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磨内孔集成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122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齿轮磨内孔集成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齿轮磨内孔加工工序的集成式工装。



背景技术:

汽车齿轮零件磨内孔工序工装通常是采用端面、节圆分体定位方式,通过卡爪夹紧齿轮节圆处保持架的定位销来夹紧零件进行加工。这种工装定位精度差,加工产品质量不稳定,工装切换过程比较复杂,耗时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磨内孔集成工装,克服原工装定位精度低,工装切换时间长的缺点。

一种齿轮磨内孔集成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通用型卡爪、节圆夹具体、连接盘、薄膜盘、卡盘体,节圆夹具体通过四个螺钉与连接盘连接,连接盘通过三个螺栓与卡盘体连接,通用型卡爪通过螺栓与薄膜盘相连,通过薄膜盘带动通用型卡爪夹紧节圆夹具体,从而实现工件的定位与夹紧。

一种齿轮磨内孔集成工装,其特征在于:端面定位与节圆定位设计成一体,节圆保持架通过螺栓与端面定位块连接成一体,组成节圆夹具体,节圆定位滚珠通过钢丝串连,嵌在节圆保持架内壁上,端面定位块根据工件定位端面外圆大小设计,定位面高出平面3-5mm,分成四等分,以利于磨削泥的排出。

一种齿轮磨内孔集成工装,其特征在于:节圆保持架的外壁尺寸都设计成统一规格,通用型卡爪设计成统一规格,节圆保持架外壁与通用型卡爪内径尺寸一致通过螺栓连接在薄膜盘上。对不同齿轮参数的工件只需设计节圆夹具体,通用型卡爪通用,产品切换时只需更换节圆夹具体,通过旋松连接盘与卡盘体连接的三个螺栓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端面定位与节圆定位集成化,工装定位精度高,切换零件类型时达到整体切换要求,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卡盘体01,薄膜盘02,连接盘03,工件04,端面定位块05,节圆保持架06,节圆夹具体07,通用型卡爪08。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齿轮磨内孔集成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盘体01、薄膜盘02、连接盘03、节圆夹具体07,通用型卡爪08,节圆夹具体07通过四个螺栓与连接盘03连接,连接盘03通过三个螺栓与卡盘体01连接,通用型卡爪08通过螺栓与薄膜盘02相连,节圆定位滚珠用钢丝串联嵌在节圆保持架06内壁上,端面定位块05与节圆保持架06通过螺栓连接组成节圆夹具体07,根据工件04齿轮模数的大小调整通用型卡爪08的位置并予以固定(首次需调整,之后为固定不动),工件04装在节圆夹具体07之内,通过液压装置带动薄膜盘02上的通用型卡爪08,通用型卡爪08通过夹紧节圆定位滚珠实现工件的夹紧与定位。端面定位与节圆定位设计成一体,端面定位块05根据工件定位端面外圆大小设计,定位面以高出平面3-5mm为宜,分成四等分,以利于磨削泥的排出,节圆保持架06内壁尺寸根据工件模数大小设计,节圆保持架06外壁尺寸与通用型卡爪08内径尺寸一致。节圆保持架06的外壁尺寸都设计成统一规格,因而通用型卡爪08设计成统一规格,通过螺栓连接在薄膜盘上。对不同齿轮参数的工件只需设计节圆夹具体07,通用型卡爪08通用,产品切换时只需更换节圆夹具体07,通过旋松连接盘03与卡盘体01连接的三个螺栓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端面定位与节圆定位集成化,工装定位精度高,切换零件类型时达到整体切换要求,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