葡聚糖多元醇是在实质上可以完全多元醇化的条件下处理葡聚糖得到的葡聚糖多元醇,优选进行多元醇化达到作为DDS化合物耐用的程度。
用于制备羧基C1-4烷基葡聚糖多元醇的葡聚糖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也能以任意比例含有α-D-1,6-键。例如,可以使用α-D-1,6-键的比例为85%以上、90%以上或95%以上的葡聚糖等。葡聚糖的分子量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使用10000至2000000的物质,优选50000至800000的物质。构成羧基C1-4烷基葡聚糖多元醇的羧基C1-4烷基的C1-4烷基可以使用直链或支链状的C1-4烷基,具体地说可以使用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等,优选使用甲基。
使用葡聚糖作为原料时,使葡聚糖依次与大量过剩的过碘酸钠和硼氢化钠作用,可以制得将葡聚糖实质上完全多元醇化的葡聚糖多元醇。可是,葡聚糖的多元醇化方法并不限于上述方法,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利用,任何一种方法均可采用。羧基C1-4烷基化可以通过使氯醋酸、溴醋酸、α-氯丙酸、α-甲基-α-氯丙酸、β-氯丙酸、α-甲基-β-氯丙酸、α-氯丁酸、β-氯丁酸、γ-氯丁酸等卤化C1-4烷基羧酸,优选氯醋酸,对葡聚糖多元醇的羟基反应,使羟基部分地或完全地羧基C1-4烷基化进行。
例如,将葡聚糖多元醇溶解于不反应的惰性溶剂(例如水、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在碱(例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存在下添加卤化C1-4烷基羧酸或其盐,使之在冰冷条件下至100℃的温度范围内反应数分钟至数日即可。羧基C1-4烷基引入的程度可以通过例如适当选择羧基C1-4烷基化的反应温度和用作试剂的卤化C1-4烷基羧酸及碱的量容易地调节,这种手段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对葡聚糖多元醇的羟基的羧基C1-4烷基化程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每个糖残基为0.01~2.0,优选0.1~1.0。这样,可以配制羧基C1-4烷基葡聚糖多元醇的钠盐或钾盐等碱金属盐形态的水溶液。
除了如上所述制得的碱金属盐形态的多糖衍生物之外,也可以使用有机胺盐形态的多糖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的原料。有机胺盐形态的多糖衍生物由于可以高浓度地溶于实质上不含水的有机溶剂中,使用这种盐可以在非水系统中进行反应,有时可以显著提高反应效率。有机胺的盐,例如,除三乙胺、三甲胺、三乙醇胺等脂肪族胺类的盐之外,还可以使用N-甲基吡咯烷、N-甲基哌啶、N-甲基吗啉、二甲基氨基吡啶等脂环式或芳香族胺类的盐、氯化四甲基铵盐、氯化四乙基铵盐等季铵盐等。
由多糖衍生物的钠盐转变成有机胺的盐可以通过使用离子交换树脂等进行。例如可以将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的钠盐溶解于水,用填充有Bio-Rad AG50W-X2(200-400目,H+型)树脂的柱处理,用水洗脱后,添加三乙胺等有机胺,冷冻干燥。另外,也可以将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的钠盐溶解于水,使之通过填充有三乙基铵型的树脂,一步转变而成。
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制备,例如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制备R’-NH-Y-CH2-O-CO-Q(式中的定义与上述相同)表示的化合物,必要时除去保护基后,使间隔区的N-末端氨基与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的羧基通过酰胺键结合。例如,可以使保护N-末端的肽化合物通过酰胺键与NH2-Y-CH2-OH的氨基结合,必要时延长肽链后,在羟基处引入CO-X部分或CO-G部分。引入CO-X部分时,进一步将X转变成Q即可。作为引入CO-X部分所使用的反应试剂,可以使用对硝基苯基二碳酸酯、对硝基苯基氯甲酸酯(X相当于对硝基苯氧基)、1,1’-羰基二咪唑基(X相当于咪唑基)等。作为引入CO-Q部分的方法,可以使用使光气作用于Q得到的Cl-CO-Q、使对硝基苯基氯甲酸酯作用于Q得到的X-CO-Q(X相当于对硝基苯氧基)。另外,将R’-NH-Y-CH2-O-CO-X转变成R’-NH-Y-CH2-O-CO-Q时,使药物化合物或被保护的药物化合物反应,必要时根据X和Q的种类也可以在反应系统中添加三乙胺、二异丙基乙胺等碱或1-羟基苯并三唑等活化剂。之后,根据保护基的种类采用适当的方法除去保护基可以得到目的产物。保护基的种类和除去方法已经记载在例如T.W.Green and P.G.M.Wuts,“Protective Groups in OrganicSynthesis,2nd ed.”,John Wiley & Sons,Inc.(1991)等中。例如,叔丁基羰基的场合,可以使用三氟醋酸、醋酸、甲酸等酸类,优选使用甲酸等比较弱的酸;三苯甲基的场合,可以使用醋酸等酸类。9-芴基甲基羧基的场合,可以使用哌嗪等碱类。
为了形成酰胺键,可以使用合成肽链所使用的常规脱水缩合剂,除N,N-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CC)等N,N’-二环烷基碳化二亚胺类、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EDAPC)等碳化二亚胺衍生物、1-羟基苯并三唑(HOBT)等苯并三唑衍生物之外,还可以使用1-乙氧基羰基-2-乙氧基-1,2-二羟基喹啉(EEDQ)等。另外,可以采用活性酯法或酰卤法等进行反应。
使用多糖衍生物在非水系统中进行反应时,只要是实质上不含水的有机溶剂,可以溶解反应原料(多糖衍生物的有机胺盐以及游离或盐形态的H-R-NH-Y-CH2-O-CO-Q:H-R表示N末端没有被保护)即可,可以使用任何一种物质。例如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环丁砜(sulfolane)等较合适。在药物载体上引入药物化合物残基的量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从药物化合物残基的种类以及药物复合物的体内动态、药效和毒性等观点适当选择。一般可以选择0.1~30重量%的范围,优选2~15重量%的范围。药物载体上引入的药物化合物残基的比例可以根据例如吸光度分析等很容易地确定。
另外,本发明药物复合物的制备方法的更具体的实例如实施例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上述一般的说明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通过适当选择原料和反应试剂,并在必要时对反应条件和步骤进行适当的修饰或改变,可以制备上述通式(Ⅰ)包括的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
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具有下述特征,可以根据药物化合物残基的种类(例如抗肿瘤药或抗炎药等药物化合物的残基)使之在肿瘤部位或炎症部位等局部特异性表达所需的药物活性,而且可以减低药物化合物自身具有的毒性。例如,具有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作为多糖衍生物的药物复合物具有非常优良的血管通透性,具有肿瘤部位选择性和炎症部位选择性。
