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40410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涉及一种医用材料,具体为一种复合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质酸又名玻璃酸,是一种独特的线性大分子酸性粘多糖,由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双糖单位反复交替连接而成。与其他天然粘多糖不同,透明质酸分子内不含硫酸基团,也不与蛋白质共价结合,能以自由链形式在体内游离存在。透明质酸广泛分布于动物和人体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中,在眼玻璃体、脐带、皮肤、软骨和滑液中含量较高,血清中含量最低。依据组织来源不同,分子量变化介于105~107之间。透明质酸因其高度的粘弹性、可塑性、渗透性、独特的保湿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高级化妆品。比如在医学领域,透明质酸已被广泛用于关节疾病、眼科手术、预防术后粘连、治疗烫伤以及作为药物载体和助剂等。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作为药物载体,主要利用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高粘弹性以及与细胞表面特异受体专一性结合的能力,以达到药物增稠、药物缓释、促进药物透皮能力及靶向性的目的。另外,透明质酸的可修饰位点较多,改性方法多样也是其作为药物载体备受青睐的原因之一。目前,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已被用作类固醇类药物、多肽和蛋白类药物及各种抗癌药物的运动载体。这类新型药物载体能够明显延长药物在用药部位的存留时间,减少给药次数,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不良反应。但是透明质酸稳定性稍差,对强酸、强碱、热、自由基及透明质酸酶敏感,容易发生降解而限制了其应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获得一种优良机械强度、特殊流变学特性、良好稳定性及靶向性的药物载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一种复合药物载体,所述药物载体以透明质酸为基体,基体内部负载有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为丝胶蛋白、壳聚糖和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按质量比4~9:1~5:3~7缩合的产物。优选的,所述复合材料为丝胶蛋白、壳聚糖和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按质量比7:3:5缩合的产物。一种复合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基体溶液配制:将透明质酸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质量分数为2~16%的透明质酸基体溶液;(2)丝胶蛋白粗提取:采用双蒸水将蚕茧清洗干净,然后置于2~5mmol/l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浸泡1~4小时,室温晾干;再将丝胶蛋白置于0.04~0.09mmol/l的碳酸钠水溶液中,然后转至高压灭菌锅内,121℃灭菌50~80分钟,其中丝胶蛋白与碳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2~4;(3)丝胶蛋白提纯:将步骤(2)的产物离心后去上清,将上清液置于透析袋中,透析袋放置在双蒸水中,室温条件下透析26~40小时,每隔2小时换一次水,取透析后的丝胶蛋白置于4~8℃保存;(4)复合材料制备:将壳聚糖溶于1.5~4mmol/l的柠檬酸水溶液中,配制质量分数为1.5~4.6%的壳聚糖溶液,将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加入壳聚糖溶液中,室温混合均匀后向其中加入步骤(3)提纯的丝胶蛋白,500~800rpm搅拌反应8~14小时;(5)成品:室温条件下,将步骤(4)制备的复合材料滴加至基体溶液中,20~30滴/小时,500rpm搅拌5~9小时。优选的,步骤(1)基体溶液配制:将透明质酸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质量分数为13%的透明质酸基体溶液。优选的,步骤(2)丝胶蛋白粗提取:采用双蒸水将蚕茧清洗干净,然后置于3.5mmol/l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浸泡2.5小时,室温晾干;再将丝胶蛋白置于0.07mmol/l的碳酸钠水溶液中,然后转至高压灭菌锅内,121℃灭菌65分钟,其中丝胶蛋白与碳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3。优选的,步骤(3)丝胶蛋白提纯:将步骤(2)的产物离心后去上清,将上清液置于透析袋中,透析袋放置在双蒸水中,室温条件下透析35小时,每隔2小时换一次水,取透析后的丝胶蛋白置于6℃保存。优选的,步骤(4)复合材料制备:将壳聚糖溶于3.2mmol/l的柠檬酸水溶液中,配制质量分数为3.8%的壳聚糖溶液,将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加入壳聚糖溶液中,室温混合均匀后向其中加入步骤(3)提纯的丝胶蛋白,650rpm搅拌反应12小时。优选的,步骤(5)成品:室温条件下,将步骤(4)制备的复合材料滴加至基体溶液中,26滴/小时,500rpm搅拌7小时。有益效果:(1)本发明所述复合药物载体具有一系列的优良特性,如:适当的机械强度、特殊流变学特性、良好稳定性及靶向性;(2)本发明所述复合药物载体稳定性好,对强酸、强碱、热、自由基及透明质酸酶不敏感。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复合药物载体,所述药物载体以透明质酸为基体,基体内部负载有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为丝胶蛋白、壳聚糖和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按质量比4:1:3缩合的产物。