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耳环提取物在制备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10632761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猴耳环提取物在制备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猴耳环提取物在制备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药物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公开猴耳环提取物在制备抗生素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增敏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作为阿米卡星和复方新诺明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增敏药物中的应用。经试验证明,猴耳环提取物与阿米卡星或复方新诺明联用均呈协同作用。在本发明猴耳环提取物小于等于1/2MIC时联用,比阿米卡星单用用量降低75%;比复方新诺明单用用量降低99.3%。可作为天然的抗菌药物或抗生素增敏剂,应用于由产ESBL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治疗。为解决该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替代药物。
【专利说明】
猴耳环提取物在制备抗产超广谱e-内醜胺酶大肠杆菌药物中 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设及猴耳环(Pithecellobium clypearia)提取物的新用 途。
【背景技术】
[0002] 21世纪是多重耐药菌的时代,抗生素临床应用60年后,越来越多的院内感染和多 重耐药菌感染成为目前临床抗菌治疗的一大难题,1961年Jerons报告第1例临床耐甲氧西 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者,目前MRSA感染已逐渐遍及全球;2011年中国细菌耐药 性监测临床中主要耐药菌的分布,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酷胺酶化SBL)株 分别平均为50.7%、38.5%,其耐药性的变迁和现状备受关注。另外,据我国卫生部耐药监 测协作组2010年度报告,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医院ICU分离的病原菌中居首位, 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高达60.4%和61.4%。综上所述,在 MRSA、产ES化的各类细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占有率逐年攀 升,耐药率不断攀高的压力下,抗生素治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避免细菌耐药现象的进一 步恶化,专家学者力图发现新的抑制细菌生长W及治疗细菌引起疾病的新方法。已有研究 报道证明中国传统中药如黄连、黄琴和连翅等对不同耐药细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进一步 研究中药抑制耐药菌生长的重点在于发现新的抑菌能力更强、耐药抑菌谱更广的中药。
[0003] 猴耳环(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Benth),学名围诞树,是含羞草科猴耳环属 植物猴耳环的干燥幼枝和叶,其性味苦涩寒,功效清热解毒、收湿敛疮,是治疗多种热毒症 候独特的南方药材。
[0004] 目前有文献公开猴耳环W及其提取物具有抗病毒作用。中国专利CN103385912A公 开了猴耳环的提取物具有抗MRSA作用及抗生素增敏作用,但该专利未提及该猴耳环提取物 对产超广谱0-内酷胺酶大肠杆菌(简称"产ES化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及与抗生素联用的 增敏作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目的在于开发猴耳环在制备抗耐药菌药物中的应用。
[0006] 本发明公开了猴耳环提取物在制备抗产超广谱β-内酷胺酶大肠杆菌药物中的应 用。
[0007] 并进一步公开猴耳环提取物在制备抗生素抗产超广谱β-内酷胺酶大肠杆菌增敏 药物中的应用。尤其是作为阿米卡星和复方新诺明抗产超广谱β-内酷胺酶大肠杆菌增敏药 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可应用于人用药物或动物用药物。
[0008] 本发明所述的猴耳环提取物是指猴耳环水提取物或猴耳环乙醇提取物。该提取物 可通过W下方法制备:猴耳环粗粉用水或乙醇水溶液提取,所得的提取液再用乙酸乙醋萃 取所得的萃取物即为目标产品。
[00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首次公开了猴耳环提取物对产ES化大肠杆菌的抗 菌作用及对该类抗生素的增敏作用。经试验证明,猴耳环提取物与阿米卡星或复方新诺明 联用均呈协同作用。在本发明猴耳环提取物小于等于1/2MI別寸联用,比阿米卡星单用用量 降低75%;比复方新诺明单用用量降低99.3%。可作为天然的抗菌药物或抗生素增敏剂,应 用于由产ES化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治疗。为解决该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和替代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本发明通过下述实施方案对猴耳环水或乙醇提取物的抗产ES化大肠杆菌的药理 作用进行筛选。
[0011] W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猴耳环提取物对产ES化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 最低杀菌浓度(MBC)。
[0012]菌株:产ESBL大肠杆菌化C0,编号El-E20)20株;大肠杆菌质控菌株化C0, ATCC25922)均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医学部临床微生物检验室提供,经中山大学附 属第一医院临床微生物检验室检测确认其耐药性。
