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体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75498阅读:22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提升人体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可以调节人体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



背景技术:

treg细胞是目前发现的一种具有免疫抑制、独特免疫调节功能的重要细胞亚群,其主要功能是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活性和维持免疫耐受,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其表面高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这种细胞因子可维持外周血treg细胞的正常功能,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表达正相关,tgf-β表达下调时可出现t细胞活化及自身免疫性综合征。treg细胞输入自身免疫病患者或移植病人体内,主要作用是抑制抗原呈递细胞对th细胞的活化,抑制th活化b细胞的作用,抑制b细胞产生自身抗体,从而减轻组织中免疫复合物介导的损伤,从而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及诱导免疫耐受,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treg细胞的数目和功能的干预,可能是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针对性靶点。

treg细胞在以ra、sle为代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存在可能的治疗。小鼠体内缺乏cd4+cd25+foxp3+t细胞会导致很多疾病,如胃炎、关节炎、唾液腺炎、卵巢炎、糖尿病等;而小鼠的foxp3基因突变则导致严重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称作scurfy病),相应的人类foxp3基因突变则引起x染色体连锁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ipex)。这些证据无不提示我们,treg细胞的功能缺失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对treg细胞的研究已成为现在医药学研究的热点,寻求一种提升人体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中药组合物是目前丞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人体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该中药组合物可以提升人体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该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在功能上相互支撑,不仅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整体效果大于各组分效果总和,巧妙的联合使用更是增加了其提升treg的功能。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升人体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中药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乌梢蛇1-3份,川芎2-5份,黄花蒿7-12份,雷公藤5-9份,黄连1-3份,生地黄8-15份,何首乌8-15份,连翘3-8份,甘草5-9份。

一种提升人体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中药组合物,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乌梢蛇2份,川芎3份,黄花蒿9份,雷公藤6份,黄连2份,生地黄10份,何首乌10份,连翘5份,甘草6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雷公藤、何首乌加水文火煎煮1-1.5h后,然后加入黄花蒿、生地黄、连翘、甘草,浓煎取汁150-250ml,将汤汁分成两份,备用;

b、将乌梢蛇、川芎打粉后,分两次用步骤a得到的汤汁冲服;

c、黄连打粉,分两次用蜜水冲服。

步骤b和c打粉后,均过100目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中药组合物可以提升treg细胞,但是不会导致其他淋巴细胞的数值变化,不会增加身体的过激免疫反应,即不会重新激起肾脏的免疫炎症损伤。在难治性蛋白尿患者应用该方法治疗后,蛋白尿的缓解方面优于单独应用常规疗法,并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且该疗法可以减少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减少感染的风险,对患者的复发和长期预后有积极影响。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对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将何首乌和雷公藤先进行煎煮一方面是降低两者的毒性和副作用,另一方面是提高两者有效成分的溶出度,为后续与黄花蒿、连翘的结合做基础准备;再用溶有何首乌和雷公藤的汤汁煎煮黄花蒿、生地黄、连翘、甘草,可以提高各成分间的结合性,尤其可以提高黄花蒿的效果,同时由于结合甘草、连翘和生地黄,在比例搭配下可以进一步降低何首乌和雷公藤的毒性和副作用。本发明使用方法的另一关键在于乌梢蛇和川芎要避免与前面所述的药物一起煎煮,采用打粉用药汁冲服的方法,一是可以保持药效的充分发挥,二是更有利于机体吸收,三是让药物治疗具有层层递进的作用,持续作用,延长药效的发挥时间。黄连打粉最后冲服起到锁药、固本作用,在前面修复、调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免疫调节作用,避免过激效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乌梢蛇2g,川芎3g,黄花蒿9g,雷公藤6g,黄连2g,生地黄10g,何首乌10g,连翘5g,甘草6g。

实施例2

乌梢蛇1g,川芎2g,黄花蒿7g,雷公藤5g,黄连1g,生地黄8g,何首乌8g,连翘3g,甘草5g。

实施例3

乌梢蛇3g,川芎4g,黄花蒿8g,雷公藤6g,黄连3g,生地黄9g,何首乌9g,连翘5g,甘草6g。

实施例4

乌梢蛇2g,川芎5g,黄花蒿10g,雷公藤7g,黄连2g,生地黄11g,何首乌11g,连翘6g,甘草7g。

实施例5

乌梢蛇1.5g,川芎3g,黄花蒿11g,雷公藤8g,黄连1.5g,生地黄13g,何首乌13g,连翘7g,甘草8g。

实施例6

乌梢蛇2.5g,川芎3.5g,黄花蒿12g,雷公藤9g,黄连2.5g,生地黄15g,何首乌15g,连翘8g,甘草9g。

上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雷公藤、何首乌加水文火煎煮1-1.5h后,然后加入黄花蒿、生地黄、连翘、甘草,浓煎取汁150-250ml,将汤汁分成两份,备用;

b、将乌梢蛇、川芎打粉后,过100目筛,分两次用上述汤汁冲服;

c、黄连打粉,过100目筛,分两次用蜜水冲服。

乌梢蛇:性味,甘,平;归肝经。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主要起作用的成分是乌梢蛇ⅱ型胶原蛋白。

