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流式检测试剂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05895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流式检测试剂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同时还涉及由该杂交瘤细胞株分泌产生的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和fitc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以及上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此外还涉及包含上述单克隆抗体的流式检测试剂,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d61别名cd61a、gpiib/iiia或整合素β3链,分子量为110kda,表达于血小板、巨核细胞及巨噬细胞上。cd61属于整合素β亚单位,其配体及相关分子式纤维连接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溶酶原、凝血酶原、tsp、玻璃连接蛋白、vwf、腱生蛋白、mmp-2、层黏蛋白及骨桥蛋白。

cd41/cd61是血小板活化时出现的玻璃连接蛋白、纤维原蛋白、纤维蛋白、vwf的受体,与血小板凝集有关、cd51/cd61是玻璃连接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vwf、tsp的受体,与细胞的粘附反应相关。临床上可用于glanzmann血小板无力症、巨核细胞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

公布号cn101200708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鼠抗人cd4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cgmccno.2177,由该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鼠抗人cd41单克隆抗体能够识别cd41与cd61结合后的构象抗原部位,非还原状态下与gpiib/iiia复合物免疫共沉淀,作为抑制性抗体能够抑制adp、胶原和hip2等引起的聚集作用,但是对ristocetin引起的聚集没有影响,该抗体可用于涉血小板类血液病及血栓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公布号cn101307109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鼠抗人t淋巴细胞cd3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由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cctccno:c200803分泌,该抗体能够与已知的okt3及wut3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的不同表位,对正常骨髓粒-巨噬祖细胞(cfu-gm)体系生长有明显的激活作用,且表现双向调节作用特征。目前,现有技术中还未有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公开文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由该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经fitc标记后可用于流式直标免疫荧光检测人外周血血小板cd61抗原的表达。

其次,本发明提供一种由上述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fitc标记的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

再次,本发明提供一种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fitc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在流式直标免疫荧光检测人外周血血小板cd61抗原表达中的应用。

最后,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或者fitc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的流式检测试剂。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名称为ⅱd5g8,保藏编号:cgmccno.13300,保藏日期:2016年12月05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由上述杂交瘤细胞株ⅱd5g8(cgmccno.13300)分泌产生。

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杂交瘤细胞株ⅱd5g8(cgmccno.13300)接种至小鼠腹腔,采集腹水后提纯抗体,即得。

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在流式直标免疫荧光检测人外周血血小板cd61抗原表达中的应用。具体为:采用fitc标记上述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与人外周血血小板孵育后,采用流式直标免疫荧光检测人外周血血小板cd61抗原的表达。

fitc标记的单克隆抗体,采用fitc标记上述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得到。

fitc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fitc标记上述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即得。

fitc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在流式直标免疫荧光检测人外周血血小板cd61抗原表达中的应用。具体为:将fitc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与人外周血血小板孵育后,采用流式直标免疫荧光检测人外周血血小板cd61抗原的表达。

流式检测试剂,至少包含上述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或者fitc标记的单克隆抗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应用人外周血白细胞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经典的细胞融合技术,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对杂交瘤细胞进行阳性筛选,应用免疫沉淀-质谱法对单克隆杂交瘤细胞进行特异性鉴定,经westernblot验证,获得一株能稳定分泌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ⅱd5g8,其保藏编号:cgmccno.13300,保藏日期:2016年12月05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本发明采用动物体内诱生法制备单抗,鉴定抗体重链为igg1,轻链为kappa型。采用proteina亲和层析法对抗体进行纯化,经fitc标记后可用于流式直标免疫荧光检测人外周血血小板cd61抗原的表达。

保藏证明和存活证明说明

保藏细胞株:杂交瘤细胞株ⅱd5g8,保藏编号:cgmccno.13300,保藏日期:2016年12月05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中sds-page单抗纯度分析结果;

图2为实施例4中fitc-cd61单克隆抗体检测人外周血血小板cd61抗原表达的结果;

图3为试验例中免疫沉淀sds-page电泳结果;

图4为免疫沉淀westernblot试验结果;

图5为abcam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

图6为western鉴定iid5g8纯化抗体电泳结果;

图7为fitc-cd61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仅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杂交瘤细胞株ⅱd5g8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一、免疫

1、免疫原的制备

(1)取3ml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取回的新鲜白膜,加7ml1×pbs稀释混匀;

