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定向玻壳蒸镀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445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群体定向玻壳蒸镀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壳蒸铝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一次性对大量玻壳进行蒸铝镀膜 的群体定向玻壳蒸镀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各类灯泡厂的玻壳蒸铝装置,大多采用真空杯式长排车或圆排车的单只 蒸铝装置,由于密封性差,真空度低,极易产生皱膜、脱模现象,而且蒸铝速度慢,合格率也 低,加热丝外没有配置相应的挡屏,加上真空度较低等原因,不能形成均勻牢固的镀膜,并 导致蒸铝镀膜不能一次成型而必须进行熔铝工艺的后续处理,不但造成不必要的玻壳破 损,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一次性对大量玻壳进行蒸 铝镀膜并且无须后续熔铝处理的玻壳蒸镀设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群体定向玻壳蒸镀设备,包括真空室、门体,在真空室内布置有多层蒸镀托架,在 蒸镀托架上布置有多对竖直放置的电极杆,电极杆上端连接有加热丝,在加热丝外设有挡 屏,在蒸镀托架上设有一水平放置的用以搁置玻壳的托板,在托板上开有多个通孔,电极杆 的上端及加热丝穿过通孔露出于托板的上方,电极杆的下端插接在设置于蒸镀托架的底座 (上的插接件上,所述的插接件通过底座下方的导电板与蒸镀托架侧部的电极板相连,在真 空室内壁上对应设有与电源相连的电极块,所述的电极板与电极块相接触。作为优选,所述的蒸镀托架还包括有一框形支架,所述的框形支架设置在托板与 底座之间,所述的框形支架通过立柱与底座相连,所述的框形支架通过螺栓与托板相连,螺 栓穿过托板后连接框形支架,在螺栓上套设有两个螺母,两个螺母分别位于托板的上方和 下方。由此,可以通过旋转螺母来调节托板的高低,满足不同型号玻壳的加工需要。作为优选,所述的插接件是由带插孔的插脚一、插脚二组成,所述的导电板是由两 组相互绝缘的导电板一、导电板二组成,插脚一穿过底座连接导电板一,插脚二穿过底座连 接导电板二,且插脚二与底座间设有绝缘套,绝缘套套设于插脚二上,电极板的两端分别通 过螺丝固定在底座和框形支架上,且电极板与底座、框形支架间均设有绝缘柱,导电板一连 接其中一个电极板,导电板二连接另外一个电极板。插脚一连接导电板一,导电板一连接其 中一个电极板;插脚二连接导电板二,导电板二连接另外一块电极板,导电板一与导电板二 之间是相互绝缘的,从而导电板一和导电板二可以分别作为输入的正负极向插接件提供电 能,供电极杆工作。作为优选,在真空室的内壁上设有与之相垂直的导电柱,导电柱连接电源,并且导 电柱与真空室内壁两者之间绝缘,在导电柱上固定套设有导电板三,导电板三的两端各连 接有一条导电带,在导电板三的中心处固设有导向柱一,所述的电极块整体呈T形,所述的
3电极块包括与蒸镀托架侧部的电极板相接触的输入电极及与之垂直设置的导向柱二,在导 向柱二上套设有导电板四,导电板四的两端分别与导电带相连,在导电板三与导电板四之 间设有一弹簧,弹簧的一段套设在导向柱一上,弹簧的另一段套设在导向柱二上,并且导向 柱一、弹簧均与导电板三绝缘。电源的电流依次经由导电柱、导电板三、导电带、导电板四 最后到电极块,电极块包括蒸镀托架侧部的电极板相接触的输入电极及与之垂直设置的导 向柱二,导向柱二与导向柱一通过弹簧相连,而导电带又具有柔软性,从而使电极块具有弹 性,使得蒸镀托架上侧部的电极板能够较好的接触到电极块,避免了接触不良情况的发生。作为优选,所述的门体呈弧形,在门体的内壁上设有多条凸肋。真空室在抽真空状 态下,会承受外界空气的压力,门体容易受压变形,在门体内壁上设有多条凸肋,提高了门 体的强度,防止其变形。