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制构件成型的模具及成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33060阅读:1001来源:国知局
用于预制构件成型的模具及成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预制构件成型的模具及成型方法,尤其涉及用于出筋预制构件成型的模具及成型方法,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预制构件是以混凝土为基本材料预先在工厂制成的建筑构件,包括墙、梁、板、柱等装配式建筑部件。由于预制构件需要与其他构件连接形成强度,所以预制构件的外表面常常预留凸出的钢筋。这些预留的钢筋由于凸出在预制构件的外表面,所以称为出筋。当预制件的两根出筋的末端又由钢筋连接形成封闭结构时,这时的出筋称为箍筋。

标准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一般是长方体结构,为六面体。根据不同的装配需求,混凝土预制构件表面可以设一面出筋、两面出筋或多面出筋。除了出筋可以增强新老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外,在预制件的表面设粗糙面也可以进一步增强新老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

当混凝土表面出筋时,混凝土的模板就需要预留有供钢筋穿入的穿筋孔,而现有技术及实际生产中,这些穿筋孔的设计基本为通孔。脱模时,需沿出筋长度方向拉动模具一定距离,方可脱模,这样工人的工作强度很大,且容易使模板损坏。

现有的预制墙板生产时,一般先在对应的模具上布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成型,待成型完成后,需将周侧的挡边全部一一拆除才能完成脱模,所需工时长,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预制构件成型的模具及成型方法,以简化脱模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预制构件成型的模具,包括挡边,挡边的各出筋位置分别设有用于供钢筋穿过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顶部开口,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开口端贯穿挡边的顶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第一容置槽的开口端贯穿挡边的顶部,成型预制构件时,钢筋可通过第一容置槽的开口方便地装入,无需在通孔中穿入或穿出,因此钢筋的布置过程变得更为便利;另外,脱模时,对于出筋预制构件,由于第一容置槽顶部开口且贯穿挡边的顶部,可直接将出筋预制构件吊起,而模具保留在台车上,实现预制构件与模具的脱离,这样无需一一拆卸预制构件各侧面上的挡边及其他模具组件,脱模实现一步到位,大大降低脱模时间,从而提升预制构件成型效率。

所述第一容置槽垂直于挡边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挡边的内侧设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成型膜,成型膜上设有与各第一容置槽位置对应的槽和/或缝。成型膜的设计可进一步方便脱模,同时,槽和/或缝的宽度较窄,而且成型膜由柔性材料制成,槽、缝的宽度尺寸可设计的尽可能小,只要可供钢筋穿过即可,这样可起到良好的防漏浆效果。挡边的内侧指的是朝向预制构件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成型膜为pe膜。加工成型方便,且节约成本。

所述槽或/缝与成型膜的顶侧边贯通。

所述成型膜靠近预制构件的一面为粗糙面。优选地,成型膜靠近预制构件的一面设有多个点状凸起或凹坑,以帮助预制构件的侧面形成粗糙面。

为了提高挡边的强度,所述挡边的外侧设有多个依次沿挡边长度方向分布的加强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成型长方体的预制构件时,可选用四块上述挡边组合,围成矩形成型空腔,各挡边的尺寸可根据需要在制作挡边时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上挡边和下挡边,所述上挡边和下挡边相对设置,所述挡边包括至少两个,且位于所述上挡边与下挡边之间,所述上挡边、下挡边及挡边围成用于成型预制构件的成型空腔。优选地,上挡边与下挡边平行设置,两挡边也平行设置。两挡边之间的距离及上挡边与下挡边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待成型预制构件设定。其中,上挡边对应于预制构件的顶部,下挡边对应于预制构件的底部,挡边则可以理解为对应于预制构件的侧面。

所述上挡边上设有多条用于供钢筋穿过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的顶部开口且贯穿上挡边的顶部。类似地,下挡边上也可根据需要设置该种结构的容置槽。一般地,上挡边和下挡边相对的方向需要布置竖向钢筋,第二容置槽的设置可方便竖向钢筋的布置,并方便脱模。

还包括设置于挡边、上挡边和下挡边围成的成型空腔内的门窗洞挡边。

基于同一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待成型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及钢筋配置情况制作如上所述的模具;

(2)将步骤(1)中的模具安装到台车上;

(3)根据待成型预制构件的钢筋配置情况,在步骤(2)中台车上的模具内布置钢筋;

(4)向步骤(3)中模具内浇筑混凝土,振捣,养护,获得预制构件粗坯;

(5)待步骤(4)中预制构件粗坯固化达到脱模要求时,将预制构件从模具围成的成型空腔内吊起,实现预制构件与模具的脱离。

针对模具包括上挡边和下挡边,且上挡边和下挡边上未设置第二容置槽的情况,当上挡边和/或下挡边对应侧存在出筋时,上述成型方法中,步骤(5)中脱模时,先拆除出筋侧的上挡边和/或下挡边,然后将预制构件从模具围成的成型空腔内吊起,实现挡边与模具的脱离;当上挡边和下挡边对应侧均不存在出筋时,直接按步骤(5)进行脱模即可。

一种预制构件,利用如上所述的模具或如上所述的方法成型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模具结构合理,可在基本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实现脱模的一步到位,大大简化脱模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另外,通过柔性成型膜与挡边的配合作用,可在简化脱模工序的同时,起到防漏浆效果,节省混凝土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预制构件成型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用于预制构件成型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用于预制构件成型的模具,包括挡边1,挡边1的各出筋位置分别设有用于供钢筋穿过的第一容置槽101,所述第一容置槽101的顶部开口,所述第一容置槽101的开口端贯穿挡边的顶部。

其中,所述第一容置槽101垂直于挡边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挡边1的内侧设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成型膜2,成型膜2上设有与各第一容置槽101位置对应的槽201。所述槽201与成型膜2的顶侧边贯通。

所述成型膜2靠近预制构件的一面上设有多个三角形凸起。

所述挡边1的外侧设有多个依次沿挡边长度方向分布的加强件102。

还包括上挡边3和下挡边4,所述上挡边3和下挡边4相互平行设置,挡边1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固定于上挡边3和下挡边4上。所述上挡边3上设有多条用于供钢筋穿过的第二容置槽301,所述第二容置槽301的顶部开口且贯穿挡边的顶部。还包括设置于挡边1、上挡边3和下挡边4围成的成型空腔内的门窗洞挡边5(见图2),门窗洞挡边5可根据需要取舍。

一种预制构件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待成型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及钢筋配置情况制作如上所述的模具;

2)在台车上布置挡边1、上挡边3和下挡边4,将模具组装到位;

3)根据待成型预制构件的钢筋配置情况,在步骤(2)中台车上的模具内布置钢筋;

4)向步骤(3)中模具内浇筑混凝土,振捣,养护,获得预制构件粗坯;

5)待步骤(4)中预制构件粗坯固化达到脱模要求时,将预制构件从模具围成的成型空腔内吊起,实现预制构件与模具的脱离。

类似地,本发明的模具也可用于构建三明治结构类型的预制构件,如图2所示,只需在挡边上根据需求加装一层挡边即可实现。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