另外,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具有下述特征,在肿瘤部位或炎症部位通过蛋白酶(肽酶)使间隔区被酶水解,氨基苯甲氧基甲酰胺(carbonylamide)的尿烷键立即被水解。因此,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在游离后,药物化合物上完全没有残留来源于间隔区的氨基酸,不会影响到药物化合物自身的药效。而且,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具有下述特征,通过选择间隔区的种类可以达到适当的药物化合物的游离速度。
含有本发明药物复合物的药物通常能以冷冻干燥制品等形态填充到小瓶等中,作为用时溶解型的注射用或输液用制剂等非口服给药用制剂用于临床,这种药物的制剂形态并不仅限于上述方式。制备上述制剂时,可以使用溶解助剂、pH调节剂、稳定剂等本领域可以利用的制剂用添加剂。上述药物的给药量没有特别的限定,通常应当根据构成药物化合物残基的药物化合物的给药量、药物复合物中引入的药物化合物残基的量、患者的状态、疾病的种类等确定。例如,投给以约6重量%的比例引入特开平6-87746号公报中权利要求2记载的抗肿瘤药残基的药物复合物时,非口服给药的场合,优选一般每日每1m2体表面积一次投给约0.1~100mg,优选1~30mg,每3~4周重复操作。
从另一观点来看提供的本发明的化合物用下述通式(Ⅱ):R’-NH-Y-CH2-O-CO-Q(式中R’表示含有1个氨基酸或通过肽键结合的2至8个氨基酸,N末端被保护或未被保护的基团,Y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苯基,Q表示药物化合物的残基)。该化合物中,优选Y为未取代的对亚苯基,R’为H-Gly-Gly-Phe-Gly-或H-Gly-Gly-Gly-PHe-表示的基团,药物化合物为(1S,9S)-1-氨基-9-乙基-5-氟-2,3-二氢-9-羟基-4-甲基-1H,12H-苯并〔de〕吡喃并〔3’,4’∶6,7〕吲嗪并〔1,2-b〕喹啉10,13(9H,15H)-二酮的化合物。
另外,本发明也可以提供下述通式(Ⅲ):A-R-NH-Y-CH2-O-CO-X表示的化合物〔式中A表示作为药物载体的高分子,R表示含有1个氨基酸或含有通过肽键结合的2至8个氨基酸的间隔区,Y表示可以被取代的亚苯基,X表示羟基、-O-M(M表示羧基的保护基)或离去基团〕。羧基保护基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利用的物质,任何一种均可使用。另外,离去基团只要在羰基碳原子上的取代反应中作为离去基团作用即可,可以使用任何一种物质,例如氯原子、溴原子等卤素原子,乙氧基等烷氧基,对甲苯基磺酰氧基等芳基磺酰氧基等。另外,式(Ⅱ)或式(Ⅲ)中Y、Q或R等符号与式(Ⅰ)中已经说明的定义相同。式(Ⅱ)或式(Ⅲ)表示的这些化合物作为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的制备用中间体是有用的。
实施例以下,结合实施例更具体的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中,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的羧甲基化度(每个糖残基的羧甲基取代度)通过将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的钠盐转变成游离酸型后,溶解于0.1N氢氧化钠水溶液,用0.1N盐酸滴定求出。用Bio-Rad AG50W-X2(H+)型柱处理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的钠盐的水溶液,将通过的液体冷冻干燥,作为试样使用。将该试样溶解于一定过剩量的0.1N氢氧化钠水溶液,用酚酞作为指示剂,用0.1N盐酸滴定。采取的试样量为s(mg)、0.1N氢氧化钠水溶液的一定过剩量为a(ml)、0.1N盐酸的滴定量为b(ml),根据下式13.4(a-b)/[s-5.8(a-b)]求出羧甲基化度。另外,药物的引入量(重量%)由利用药物特性吸收的吸光度分析求出。而且,凝胶过滤法按照以下条件进行(柱TSK gel G4000 PWXL、洗脱液0.1M NaCl、流速0.8ml/min、柱温度40℃)。
另外,DX-8951是特开平6-87746号公报的权利要求2记载的药物化合物(1S,9S)-1-氨基-9-乙基-5-氟-2,3-二氢-9-羟基-4-甲基-1H,12H-苯并〔de〕吡喃并〔3’,4’∶6,7〕吲嗪并〔1,2-b〕喹啉10,13(9H,15H)-二酮,-CO-DX-8951表示该药物化合物的1-位氨基与-CO-表示的羰基形成肽键。DX-8951应当理解为内酯环可以作为闭环型或开环型或它们的混合形态存在。另外,在下述方案中表示的糖链的结构单元中引入1个或2个羧甲基,这应当理解为是糖链结构单元的一个例子,本发明药物复合物的药物载体部分并不是通过上述结构单元的反复构成的。另外,实施例中的化合物序号对应于以下方案中的化合物序号。例如,实施例5中的化合物2a与方案中的化合物2a对应,该方案中的结构式的肽部分表示GGFG化合物(方案中Peptide=GGFG)。
例1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Gly-Gly-Phe-Gly-NH-p-C6H4-CH2-O-CO-DX8951的合成将葡聚糖T500(20g,Pharmacia公司制,分子量500K)溶解在0.1M醋酸缓冲液(PH5.5,2000ml)中,加入过碘酸钠(66.0g)的水溶液(2000ml)。避光,在4℃下搅拌10天后,加入乙二醇(14.0ml),搅拌1夜。使用8M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反应液至pH7。加入硼氢化钠(28g),溶解后,搅拌l夜。用冰冷却反应液,用乙酸调整至pH5.5,4℃下搅拌1小时后,用8M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至pH7.5。用生物麦克斯-50膜采用超滤法进行脱盐处理。冷冻干燥未能通过膜的残留溶液,得到葡聚糖多元醇(10.5g)。该物质的分子量(硅胶过滤,茁酶多糖标准)为159K。
将氢氧化钠(31.5g)溶解在水(225ml)中,向得到的水溶液中加入该葡聚糖多元醇(7.5g),室温下使之溶解。冰冷条件下,向该溶液中加入一氯乙酸(45g)使之溶解后,室温下反应1夜。用乙酸调整该反应液pH至8后,用生物麦克斯-50膜采用超滤法脱盐。冷冻干燥未能通过膜的残留溶液,得到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的钠盐(8.5g)。该物质的分子量(硅胶过滤,茁酶多糖标准)为274K,羧甲基化度为0.4。
向Boc-Gly-Gly-Phe-Gly-OH(875mg)、4-氨基苯甲醇(492mg)、N,N-二甲基甲酰胺(10ml)的混合物中加入1-乙氧基羰基-2-乙氧基-1,2-二羟基喹啉(989mg)。室温下搅拌1夜,使之反应后,减压干燥反应液。将得到的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二氯甲烷∶甲醇=96∶4溶液)精制,得到化合物(2)800mg。1H-NMR(DMSO-d6)δ:9.73(s,1H),8.38(s,1H),8.17(d,1H,J=7.2Hz),7.91-7.93(m,1H),7.56(d,2H,J=8.0Hz),7.24-7.26(m,4H),7.24(d,2H,J=8.OHz),7.17-7.20(m,1H),4.50-4.54(m,1H),4.44(s,2H),3.66-3.94(m,3H),3.63(dd,1H,J=4.8,16.7Hz),3.56(d,2H,J=5.6Hz),3.09(dd,1H,J=4.8,13.5Hz),2.83(dd,1H,J=9.6,13.5Hz),1.38(s,9H).
