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式龙骨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5423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式龙骨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骨制造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卡式龙骨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卡式龙骨应用到吊顶系统时,由于直接与吊杆连接,因此卡式龙骨本身的水平度将直接影响到最终吊顶系统的水平度。现场安装过程中,通常是一种卡式龙骨对应一种副龙骨或者吊装组件,不仅造成生产材料的浪费,还降低了安装效率;而卡式龙骨的水平度的调节一般通过调节吊杆与卡式龙骨吊装孔的安装螺母来实现的。

现有的吊装孔间距为10mm,吊装孔在与吊杆连接后经常与顶部空间的配套吊装结构部件发生干涉;当发生干涉情况时,需将与吊杆连接的吊装孔更换为相邻的吊装孔;相邻的吊装孔与吊杆连接后再进行水平度的调整;由于吊装孔间距较大,存在着安装操作不便、以及安装后无法调节吊顶的垂直度;对于室内空间要求平行度较高的场所,一般都是通过现场在吊装孔一侧间距5mm 处另行钻出一个吊装孔,以满足安装要求;然而,上述钻孔操作页存在猪多缺点:如钻孔精度不够,不能保证与原吊装孔在同一直线上;如现场临时进行钻孔操作,一定程度上影响可了现场吊装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式龙骨冲压模具,使被冲压龙骨冲压出不同间距的卡式龙骨卡接部,从而使卡式龙骨能卡接不同的副龙骨或其他吊装部件,提高了吊装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卡式龙骨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模板和下模具;上模具对称设置有两排冲压卡式龙骨卡接部的上模凸块,每排上模凸块包括两个第一上模凸块和四个第二上模凸块,上模具中间位置设有四个冲针,四个冲针为交错间隔设置的圆柱形冲针和椭圆柱冲针;

模板上对称设置有两排与上模凸块配合使用的模板通孔,模板通孔之间设有四个冲孔,四个冲孔分别为与圆柱形冲针对应的模板圆孔以及与椭圆柱冲针对应的模板椭圆孔,模板下表面设有凹槽;

下模具上对称设置有两排冲压卡式龙骨卡接部的下模通孔,下模通孔与模板通孔配合,下模通孔之间分别设有与模板圆孔配合的下模圆孔以及与模板椭圆孔对应的下模椭圆孔。

优选的,模板通过六角螺母与下模具连接。

优选的,上模具两侧对应设有圆柱孔。

优选的,下模具上设有与圆柱孔配套使用的圆柱。

优选的,模板圆孔的直径为8mm~12mm,圆柱形冲针的直径比模板圆孔的直径小1mm。

优选的,模板椭圆孔的长直径为10mm~14mm,短直径为8mm~12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模具和模板上设置不同尺寸的上模凸块和模板通孔,使被冲压龙骨冲压出不同间距的卡式龙骨卡接部,从而使卡式龙骨能卡接不同的副龙骨或其他吊装部件,提高了吊装效率,节约了生产原材料。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模具间隔设置圆柱形冲针和椭圆柱冲针,模板上对应设置模板圆孔和模板椭圆孔,使最终冲压形成的卡式龙骨吊装孔能够在吊装过程中安装方便,且易于调节卡式龙骨的水平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式龙骨冲压模具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模具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板及下模具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具的示意图;

其中,1、上模具;2、模板;3、下模具;4、凹槽;11、上模凸块;12、圆柱形冲针;13、椭圆柱冲针;14、圆柱孔;15、第一上模凸块;21、模板通孔;22、模板椭圆孔;23、模板圆孔;24、六角螺母;31、下模通孔;32、下模椭圆孔;33、下模圆孔;34、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提供了一种卡式龙骨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具1、模板2和下模具3;上模具1对称设置有两排冲压卡式龙骨卡接部的上模凸块11,每排上模凸块11包括两个第一上模凸块15和四个第二上模凸块,上模具1中间位置设有四个冲针,四个冲针为交错间隔设置的圆柱形冲针12和椭圆柱冲针13;

模板2上对称设置有两排与上模凸块11配合使用的模板通孔21,模板2的中间位置设有四个冲孔,四个冲孔分别为与圆柱形冲针12对应的模板圆孔23以及与椭圆柱冲针13对应的模板椭圆孔22,模板2下表面设有凹槽4,凹槽4用于待加工的龙骨从模具中穿过;

下模具3上对称设置有两排冲压卡式龙骨卡接部的下模通孔31,下模通孔31与模板通孔21配合,下模具3的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与模板圆孔23配合的下模圆孔33以及与模板椭圆孔22对应的下模椭圆孔32。

本实用新型的优化实施例,模板2通过六角螺母24与下模具3连接;上模具1两侧对应设有圆柱孔14;下模具3上设有与圆柱孔14配套使用的圆柱34;模板圆孔23的直径为8mm~12mm,圆柱形冲针12的直径比模板圆孔23的直径小1mm;模板椭圆孔22的长直径为10mm~14mm,短直径为8mm~12mm。

每排上模凸块11包括两个第一上模凸块15和四个第二上模凸块,且设置方式为以两个第二上模凸块为中心向两侧分散,两个第二上模凸块的两侧设置一个第一上模凸块15,第一上模凸块15的另一侧安装一个第二上模凸块;通过这样的设计方式能冲压出间距不同的卡接部,从而使卡式龙骨能卡接不同的副龙骨或其他吊装部件。在冲压过程中,将龙骨设置在模板2与下模具3之间,龙骨在上模具1冲压的作用下形成具有吊装孔与卡接部的卡式龙骨。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