(2)取15ml离心管,加4ml淋巴细胞分离液,将10ml稀释的白膜缓慢平稳加于淋巴细胞分离液液面上;

(3)水平低温离心机500×g、升速1挡、降速0挡、18℃、离心20min;

(4)收集环状乳白色层及以上层至新的离心管中;

(5)补加1×pbs至14ml,500×g、18℃、离心20min,弃上清;

(6)同步骤(5)重复洗涤1次;

(7)加适量1×pbs重悬,0.4%台盼蓝溶液染色,显微镜下计数,调整至所需细胞浓度。

2、动物免疫

上述细胞悬液,以5×105个细胞,200μl,背部皮下分点注射免疫7周龄(6~8周龄均可)的雌性balb/c小鼠,免疫间隔三周,共免疫四次;融合前三天以5×107个细胞(体积200μl)尾静脉注射进行超免,二免、三免、四免后三周断尾取血10μl,溶于490μl的1×pbs中,800×g离心5min,收集上清,-20℃保存以备抗体检测。

二、效价测定

1、流式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效价

(1)制备细胞悬液:同免疫原的制备;

(2)加抗原:以每管1×106个细胞将上述细胞悬液加至5ml离心管中;

(3)加一抗:倍比稀释的小鼠免疫血清50μl/管,设未免小鼠血清阴性对照管,pbs空白对照管,4℃孵育60min;

(4)洗涤:每管加pbs2ml,500×g离心10min,弃上清,涡旋混匀;

(5)加二抗:bd公司pe标记的羊抗鼠igg,5μl/管,4℃孵育30min;

(6)洗涤:每管加pbs2ml,500×g离心10min,弃上清,加500μlpbs重悬;

(7)300目尼龙网过滤至流式上样管中,上机检测。

2、检测结果

二、三、四免疫后小鼠血清用1×pbs稀释100倍后进行倍比稀释,同时设未免疫血清阴性对照和pbs空白对照,进行流式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以出现相近阳性百分比的最大稀释倍数为抗体效价,结果显示:二免、三免、四免后小鼠血清抗体效价依次为1:800、1:1600、1:3200。

三、细胞融合

1、小鼠骨髓瘤细胞的培养

于融合前两周将冻存于液氮中的小鼠骨髓瘤细胞系ns/0细胞株复苏,适时换液,融合前2天扩大培养,使细胞在融合前达到融合所需细胞数,并处于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浑圆透亮、大小均一,细胞内颗粒物少,没有空泡。

2、饲养细胞的制备

(1)取昆明鼠一只拉颈处死,浸泡于75%酒精中5分钟;

(2)进入细胞室,将小鼠取出,固定四肢于泡沫板上;

(3)吸管吸取30ml含1×hat(次黄嘌呤(hypoxantin)、氨基蝶呤(aminopterin)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hymidin))的1640完全培养基于平皿中;

(4)用20ml注射器从平皿中抽取12ml含1×hat的1640完全培养基(同上)备用;

(5)剪开小鼠腹部皮肤,充分暴露腹部,提起腹膜,用注射器将12ml含1×hat的1640完全培养基注射于小鼠腹腔,轻柔小鼠腹侧壁后回抽10ml,混匀于平皿中,制备成30ml饲养细胞悬液;

(6)将制备好的饲养细胞悬液分装于2块96孔细胞培养板中,100μl/孔;

(7)将96孔板存放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3、细胞融合

(1)从4℃冰箱中取出hat培养基和gnk洗液至37℃水浴锅中预热;

(2)擦拭超净台,放入所需实验用品,紫外下灭菌超净台及细胞室;

(3)取出四细胞瓶长势良好的瘤细胞,慢慢竖起来使细胞下沉并吹打瓶壁数次,用吸管转移细胞至50ml离心管中,吸取500μl计数,其余133×g(1000r/min)离心10min;

(4)将免疫小鼠摘眼球处死后于75%乙醇中消毒,血液用1.5mlep管收集,于37℃放置2h,待血清析出后,3000r/min离心5min,吸取上清作为阳性血清;

(5)酒精浸泡后的小鼠固定四肢于泡沫板上,移入超净台,用一套无菌镊剪剪开小鼠表皮,暴露腹膜,酒精消毒,换一套剪开腹膜,取出脾脏放入200目尼龙网上;