将化合物(2)(465mg)、二(4-硝基苯基)碳酸酯(522mg)、二异丙基乙胺(0.224ml)、4-(二甲基氨基)吡啶(10.5mg)和四氢呋喃(3ml)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4天,使之反应后,减压干燥反应液。将得到的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二氯甲烷∶甲醇=99∶1溶液)精制,得到化合物(3)205mg。1H-NMR(DMSO-d6)δ:9.88(s,1H),8.40-8.42(m,1H),8.31(d,2H,J=9.5Hz),8.27-8.28(m,1H),7.92-7.94(m,1H),7.67(d,2H,J=7.9Hz),7.55(d,2H,J=9.5Hz),7.41(d,2H,J=7.9Hz),7.24-7.26(m,4H),7.17-7.20(m,1H),6.93-6.95(m,1H),5.25(s,1H),4.50-4.53(m,1H),3.77-3.95(m,3H),3.61-3.66(m,1H),3.55-3.57(m,2H),3.08(dd,1H,J=4.8,13.5Hz),2.83(dd,1H,J=9.5,13.5Hz),1.38(s,9H).
将化合物(3)(185mg)、DX-8951的甲磺酸盐(152mg)、1-羟基苯并三唑(54mg)、二异丙基乙胺(0.093ml)和N,N-二甲基甲酰胺(20ml)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天,使之反应,减压干燥反应液。将得到的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二氯甲烷∶甲醇=96∶4溶液)精制,将得到的黄色固体物质再次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含0.5%乙酸的二氯甲烷∶甲醇=97∶3溶液)精制,得到化合物(4)130mg。1H-NMR(DMSO-d6)δ:9.84(s,1H),8.40-8.41(m,1H),8.19(d,1H,J=8.0Hz),8.04(d,1H,J=8.8Hz),7.92-7.93(m,1H),7.74(d,1H,J=11.1Hz),7.63(d,2H,J=8.0Hz),7.37(d,2H,J=8.0Hz),7.32(s,1H),7.24-7.26(m,4H),7.16-7.20(m,1H),6.94-6.95(m,1H),6.48(s,1H),5.46(d,1H,J=16.7Hz),5.41(d,1H,J=16.7Hz),5.24-5.34(m,3H),5.08(s,2H),4.49-4.52(m,1H),3.92(dd,1H,J=5.6,16.7Hz),3.85(dd,1H,J=5.6,16.7Hz),3.78(dd,1H,J=5.6,16.7Hz),3.63(dd,1H,J=4.8,16.7Hz),3.54-3.56(m,1H),3.31-3.33(m,2H),3.08(dd,1H,J=4.8,13.5Hz),2.83(dd,1H,J=10.3,13.5Hz),2.38(s,3H),1.86-1.89(m,2H),1.37(s,9H),0.88(t,3H,J=7.2Hz)Mass(FAB);m/e 797(M+1)将化合物(4)(98mg)溶解在三氟乙酸(1.5ml)中,放置1.5小时。将反应液滴加到乙醚(30ml)中,过滤收集沉淀。用乙醚洗涤,得到化合物(5)100mg。1H-NMR(DMSO-d6)δ:9.86(s,1H),8.48-8.61(m,2H),8.37(d,1H,J=8.3Hz),8.00-8.20(m,1H),7.75(d,1H,J=10.7Hz),7.66(d,2H,J=8.8Hz),7.41(d,2H,J=8.8Hz),7.37(s,1H),7.24-7.27(m,4H),7.17-7.19(m,1H),6.48(s,1H),5.72(d,1H,J=19.0Hz),5.33-5.48(m,3H),5.23-5.30(m,1H),5.08-5.11(m,2H),4.58-4.61(m,1H),3.84-3.99(m,3H),3.71(dd,1H,J=4.9,16.6Hz),3.56-3.66(m,2H),3.22-3.30(m,1H),3.12-3.18(m,1H),3.09-3.11(m,1H),2.78-2.83(m,1H),2.46-2.57(m,1H),2.38(s,3H),2.18-2.23(m,1H),1.82-1.93(m,2H),0.90(t,3H,J=7.3Hz)将化合物(5)(95mg)溶解在水(5ml)和甲醇(10ml)中。将该溶液加入到上面得到的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钠盐(600mg)溶解在水(10ml)和甲醇(20ml)的溶液中。加入水溶性碳化二亚胺(26mg)、1-羟基苯并三唑(15mg)后,用0.1N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pH至7.0。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加入水溶性碳化二亚胺(13mg),室温下反应1夜。向反应液中加入水(500ml)后,采用超滤膜10K(Filutoron公司制)进行超滤。用0.1N氢氧化钠水溶液将未能通过膜的残留溶液调节为pH9,使之通过过滤膜(0.16μm,Filutoron公司制)。将通过的溶液用生物麦克斯-50膜采用超滤法脱盐。将未能通过膜的残留溶液用微孔滤器(0.22μm)过滤后,冷冻干燥,得到化合物(6)490mg。将该化合物溶解在0.1M氯化钠水溶液中,GPC(柱东SOH-TSK Gel PW-4000XL、溶剂0.1M NaCl、流速0.8ml/min)分析的结果以及该化合物紫外吸收图谱(0.1M Tris缓冲液,pH10.0,0.20mg/ml)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以0.1M Tris缓冲液(pH10.0)乙腈=7∶3中在366nm处的吸光度为基础,定量测定该化合物的药物化合物残基的含量为2.3%(w/w)。
例2药物化合物从药物复合物的游离将例1得到的药物复合物溶解在37℃的Meth A(murinefibrosarcoma Meth A)匀浆中或缓冲液中(378μg/ml),20小时后定量游离的DX-8951。制备间隔区和DX-8951不通过对氨基苯甲氧基羰基结合的化合物,用作比较化合物。结果如表1所示。药物的游离量用相对于所使用的药物复合物中药物量的游离药物量(%)表示。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在弱酸性的匀浆中迅速游离,但在缓冲液中几乎不游离。另一方面,比较化合物在弱酸性的匀浆中只有少量游离,在缓冲液中完全不游离。
表1

-未进行实验例3Meth A荷瘤小鼠对例1的药物复合物的最大耐受量(MTD、Maximum Tolerated Dose)将Meth A细胞移植到BALB/c系小鼠上制成Meth A荷瘤小鼠,第20天给与例1的药物复合物一次。给药后,经时测定体重并观察有无因毒性死亡,将最大体重减少率、死亡率归纳在表2中。给药量是换算成DX-8951的无水游离碱的重量。由于在以2.5mg/kg给药时仅观察到体重减少,在以10mg/kg投药时观察到全部因毒性死亡,所以判断例1的MTD为5~7.5mg/kg。
