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荔枝保鲜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8820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蔬保鲜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荔枝保鲜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荔枝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亚热带水果之一,果实产量大,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荔枝果实果肉呈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每100g荔枝可食部分水分含量84g,碳水化合物14g,蛋白质0.7g,脂肪0.7g,磷32mg,钙6mg,铁0.5mg,硫胺素0.02mg,核黄素0.04mg,尼克酸0.7mg,抗坏血酸36mg,此外,还含有粗纤维、有机酸、氨基酸、胡萝卜素和zn、fe等其他矿质元素,具有极高的食用和医疗保健价值。但荔枝成熟于高温高湿季节,采用“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不利于荔枝果实采后贮运以及食用价值和商业价值的保持。因此,荔枝采后品质劣变的控制成为荔枝保鲜运输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荔枝保鲜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保鲜剂安全环保,可有效抑制氧气和微生物的入侵,最大限度的降低荔枝的营养损失,保鲜质量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荔枝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称取:按重量份计,称取下列原料组分:桂叶5-9份、苏叶5-8份、绿茶4-8份、荷叶3-7份、植物乳杆菌1-3份、枯草芽孢杆菌0.5-1份、酿酒酵母0.1-0.5份、胍乙酸壳聚糖1-4份和葡甘聚糖0.5-1.2份;(2)发酵处理:将称取好的桂叶、苏叶、绿茶和荷叶混合进行低温粉碎后,均匀拌入称取好的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于33-35℃的温度下、73-76%的湿度下发酵32-35h,得发酵物;(3)提取:按体积比1:7-9往所述发酵物中加入蒸馏水,采用超声波处理30-35min后,抽滤得滤液,将所述滤液进行旋转蒸发至体积为原体积的2/5,得提取物;(4)混合:将上述提取物和称取好的胍乙酸壳聚糖、葡甘聚糖混合均匀后,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所述保鲜剂。进一步的,步骤(1)中,按重量份计,称取下列原料组分:桂叶7份、苏叶7份、绿茶5份、荷叶4份、植物乳杆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0.8份、酿酒酵母0.3份、胍乙酸壳聚糖3份和葡甘聚糖0.9份。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桂叶、苏叶、绿茶和荷叶粉碎后的粒径为50-60目。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蒸馏水中添加有质量比分别为7-9%的乙醇和0.5-1%的丙酮。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超声的温度为32-35℃、功率为230-260w。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保鲜剂的质量浓度为2.8-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保鲜剂中的原料安全可降解,环保性好,且各个成分相互作用,可有效提高抑制氧气和微生物的入侵的能力,最大限度的保持荔枝的营养成分,荔枝的色香味保持得好,保鲜质量高。