(6)用吸管吸取gnk洗液冲洗尼龙网,制备脾细胞悬液,打开尼龙网将烧杯中的脾细胞悬液移至50ml离心甁,gnk冲洗烧杯并收集至离心瓶中,补加gnk至40ml,吸取500μl计数,其余133×g离心10min;

(7)将离心的脾细胞和ns/0细胞弃上清,用gnk液加至含脾细胞的离心瓶中,吹打混匀,脾细胞与瘤细胞混合比例为1:5;

(8)将混合后的细胞133×g离心10min,弃上清;

(9)塑料烧杯中盛半杯37℃温水于超净台上,把瘤/脾混合细胞离心瓶放入37℃水浴中,1ml吸管吸取1mlpeg1500,轻轻转动离心瓶的同时沿离心瓶壁缓慢均匀滴加,1min内加完;

(10)水浴中静置离心瓶1.5min;

(11)加入15mlgnk液,滴加速度为1ml30s,3ml30s,11ml30s;

(12)37℃水浴烧杯中温育离心瓶5min,此时混合细胞位于底部,gnk位于细胞悬液液面上;

(13)向离心瓶中补加gnk液25ml,133×g离心10min;

(14)弃上清,轻弹打散细胞团,取30mlhat1640完全培养基至平皿中,从平皿中抽取10ml培养基重悬混合细胞,回抽细胞悬液至平皿中,混匀;

(15)取制备好的饲养细胞板,显微镜下观察,生长状态尚可;

(16)将混合细胞悬液以每孔100μl加至2板饲养细胞板和1板无饲养细胞的培养板中,置于37℃、5%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

4、杂交瘤细胞的选择性培养

细胞融合时使用含1×hat(次黄嘌呤(hypoxantin)、氨基蝶呤(aminopterin)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hymidin))的选择性培养基,密切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细胞融合后第4天显微镜下可见部分孔内存在较小的克隆团,背景较杂,进行换液处理;融合后第7天可见较明显的克隆团,背景逐渐清晰,更换为ht培养基;融合后第12天部分孔肉眼可见白色点状克隆团,更换为普通培养基。

四、杂交瘤细胞非特异性筛选和亚克隆

1、杂交瘤细胞的非特异性阳性筛选

采用流式间接免疫荧光法,参照上述效价检测,将稀释血清一抗更换为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设超免血清(1:1000)阳性对照,培养基阴性对照,pbs空白对照,一抗加样量为100μl/孔,出现荧光染色细胞即为检测结果阳性。

2、杂交瘤细胞的单克隆化(有限稀释法)

(1)制备饲养细胞;

(2)有限稀释法亚克隆杂交瘤细胞;

①反复吹打杂交瘤细胞,混匀后计数,调整细胞数目在20个/ml,制备6.5ml细胞悬液;

②混匀后100μl/孔加至96孔饲养细胞板的a、b、c三排(即每孔2个细胞);

③取2.9ml细胞悬液补加2.9ml完全培养液,细胞数为10个/ml,100μl/孔加至d、e、f三排(即每孔1个细胞);

④取余下的2.2ml细胞悬液补加2.2ml完全培养液,细胞数为5个/ml,100μl/孔加至g、h两排(即每孔0.5个细胞);

⑤置37℃、5%co2培养箱内培养;

⑥培养4天(4~5天均可)后在倒置显微镜上观察,可见小的细胞克隆,第10天时,肉眼可见白色点状细胞克隆团,进行培养上清抗体检测;

⑦选择检测阳性强、状态良好的单克隆细胞转24孔板培养并复测,对阳性孔按上述步骤进行2次、3次亚克隆,直至获得分泌抗体基本稳定的单克隆细胞株iid5g8。

将iid5g8细胞株冻存保种,寄至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cgmccno.13300,保藏日期:2016年12月05日,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实施例2

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小鼠腹腔诱生法),包括以下步骤:

1、腹水制备

(1)选取老龄雌性balb/c小鼠,液体石蜡经过滤灭菌后注入小鼠腹腔,500μl/只,以作备用;

(2)将阳性单克隆细胞株iid5g8转入细胞培养皿中进行扩大培养,7天后腹腔注射杂交瘤细胞,0.8×106个/只,共接种4只小鼠,注射剂量为500μl/只;

(3)一周后观察小鼠腹水产生情况,当小鼠腹部明显突起且皮肤紧绷时,用20ml无菌针头扎破小鼠腹部皮肤,将腹水采集至离心管中;

