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韭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韭葱组织培养繁殖系数低、植株成活率低,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无菌苗各部分的利用率、提高了外植体的再生频率、提高韭葱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的韭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韭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1)韭葱种子的预处理
韭葱品种为Musselburgh;挑选大小一致、圆润饱满的优质韭葱种子,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将种子浸泡在50mg/L的GA3溶液中24h,然后置于25℃的光照培养箱中遮光培养一天备用;
(2)韭葱种子的消毒灭菌
取出上述种子,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2-3min,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然后用75%的酒精消毒35-40秒,接着用无菌水冲洗1-2次,再用0.1%的升汞消毒5-6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
(3)无菌苗的获得
将消毒灭菌后的种子接种在MS培养基上,先25℃黑暗条件下培养,待大多数种子露白后移到组培室光下继续培养,获得无菌苗;
(4)子叶、茎段、根段外植体的制备
取韭葱无菌苗,剪成0.5cm大小的子叶、茎段和根段,任其自然下落到培养瓶内的培养基上,剪取结束后,用镊子将外植体均匀摆放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5)愈伤组织和芽的诱导
韭葱子叶、茎段和根段愈伤组织和芽的诱导培养基均为MS+6-BA 1mg/L +2,4-D0.2 mg/L,蔗糖和琼脂浓度分别为30g/L、8g/L;上述外植体培养15d,在切口边缘处形成大量的乳白色愈伤组织;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乳白色愈伤组织上形成潜在的芽点,逐渐分化成肉眼可见的绿色小芽;
(6)生根培养
待幼芽长到2~3cm大小时,在超净工作台上切下幼芽,将切取的幼芽转入生根培养基培养,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
(7)驯化移栽
当组培苗生根长度达到2-3cm以后,组培室内将培养瓶口打开,培养3-5天,期间往培养瓶中加入无菌水,然后取出韭葱再生植株,用自来水洗净根部残存的培养基,移栽到盛有纯锯末的营养钵中,遮荫炼苗10-12天左右,期间每天用水喷灌一次,待再生植株抽出新芽后可移栽到大田土中进行粗放管理。
本发明建立了一种韭葱品种快速组培繁殖的方法,不仅保留了韭葱品种的优良特性,有利于韭葱优良品种的保存,而且提高了韭葱的繁殖系数,保证了较高的成活率。本发明中用韭葱无菌苗的子叶、茎段和根段均能成功诱导分化形成再生植株,极大提高了无菌苗各部分的利用率,显著提高了外植体的再生频率,为韭葱组培快繁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另外移栽过程中用锯末为基质,期间用水喷灌保湿的处理方法极大提高了韭葱再生植株移栽的成活率,成活率为96%以上,为保证韭葱组培快繁的繁育技术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韭葱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韭葱种子的预处理
韭葱品种为Musselburgh;挑选大小一致、圆润饱满的优质韭葱种子,自来水冲洗干净后将种子浸泡在50mg/L的GA3溶液中24h,然后置于25℃的光照培养箱中遮光培养一天备用;
(2)韭葱种子的消毒灭菌
取出上述种子,用超声波清洗机清洗2-3min,再用无菌水冲洗2-3次,然后用75%的酒精消毒35-40秒,接着用无菌水冲洗1-2次,再用0.1%的升汞消毒5-6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
(3)无菌苗的获得
将消毒灭菌后的种子接种在MS培养基上,先25℃黑暗条件下培养,待大多数种子露白后移到组培室光下继续培养,获得无菌苗;
(4)子叶、茎段、根段外植体的制备
取韭葱无菌苗,剪成0.5cm大小的子叶、茎段和根段,任其自然下落到培养瓶内的培养基上,剪取结束后,用镊子将外植体均匀摆放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5)愈伤组织和芽的诱导
韭葱子叶、茎段和根段愈伤组织和芽的诱导培养基均为MS+6-BA 1mg/L +2,4-D0.2 mg/L,蔗糖和琼脂浓度分别为30g/L、8g/L;上述外植体培养15d左右,在切口边缘处形成大量的乳白色愈伤组织;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乳白色愈伤组织上形成潜在的芽点,逐渐分化成肉眼可见的绿色小芽;
(6)生根培养
待幼芽长到2~3cm大小时,在超净工作台上切下幼芽,将切取的幼芽转入生根培养基培养,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
(7)驯化移栽
当组培苗生根长度达到2-3cm以后,组培室内将培养瓶口打开,培养3-5天,期间往培养瓶中加入无菌水,然后取出韭葱再生植株,用自来水洗净根部残存的培养基,移栽到盛有纯锯末的营养钵中,遮荫炼苗10-12天左右,期间每天用水喷灌一次,待再生植株抽出新芽后可移栽到大田土中进行粗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