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极杆的下端呈锥形,所述的插接件的插孔与电极杆下端的形 状相匹配。电极杆的下端设计成锥形,可使得其能够更深入的插入到插接件的插孔内,与插 接件保持良好接触,避免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在真空室内设置了多层蒸镀托架,而在每个蒸镀托架上布置有多对电极 杆,所以可以对应放置多个待蒸镀玻壳,电极杆上端还设有蒸镀挡屏,从而可以得到镀膜所 需的反射镜面,因此可以达到一次成型的目的。本发明可以批量对玻壳进行蒸铝作业,蒸镀 质量较高,也十分方便,并且可以避免环境的污染。使用时,先在每对电极杆上的加热丝上放置铝丝,然后接上挡屏,再将玻壳开口朝 下放置在托板上,每个通孔处可以放置一个玻壳,将放置好玻壳的蒸镀托架沿真空室内的 导轨推入真空室内,使蒸镀托架侧部上的电极板与真空室内壁的电极块相接触,然后关好 门,抽真空,开启电源,待时间到后,便可取出,将镀好膜的玻壳一一取下,再放上新的,重复 上述操作即可。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为电极块与真空室内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3为实施例中蒸镀托架底座上各导电板的连接结构图
图4为图3的A向视图5为真空室上门体的结构示意图6为图5的A向视图7为托板的结构示意图8为电极杆插接在插脚内的结构示意图9为框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实施例如图1所示,群体定向玻壳蒸镀设备,包括真空室1、门体24,在真空室1 内由上到下设有多层滑轨26,在每层滑轨26上设有一个蒸镀托架2,在蒸镀托架2上布置有多对竖直放置的电极杆3,电极杆3上端连接有加热丝4,在加热丝4外设有挡屏(图中 未显示),关于挡屏的具体结构可具体参考本申请人的发明专利“一种真空腔用的玻壳蒸铝 装置”,专利号为=93223439. 9。蒸镀托架2的整体结构如下,其包括一底座6,在底座6上设有多个插接件5,电极 杆3的下端插接在上述插接件5上,所述的插接件5通过底座6下方的导电板与蒸镀托架 侧部的电极板相连,在真空室1内壁上对应设有与电源相连的电极块,所述的电极板与电 极块相接触。在蒸镀托架2的上端设有一水平放置的用以搁置玻壳的托板7,如图7所示,在托 板7上开有多个圆形的通孔8,电极杆3的上端及加热丝4穿过通孔8露出于托板7的上 方,如图1、图9所示,在托板7及底座6之间设有一框形支架9,所述的框形支架9通过立 柱10与底座6相连,所述的框形支架9通过螺栓11与托板7相连,螺栓11穿过托板7后 连接框形支架9,在螺栓11上套设有螺母a27、螺母b28,螺母a27、螺母b28分别位于托板 7的上方和下方;调节时,可通过调节螺母a27、螺母b28来实现托板7的高低调节。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插接件包括有两个组件,是由带插孔的插脚一 12、插脚二 13 组成,插脚一 12与插脚二 13是相邻在一起的,如图8所示,为使电极杆3能够与插脚一 12 或插脚二 13保持良好接触,所述的电极杆3的下端设计成锥形,所述的插接件5的插孔与 电极杆3下端的形状相匹配;在每个蒸镀托架2上横向、纵向各布置有4个插接件,如图3、 图4所示,在底座6的底面上设有一凹槽36,所述的导电板设置在凹槽36内,所述的导电板 是由两组相互绝缘的导电板一 14、导电板二 15组成,导电板一 14、导电板二 15均是沿纵向 设置,从左到右设有4个导电板一 14、4个导电板二 15,插脚一 12穿过底座6连接导电板一 14,导电板一 14是紧贴凹槽36底面的,并通过螺丝固定在凹槽36的底面上,4个导电板一 14固定好后,在下端横设有一导电板五29,导电板五29与4个导电板一 14下端的外表面 紧密相贴,并且导电板五29通过螺丝与导电板一 14相连。