[0013] MH肉汤培养基:MH肉汤干粉(英国0X0ID LTD.)2.1g,定容至100ml,NA0H调节抑至 7.0,高压灭菌,置4 °C冰箱备用。
[0014] 方法:参照美国国立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XLS)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操作。
[0015] 本发明通过下述方法对猴耳环提取物对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抗产ES化大肠杆菌 的增敏作用进行考察。
[0016] 菌株:产ES化S大肠杆菌化C0,编号El-E20)20株;大肠杆菌质控菌株化C0, ATCC25922)均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医学部临床微生物检验室提供,经中山大学附 属第一医院临床微生物检验室检测确认其耐药性。
[0017] MH肉汤培养基:MH肉汤干粉(英国0X0ID LTD.)2.1g,定容至100ml,NA0H调节抑至 7.0,高压灭菌,置4 °C冰箱备用。
[0018] 方法:参照美国国立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XLS)推荐的棋盘稀释法操作。
[0019] 猴耳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猴耳环(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Benth)由广州市 花城制药厂提供。取适量猴耳环药材打成粗粉,用水或乙醇回流2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 滤液,浓缩得浸膏(水或乙醇提取物)。取浸膏用水混悬后,用乙酸乙醋萃取,萃取Ξ次,合并 乙酸乙醋萃取液,浓缩得乙酸乙醋萃取物。所述的乙醇提取物可由10-95%乙醇回流制得。
[0020]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1] 实施例1
[0022] 猴耳环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抗产ES化大肠杆菌的抑菌杀菌试验及分别与 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联合的增敏药效考察。
[0023] 1.实验方法
[0024] 1)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0025] 猴耳环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阿米卡星(AMK)、复方新诺明(SXT)分别在MH 肉汤培养基中进行一系列倍比稀释,每孔50μ1,调节接种菌为1.0X 106C即/ml,每孔50μ1菌 液。35°C培养;24小时,无沉淀出现的最低抗菌药物的浓度为其最低抑菌浓度(MIC)。
[0026] 2)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0027] 采用平板涂布计数法,从1)项无菌生长的孔中吸取50ul菌悬液至血平板上,均匀 涂布,35Γ培养24小时,菌落计数,使最初的实验活菌数减少99.9%或W上所需要的最低抗 菌药物的浓度为其最低杀菌浓度(MBC)。
[0028] 通过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得 出MIC50、MIC90、MBC50、MBC90,来评价药物抗产ES化大肠杆菌的作用。
[0029] 3)棋盘稀释法:
[0030] 棋盘稀释法在96孔无菌培养板中进行,将猴耳环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及阿 米卡星(AMK)、复方新诺明(SXT)分别在MH肉汤培养基中倍比稀释成系列浓度,W两药各自 1/4MIC到4MIC分别进行联合,每孔A药B药各加25化,调整菌悬液的浓度为1.0 X 106C即/ml, 每孔接种50化菌液,35 °C解育2地后观察A药B药联合后对产ES化S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0031] FI巧旨数的计算: 通过计算部分抑菌指数 , (FIC)来评价猴耳环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与抗生素联合抗菌的相互作用,FIC《0.5 为协同作用,0.5<FIC《1为相加作用,1<FIC《2为无关作用,FIC>2为括抗作用;并根据无菌 生长孔找出猴耳环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和抗生素的最佳浓度配比,最终评价猴耳环 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增强抗生素效力的作用。
[0032] 2.实验结果
[0033] 猴耳环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及两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对产 ES化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见表1。
[0034] 猴耳环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对产ES化S大肠杆菌的体外杀菌试验结果见表 2。
[0035] 经过统计分析,猴耳环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及两种抗生素对产ES化大肠杆 菌的体外抑菌和杀菌的MI巧(KMIC90见表3。
[0036] 经过统计分析,猴耳环提取物对产ES化大肠杆菌的杀菌的MB巧(KMBC90见表4。
[0037] 猴耳环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与两种抗生素的联合药敏试验的FIC值及FIC 值的分布统计结果见表5、表6。
[0038] 猴耳环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对两种抗生素的增敏作用及联用后其MK50、 MIC90 见表 7-9。
[0039] 表 1
[0040]
[0043]表 3
[0044] L0049」 表6
[(Κ)加 ]
[005;3]表 8
[0058] 实验结果表明猴耳环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单用对产ES化大肠杆菌的MK50 为1600μg/ml,MIC90为1600μg/ml,MBC50为3200μg/ml,MBC90为3200μg/ml;