川芎:性味,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川芎为“血中气药”。主要起作用的是从川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川芎嗪,研究发现,川芎嗪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可以明显抑制不同因素引起的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影响气道重建。

黄花蒿:性味,辛苦,凉,无毒,苦,寒。清热解疟,驱风止痒。治伤暑,疟疾,潮热,小儿惊风,热泻,恶疮疥癣。主要起作用的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的一种含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高剂量的青蒿素可以诱导treg细胞的产生,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而较低剂量青蒿素则增强免疫应答。

雷公藤:性味,苦、辛,凉,有大毒。祛风,解毒,杀虫。外用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发痒,杀蛆虫、孑孓,灭钉螺,毒鼠。中药雷公藤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雷公藤甲素是中药雷公藤的主要成分,有强有效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

黄连:(根)苦,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中药黄连广泛用于泄泻、消渴等中医内科病症,本发明黄连素提取于其根部,发挥抗炎,免疫调节的作用,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下调stat3磷酸化和rorγt表达,抑制th17细胞分化,促进treg细胞分化。

生地黄:甘、苦,寒。归心、肝、肾经。清热,生津滋阴,养血。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可不同程度地降低th17细胞同时提高treg细胞比率及蛋白表达。

何首乌:味苦、甘、涩,性微温。入肝、肾经。补肝、益肾、养血、祛风、截疟、解毒、润肠通便。主治肝肾阴亏、发须早白、血虚头晕、腰膝软弱、筋骨酸痛、遗精、崩带、久疟、久痢、慢性肝炎、痈肿、瘰疬、肠风、痔疾。可不同程度地降低th17细胞同时提高treg细胞比率及蛋白表达。

连翘:微寒;苦;归肺、心、小肠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疬,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可不同程度地降低th17细胞同时提高treg细胞比率及蛋白表达。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各中药成分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各成分在功能上相互支撑,除了其本身的作用外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各成分环环相扣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组分彼此间相互制约、相互结合依存,多一味、少一味或者用相同功效的其他中药替换均不行,经长期的研究发现,如果改变或调整任何本组合物中的成分或比例,会增加机体的过应激反应,造成肾脏的免疫炎症损伤。

二、临床试验

肾脏病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多数肾病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与cd4+辅助性t细胞比值(treg/cd4+)较健康对照组降低或出现降低趋势,对cd4+cd25-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1、从门诊取慢性肾炎的患者共200例,男性130例,女性70例。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服用方法,一天一副,分两次服用,汤汁与乌梢蛇、川芎服用10min以后,再服用黄连;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对比,观察项目:ct或b超观察肾脏。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显效:尿蛋白少于0.3克/天、连续3天。

有效:尿蛋白0.31-2.0克/天,连续3天。

无效:尿蛋白2.0克/天以上。

结果:治疗20天后,检测观察,尿蛋白少于0.3克/天、连续3天的男性100例,女性50例;尿蛋白0.31-2.0克/天,连续3天的男性25例,女性14例;尿蛋白2.0克/天以上的男性5例,女性6例。

2、王某,女,22岁。2015年脸部浮肿两次,均未治疗而自然消退。后几个月后,眼睑、头部出现水肿,渐蔓延至全身而住院,西医诊为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经用激素、利尿药与五苓散、五皮饮等治疗,水肿在1周内消退,而后隔日服强的松80毫克共50余天,其中加服环磷酰胺半个多月,但蛋白尿持续,逐渐出现激素副作用,全身毛细血管扩张而发红,脸上长痤疮,两颞有搏动性头痛,服安眠药始能入睡但易惊醒,易兴奋激惹;头发脱落。

诊查:现尿蛋白(++++),眠差易惊,头发脱落,食欲一般,大便正常,小便稍少,色淡黄。口微苦,不渴。舌边尖略红,有齿印,苔灰黄浊腻。脉弦滑,左关尤甚,重按无力。

采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每日用法用量,一天一副,分两次服用,汤汁与乌梢蛇、川芎服用10min以后,再服用黄连。服药3天后,小便蛋白(++);7天后,小便蛋白(+);10天后,小便蛋白(±);18天后,小便蛋白(-),以后连续服药3天,小便蛋白都是阴性。治愈后于半年、1年、3年、5年进行随访,至今无复发。

3、治疗前后,肾脏病患者各参数检测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如下:

结果:治疗后treg细胞的上升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他淋巴细胞亚群如cd3-cd19+等的数值变化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