(4)将腹水3000r/min离心5min,吸出中间透明液体,分装,-80℃保存。

2、akta蛋白层析系统纯化抗体

(1)平衡:缓冲液(1×pbs,ph为7.4)流经蛋白a亲和柱;

(2)上样:取1ml硫酸铵两步法获得的沉淀溶液上样;

(3)再平衡:1×pbs溶液过蛋白a亲和柱;

(4)洗脱:以0.1mol/lph2.7柠檬酸钠缓冲液流经柱子进行洗脱;

(5)收集:以1.0mol/lph9.0tris-hcl中和缓冲液接样收集样品;

(6)透析:提纯样品装入透析袋中,将透析袋置于1×pbs中(ph为7.4),经透析,纯化后抗体体积约为1.4ml;

(7)浓度的测定:bca法测定iid5g8腹水纯化后浓度为1.7mg/ml;

(8)保存:提纯样品保存在-20℃。

3、采用sds-page验证单抗纯度

采用15%sds-page结合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析单抗纯度,结果见图1,图中m为marker,1为iid5g8腹水纯化前,2为iid5g8腹水纯化后。由图1可知,泳道1有较多杂带,泳道2主要有抗体的重链和轻链两条条带,说明抗体经纯化后纯度明显提高。

实施例3

fitc标记的cd61单克隆抗体,其制备步骤如下:

(1)取待交联的cd61单抗(1mg/ml)进行akta纯化;

(2)将fitc溶于dmso中(注意:每次交联使用的fitc均应新鲜配制,避光),浓度为1mg/ml;

(3)按照p:f(cd61单抗:fitc)为1mg:150μg的比例将fitc缓慢加入抗体溶液中,边加边轻轻晃动,使其与抗体混合均匀,暗处4℃反应8hr;

(4)加入5mol/l的nh4cl至终浓度50mmol/l,4℃终止反应2hr;

(5)将交联物在pbs中透析四次以上,至透析液清亮;

(6)交联物的鉴定

蛋白浓度(mg/ml)=(a280-0.31×a495)/1.4;

f/p比例:3.1×a495/(a280-0.31×a495),该值应介于2.5~6.5之间;

(7)将fitc交联的蛋白置于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加入0.1%nan3、1%bsa,4℃暗处保存。

nanodrop微量蛋白检测仪器检测fitc-cd61的浓度:

(1)打开nanodrop微量蛋白检测仪器,滴加超纯水清洗检测探头;

(2)在检测探头上滴加3μl蛋白buffer溶液(1×pbs),点击blank进行校准;

(3)在检测探头上滴加3μl的fitc-cd61溶液,选择488nm波长,读取数值;

(4)fitc-cd61经nanodrop检测浓度为0.04325mg/ml。

实施例4

fitc标记的cd61单克隆抗体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血小板cd61抗原表达中的应用,具体操作如下:

1、分离血小板

(1)外周血1.5ml(edta抗凝采血管),转移至2mlep管中;

(2)混匀后200×g离心20分钟(minute,min);

(3)取2/3的血浆层,等体积加入pbs(ph值为7.4),混匀,100×g离心20min;

(4)取上清,800×g离心20min,弃上清;

(5)加2mlpbs800×g离心20min洗涤一次,沉淀即为血小板;

(6)检测血小板的浓度。

2、流式免疫荧光检测血小板cd61表达

(1)取上述血小板悬液,以每管1×106加至2mlep管中,1号管中加入100μlpbs作为阴性对照,2号管中加入实施例3中fitc-cd61抗体5μl,室温避光孵育60min;

(2)各管中均加入300μlpbs重悬后上机检测,结果见图2(图中(a)、(b)分别为1号管、2号管检测结果)。

从图2可以看出,分离的人外周血血小板与pbs孵育后阳性率为0.124%,而实施例3制备的fitc-cd61抗体与人外周血血小板孵育后阳性率为97.0%。

实施例5

流式检测试剂,包含上述实施例2制备的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及其他检测助剂,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6

流式检测试剂,包含上述实施例3制备的fitc标记的cd61单克隆抗体及其他检测助剂。

试验例

一、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鉴定的方法

1、试验方法

(1)用np40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制备淋巴细胞蛋白裂解液,按107个细胞加入1mlnp40细胞裂解液,冰上裂解1h后,4℃、10000×g离心20min,上清分装后置于-20℃保存;

