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元碳化物纳米带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19471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元碳化物纳米带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元碳化物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max相的材料兼具了金属和陶瓷的优良性能。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可塑性、电化学性能、自润滑性、耐磨性能,因此max相材料可被广泛应用于储能领域及摩擦领域。但是应用于储能器件时,大尺寸的块状max相材料具有诸多不便,同时作为增强剂或添加剂应用于摩擦领域时大尺寸的max相材料的结合性能与摩擦性能相对较低,因此制备纳米级的max相材料尤为重要。目前制备纳米级max相材料的方法主要为球磨-超声剥离法,但是该制备方法过程繁琐,能耗高,周期时间长,对设备要求较高,所以设计开发一种新的纳米尺度的max相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即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制备流程简单、绿色环保、对设备要求不高且省时、高效的纳米级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该制备方法能够得到形貌优良、具有纳米带状结构的max相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将max相材料与碱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物料置于保护气氛下反应完成后分离、洗涤、干燥得到三元碳化物纳米带。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max相中m为过渡金属元素ti、nb、zr、hf、v、ta、cr、sc、mo中的一种或多种,a为al、ga、ge、as、cd、in、sn、tl、pb中的一种或多种,x为c;m:a:x的比例有2:1:1、3:1:2、4:1:3。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碱溶液为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锂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氨水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按任意比例混合得到的混合溶液。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碱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60%,max与配制好的碱溶液的质量比为1:130~1:300。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所述碱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0%~60%。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max相与碱溶液的混合物料在搅拌或振荡条件下反应1~96h。

优选的,反应完的混合物料采用离心或抽滤方法分离,分离得到的物料用高纯水或去离子水洗涤,洗涤得到的物料经真空干燥或自然晾干去除水分,其中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100℃。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保护气氛为氮气、氩气、氦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气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碱溶液直接处理块状或粉末状max相材料得到纳米带状的max,涉及到的反应设备仅有塑料瓶或适当的容量设备,因此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一种快速、高效、节能、环保、对设备要求不高、成本低的制备方法。

(2)本发明方法制备的三元碳化物纳米带与块体的max相材料相比,应用于储能领域时,可提供更大的比表面积、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同时纳米结构可有效促进电子转移,具有更高的导电能力。应用于摩擦领域时:当作为润滑材料添加剂时,纳米级的max相材料不仅可以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易剪切的薄膜降低摩擦系数,而且可以对摩擦表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填充和修复。因此,纳米级的max相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摩擦性能,同时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活性可以使max相材料与其它材料具有很好的结合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原料ti3alc2的扫描电镜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ti3alc2纳米带的扫描电镜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ti3alc2纳米带的透射电镜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ti3alc2纳米带及原料ti3alc2的xrd图。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称取一定量的max放入塑料瓶中,接着用量筒量取配制好的碱溶液120ml放入盛有max的塑料瓶中,随后向瓶中通保护气氛(可以选择氮气、氩气、氦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气体),直至赶走塑料瓶中的空气,最后用封口膜将塑料瓶密封后恒温振荡直到反应完成,随后将反应的混合物料采用离心或抽滤方法分离,分离得到的物料用高纯水或去离子水洗涤,洗涤得到的物料经真空干燥或自然晾干去除水分,其中真空干燥温度不超过100℃。具体实施例见表1.

表1实施例1~10的反应条件

分析说明:经过实验测试及透射、扫描电镜等系统地表征和分析,可以发现实施例1~10制备的max相材料均由块状变成纳米带状(纳米带宽度小于50nm),且前后两种形态的max的晶体结构未改变。

图1为实施例1中原料ti3alc2的扫描电镜图,图2为实施例1中ti3alc2经koh处理后的扫描电镜图;图3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ti3alc2纳米带的透射电镜图;由图1~图3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ti3alc2材料由块状变成纳米带状;图4为max经koh腐蚀前后的xrd对比图,可以看出前后两种形态的ti3alc2的晶体结构未改变。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碳化物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一定量的MAX相材料与碱溶液反应,而后经分离、洗涤、干燥得到该三元碳化物纳米带;本发明所述方法方法简单,对设备条件要求低,无需昂贵仪器,且绿色环保。制备得到的三元碳化物纳米带具有独特的形貌结构、优异的导电性、良好的力学性能、高的表面化学反应活性以及良好的自润滑性能、摩擦性能等,可有效地应用于储能领域及摩擦领域,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廉培超;刘红红;李华;王波;王倩;梅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3.14
技术公布日:2017.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