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行位斜抽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4225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具的行位斜抽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模具的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模具的行位斜抽芯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侧部带有斜向凹槽、且凹槽内有安装孔的产品,现有的模具无法一次成型,需要经过二次加工形成最终产品,其生产效率低、且加工出的产品的精度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模具的行位斜抽芯结构,其使得侧部带有斜向凹槽、且凹槽内有安装孔的产品能够一次成型,加工效率高、且产品的精度得到提高。模具的行位斜抽芯结构,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前模、后模、A板、B板,所述前模、后模、镶件之间的空腔为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为带有斜抽芯的镶件,所述斜抽芯贯穿所述镶件后深入所述型腔内部,所述镶件的底面为斜面、其贴合所述后模的斜支承面,所述镶件的远离所述型腔一侧紧固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的外侧压着行位的内侧面,斜导柱贯穿所述行位后、其末端位于所述B板的活动腔内,所述行位的底端面嵌于所述B板的上部水平导轨内,所述行位位于所述A板、B板之间的空腔内。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后,脱模时,前模上升,使得斜导柱上升,斜导柱带动行位沿着B 板的水平导轨水平移动,从而使得镶件沿着后模的斜支承面斜向下滑动,镶件带动斜抽芯同步斜向下移动完成脱模,其使得侧部带有斜向凹槽、且凹槽内有安装孔的产品能够一次成型,加工效率高、且产品的精度得到提高。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见图1,其包括前模1、后模2、A板3、B板4,前模1、后模2、镶件5之间的空腔为型腔,型腔内为产品6,镶件5为带有斜抽芯7的镶件,斜抽芯7贯穿镶件5后深入型腔内部,镶件5的底面为斜面、其贴合后模2的斜支承面,镶件5的远离型腔一侧紧固有耐磨块 8,耐磨块8的外侧压着行位9的内侧面,斜导柱10贯穿行位9后、其末端位于B板4的活动腔11内,行位9的底端面嵌于B板4的上部水平导轨12内,行位9位于A板3、B板4之间的空腔内。
权利要求
1.模具的行位斜抽芯结构,其包括前模、后模、A板、B板,所述前模、后模、镶件之间的空腔为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为带有斜抽芯的镶件,所述斜抽芯贯穿所述镶件后深入所述型腔内部,所述镶件的底面为斜面、其贴合所述后模的斜支承面,所述镶件的远离所述型腔一侧紧固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的外侧压着行位的内侧面,斜导柱贯穿所述行位后、其末端位于所述B板的活动腔内,所述行位的底端面嵌于所述B板的上部水平导轨内,所述行位位于所述A板、B板之间的空腔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模具的行位斜抽芯结构,其使得侧部带有斜向凹槽、且凹槽内有安装孔的产品能够一次成型,加工效率高、且产品的精度得到提高。其包括前模、后模、A板、B板,所述前模、后模、镶件之间的空腔为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镶件为带有斜抽芯的镶件,所述斜抽芯贯穿所述镶件后深入所述型腔内部,所述镶件的底面为斜面、其贴合所述后模的斜支承面,所述镶件的远离所述型腔一侧紧固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的外侧压着行位的内侧面,斜导柱贯穿所述行位后、其末端位于所述B板的活动腔内,所述行位的底端面嵌于所述B板的上部水平导轨内,所述行位位于所述A板、B板之间的空腔内。
文档编号B29C33/44GK102285027SQ20111016187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6日
发明者张卫 申请人:凡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