插脚二 13穿过底座6连接导电板二 15,且插脚二 13与底座6间设有绝缘套30, 绝缘套30套设于插脚二 13外,以使得插脚二 13与底座6间能保持绝缘,且绝缘套30的上 端露出于底座6顶面,绝缘套30的下端露出于凹槽36底面,绝缘套30的下端高出导电板 五29,导电板二 15压在绝缘套30的下端上,以使得导电板二 15与导电板一 14间保持绝 缘,插脚二 13的下端加工有内螺纹,导电板二 15与插脚二 13通过螺栓相连;由于导电板二 15是设置在外层的,所以为使其稳定并能够起到良好的导电作用,在4个导电板二 15的上 下两端各横设有导电板六34、导电板七35,导电板六34、导电板七35均是通过螺丝与导电 板二 15相连。电极板也有两块,包括有电极板一 31和电极板二 32,电极板一 31和电极板二 32 是设置在蒸镀托架2的侧面上的,电极板一 31、电极板二 32的两端均是通过螺丝固定在底 座6和框形支架9上,且电极板一 31、电极板二 32与底座6、框形支架9间均设有绝缘柱 33,绝缘柱33的一端通过螺丝连接底座6、框形支架9,绝缘柱33的另一端通过螺丝连接电 极板一 31、电极板二 32。导电板五29通过纵向设置的金属板一 37与电极板一 31相连,金属板一 37的一 端通过螺丝与导电板五29相连,在凹槽36的侧壁上对应设有通孔,金属板一 37的另一端 穿过通孔连接电极板一 31 ;导电板七35通过纵向设置的金属板二 38连接另外一个电极板
5二 32,即金属板二 38的一端通过螺丝与导电板七35相连,在凹槽36的侧壁上同样对应开 有通孔,金属板二 38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后连接电极板二 32。如图1、图2所示,在真空室1的内壁上设有与之相垂直的导电柱16,导电柱16连 接真空室外的电源,并且导电柱16与真空室1内壁两者之间保持绝缘,在导电柱16上固定 套设有导电板三17,导电板三17的两端各连接有一条导电带18,导电带18与导电板三17 之间是这样连接的,在导电板三17的两端各设有一压板39,压板39将导电带18压紧在导 电板三17上,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导电板三17的中心处固设有导向柱一 19,所述的电极块 整体呈T形,所述的电极块包括与蒸镀托架侧部的电极板相接触的输入电极20及与之垂直 设置的导向柱二 21,在导向柱二 21上套设有导电板四22,导电板四22的两端分别与导电 带18相连,同样,在导电板四22的两端分别设有压板,压板将导电带18压紧在导电板四22 上,然后三者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在导电板三17与导电板四22之间设有一弹簧23, 弹簧23的一段套设在导向柱一 19上,弹簧23的另一段套设在导向柱二 21上,并且导向柱 一 19、弹簧23均与导电板三17绝缘。上述组件间的相互绝缘可通过绝缘材料或设置绝缘 胶套的形式来实现。如图5、图6所示,为防止门体24在抽真空状态下变形,所述的门体24呈弧形,在 门体24的内壁上设有多条凸肋25。使用时,先在每对电极杆上的加热丝上放置铝丝,然后接上挡屏,再将玻壳开口朝 下放置在托板上,每个通孔处可以放置一个玻壳,将放置好玻壳的蒸镀托架沿真空室内的 导轨推入真空室内,使蒸镀托架侧部上的电极板与真空室内壁的电极块相接触,然后关好 门,抽真空,开启电源,待时间到后,便可取出,将镀好膜的玻壳一一取下,再放上新的,重复 上述操作即可。
权利要求
群体定向玻壳蒸镀设备,其特征是包括真空室(1)、门体(24),在真空室(1)内布置有多层蒸镀托架(2),在蒸镀托架(2)上布置有多对竖直放置的电极杆(3),电极杆(3)上端连接有加热丝(4),在加热丝(4)外设有挡屏,在蒸镀托架(2)上设有一水平放置的用以搁置玻壳的托板(7),在托板(7)上开有多个通孔(8),电极杆(3)的上端及加热丝(4)穿过通孔(8)露出于托板(7)的上方,电极杆(3)的下端插接在设置于蒸镀托架(2)的底座(6)上的插接件(5)上,所述的插接件(5)通过底座(6)下方的导电板与蒸镀托架侧部的电极板相连,在真空室(1)内壁上对应设有与电源相连的电极块,所述的电极板与电极块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体定向玻壳蒸镀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蒸镀托架(2)还 