(2)以淋巴细胞蛋白裂解液为蛋白样品,用腹水制备得到抗体,进行免疫沉淀,免疫沉淀产物进行sds-page电泳(见图3,图中m为marker,1为proteing+淋巴细胞裂解蛋白+iid5g8,2为proteing,3为淋巴细胞裂解蛋白),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同时免疫沉淀产物进行westernblot(见图4,图中m为marker,1为proteing+淋巴细胞裂解蛋白+iid5g8,2为proteing,3为淋巴细胞裂解蛋白),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3)免疫沉淀产物对照western结果,回收sds-page考染胶目的条带,送上海新生命进行质谱分析,确定抗原名称,进而确定抗体。

2、试验结果

(1)westernblot及免疫沉淀

从图3可以看出,泳道1中100kda和140kda位置重复出现两条清晰条带。从图4可以看出,泳道1显示抗原位置为140kda,而泳道3显示抗原位置为100kda。故将图3泳道1中100kda和140kda位置处条带送至上海中科新生命测定质谱。

(2)质谱鉴定免疫沉淀抗原

鉴定结果表明,iid5g8单抗对应的140kda抗原质谱为cd41,100kda抗原质谱为cd61(见下表1、2)。

表1iid5g8单抗对应的140kda抗原质谱检测结果

表2iid5g8单抗对应的100kda抗原质谱检测结果

(3)单抗特异性westernblot验证

经质谱分析鉴定iid5g8单抗免疫沉淀获得抗原为cd61和cd41,故订购abcam蛋白(含有天然cd41和cd61)进行western鉴定,abcam蛋白sds-page电泳结果见图5(图中m为marker,1为abcam蛋白),western鉴定iid5g8纯化抗体电泳结果见图6(图中a~d依次为iid5g8抗体1:200、1:500、1:1000、1:2000效价电泳结果,a~d中m均为marker,1为iid5g8纯化抗体)。

从图5可以看出,订购的abcam蛋白除含有cd41和cd61两种蛋白外,还有其他杂蛋白,但是cd41和cd61的行亮相对较高。从图6可以看出,iid5g8抗体做一抗,在95kd偏上出现特异条带,说明iid5g8抗体针对cd61抗原产生特异性条带。

二、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

以捕获elisa法测定鼠抗人cd61单克隆抗体亚类,结果显示:cd61单克隆抗体重链为igg1,轻链为kappa型。

三、fitc标记的单克隆抗体cd61的特异性分析

取实施例3中fitc-cd61单克隆抗体,采用流式直标免疫荧光法检测血小板cd61表达,具体操作如下:

1、分离血小板

(1)采集外周血1.5ml(edta抗凝采血管),转移至2mlep管中;

(2)混匀后800转/分钟(rotateperminute,r/min)离心15分钟;

(3)取上层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继续2500r/min离心5分钟;

(4)弃去上清,加入bd1×溶血素1.5ml,将血小板吹散后,静置10min破坏红细胞;

(5)2500r/min离心5分钟;

(6)弃去上清,加1×pbs2ml,2500r/min离心5分钟;

(7)重复步骤(6)的操作一次;

(8)弃去上清,加1×pbs重悬。

2、流式免疫荧光检测血小板cd61表达

(1)取上述血小板悬液,以每管1×106加至2mlep管中,9号管中加入100μlpbs作为阴性对照,10号管中加入fitc-cd61抗体10μl,11号管中加入纯化后cd61腹水(1:1000稀释,100μl)作为间标阳性对照,室温避光孵育60min;

(2)各管中均加入2mlpbs重悬后,2500r/min离心5分钟;

(3)弃去上清,9号管中加入5μligg-fitc,10号管中加入5μlpbs,11号管中加入5μligg-fitc,避光孵育30min;

(4)各管中均加入2mlpbs重悬后,2500r/min离心5分钟;

(5)各管中均加入300μlpbs重悬后上机检测,结果见图7(图中(a)为9号管,(b)为10号管,(c)为11号管)。

从图7可以看出,阴性对照在阴性范围,上述制备的fitc-cd61抗体与人外周血血小板孵育后,阳性率为95.7%,而未标记的cd61抗体与人外周血血小板孵育后经间接荧光染色,阳性率为85.8%。说明实施例3制备的fitc-cd61抗体fitc标记效果极佳,能用于流式直标检测人外周血血小板cd61抗原的表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