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株,沼泽红假单胞菌菌菌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0092发布日期:2018-06-23 01:19阅读:9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微生物菌剂(沼泽红假单胞菌剂)在防控细菌性条斑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由稻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引起,是水稻生产中一种重要的检疫性细菌病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主要危害水稻叶片,病原菌通过气孔侵入水稻细胞,发病初期病斑呈暗绿色半透明水渍状,后沿叶脉方向扩展,形成条斑症状。该病的发生具有流行性、爆发性、毁灭性等特点,一旦发生,将会造成水稻减产5%-20%,严重时减产50%以上,严重威胁水稻的安全生产。

现阶段对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还是依赖于化学药剂,生产上主要使用链霉素和噻唑类化学药剂为主。链霉素等抗菌素的使用已引起了潜在的安全性警惕,在欧盟已经禁止使用,而噻唑类化学药剂的长期使用造成病原菌的抗药性显著增强,并且农药残留问题突出,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利用生防菌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一条非常值得探索的防治途径。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是能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放氧气的光合作用的一类细菌的总称,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光合细菌本身无毒,具有固氮、固碳、促进硫循环作用,且富含B族维生素、泛酸、叶酸、类胡萝卜素、辅酶Q、脯氨酸、尿嘧啶、胞嘧啶等生理活性物质对提高土壤肥力、刺激植物细胞活性、促进根系发育、提高作物光合效率和生殖生长能力具有很强的促进功能。目前光合细菌在蔬菜作物病害防治上具有非常好的效果,研究表明光合细菌能激活寄主的免疫应答,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但是对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还未曾有报道。本发明第一次利用光合细菌中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进行防控应用,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能抑制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的扩展,对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明显,表明生防菌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上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株,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株为沼泽红假单胞菌LY-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4525。

含有菌株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

进一步地,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由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株经活化、种子培养、生产培养制备得到。

进一步地,菌浓度为108-1010cfu/mL。

进一步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在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上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株,沼泽红假单胞菌LY-6的生产工艺简单、培养时间短、成本低,且该菌株可通过简单、快捷、低成本的操作方法制备得到生防菌剂,可有效防治细菌性条斑病,并具有对环境友好、对人畜无毒、对作物无药害、施用简单方便、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实例2中沼泽红假单胞菌剂在大田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株,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株为沼泽红假单胞菌LY-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4525。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LY-6(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LY-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4525,保藏单位地址位于中国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14年11月5日。沼泽红假单胞菌菌株LY-6,革兰氏阴性菌,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双层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培养4d~8d,形成红色的圆形菌落,菌落边缘整齐光滑、菌落直径0.2mm~0.60mm;液体培养基中培养7d呈深红色;在厌氧和微氧条件下生长良好;生理生化特性为V-P反应与甲基红反应阴性、H2S反应、明胶液化、脲酶试验、吲哚试验均阳性,最适生长温度30℃~32℃,pH=7。

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生防菌剂由沼泽红假单胞菌LY-6(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LY-6)培养得到,培养方法包括活化、种子培养、生产培养、菌剂制备等步骤:

(1)活化:将沼泽红假单胞菌LY-6的菌株按双层平板培养法培养至红色单菌落出现;采用的培养基为光合细菌固体培养基;

(2)种子培养:将步骤(1)培养的红色单菌落接入至接入至血清瓶中,用光合细菌液体培养基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得到菌液;

(3)生产培养:将步骤(2)种子培养后得到的菌液接种到生产瓶中,用光合细菌生产培养基进行生产培养至对数生长期,优选菌浓度为5×109cfu/mL,即为生防菌剂。

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剂在防控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中的应用方法为:将所述沼泽红假单胞菌剂,喷施量为每亩120mL,兑水稀释500倍,在水稻孕穗期第一次喷施于水稻叶片上,15天后再喷施一次,第二次喷施后15天开展病害调查。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制备

本发明的沼泽红假单胞菌LY-6(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 LY-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4525,保藏单位地址位于中国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14年11月5日。

一种本发明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活化:将沼泽红假单胞菌LY-6菌株的保存种按双层平板培养法进行培养,培养至红色单菌落出现;采用的培养基为光合细菌固体培养基,配方为:(NH4)2SO4 0.1wt%、Mg SO4 0.02wt%、NaHCO3 0.5wt%、K2HPO4 0.05wt%、NaCl 0.02wt%、酵母膏0.15wt%和琼脂1.5wt%,pH=7.0。

(2)种子培养:将步骤(1)培养出得红色单菌落接入至120mL血清瓶中,在温度为30℃~32℃、光照条件为2500Lx~4000Lx、pH=7.0条件下,用光合细菌液体培养基培养至对数生长期;采用的培养基为光合细菌液体培养基,配方为:(NH4)2SO4 0.1wt%、MgSO4 0.02wt%、NaHCO3 0.5wt%、K2HPO4 0.05wt%、NaCl 0.02wt%、酵母膏0.15wt%(均为质量分数),pH=7.0。

(3)生产培养:将步骤(2)种子培养后得到的菌液接种到生产瓶中,用光合细菌生产培养基(培养基成分与上述光合细菌液体培养基一致)进行生产培养,菌液的接种量为所述光合细菌菌株生产培养基总体积的5%,在温度为30℃~32℃、光照条件为2500Lx~4000Lx、pH=7.0条件下,培养至对数生长期,优选菌浓度为5×109cfu/mL,即制得生防菌剂。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沼泽红假单胞菌剂田间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控

试验地设在茶陵县下东乡,分别将实施例1制得的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浓度5×109cfu/mL)兑水稀释500倍、对照药剂化学农药(20%噻菌铜悬浮剂,100mL/亩)在水稻孕穗期第一次喷施于水稻上,15天后喷施一次,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在第二次喷药15天后按5点法取样计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情指数,并计算各自的防治效果。

图1为沼泽红假单胞菌剂在大田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统计图,从图1中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沼泽红假单胞菌剂和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56%和75.14%,显示喷施沼泽红假单胞菌剂略高于化学农药的防治效果,表明光合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做为一种新型微生物农药,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