[0059] 对20株产ES化大肠杆菌,猴耳环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与阿米卡星联用的 FIC均《2表明两药无括抗作用,其中有50%FIC值《0.5呈协同作用;猴耳环水提取物的乙 酸乙醋萃取物在小于等于1/2MIC时使阿米卡星M1X50从单用的16μg/ml降至化g/ml,降低了 75% ;MIC90从单用6化g/ml降至 16μg/ml,降低75% ;
[0060] 猴耳环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与复方新诺明联用对20株产ES化大肠杆菌FIC 均《2表明两药两药无括抗作用,其中25%FIC值《0.5呈协同作用。猴耳环水提取物的乙酸 乙醋萃取物在小于等于单用MIC时使复方新诺明MI巧0和MIC90均从单用的2432/12祉g/ml 降至19/化邑/1111,降低了99.3%。
[0061] 实施例2
[0062] 猴耳环1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抗产ES化大肠杆菌的抑菌杀菌试验及 分别与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联合的增敏药效考察。
[0063] 1.实验方法
[0064] 1)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0065] 猴耳环1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阿米卡星(AMK)、复方新诺明(SXT)分 别在MH肉汤培养基中进行一系列倍比稀释,每孔50μ1,调节接种菌为1.0X106C即/ml,每孔 50μ1菌液。35°C培养;24小时,无沉淀出现的最低抗菌药物的浓度为其最低抑菌浓度(MIC)。
[0066] 2)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0067] 采用平板涂布计数法,从1)项无菌生长的孔中吸取50ul菌悬液至血平板上,均匀 涂布,35Γ培养24小时,菌落计数,使最初的实验活菌数减少99.9%或W上所需要的最低抗 菌药物的浓度为其最低杀菌浓度(MBC)。
[0068] 通过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得 出MIC50、MIC90、MBC50、MBC90,来评价药物抗产ES化大肠杆菌的作用。
[0069] 3)棋盘稀释法:
[0070] 棋盘稀释法在96孔无菌培养板中进行,将猴耳环1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 物及阿米卡星(AMK)、复方新诺明(SXT)分别在MH肉汤培养基中倍比稀释成系列浓度,W两 药各自1/4MIC到4MIC分别进行联合,每孔A药B药各加25化,调整菌悬液的浓度为1.0X 106CFU/ml,每孔接种50化菌液,35°C解育2地后观察A药B药联合后对产ES化S大肠杆菌的最 低抑菌浓度(MIC)。
[0071] FI巧旨数的计算:
通过计算部分抑菌指数 (FIC)来评价猴耳环1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与抗生素联合抗菌的相互作用,FIC 《0.5为协同作用,0.5<FIC《1为相加作用,1<FIC《2为无关作用,FI02为括抗作用;并根 据无菌生长孔找出猴耳环1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和抗生素的最佳浓度配比,最 终评价猴耳环1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增强抗生素效力的作用。
[0072] 2.实验结果
[0073] 猴耳环1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及两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 对产ES化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见表10。
[0074] 猴耳环1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对产ES化S大肠杆菌的体外杀菌试验结 果见表11。
[0075] 经过统计分析,猴耳环1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及两种抗生素对产ES化 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和杀菌的MI巧(KMIC90见表12。
[0076] 经过统计分析,猴耳环提取物对产ES化大肠杆菌的杀菌的MB巧(KMBC90见表13。
[0077] 猴耳环1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与两种抗生素的联合药敏试验的FIC值 及FIC值的分布统计结果见表14、表15。
[0078] 猴耳环1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对两种抗生素的增敏作用及联用后其 MIC50、MIC90 见表 16-18。
[0079] 表10
[0080]
[0084]表 12 Γ00851 LUUVIJ 恭 lb
[0092]
[0096]表 17
[0097]
[0100] 实验结果表明猴耳环1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单用对产ES化大肠杆菌 的MIC50为1600μg/ml,MIC90为1600μg/ml,MBC50为3200μg/ml,MBC90为3200μg/ml;
[0101] 对20株产ES化大肠杆菌,猴耳环1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与阿米卡星联 用的FIC均《2表明两药无括抗作用,其中有50%FIC值《0.5呈协同作用;猴耳环10%乙醇 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在小于等于1/2MIC时使阿米卡星MK50从单用的16μg/ml降至化 g/ml,降低了75% ;MIC90从单用6化g/ml降至 16μg/ml,降低75% ;
[0102] 猴耳环1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与复方新诺明联用对20株产ES化大肠 杆菌FIC均《2表明两药两药无括抗作用,其中20%FIC值《0.5呈协同作用。猴耳环水提取 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在小于等于单用MI別寸使复方新诺明MK50和MIC90均从单用的2432/ 12祉g/ml降至 19/lμg/ml,降低了99.3%。
