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拉手盒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5929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拉手盒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塑件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拉手盒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门板的内侧通常会设置一个拉手盒,拉手盒可放置一些小物件,也可用手拉住拉手盒来关闭车门。如图1所示为一款拉手盒结构,该拉手盒(111)底部设有安装槽(112),拉手盒为塑料件,一般在注塑模具中成型,安装槽(112)采用滑块抽芯的方法成型。

现有用于注塑该拉手盒的模具,所采用的滑块抽芯机构包括滑块、弹簧和螺栓,弹簧设置在滑块内,通过螺栓将滑块与动模连接,产品成型后抽芯时,将螺栓拧出,弹簧将滑块顶出,滑块与产品实现了分离。

上述的滑块抽芯机构存在以下问题:模具在长期使用后,弹簧的弹力会减小甚至失效,导致在抽芯过程中,滑块不能被顺利顶出,从而影响产品后续的脱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拉手盒成型模具,欲通过该模具内的设置的斜顶机构、滑块抽芯机构、侧滑块机构和侧抽芯机构使拉手盒顺利脱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拉手盒成型模具,包括动模和定模,所述的动模和定模合模构成产品模腔,所述的模腔底部设有方槽,还包括滑块抽芯机构、斜顶机构、侧滑块机构和侧抽芯机构;

所述的滑块抽芯机构包括滑块A、限位块A、限位块B和拉块,所述的滑块A呈“T”形状,所述的滑块A竖立在模腔中且滑块A的底端位于方槽中,所述的限位块A横置在滑块A的上端,且所述的限位块A尾部从滑块A的后侧面穿出,所述的拉块位于滑块A上端的后侧且拉块的上端固定在动模上,所述的拉块的前侧面靠近其下端部分设有第一凹陷,所述的限位块B呈倒置的“T”形且插入在拉块中,所述的限位块B上端的前侧面设有与第一凹陷平齐的第二凹陷,所述的拉块底端的前侧面设有凸起的限位部,所述的限位块A的尾部扣接在拉块限位部上,且所述的限位块A的尾部可在第一凹陷、第二凹陷上滑动;

所述的斜顶机构包括滑座、滑块B、顶杆和顶板,滑座固定在顶板上,所述的滑块B设于滑座内,所述的顶杆倾斜设立且所述的顶杆的上端拼接在模腔中,所述的斜顶杆的下端与滑块B连接;

所述的侧滑块机构包括滑块C,所述的滑块C活动设于定模上,所述的滑块C前侧部拼接在模腔上,所述的滑块C上设有与动模连接的斜导柱,所述的动模带动斜导柱倾斜向上运动,所述的斜导柱驱动滑块C向后平移,所述的滑块C与拉手盒实现分离;

所述的侧抽芯机构包括油缸、滑块D和拉杆,所述的滑块D的尾部拼接在模腔上,所述的滑块D尾部设有杆状的芯子,所述的芯子的一端插入在模腔中,所述的拉杆呈弯曲状,所述的拉杆一端与滑块D前侧部连接,所述的拉杆另一端与油缸连接,所述的油缸驱动拉杆运动,所述的拉杆将滑块D从模腔中分离,所述的芯子从模腔中抽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限位块B上端的前侧面与第一凹陷、拉块上端的前侧面与第二凹陷均为斜面过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滑块A与动模之间竖立有第一弹簧,所述的滑块A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动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滑块A上设有限位块C,所述的限位块C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滑块A上,所述的限位块C与限位块A之间横置有第二弹簧。拧开第二螺栓,在第二弹力的作用下可将限位块A从滑块A中弹出,方便了限位块A的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定模的前侧部且靠近拉杆处设有行程开关,所述的行程开关的触头与拉杆连接。行程开关与注塑机连接,当通过行程开关的监测到拉杆的运动失效,后续的开模就不会启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滑块抽芯机构,采用机械原理,以解决原先结构中弹簧的弹力失效问题。简单来说,拉手盒成型后,模具开模,动模与定模分离,动模带动拉块向上运动,拉块底端的限位部勾住限位块A的尾部,进而滑块A随着拉块一起向上运动,滑块A从模腔中抽出,与拉手盒实现了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拉手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滑块抽芯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滑块抽芯机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滑块抽芯机构与模腔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斜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侧滑块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侧抽芯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汽车拉手盒成型模具,包括动模(1)和定模(2),动模(1)和定模(2)合模构成产品模腔(27),模腔(27)底部设有方槽(3),还包括滑块抽芯机构、斜顶机构、侧滑块机构和侧抽芯机构;