表2

a体重的最大减少率(括号内为观察到最大减少的天数)<0表示未观察到体重减少。
b死亡的小鼠/使用的小鼠例4例1药物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将Meth A细胞(murine fibrosarcoma Meth A)移植到BALB/c系小鼠上制成Meth A荷瘤小鼠,移植后第7天给与例1的药物复合物一次。第21天测定肿瘤的重量,评价对肿瘤的抑制效果和毒性。结果如表3所示。表中,*表示通过Dunnet’s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给药量为换算成DX-8951的无水游离碱的重量,IR表示肿瘤的缩小率。可以看出,例1的药物复合物用量依存地发挥其缩小肿瘤的效果。
表3

a体重的最大减少率(括号内为观察到最大减少的天数)b死亡的小鼠/使用的小鼠例5使用甲酸作为脱保护剂的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Gly-Gly-Phe-Gl y-NH-p-C6H4-CH2-O-CO-DX8951的合成将葡聚糖T500(20g,Pharmacia公司制,分子量500K)溶解在0.1M醋酸缓冲液(PH5.5,2000ml)中,加入过碘酸钠(66.0g)的水溶液(2000ml)。避光,在4℃下搅拌10天后,加入乙二醇(14.0ml),搅拌1夜。使用8M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反应液至pH7。加入硼氢化钠(28g),溶解后,搅拌1夜。用冰冷却反应液,用乙酸调整至pH5.5,4℃下搅拌1小时后,用8M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至pH7.5。将得到的水溶液用生物麦克斯-50膜采用超滤法进行脱盐处理。冷冻干燥未能通过膜的残留溶液,得到葡聚糖多元醇(10.5g)。该物质的分子量(硅胶过滤,茁酶多糖标准)为159K。
将氢氧化钠(31.5g)溶解在水(225ml)中,向得到的水溶液中加入该葡聚糖多元醇(7.5g),室温下使之溶解。冰冷条件下,向该溶液中加入-氯乙酸(45g)使之溶解后,室温下反应1夜。用乙酸调整该反应液pH至8后,用生物麦克斯-50膜采用超滤法脱盐。冷冻干燥未能通过膜的残留溶液,得到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的钠盐(8.5g)。该物质的分子量(硅胶过滤,茁酶多糖标准)为274K,羧甲基化度为0.4。
向Boc-Gly-Gly-Phe-Gly-OH(875mg)、4-氨基苯甲醇(492mg)、N,N-二甲基甲酰胺(10ml)的混合物中加入1-乙氧基羰基-2-乙氧基-1,2-二羟基喹啉(989mg)。室温下搅拌1夜,使之反应后,减压干燥反应液。将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二氯甲烷∶甲醇=96∶4溶液)精制,得到化合物2a(800mg)。1H-NMR(DMSO-d6)δ:9.73(s,1H),8.38(s,1H),8.17(d,1H,J=7.2Hz),7.91-7.93(m,1H),7.56(d,2H,J=8.0Hz),7.24-7.26(m,4H),7.24(d,2H,J=8.0Hz),7.17-7.20(m,1H),4.50-4.54(m,1H),4.44(s,2H),3.66-3.94(m,3H),3.63(dd,1H,J=4.8,16.7Hz),3.56(d,2H,J=5.6Hz),3.09(dd,1H,J=4.8,13.5Hz),2.83(dd,1H,J=9.6,13.5Hz),1.38(s,9H).
将化合物2a(465mg)、二(4-硝基苯基)碳酸酯(522mg)、二异丙基乙胺(0.224ml)、4-(二甲基氨基)吡啶(10.5mg)和四氢呋喃(3ml)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4天,使之反应后,减压干燥反应液。将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二氯甲烷∶甲醇=99∶1溶液)精制,得到化合物3a(205mg)。1H-NMR(DMSO-d6)δ:9.88(s,1H),8.40-8.42(m,1H),8.31(d,2H,J=9.5Hz),8.27-8.28(m,1H),7.92-7.94(m,1H),7.67(d,2H,J=7.9Hz),7.55(d,2H,J=9.5Hz),7.41(d,2H,J=7.9Hz),7.24-7.26(m,4H),7.17-7.20(m,1H),6.93-6.95(m,1H),5.25(s,1H),4.50-4.53(m,1H),3.77-3.95(m,3H),3.61-3.66(m,1H),3.55-3.57(m,2H),3.08(dd,1H,J=4.8,13.5Hz),2.83(dd,1H,J=9.5,13.5Hz),1.38(s,9H).
将化合物3a(185mg)、DX-8951的甲磺酸盐(152mg)、1-羟基苯并三唑(54mg)、二异丙基乙基胺(0.093ml)和N,N-二甲基甲酰胺(20ml)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2天,使之反应,减压干燥反应液。将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二氯甲烷∶甲醇=96∶4溶液)精制。将得到的黄色固体物质再次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含0.5%乙酸的二氯甲烷∶甲醇=97∶3溶液)精制,得到化合物4a(130mg)。1H-NMR(DMSO-d6)δ:9.84(s,1H),8.40-8.41(m,1H),8.19(d,1H,J=8.0Hz),8.04(d,1H,J=8.8Hz),7.92-7.93(m,1H),7.74(d,1H,J=11.1Hz),7.63(d,2H,J=8.0Hz),7.37(d,2H,J=8.0Hz),7.32(s,1H),7.24-7.26(m,4H),7.16-7.20(m,1H),6.94-6.95(m,1H),6.48(s,1H),5.46(d,1H,J=16.7Hz),5.41(d,1H,J=16.7Hz),5.24-5.34(m,3H),5.08(s,2H),4.49-4.52(m,1H),3.92(dd,1H,J=5.6,16.7Hz),3.85(dd,1H,J=5.6,16.7Hz),3.78(dd,1H,J=5.6,16.7Hz),3.63(dd,1H,J=4.8,16.7Hz),3.54-3.56(m,1H),3.31-3.33(m,2H),3.08(dd,1H,J=4.8,13.5Hz),2.83(dd,1H,J=10.3,13。5Hz),2.38(s,3H),1.86-1.89(m,2H),1.37(s,9H),0.88(t,3H,J=7.2Hz).