[0103] 实施例3
[0104] 猴耳环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抗产ES化大肠杆菌的抑菌杀菌试验及 分别与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联合的增敏药效考察。
[01化]1.实验方法
[0106] 1)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0107] 猴耳环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阿米卡星(AMK)、复方新诺明(SXT)分 别在MH肉汤培养基中进行一系列倍比稀释,每孔50μ1,调节接种菌为1.0X106C即/ml,每孔 50μ1菌液。35°C培养;24小时,无沉淀出现的最低抗菌药物的浓度为其最低抑菌浓度(MIC)。 [010引2)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0109] 采用平板涂布计数法,从1)项无菌生长的孔中吸取50ul菌悬液至血平板上,均匀 涂布,35Γ培养24小时,菌落计数,使最初的实验活菌数减少99.9%或W上所需要的最低抗 菌药物的浓度为其最低杀菌浓度(MBC)。
[0110] 通过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得 出MIC50、MIC90、MBC50、MBC90,来评价药物抗产ES化大肠杆菌的作用。
[01川 3)棋盘稀释法:
[0112] 棋盘稀释法在96孔无菌培养板中进行,将猴耳环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 物及阿米卡星(AMK)、复方新诺明(SXT)分别在MH肉汤培养基中倍比稀释成系列浓度,W两 药各自1/4MIC到4MIC分别进行联合,每孔A药B药各加25化,调整菌悬液的浓度为1.0X 106CFU/ml,每孔接种50化菌液,35°C解育2地后观察A药B药联合后对产ES化S大肠杆菌的最 低抑菌浓度(MIC)。
[0113] FI巧旨数的计算
通过计算部分抑菌指数 (FIC)来评价猴耳环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与抗生素联合抗菌的相互作用,FIC 《0.5为协同作用,0.5<FIC《1为相加作用,1<FIC《2为无关作用,FI02为括抗作用;并根 据无菌生长孔找出猴耳环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和抗生素的最佳浓度配比,最 终评价猴耳环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增强抗生素效力的作用。
[0114] 2.实验结果
[0115] 猴耳环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及两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 对产ES化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见表19。
[0116] 猴耳环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对产ES化S大肠杆菌的体外杀菌试验结 果见表20。
[0117] 经过统计分析,猴耳环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及两种抗生素对产ES化 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和杀菌的MI巧(KMIC90见表21。
[0118] 经过统计分析,猴耳环提取物对产ES化大肠杆菌的杀菌的MB巧(KMBC90见表22。
[0119] 猴耳环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与两种抗生素的联合药敏试验的FIC值 及FIC值的分布统计结果见表23、表24。
[0120] 猴耳环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对两种抗生素的增敏作用及联用后其 MIC50、MIC90见表25-27。
[0121] 表 19
[0122]
[0125]表21
[0126]
[0132]表24
[0133]
[013 引
[0141] 实验结果表明猴耳环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单用对产ES化大肠杆菌 的MIC50为800μg/ml,MIC90为800μg/ml,MBC50为1600μg/ml,MBC90为1600μg/ml;
[0142] 对20株产ES化大肠杆菌,猴耳环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与阿米卡星联 用的FIC均《2表明两药无括抗作用,其中有70%FIC值《0.5呈协同作用;猴耳环60%乙醇 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在小于等于1/4MIC时使阿米卡星MK50从单用的16μg/ml降至化 g/ml,降低了 75%;MIC90从单用6化g/ml降至祉g/ml;
[0143] 猴耳环6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与复方新诺明联用对20株产ES化大肠 杆菌FIC均《2表明两药两药无括抗作用,其中30%FIC值《0.5呈协同作用。猴耳环60%乙 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在小于等于单用MI別寸使复方新诺明MK50和MIC90均从单用的 2432/12祉g/ml降至 19/lμg/ml,降低了99.3%。
[0144] 实施例4
[0145] 猴耳环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抗产ES化大肠杆菌的抑菌杀菌试验及 分别与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联合的增敏药效考察。
[0146] 1.实验方法
[0147] 1)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0148] 猴耳环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阿米卡星(AMK)、复方新诺明(SXT)分 别在MH肉汤培养基中进行一系列倍比稀释,每孔50μ1,调节接种菌为1.0X106C即/ml,每孔 50μ1菌液。35°C培养;24小时,无沉淀出现的最低抗菌药物的浓度为其最低抑菌浓度(MIC)。