一种复合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基体溶液配制:将透明质酸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透明质酸基体溶液;(2)丝胶蛋白粗提取:采用双蒸水将蚕茧清洗干净,然后置于2mmol/l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浸泡1小时,室温晾干;再将丝胶蛋白置于0.04mmol/l的碳酸钠水溶液中,然后转至高压灭菌锅内,121℃灭菌50分钟,其中丝胶蛋白与碳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2;(3)丝胶蛋白提纯:将步骤(2)的产物离心后去上清,将上清液置于透析袋中,透析袋放置在双蒸水中,室温条件下透析26小时,每隔2小时换一次水,取透析后的丝胶蛋白置于4℃保存;(4)复合材料制备:将壳聚糖溶于1.5mmol/l的柠檬酸水溶液中,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壳聚糖溶液,将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加入壳聚糖溶液中,室温混合均匀后向其中加入步骤(3)提纯的丝胶蛋白,500rpm搅拌反应8小时;(5)成品:室温条件下,将步骤(4)制备的复合材料滴加至基体溶液中,20滴/小时,500rpm搅拌5小时。实施例2一种复合药物载体,所述药物载体以透明质酸为基体,基体内部负载有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为丝胶蛋白、壳聚糖和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按质量比7:3:5缩合的产物。一种复合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基体溶液配制:将透明质酸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质量分数为13%的透明质酸基体溶液;(2)丝胶蛋白粗提取:采用双蒸水将蚕茧清洗干净,然后置于3.5mmol/l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浸泡2.5小时,室温晾干;再将丝胶蛋白置于0.07mmol/l的碳酸钠水溶液中,然后转至高压灭菌锅内,121℃灭菌65分钟,其中丝胶蛋白与碳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3;(3)丝胶蛋白提纯:将步骤(2)的产物离心后去上清,将上清液置于透析袋中,透析袋放置在双蒸水中,室温条件下透析35小时,每隔2小时换一次水,取透析后的丝胶蛋白置于6℃保存;(4)复合材料制备:将壳聚糖溶于3.2mmol/l的柠檬酸水溶液中,配制质量分数为3.8%的壳聚糖溶液,将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加入壳聚糖溶液中,室温混合均匀后向其中加入步骤(3)提纯的丝胶蛋白,650rpm搅拌反应12小时;(5)成品:室温条件下,将步骤(4)制备的复合材料滴加至基体溶液中,26滴/小时,500rpm搅拌7小时。实施例3一种复合药物载体,所述药物载体以透明质酸为基体,基体内部负载有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为丝胶蛋白、壳聚糖和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按质量比9:5:7缩合的产物。一种复合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基体溶液配制:将透明质酸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质量分数为16%的透明质酸基体溶液;(2)丝胶蛋白粗提取:采用双蒸水将蚕茧清洗干净,然后置于5mmol/l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浸泡4小时,室温晾干;再将丝胶蛋白置于0.09mmol/l的碳酸钠水溶液中,然后转至高压灭菌锅内,121℃灭菌80分钟,其中丝胶蛋白与碳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4;(3)丝胶蛋白提纯:将步骤(2)的产物离心后去上清,将上清液置于透析袋中,透析袋放置在双蒸水中,室温条件下透析40小时,每隔2小时换一次水,取透析后的丝胶蛋白置于8℃保存;(4)复合材料制备:将壳聚糖溶于4mmol/l的柠檬酸水溶液中,配制质量分数为4.6%的壳聚糖溶液,将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加入壳聚糖溶液中,室温混合均匀后向其中加入步骤(3)提纯的丝胶蛋白,800rpm搅拌反应14小时;(5)成品:室温条件下,将步骤(4)制备的复合材料滴加至基体溶液中,30滴/小时,500rpm搅拌9小时。对照例1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复合材料中不含丝胶蛋白,具体如下:一种复合药物载体,所述药物载体以透明质酸为基体,基体内部负载有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为壳聚糖和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按质量比3:5缩合的产物。一种复合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基体溶液配制:将透明质酸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质量分数为13%的透明质酸基体溶液;(2)复合材料制备:将壳聚糖溶于3.2mmol/l的柠檬酸水溶液中,配制质量分数为3.8%的壳聚糖溶液,将聚乙烯醇/苯乙烯基吡啶盐加入壳聚糖溶液中;(3)成品:室温条件下,将步骤(4)制备的复合材料滴加至基体溶液中,26滴/小时,500rpm搅拌7小时。对实施例1~3和对照例1制备获得的复合药物载体进行性能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照例1载药量/%36.542.638.95.6zeta电位/mv11.315.813.22.37天药物释放量/%32605310适宜ph5.6~8.43.2~8.94.8~8.67.2~7.9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