将化合物4a(200mg)溶解在甲酸(4ml)中,放置2小时。将反应液滴加到乙醚(40ml)中。用乙醚洗涤沉淀,得到化合物5a(198mg)。1H-NMR(DMSO-d6)δ:9.90(s,1H),8.48-8.50(m,1H),8.33-8.36(m,1H),8.27-8.30(m,2H),8.00-8.08(m,1H),7.74-7.76(m,1H),7.63(d,1H,J=8.2Hz),7.31-7.39(m,3H),7.21-7.25(m,5H),7.15-7.20(m,1H),5.43-5.48(m,2H),5.22-5.33(m,3H),5.08(s,2H),4.51-4.53(m,1H),3.93(dd,1H,J=5.5,16.5Hz),3.80-3.90(m,2H),3.64-3.72(m,3H),3.20-3.25(m,1H),3.09-3.13(m,1H),3.07(dd,1H,J=4.1,13.8Hz),2.81(dd,1H,J=10.1,13.8Hz),2.37(s,3H),2.15-2.22(m,2H),1.82-1.88(m,2H),0.88(t,3H,J=7.3Hz)将化合物5a(190mg)溶解在水(5ml)和甲醇(10ml)中。将该溶液加入到例1得到的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钠盐(1.0g)溶解在水(10ml)和甲醇(5ml)的溶液中。加入1-羟基苯并三唑(44mg),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39mg)后,用0.1N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pH至7.0。室温下搅拌3小时后,加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22mg),室温下搅拌1.75小时后,加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11mg),在室温下反应1夜。向反应液中加入0.1N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pH至8.9后,用生物麦克斯-50膜采用超滤法脱盐。将未能通过膜的残留溶液用微孔滤器(0.22μm)过滤后,冷冻干燥。将得到的无定形物质用Sep-PakC18药筒(cartridge)(Warters公司制)和Bio-rad AGSOW-X8(Na+型)柱精制后,再次用生物麦克斯-50膜采用超滤法脱盐。将未能通过膜的残留溶液用微孔滤器(0.22μm)过滤后,冷冻干燥,得到化合物6a(700mg)。将该化合物溶解在0.1M氯化钠水溶液中,用GPC(柱东SOH-TSK Gel PW-4000XL、溶剂含有20%乙腈的0.1M NaCl水溶液、流速0.8ml/min)分析的结果以及该化合物紫外吸收图谱(0.1M Tris缓冲液,pH9.0,0.10mg/ml)分别如图3和图4所示。以在0.1M Tris缓冲液(pH10.0)∶乙腈=7∶3中366nm的吸光度为基础,定量测定该化合物的药物化合物残基的含量为3.3%(w/w)。
例6使用甲酸作为脱保护剂的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Gly-Gly-Gly-Phe-NH-p-C6H4-CH2-O-CO-DX8951的合成将葡聚糖T500(20g,Pharmacia公司制,分子量500K)溶解在0.1M醋酸缓冲液(PH5.5,2000ml)中,加入过碘酸钠(66.0g)的水溶液(2000ml)。避光,在4℃下搅拌10天后,加入乙二醇(14.0ml),搅拌1夜。使用8M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反应液至pH7。加入硼氢化钠(28g),溶解后,搅拌1夜。用冰冷却反应液,用乙酸调整至pH5.5,4℃下搅拌1小时后,用8M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至pH7.5。用生物麦克斯-50膜采用超滤法对得到的水溶液进行脱盐处理。冷冻干燥未能通过膜的残留溶液,得到葡聚糖多元醇(10.5g)。该物质的分子量(硅胶过滤,茁酶多糖标准)为159K。
将氢氧化钠(31.5g)溶解在水(225ml)中,向得到的水溶液中加入该葡聚糖多元醇(7.5g),室温下使之溶解。冰冷条件下,向该溶液中加入一氯乙酸(45g)使之溶解后,室温下反应1夜。用乙酸调整该反应液pH至8后,用生物麦克斯-50膜采用超滤法脱盐。冷冻干燥未能通过膜的残留溶液,得到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的钠盐(8.5g)。该物质的分子量(硅胶过滤,茁酶多糖标准)为274K,羧甲基化度为0.4。
向Boc-Gly-Gly-Gly-Phe-OH(1000mg)、4-氨基苯甲醇(324mg)、1-羟基苯并三唑(464mg)、N,N-二甲基甲酰胺(10ml)的混合物中加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571mg)。室温下搅拌1夜,使之反应后,减压干燥反应液。将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二氯甲烷∶甲醇=92∶8溶液)精制,得到化合物2b(1220mg)。1H-NMR(DMSO-d6)δ:9.91(s,1H),8.25(d,1H,J=3.7Hz),8.08-8.20(m,2H),7.54(d,2H,J=8.3Hz),7.25-7.29(m,4H),7.23(d,2H,J=8.3Hz),7.16-7.21(m,1H),6.95(t,1H,J=5.9Hz),5.08(d,1H,J=5.9Hz),4.62-4.67(m,1H),4.44(d,2H,J=5.9Hz),3.74(dd,1H,J=4.9,5.4Hz),3.65(dd,1H,J=5.9,16.6Hz),3.59(d,2H,J=5.4Hz),3.07(dd,1H,J=5.4,13.7Hz),2.90(dd,1H,J=9.3,13.7Hz),1.37(s,9H).
将化合物2b(1160mg)、二(4-硝基苯基)碳酸酯(1303mg)、二异丙基乙胺(0.555ml)、4-(二甲基氨基)吡啶(26mg)和四氢呋喃(0ml)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4天,使之反应后,减压干燥反应液。将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二氯甲烷∶甲醇=96∶4溶液)精制,得到化合物3b(650mg)。1H-NMR(DMSO-d6)δ:10.07(s,1H),8.31(d,1H,J=8.8Hz),8.24-8.25(m,1H),8.09-8.12(m,2H),7.65(d,2H,J=8.3Hz),7.56(d,2H,J=8.8Hz),7.42(d,2H,J=8.3Hz),7.27-7.28(m,5H),7.18-7.19(m,1H),6.95(s,1H),5.68-5.73(m,1H),5.25(s,2H),4.64-4.69(m,1H),3.58-3.79(m,6H),3.08(dd,1H,J=4.9,13.7Hz),2.91(dd,1H,J=9.8,13.7Hz),1.37(s,9H).