滑块抽芯机构包括滑块A(4)、限位块A(5)、限位块B(6)和拉块(7),滑块A(4)呈“T”形状,滑块A(4)竖立在模腔(27)中且滑块A(4)的底端位于方槽(3)中,限位块A(5)横置在滑块A(4)的上端,且限位块A(5)尾部从滑块A(4)的后侧面穿出,拉块(7)位于滑块A(4)上端的后侧且拉块(7)的上端固定在动模(1)上,拉块(7)的前侧面靠近其下端部分设有第一凹陷(8),限位块B(6)呈倒置的“T”形且插入在拉块(7)中,限位块B(6)上端的前侧面设有与第一凹陷(8)平齐的第二凹陷(9),拉块(7)底端的前侧面设有凸起的限位部(10),限位块A(5)的尾部扣接在拉块(7)限位部(10)上,且限位块A(5)的尾部可在第一凹陷(8)、第二凹陷(9)上滑动;

模具开模,动模(1)与定模(2)分离,动模(1)带动拉块(7)向上运动,拉块(7)底端的限位部(10)勾住限位块A(5)的尾部,进而滑块A(4)随着拉块(7)一起向上运动,滑块A(4)从模腔(27)中抽出,与拉手盒(111)实现了分离。

斜顶机构包括滑座(11)、滑块B(12)、顶杆(13)和顶板,滑座(11)固定在顶板上,滑块B(12)设于滑座(11)内,顶杆(13)倾斜设立且顶杆(13)的上端拼接在模腔(27)中,斜顶杆(13)的下端与滑块B(12)连接;

顶板与注塑机上的动力组件连接,顶板被向上顶起,顶杆(13)向上运动并顶出拉手盒(111)。

侧滑块机构包括滑块C(14),滑块C(14)活动设于定模(2)上,滑块C(14)前侧部拼接在模腔(27)上,滑块C(14)上设有与动模(1)连接的斜导柱(15),动模(1)带动斜导柱(15)倾斜向上运动,斜导柱(15)驱动滑块C(14)向后平移,滑块C(14)与拉手盒(111)实现分离;

侧抽芯机构包括油缸(16)、滑块D(17)和拉杆(18),滑块D(17)的尾部拼接在模腔(27)上,滑块D(17)尾部设有杆状的芯子(19),芯子(19)的一端插入在模腔(27)中,拉杆(18)呈弯曲状,拉杆(18)一端与滑块D(17)前侧部连接,拉杆(18)另一端与油缸(16)连接,油缸(16)驱动拉杆(18)运动,拉杆(18)将滑块D(17)从模腔(27)中分离,芯子(19)从模腔(27)中抽出。

限位块B(6)上端的前侧面与第一凹陷(8)、拉块(7)上端的前侧面与第二凹陷(9)均为斜面(20)过渡。

滑块A(4)与动模(1)之间竖立有第一弹簧(21),滑块A(4)通过第一螺栓(22)固定在动模(1)上。

滑块A(4)上设有限位块C(23),限位块C(23)通过第二螺栓(24)固定在滑块A(4)上,限位块C(23)与限位块A(5)之间横置有第二弹簧。

定模(2)的前侧部且靠近拉杆(18)处设有行程开关(26),行程开关(26)的触头与拉杆(18)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