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皮带辊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154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皮带辊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皮带辗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将面粉自动调和成面团、再经反复辗压成面皮带的辗压装置。
现常用的面包、馒头成形机中,所需的面团通常由人工将面粉搅拌成面团而供给的,或由另一台搅拌机搅拌成面团再由人工来供给,这样使生产率受影响,而且人工供给的节凑如与辗压部分配合不好,还影响面皮的产量和质量,另外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太大,因此需要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的面皮革辗压装置,它比现有的面皮带辗压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从而大大提高生产率,改善劳动强度和提高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面皮带起辗压作用的移动机构前设置一能将面粉自动调和成面团的搅拌机构,此机构还能将搅和好的面团有节奏地送至移动机构,由移动机构按既定次数(或时间)用辗压轮组反覆折叠辗压成面皮带,然后输出机构按既定时间移入至移动机构的辗压轮组下侧,承接面皮带而输出。上述搅拌机构中面团的定时输送、移动机构的辗压次数(时间)、及输出机构定时的移入全由统一的定时机构及限位开关来进行控制,因此本发明的面皮带辗压装置从和面团、辗压、到输出全部自动化,节奏协调,生产率高,质量好,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且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面皮带辗压装置包括有将面团辗压成面皮带的反覆移送机构2、面皮带输出机构4,移送机构2为由至少二组输送皮带及辗压轮组所组成的反覆辗压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反覆移送机构前设有一将面粉、液体搅拌成面团的搅拌机构1,该搅拌机构1由桶11、导轨12、输送皮带16等组成,桶的一个壁由输送皮带16构成,该输送皮带依轴17连续绕设,且由一动力构件18带动其运动,桶11与输送皮带16用固定件相连结,并随输送皮带16运动而沿导轨12上下升降,在桶的另一壁设有由阀控的水液喷嘴13,桶顶部成开放口,桶内设有二个由另一动力构件15带动的搅拌杆14,两动力构件15、18均由计时器控制,且输送皮带16上设有与限位开关103相接触的凸块101、102。
上述的面皮带辗压装置,使用时阀控的水液从桶壁进入,并由定时器控制搅拌杆的搅拌,使面粉和水搅成面团,然后由定时器控制使输送带绕轴运动,并带动桶向上升,因皮带轮只能绕轴运转,所以当桶上升时,其桶内之面团就从其侧部输送皮带之顶端倒入至移送机构的输送皮带上,通过其反覆输送、辗压而成面皮带,最后由输出机构输出。
下面以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结构作进一步叙述。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的矫正构件俯视图。
图4、5、6为本实施例使用状态时第一、第二、第三动作图。
图中标记1搅拌机构,11筒,12导轨,13喷咀,14搅杆,15、18动力构件,16输送皮带,17轴,19固定元件,2反覆移送机构,21、22、23输送皮带,24、25辗压轮组,26刮板,3矫正机构,31框,32导位辊,4输出机构,41滑动带,41a辊,42动作缸,43微动开关,44微动开关。
由图1、2可见本实施例的面皮带辗压装置包括反覆移送机构2、输出机构4,其特征在于在移送机构前设有一可制成面团的搅拌机构1,该搅拌机构1由桶11、轨道12、输送皮带16等组成,桶11的一个壁由输送机构16构成,输送皮带16依轴17成连续绕设,且被一动力构件18带动其运动,桶11与输送皮带16用固定件19相连结,并随输送皮带运动而沿导轨12升降,在桶的另一个壁设有由闸控的的水液喷咀13;桶顶部成开放口,在桶内设有二个由另一动力构件15带动的搅拌杆14,带动搅拌杆、输送皮带的动力构件15、18均由计时器定时的控制,且输送皮带上设有与开关103可接触的两限位凸块101、102。
由图2可见,本实施例中为了使桶11沿导轨12滑动时阻力小在桶11上设有至少二个滑轮13。
由图2、4、5、6可见,在本实施例中的将面团反覆辗压成面皮带的反覆移送机构系由第一输送带21、第一辗压轮组24、第二输送带22第二辗压轮组25、第三输送带23,再喂入第一辗压轮组24所组成的循环辗压的反覆辗压移送机构。
由图2、4、5、6可见,本实施例的面皮带输出机构4系由至少4个连续并排设置的可自由滚动的辊41a组成的滑动带41,滑动带41底部设有一动作缸42,滑动带随动作缸水平移动而水平移动,在滑动带底部设有微动开关43。
上述输出机构4的动作缸42动作可由定时控制机构控制,由图5可见,当面皮经反覆移送机构2反覆移送、辗压至一定时间(次数)后,动作缸42动作,使输出机构4靠近在第一辗压组下侧,此时面皮带即由输出机构的辊41上滑动输出,使该面皮带可由后续加工使用;输出完毕时,动作缸又动作,使输出构件4离开第一辗压轮组24。