将化合物3b(576mg)、DX-8951的甲磺酸盐(497mg)、1-羟基苯并三唑(113mg)、二异丙基乙基胺(0.303ml)和N,N-二甲基甲酰胺(10ml)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夜,使之反应后,减压干燥反应液。将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含0.5%乙酸的二氯甲烷∶甲醇=92∶8溶液)精制,得到化合物4b(290mg)。1H-NMR(DMSO-d6)δ:10.01(s,1H),8.24(d,1H,J=9.8Hz),8.09-8.13(m,2H),8.05(d,1H,J=8.8Hz),7.74(d,1H,J=10.7Hz),7.61(d,2H,J=8.3Hz),7.37(d,2H,J=8.3Hz),7.32(s,1H),7.24-7.27(m,4H),7.17-7.19(m,1H),6.94(s,1H),5.47(d,1H,J=16.1Hz),5.42(d,1H,J=16.1Hz),5.31(d,1H,J=19.5Hz),5.27-5.29(m,1H),5.24(d,1H,J=16.1Hz),5.09(s,2H),4.62-4.67(m,1H),3.73-3.78(m,2H),3.66(d,1H,J=5.4Hz),3.63(d,1H,J=5.4Hz),3.53-3.59(m,2H),3.23-3.27(m,2H),3.07(dd,1H,J=4.9,13.7Hz),2.90(dd,1H,J=9.8,13.7Hz),2.37(s,3H),2.17-2.23(m,2H),1.81-1.90(m,2H),1.36(s,9H),0.89(d,1H,J=6.8Hz).
将化合物4b(200mg)溶解在甲酸(4ml)中,放置2小时。将反应液滴加到乙醚(40ml)中。用乙醚洗涤沉淀,得到化合物5b(198mg)。1H-NMR(DMSO-d6)δ:10.06(s,1H),8.20-8.41(m,3H),8.07(d,1H,J=8.7Hz),7.75(d,1H,J=7.8Hz),7.61(d,2H,J=8.3Hz),7.37(d,2H,J=8.3Hz),7.32(s,1H),7.21-7.30(m,5H),7.18-7.20(m,1H),5.41-5.48(m,2H),5.23-5.33(m,3H),5.08(s,2H),4.62-4.65(m,1H),3.77(s,2H),3.72-3.76(m,1H),3.63(dd,1H,J=5.0,16.5Hz),3.58-3.60(m,1H),3.40(dd,1H,J=6.9,13.7Hz),3.20-3.23(m,1H),3.10-3.13(m,1H),3.06(dd,1H,J=5.0,13.7Hz),2.90(dd,1H,J=9.6,13.7Hz),2.37(s,3H),2.15-2.22(m,2H),1.84-1.90(m,2H),0.88(d,1H,J=6.9Hz).
将化合物5b(100mg)溶解在水(5ml)和甲醇(10ml)中。将该溶液加入到例1得到的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钠盐(1100mg)溶解在水(10ml)和甲醇(20ml)的溶液中。加入1-羟基苯并三唑(15mg)、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26mg)后,用0.1N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pH至7.0。室温下搅拌2小时后,加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25mg)。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后,加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13mg),室温下反应1夜。用0.1N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反应液pH至8.5后,用生物麦克斯-50膜采用超滤法脱盐。将未能通过膜的残留溶液用微孔滤器(0.22μm)过滤后,冷冻干燥。将得到的无定形物质用Sep-PakC18药筒(Warters公司制)和Bio-rad AG50W-X8(Na+型)柱精制后,再次用生物麦克斯-50膜采用超滤法脱盐。将未能通过膜的残留溶液用微孔滤器(0.22μm)过滤后,冷冻干燥,得到化合物6b(405mg)。以在0.1M Tris缓冲液(pH10.0)∶乙腈=7∶3中366nm的吸光度为基础,定量测定该化合物的药物化合物残基的含量为1.7%(w/w)。
例7使用甲酸作为脱保护剂的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Gly-Gly-NH-p-C6H4-CH2-O-CO-DX8951的合成将葡聚糖T500(20g,Pharmacia公司制,分子量500K)溶解在0.1M醋酸缓冲液(PH5.5,2000ml)中,加入过碘酸钠(66.0g)的水溶液(2000ml)。避光,在4℃下搅拌10天后,加入乙二醇(14.0ml),搅拌1夜。使用8M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反应液至pH7。加入硼氢化钠(28g),溶解后,搅拌1夜。用冰冷却反应液,用乙酸调整至pH5.5,4℃下搅拌1小时后,用8M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至pH7.5。用生物麦克斯-50膜采用超滤法对得到的水溶液进行脱盐处理。冷冻干燥未能通过膜的残留溶液,得到葡聚糖多元醇(10.5g)。该物质的分子量(硅胶过滤,茁酶多糖标准)为159K。
将氢氧化钠(31.5g)溶解在水(225ml)中,向得到的水溶液中加入该葡聚糖多元醇(7.5g),室温下使之溶解。冰冷条件下,向该溶液中加入一氯乙酸(45g)使之溶解后,室温下反应1夜。用乙酸调整该反应液pH至8后,用生物麦克斯-50膜采用超滤法脱盐。冷冻干燥未能通过膜的残留溶液,得到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的钠盐(8.5g)。该物质的分子量(硅胶过滤,茁酶多糖标准)为274K,羧甲基化度为0.4。
向Boc-Gly-Gly-OH(2.3g)、4-氨基苯甲醇(2.0g)、1-羟基苯并三唑(3.29g)、N,N-二甲基甲酰胺(20ml)的混合物中加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4.05g)。室温下搅拌1夜,使之反应后,减压干燥反应液。将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二氯甲烷∶甲醇=94∶6溶液)精制,得到化合物2c(2.9g)。1H-NMR(DMSO-d6)δ:9.75(s,1H),8.15(s,1H),7.54(d,2H,J=8.3Hz),7.23(d,2H,J=8.3Hz),7.07(s,1H),5.09(t,1H,J=8.6Hz),4.44(d,2H,J=8.6Hz),3.88(s,2H),3.60(s,1H),1.39(s,9H).