包括有一框形支架(9),所述的框形支架(9)设置在托板(7)与底座(6)之间,所述的框形 支架(9)通过立柱(10)与底座(6)相连,所述的框形支架(9)通过螺栓(11)与托板(7) 相连,螺栓(11)穿过托板(7)后连接框形支架(9),在螺栓(11)上套设有两个螺母,两个螺 母分别位于托板(7)的上方和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群体定向玻壳蒸镀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插接件是由带插 孔的插脚一(12)、插脚二(13)组成,所述的导电板是由两组相互绝缘的导电板一(14)、导 电板二 (15)组成,插脚一 (12)穿过底座(6)连接导电板一(14),插脚二 (13)穿过底座(6) 连接导电板二(15),且插脚二(13)与底座(6)间设有绝缘套,绝缘套套设于插脚二(13) 上,电极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6)和框形支架(9)上,且电极板与底座(6)、框 形支架(9)间均设有绝缘柱,导电板一(14)连接其中一个电极板,导电板二(15)连接另外 一个电极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体定向玻壳蒸镀设备,其特征是在真空室(1)的内壁上 设有与之相垂直的导电柱(16),导电柱(16)连接电源,并且导电柱(16)与真空室内壁两者 之间绝缘,在导电柱(16)上固定套设有导电板三(17),导电板三(17)的两端各连接有一条 导电带(18),在导电板三(17)的中心处固设有导向柱一(19),所述的电极块整体呈T形, 所述的电极块包括与蒸镀托架侧部的电极板相接触的输入电极(20)及与之垂直设置的导 向柱二(21),在导向柱二(21)上套设有导电板四(22),导电板四(22)的两端分别与导电 带(18)相连,在导电板三(17)与导电板四(22)之间设有一弹簧(23),弹簧(23)的一段套 设在导向柱一(19)上,弹簧(23)的另一段套设在导向柱二(21)上,并且导向柱一(19)、弹 簧(23)均与导电板三(17)绝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体定向玻壳蒸镀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门体(24)呈弧 形,在门体(24)的内壁上设有多条凸肋(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群体定向玻壳蒸镀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极杆(3)的下 端呈锥形,所述的插接件(5)的插孔与电极杆(3)下端的形状相匹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群体定向玻壳蒸镀设备,包括真空室、门体,在真空室内布置有多层蒸镀托架,在蒸镀托架上布置有多对竖直放置的电极杆,电极杆上端连接有加热丝,在加热丝外设有挡屏,在蒸镀托架上设有一水平放置的用以搁置玻壳的托板,在托板上开有多个通孔,电极杆的上端及加热丝穿过通孔露出于托板的上方,电极杆的下端插接在设置于蒸镀托架的底座(上的插接件上,所述的插接件通过底座下方的导电板与蒸镀托架侧部的电极板相连,在真空室内壁上对应设有与电源相连的电极块,所述的电极板与电极块相接触。本发明可以批量对玻壳进行蒸铝作业,蒸镀质量较高,也十分方便,并且可以避免环境的污染。
文档编号C23C14/50GK101899641SQ201010236630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6日
发明者詹云翔 申请人:詹云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