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引结晶器用升降弹性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5407发布日期:2018-09-18 21:16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上引结晶器用升降弹性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上引法生产铜杆的生产线主要由熔炉、牵引机、收线机、张力架、结晶器以及冷却系统组成。牵引机放置于熔炉上方,结晶器安装在牵引机下部,结晶器下端插入铜液。结晶器下端装有石墨模,裸露的金属部分用石墨保护套保护起来,以免被炽热的铜液熔化。铜液进入石墨模后被冷却凝固成铜杆,通过牵引机牵引,连续牵引出来的铜杆通过收线机成卷成品。

但在现有上引法生产生产线中,结晶器的固定方法是用U 型卡压住结晶器外管,这种方法对设备制造商而言,简单且成本低,但在实际使用中产生的问题颇多,主要体现在:

1、 操作工人在固定安装结晶器时太吃力,且不安全;

2、一旦出现停电的情况,水泵无法工作。结晶器因无法冷却,需必须马上脱离铜液,否则结晶器因高温脱焊渗水,而产生爆炸;严重时会造成铜液冷却固化堵塞结晶器;

3、现有结晶器固定方式使其脱离铜液操作比较麻烦,且结晶器在安装结构上拆卸比较麻烦,结晶器更换、维修时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结晶器固定安装不便、在停水停电时结晶器易堵塞、易损坏等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上引结晶器用升降弹性夹具,采用本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快速实现结晶器的固定安装,而且可以在停水停电时及时将结晶器脱离铜液表面,有效防止铜液冷却固化堵塞结晶器,且该夹具结构简单易操作。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引结晶器用升降弹性夹具,包括活动导杆、第一弹簧、滑动套、固定叉、连接杆和拨动杆,所述活动导杆的上端固定有上限位块,其下端穿过固定在上引设备上的滑动套并固定设有下限位块,且所述下限位块抵在滑动套上,所述活动导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抵在上限位块上,其另一端抵在滑动套上;

上述连接杆一端销接于上限位块,其另一端销接于拨动杆,所述拨动杆的一端伸出于连接杆与拨动杆的销接点,其另一端销接于滑动套;

上述下限位块上设有平行于水平面的悬臂,所述悬臂通过垂直设置的支杆与固定叉固连且固定叉平行于悬臂,所述固定叉上远离支杆的一端设有安装上引结晶器的固定结构,且所述固定结构位于下限位块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悬臂销接,其另一端与固定叉销接,且所述悬臂与固定叉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结构为U 型固定卡,所述U 型固定卡包括弧形的过渡部和两个相互平行的夹持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拨动杆伸出于连接杆与拨动杆销接点的一端设有把手。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引结晶器用升降弹性夹具,其中,在使用时,向下扳动拨动杆,使其处于锁死状态,此过程中连接杆也会带动活动导杆压缩第一弹簧并沿着滑动套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此时下限位块离开滑动套,并紧抵在固定叉上安装的上引结晶器上,且此时上引结晶器的下端伸入铜液中;当遇到突发事件停水停电时,可向上扳动拨动杆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活动导杆沿着滑动套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并且带动上引结晶器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此时下限位块又抵在滑动套上,且上引结晶器的下端伸出铜液一段距离,本实用新型通过此种设置,可以在停水停电时及时将上引结晶器脱离铜液表面,一方面可以避免上引结晶器因高温脱焊渗水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铜液冷却固化堵塞上引结晶器,且该设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引结晶器用升降弹性夹具,其中,支杆的一端与悬臂销接,其另一端与固定叉销接,且悬臂与固定叉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使得活动导杆在拨动杆以及连接杆的作用下向下运动,至下限位块抵在上引结晶器上端时,通过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以及支杆与悬臂、固定叉的销接作用,可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一方面避免了上引结晶器的损坏,另一方面减少了悬臂、以及固定叉臂的损坏,提高了弹性夹具的整体工作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引结晶器用升降弹性夹具,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引结晶器用升降弹性夹具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上引结晶器用升降弹性夹具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叉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活动导杆;11、上限位块;12、下限位块;2、第一弹簧;3、滑动套;4、悬臂;5、支杆;6、第二弹簧;7、固定叉;71、过渡部;72、夹持部;8、连接杆;9、拨动杆;9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上引结晶器用升降弹性夹具,包括活动导杆1、第一弹簧2、滑动套3、固定叉7、连接杆8和拨动杆9,活动导杆1的上端固定有上限位块11,其下端穿过固定在上引设备上的滑动套3并固定设有下限位块12,且下限位块12抵在滑动套3上,活动导杆1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第一弹簧2一端抵在上限位块11上,其另一端抵在滑动套3上。

连接杆8一端销接于上限位块11,其另一端销接于拨动杆9,拨动杆9的一端伸出于连接杆8与拨动杆9的销接点,其另一端销接于滑动套3,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拨动杆9伸出于连接杆8与拨动杆9销接点的一端设有把手91,通过在拨动杆9的一端设置有把手91,便于通过把手91扳动拨动杆9以带动连接杆8一起运动,操作简单省力。

下限位块12上设有平行于水平面的悬臂4,悬臂4通过垂直设置的支杆5与固定叉7固连且固定叉7平行于悬臂4,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支杆5的一端与悬臂4销接,其另一端与固定叉7销接,且悬臂4与固定叉7之间设有第二弹簧6,本实施例通过支杆5的一端与悬臂4销接,其另一端与固定叉7销接,且悬臂4与固定叉7之间设有第二弹簧6,使得活动导杆1在拨动杆9以及连接杆8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下限位块12抵在上引结晶器上端时,通过第二弹簧6的弹性作用,以及支杆5与悬臂4、固定叉7的销接作用,可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一方面避免了上引结晶器的损坏,另一方面减少了悬臂4、以及固定叉7臂的损坏,提高了弹性夹具的整体工作寿命。

固定叉7上远离支杆5的一端设有安装上引结晶器的固定结构,且固定结构位于下限位块12的下方,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固定结构为U 型固定卡,U 型固定卡包括弧形的过渡部71和两个相互平行的夹持部72,本实施例通过U 型固定卡的弧形过渡部71紧贴上引结晶器的侧面,提高了上引结晶器与U 型固定卡的接触面积,并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夹持部72对上引结晶器进行夹紧固定作用,且通过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夹持部72又可便于对上引结晶器进行更换和安装。

在使用时,向下扳动拨动杆9,使其处于锁死状态,此过程中连接杆8也会带动活动导杆1压缩第一弹簧2并沿着滑动套3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此时下限位块12离开滑动套3,并紧抵在固定叉7上安装的上引结晶器上,且此时上引结晶器的下端伸入铜液中;当遇到突发事件停水停电时,可向上扳动拨动杆9并在第一弹簧2的作用下活动导杆1沿着滑动套3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并且带动上引结晶器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此时下限位块12又抵在滑动套3上,且上引结晶器的下端伸出铜液一段距离,本实施例通过此种设置,可以在停水停电时及时将上引结晶器脱离铜液表面,一方面可以避免上引结晶器因高温脱焊渗水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铜液冷却固化堵塞上引结晶器,且该设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施例通过在活动导杆1上套设第一弹簧2使活动导杆1复位,由于第一弹簧2可沿着活动导杆1进行弹性复位,有效避免了下部的上引结晶器在进行上移过程中的左右晃动,保证了上引结晶器的整体稳定性。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