其中,桂叶、苏、绿茶和荷叶共同作用,相对于单一组分的抑菌效果提高了12.8-13.2%,并可使荔枝的呼吸强度降低5.9-7.2%;进一步的,采用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进行发酵并采用超声波提取处理得到的提取物,进一步是抑菌效果提升了4.8-6.3%,并且相对于未发酵的提取物,本发明的提取物可使荔枝龙眼的呼吸强度降低19.8-22.4%,提升了保鲜效果;此外,加入的胍乙酸壳聚糖和葡甘聚糖共同作用,可在荔枝表面形成性能良好的膜,从而有效组织了外界氧气和微生物的入侵,相对于胍乙酸壳聚糖或葡甘聚糖,胍乙酸壳聚糖和葡甘聚糖的混合物处理的荔枝的果皮细胞膜渗透率仅为51.83%,降低了7.59-9.2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荔枝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称取:按重量份计,称取下列原料组分:桂叶9份、苏叶8份、绿茶8份、荷叶7份、植物乳杆菌3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酿酒酵母0.5份、胍乙酸壳聚糖4份和葡甘聚糖1.2份;(2)发酵处理:将称取好的桂叶、苏叶、绿茶和荷叶混合进行低温粉碎至粒径为60目后,均匀拌入称取好的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于35℃的温度下、76%的湿度下发酵35h,得发酵物;(3)提取:按体积比1:9往所述发酵物中加入添加有质量比分别为7%的乙醇和0.5%的丙酮的蒸馏水,采用温度为32℃、功率为230w的超声波处理30min后,抽滤得滤液,将所述滤液进行旋转蒸发至体积为原体积的2/5,得提取物;(4)混合:将上述提取物和称取好的胍乙酸壳聚糖、葡甘聚糖混合均匀后,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即可得到质量浓度为2.8%的所述保鲜剂。实施例2一种荔枝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称取:按重量份计,称取下列原料组分:桂叶7份、苏叶7份、绿茶5份、荷叶4份、植物乳杆菌2份、枯草芽孢杆菌0.8份、酿酒酵母0.3份、胍乙酸壳聚糖3份和葡甘聚糖0.9份;(2)发酵处理:将称取好的桂叶、苏叶、绿茶和荷叶混合进行低温粉碎至粒径为55目后,均匀拌入称取好的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于34℃的温度下、75%的湿度下发酵34h,得发酵物;(3)提取:按体积比1:8往所述发酵物中加入添加有质量比分别为8%的乙醇和0.8%的丙酮的蒸馏水,采用温度为34℃、功率为255w的超声波处理33min后,抽滤得滤液,将所述滤液进行旋转蒸发至体积为原体积的2/5,得提取物;(4)混合:将上述提取物和称取好的胍乙酸壳聚糖、葡甘聚糖混合均匀后,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即可得到质量浓度为2.9%的所述保鲜剂。实施例3一种荔枝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称取:按重量份计,称取下列原料组分:桂叶9份、苏叶8份、绿茶8份、荷叶7份、植物乳杆菌3份、枯草芽孢杆菌1份、酿酒酵母0.5份、胍乙酸壳聚糖4份和葡甘聚糖1.2份;(2)发酵处理:将称取好的桂叶、苏叶、绿茶和荷叶混合进行低温粉碎至粒径为60目后,均匀拌入称取好的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于35℃的温度下、76%的湿度下发酵35h,得发酵物;(3)提取:按体积比1:9往所述发酵物中加入添加有质量比分别为9%的乙醇和1%的丙酮的蒸馏水,采用温度为35℃、功率为260w的超声波处理35min后,抽滤得滤液,将所述滤液进行旋转蒸发至体积为原体积的2/5,得提取物;(4)混合:将上述提取物和称取好的胍乙酸壳聚糖、葡甘聚糖混合均匀后,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即可得到质量浓度为3%的所述保鲜剂。效果验证:以本发明实施例1-3的保鲜剂处理的荔枝作为实验组1-3;以实施例1中仅未经过发酵处理的桂叶、苏叶、绿茶和荷叶的提取液与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胍乙酸壳聚糖和葡甘聚糖直接混合制成的保鲜剂处理龙眼作为对比例1;以实施例1中仅未经过发酵处理的桂叶、苏叶、绿茶和荷叶的提取液与胍乙酸壳聚糖和葡甘聚糖混合制成的保鲜剂处理龙眼作为对比例2;以实施例1中仅由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胍乙酸壳聚糖和葡甘聚糖混合制成的保鲜剂处理龙眼作为对比例3。观察测定上述各组龙眼贮存70d后的好果率、失重率和营损失率,结果分别见表1和表2:表1各组荔枝的好果率和失重率组别实验组1实验组2实验组3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好果率(%)89.790.289.580.378.475.7失重率(%)2.682.592.622.983.123.25由表1可知,贮藏70d后,实验组1-3的保鲜剂处理的荔枝的好果率均高于对比例1-3,且失重率均低于对比例1-3,由此可说明,本发明荔枝保鲜剂的各个原料和制备方法相结合,可有效延缓荔枝的变质时间,且保鲜效果较好。表2各组荔枝的营养损失率由表2可知,实验组1-3的保鲜剂处理的荔枝的3项营养损失率均低于对比例1-3,说明本发明保鲜剂中各个原料和制备方法相结合,可有效降低荔枝各个营养含量的损失率,进而有效提升了荔枝的保鲜效果。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