将化合物2c(1.0g)、(4-硝基苯基)羧酸二酯(2.72g)、二异丙基乙胺(1.17ml)、4-(二甲基氨基)吡啶(55mg)和四氢呋喃(50ml)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天,使之反应后,减压干燥反应液。将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二氯甲烷∶甲醇=96∶4溶液)精制,得到化合物3c(376mg)。1H-NMR(DMSO-d6)δ:9.92(s,1H),8.31(d,1H,J=9.3Hz),8.14-8.25(m,2H),7.65(d,2H,J=8.3Hz),7.56(d,2H,J=9.3Hz),7.41(d,2H,J=8.3Hz),7.05(d,1H,J=5.4Hz),5.25(s,2H),3.91(d,2H,J=4.9Hz),3.61(d,2H,J=5.4Hz),1.40(s,9H).
将化合物3c(338mg)、DX-8951的甲磺酸盐(400mg)、1-羟基苯并三唑(109mg)、二异丙基乙基胺(0.243ml)和N,N-二甲基甲酰胺(20ml)的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夜,使之反应后,减压干燥反应液。将残渣用硅胶柱色谱法(洗脱液含0.5%乙酸的二氯甲烷∶甲醇=94∶6溶液)精制,得到化合物4c(460mg)。1H-NMR(DMSO-d6)δ:9.84(s,1H),8.13-8.15(m,1H),8.04(d,1H,J=8.8Hz),7.73(d,1H,J=10.7Hz),7.60(d,2H,J=8.3Hz),7.37(d,2H,J=8.3Hz),7.32(s,1H),7.04(d,1H,J=5.9Hz),6.48(s,1H),5.46(d,1H,J=16.1Hz),5.41(d,1H,J=16.1Hz),5.31(d,1H,J=19.0Hz),5.26-5.29(m,1H),5.24(d,1H,J=19.0Hz),5.08(s,2H),3.90(d,2H,J=4.9Hz),3.61(d,2H,J=5.9Hz),3.07-3.12(m,2H),2.37(s,3H),2.15-2.23(m,2H),1.83-1.92(m,2H),1.39(s,9H),0.89(d,1H,J=7.3Hz).
将化合物4c(100mg)溶解在甲酸(4ml)中,放置2小时。将反应液滴加到乙醚(40ml)中。用乙醚洗涤沉淀,得到化合物5c(98mg)。1H-NMR(DMSO-d6)δ:10.02(s,1H),8.24-8.30(m,3H),8.05-8.09(m,1H),7.73-7.76(m,2H),7.59(d,2H,J=6.6Hz),7.34-7.38(m,3H),6.51(s,1H),5.41-5.49(m,2H),5.24-5.31(m,3H),5.08(s,2H),3.95(s,2H),3.28(s,2H),3.07-3.14(m,2H),2.39(s,3H),2.14-2.28(m,2H),1.86-1.90(m,2H),0.90(d,1H,J=6.0Hz).
将化合物5c(95mg)溶解在水(15ml)和甲醇(15ml)中。将该溶液加入到例1得到的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钠盐(1000mg)溶解在水(15ml)和甲醇(15ml)的溶液中。加入1-羟基苯并三唑(28mg)、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53mg)后,用0.1N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pH至7.0。室温下搅拌3小时后,加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26mg)。室温下搅拌1.5小时后,加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12mg),室温下反应1夜。用0.1N氢氧化钠水溶液调整反应液pH至8.5后,用生物麦克斯-50膜采用超滤法脱盐。将未能通过膜的残留溶液用微孔滤器(0.22μm)过滤后,冷冻干燥。将得到的无定形物质用Sep-PakC18筒(Warters公司制)和Bio-rad AG5OW-X8(Na+型)柱精制后,再次用生物麦克斯-50膜采用超滤法脱盐。将未能通过膜的残留溶液用微孔过滤器(0.22μm)过滤后,冷冻干燥,得到化合物6c(588mg)。将该化合物溶解在0.1M氯化钠水溶液中后,用GPC(柱东SOH-TSK GelPW-4000XL、溶剂含有20%乙腈的0.1MNaCl水溶液、流速0.8ml/min)分析的结果以及该化合物紫外吸收图谱(0.1M Tris缓冲液,pH9.0,0.12mg/ml)分别如图5和图6所示。以在0.1M Tris缓冲液(pH10.0)乙腈=7∶3中366nm的吸光度为基础,定量测定该化合物的药物化合物残基的含量为3.3%(w/w)。
例8由药物复合物游离的药物化合物将例5、6和7得到的药物复合物溶解在37℃的Meth A(murinefibrosarcoma Meth A)匀浆中或缓冲液中(50μg/ml),20小时后定量游离的DX-8951。制备间隔区和DX-8951不通过对氨基苯甲基氧基羰基结合的化合物,用作比较化合物。结果如表4所示。药物的游离量用相对于所使用的药物复合物中的药物量的游离药物量(%)表示。例5、6和7的药物复合物在弱酸性的匀浆中迅速游离,但在缓冲液中几乎不游离。另一方面,比较化合物在弱酸性的匀浆中只有少量游离,在缓冲液中完全不游离。
表4反应系 例5 例6 例7 比较化合物Meth A 匀浆(pH4.5) 110.69 15.48 0.44 0.85Meth A 匀浆(pH5.5) 110.31 4.97 0.37 0.12Meth A 匀浆(pH6.5) 42.71 1.78 0.55 0.01缓冲液 (pH4.5) 0.790.12 0.15 0.00缓冲液 (pH5.5) 0.710.19 0.12 0.00缓冲液 (pH6.5) 0.8 0.23 0.16 0.00血浆0.130.51 0.12 0.00例9Meth A荷瘤小鼠对例5、例6、例7的药物复合物的最大耐受量(MTD、Maximum Tolerated Dose)将Meth A细胞移植到BALB/c系小鼠上制成Meth A荷瘤小鼠,第13天给与例5、例6和例7中得到的药物复合物一次。给药后,经时测定体重、观察有无因毒性死亡,最大体重减少率、死亡率归纳在表5中。给药量为换算成DX-8951的无水游离碱的重量。
表5化合物给药量 BWLmaxa(%)[day]Nb(mg/kg)对照 0<0 0/3例51027.1[18]3/35 28.6[18]3/32.5 28.9[20]3/31.25 5.0[18] 0/30.625 2.0[14] 0/3例61027.1[18]3/35 24.0[18]3/32.5 22.1[20]0/31.25 2.4[14] 0/3例73014.6[16]3/32014.2[16]3/31013.7[16]3/35 25.4[18]3/32.5 31.0[21]3/3a体重的最大减少率(括号内为观察到最大减少的天数)<0表示未能观察到体重减少。
b死亡的小鼠/使用的小鼠从能够观察到体重减少和死亡小鼠的给药量,判断各个复合物的MTD如下所示。
表6MTD(mg/kg)例5 1.25~2.5例6 2.5例7 <2.5例5中所得药物复合物的MTD是例1中所得药物复合物的MTD(参照例3)的约1/3,使用例1中所得药物复合物时DX-8951的游离率(参照例2的表)是使用例5中所得药物复合物时DX-8951的游离率的约1/3(参照例8的表)。
例10例5和例6所示药物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将Meth A细胞移植到BALB/c系小鼠上制成Meth A荷瘤小鼠,移植后第7天给与例1、例5和例6所示的药物复合物一次。第21天测定肿瘤的重量,评价对肿瘤的抑制效果和毒性。结果如表7所示。表中*表示通过Dunnet’s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p<0.05),给药量为换算成DX-8951的无水游离碱的重量,IR表示肿瘤的缩小率。可以看出,例5和例6的药物复合物用量依存地影响其缩小肿瘤的效果。