[0149] 2)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0150] 采用平板涂布计数法,从1)项无菌生长的孔中吸取50ul菌悬液至血平板上,均匀 涂布,35Γ培养24小时,菌落计数,使最初的实验活菌数减少99.9%或W上所需要的最低抗 菌药物的浓度为其最低杀菌浓度(MBC)。
[0151] 通过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得 出MIC50、MIC90、MBC50、MBC90,来评价药物抗产ES化大肠杆菌的作用。
[0152] 3)棋盘稀释法:
[0153] 棋盘稀释法在96孔无菌培养板中进行,将猴耳环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 物及阿米卡星(AMK)、复方新诺明(SXT)分别在MH肉汤培养基中倍比稀释成系列浓度,W两 药各自1/4MIC到4MIC分别进行联合,每孔A药B药各加25化,调整菌悬液的浓度为1.0X 106CFU/ml,每孔接种50化菌液,35°C解育2地后观察A药B药联合后对产ES化S大肠杆菌的最 低抑菌浓度(MIC)。
[0154] FI巧旨数的计I
通过计算部分抑菌指数 (FIC)来评价猴耳环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与抗生素联合抗菌的相互作用,FIC 《0.5为协同作用,0.5<FIC《1为相加作用,1<FIC《2为无关作用,FI02为括抗作用;并根 据无菌生长孔找出猴耳环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和抗生素的最佳浓度配比,最 终评价猴耳环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增强抗生素效力的作用。
[0巧日]2.实验结果
[0156] 猴耳环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及两种抗生素(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 对产ES化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见表28。
[0157] 猴耳环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对产ES化S大肠杆菌的体外杀菌试验结 果见表29。
[0158] 经过统计分析,猴耳环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及两种抗生素对产ES化 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和杀菌的MI巧0、MIC90见表30。
[0159] 经过统计分析,猴耳环提取物对产ES化大肠杆菌的杀菌的MB巧(KMBC90见表31。
[0160] 猴耳环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与两种抗生素的联合药敏试验的FIC值 及FIC值的分布统计结果见表32、表33。
[0161] 猴耳环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对两种抗生素的增敏作用及联用后其 MIC50、MIC90见表:34-36。
[0162] 表28
[0163]
[016 引
[0175]表:M
[0176]
[017引 表35
[0179]
[0182] 实验结果表明猴耳环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单用对产ES化大肠杆菌 的MIC50为1600μg/ml,MIC90为1600μg/ml,MBC50为3200μg/ml,MBC90为3200μg/ml;
[0183] 对20株产ES化大肠杆菌,猴耳环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与阿米卡星联 用的FIC均《2表明两药无括抗作用,其中有50 %FIC值《0.5呈协同作用;猴耳环95 %乙醇 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在小于等于1/2MI別寸使阿米卡星MK50从单用的16μg/ml降至化 g/ml,降低了75% ;MIC90从单用6化g/ml降至 16μg/ml,降低75% ;
[0184] 猴耳环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与复方新诺明联用对20株产ES化大肠 杆菌FIC均《2表明两药两药无括抗作用,其中20%FIC值《0.5呈协同作用。猴耳环95%乙 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物在小于等于单用MI別寸使复方新诺明MK50和MIC90均从单用的 2432/12祉邑/1111降至19/化邑/1111,降低了99.3%。
【主权项】
1. 猴耳环提取物在制备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药物中的应用。2. 猴耳环提取物在制备抗生素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杆菌增敏药物中的应用。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生素是阿米卡星或复方新诺明。4.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猴耳环提取物是猴耳环水提取 物或猴耳环乙醇提取物。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猴耳环水提取物水或猴耳环乙醇提取 物由以下方法制备:猴耳环粗粉用水或乙醇水溶液提取,所得的提取液再用乙酸乙酯萃取, 所得的萃取物即为目标产品。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水溶液是按体积比计浓度为 10%-95%的乙醇水溶液。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水溶液是按体积比计浓度为60 % 的乙醇水溶液。
【文档编号】A61K36/48GK105998153SQ201610308718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0日
【发明人】苏薇薇, 刘翀, 周倩, 李沛波, 彭维, 王永刚
【申请人】中山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