由图2、3、4、5、6可见,为了使面皮获得更好的辗压效果,在第一辗压轮组24的下方设有一矫正构件3,此矫正构件3由3个以上框31成上下依序叠置所组成,此叠置可成逐渐偏角的摆设,且框31内各设有有二根导位辊32(参见图3)。由此面皮带由二导位辊32间向下掉落时可被导位辊32逐渐改变方向,以使面皮带的纵向与第二输送带22的移送方向成适当斜角或垂直,这样下落的面皮带就具有摺叠的异形作用,使面皮带覆辗压时耐压强度高,辗压效果好。
由图4、5、6可见,整个面皮带辗压装置,其运行是全自动的。面粉和水搅拌一定时间后成面团,当其随筒上升由第一输送带21移至第一辗压轮组24时,输出机构4是离开辗压轮组24,因此面团被辗压成面皮带后,直接落在第二输送带22上或直接落在矫正机构3,再落入第二输送带22上,经第二辗压轮组25,第三输送带23、第一辗组24成反覆、循环辗压,与此同时搅拌构件1内又倒入面粉,可做重新搅拌,待辗压一定次数(时间)后,输出构件4动作缸动作,使输出构件靠近第一辗压轮组24下侧,面皮带输出,输出完毕,动作缸再动作使输出构件离开,同时搅拌构件1内面团又随桶上升而倒入第一输送带21,如此自动地反覆进行。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了新的搅拌机构及整个装置自动控制的定时运行,使本装置具有效率高、质量好、改善工人劳动强度等优点,从而实现了发明目的,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本装置中也可将搅拌机构中筒11升降用的导轨设计为常见的能倾斜的结构,这样使面团的倒置可更为便利,使用效果更佳。此外,在反覆移送机构的第一、第二辗压轮组24、25的辗压轮上各设有一阻止面皮继续附着在辗压轮上的刮板26,以使面皮更好地朝既定方向被移送。
权利要求
1.一种面皮带辗压装置包括有将面团辗压成面皮带的反覆移送机构(2)、面皮带输出机构(4),移送机构(2)为由至少二组输送皮带及辗压轮组所组成的反覆辗压移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反覆移送机构前设有一将面粉、液体搅拌成面团的搅拌机构(1),该搅拌机构(1)由桶(11)、导轨(12)、输送皮带(16)等组成,桶的一个壁由输送皮带(16)构成,该输送皮带依轴(17)连续绕设,且由一动力构件(18)带动其运动,桶(11)与输送皮带(16)用固定件(19)相连结,并随输送皮带(16)运动而沿导轨(12)上下升降,在桶的另一壁设有由阀控的水液喷嘴(13),桶顶部成开放口,桶内设有二个由另一动力构件(15)带动的搅拌杆(14),两动力构件(15)、(18)均由计时器控制,且输送皮带(16)上设有与限位开关(103)相接触的凸块(101)、(102)。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皮带辗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机构(1)中的筒(11)的导轨(12)为一能使筒倾斜的导轨。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皮带辗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机构(1)中的筒(11),其靠近导轨(12)一侧设有至少二个轮能在导轨上滑动的滑轮(13)。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皮带辗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覆辗压移送机构(2)系由第一输送带(21)、第一辗压轮组(24)、第二输送带(22)第二辗压轮组(25)、第三输送带(23)、再喂入第一辗压轮组(24)所组成的循环辗压的反覆辗压移送机构。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皮带辗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机构(4)系由至少4个连续并排设置的可自由滚动的辊(41a)组成的滑动带(41),滑动带(41)底部设有一动作缸(42),滑动带随动作缸水平移动而水平移动,在滑动带底部设有微动开关(43)。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皮带辗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出机构(4)系由至少4个连续并排设置的可自由滚动的辊(41a)组成的滑动带(41),滑动带(41)底部设有一动作缸(42),滑动带随动作缸水平移动而水平移动,在滑动带底部设有微动开关(43)。
7.按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面皮带辗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第一辗压轮组(24)的下方设有一矫正构件(3),此3个以上框(31)成上下依序叠置,此叠置可成逐渐偏角的摆设,且框(31)内各设有有二根导位辊(32)。
全文摘要
一种面皮带辗压装置,由可将面粉和水搅成面团的自动搅拌机构、反覆辗压移送机构、面皮带输出机构等组成,其特征是该自动搅拌机构系由可沿导轨升降的、顶部成开放口的桶、导轨、及与筒相连结的输送皮带所组成,输送皮带为桶的一个侧壁,桶的另一壁设有水液喷嘴,桶内设有可将面粉和水搅成面团的搅拌杆,当输送皮带运行时,桶上升,面团则由输送带顶端倒在反覆移送机构,使面团充分辗压成面皮带,再由输出机构输出。
文档编号A21C1/06GK1097270SQ93107960
公开日1995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2日
发明者蔡石柱 申请人:蔡石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