另外,例5所示药物复合物最小有效用量是例1所示药物复合物最小有效用量的约1/3,对于在肿瘤匀浆中的DX-8951的游离率(参照例2的表和例8的表)和Meth A荷瘤小鼠的MTD(参照例33的表和例9),与观察到同样的背离相互关联。
表7化合物 给药量 肿瘤重量平均值 IR BWLmaxaNb(mg/kg) (g)(%) (%)[day]对照 0 2.624±0.417 0 <0 0/6例1 7.5 0.005±0.003***100 26.1[16]2/65 0.004±0.001***100 4.0[13] 0/62.5 0.031±0.014***99<0 0/61.250.775±0.207***71<0 0/60.625 1.489±0.215**43<0 0/6例5 1.875 0.011±0.003***100 12.3[13]0/61.250.010±0.004***100 <0 0/60.625 0.328±0.164***88<0 0/60.3125 1.128±0.173***57<0 0/60.15625 2.394±0.231 9 <0 0/6例6 2.5 0.012±0.004***100 25.9[13]3/61.250.016±0.008***99<0 0/60.625 0.272±0.066***90<0 0/60.3125 1.419±0.163**46<0 0/60.15625 1.645±0.191*37<0 0/6a体重的最大减少率(括号内为观察到最大减少的天数)<0表示未能观察到体重减少。
b死亡的小鼠/使用的小鼠工业实用性本发明的药物复合物可以使抗肿瘤药和抗炎药等药物化合物具有部位选择性,向肿瘤部位等移行,并在该部位迅速游离出药物化合物。另外,由于游离后的药物化合物中未残留来源于间隔区部分的氨基酸,还具有能够确实发挥所需药物化合物的药效的特征。
权利要求
1.下述式表示的药物复合物,A-R-NH-Y-CH2-O-CO-Q(式中,A表示作为药物载体的高分子;R表示含有1个氨基酸的间隔区或含有通过肽键结合的2至8个氨基酸的间隔区;Y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苯基,Q表示药物化合物的残基)。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复合物,药物载体为具有羧基的多糖衍生物。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物复合物,R为含有通过肽键结合的2至8个氨基酸的间隔区。
4.按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复合物,Y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对亚苯基。
5.按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复合物,Y为没有取代的对亚苯基。
6.按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复合物,具有羧基的多糖衍生物为羧基C1-4烷基葡聚糖多元醇。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复合物,构成羧基C1-4烷基葡聚糖多元醇的葡聚糖多元醇是在实质上可以完全多元醇化的条件下处理葡聚糖得到的葡聚糖多元醇。
8.按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药物复合物,羧基C1-4烷基葡聚糖多元醇为羧甲基葡聚糖多元醇。
9.按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复合物,药物化合物为抗肿瘤药或抗炎药。
10.按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复合物,具有氨基的药物化合物通过该氨基与A-R-NH-Y-CH2-O-CO-结合。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物复合物,药物化合物为(1S,9S)-1-氨基-9-乙基-5-氟-2,3-二氢-9-羟基-4-甲基-1H,12H-苯并〔de〕吡喃并〔3’,4’∶6,7〕吲嗪并〔1,2-b〕喹啉10,13(9H,15H)-二酮。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复合物,R为-Gly-Gly-Phe-Gly-。
13.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复合物,R为-Gly-Gly-Gly-Phe-。
14.下式表示的DDS化合物,A-R-NH-Y-CH2-O-CO-Q(式中,A表示作为药物载体的高分子;R表示含有1个氨基酸的间隔区或含有通过肽键结合的2至8个氨基酸的间隔区;Y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苯基,Q表示药物化合物的残基)。
15.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DDS化合物,药物化合物为(1s,9s)-1-氨基-9-乙基-5-氟-2,3-二氢-9-羟基-4-甲基-1H,12H-苯并〔de〕吡喃并〔3’,4’∶6,7〕吲嗪并〔1,2-b〕喹啉10,13(9H,15H)-二酮。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DDS化合物,R为-Gly-Gly-Phe-Gly-。
17.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DDS化合物,R为-Gly-Gly-Gly-Phe-。
18.R’-NH-Y-CH2-O-CO-Q表示的化合物(式中,R’表示含有1个氨基酸或含有通过肽键结合的2至8个氨基酸,N末端被保护或未被保护的基团;Y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苯基,Q表示药物化合物的残基)。
19.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化合物,Y为未取代的对亚苯基,R’为H-Gly-Gly-Phe-Gly-表示的基团,药物化合物为(1S,9S)-1-氨基-9-乙基-5-氟-2,3-二氢-9-羟基-4-甲基-1H,12H-苯并〔de〕吡喃并〔3’,4’∶6,7〕吲嗪并〔1,2-b〕喹啉10,13(9H,15H)-二酮。
20.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化合物,Y为未取代的对亚苯基,R’为H-Gly-Gly-Gly-Phe-表示的基团,药物化合物为(1S,9S)-1-氨基-9-乙基-5-氟-2,3-二氢-9-羟基-4-甲基-1H,12H-苯并〔de〕吡喃并〔3’,4’∶6,7〕吲嗪并〔1,2-b〕喹啉10,13(9H,15H)-二酮。
21.下式A-R-NH-Y-CH2-O-CO-X(式中A表示作为药物载体的高分子;R表示含有1个氨基酸或含有通过肽键结合的2至8个氨基酸的间隔区;Y表示可以具有取代基的亚苯基,X表示羟基、-O-M(M表示羧基的保护基)或离去基团)表示的化合物。
22.权利要求18至2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在制备权利要求1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药物复合物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下述式A-R-NH-Y-CH
文档编号A61K47/48GK1310631SQ99808979
公开日2001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22日
发明者洲崎浩, 井上和泓, 久我洋 申请人:第一制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