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168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形成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槽的充气轮胎,特别是涉及防止排水性降低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充气轮胎中,为了防止湿路滑胎现象,使用有使进入到路面和胎面之间的水的排水性提高的各种方法。例如,公知有在沿轮胎周向设置的主槽的槽壁上形成正视胎面时为流线型的凹坑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根据这种充气轮胎,能够防止在主槽内流动的水产生湍流,从而提高排水性。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205824号公报(第5页,图1)

发明内容
在上述以往的充气轮胎中存在如下问题。即,若为了提高被主槽划分的接地部的刚性、具体地说花纹块的刚性,而减少与主槽交叉的横槽的数量,则排水性降低,容易产生湿路滑胎现象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减少了与主槽交叉的横槽的数量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排水性降低的充气轮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如下特征。首先,本发明的第1特征的主旨是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第1接地部(例如接地部10),其沿轮胎周向(轮胎周向R)延伸,并用于与路面接触;以及第2接地部(例如接地部20),其沿轮胎周向延伸,并用于与路面接触; 在第1接地部和第2接地部之间形成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槽(例如主槽50),第1接地部具有用于形成主槽的第1槽壁(例如槽壁IOa),第2接地部具有用于形成主槽的第2槽壁 (例如槽壁20a),在胎面的正视下,第1槽壁和第2槽壁沿轮胎周向蜿蜒曲折,主槽的沿胎面宽度方向(胎面宽度方向Wtk)的槽宽沿轮胎周向以预定的重复周期(周期λ)变化,槽宽的最小宽度部分Wmin和槽宽的最大宽度部分Wmax的比WMIN/Wmx为35% 85%的范围。根据这种充气轮胎,在主槽内产生沿第1槽壁和第2槽壁的水流。沿第1槽壁和第 2槽壁流动的水在通过最大宽度部分Wmax后,随着主槽的槽宽的减少,在最小宽度部分Wmin 向沿第1槽壁和第2槽壁的流线的延长线方向排出。此外,根据这种充气轮胎,由于主槽的胎面宽度方向上的槽宽以预定的重复周期变化,因此在主槽内流动的水流以预定的重复周期改变其胎面宽度方向Wtk上的宽度。S卩,主槽内的水以预定的重复周期脉动,在最小宽度部分Wmin向沿第1槽壁和第2 槽壁的水流的延长线方向排出。因而,根据这种充气轮胎,由于在减少了与主槽交叉的横槽的数量的情况下也能够向主槽的外侧周期性地排出在主槽内流动的水,因此能够防止排水性降低。另夕卜,当比ffMIN/WMX不满35%时,由于沿第1槽壁和第2槽壁的水流和沿轮胎周向的水流在最小宽度部分Wmin过于集中,因此不能充分地防止排水性降低。此外,当比WMIN/Wmx超过85%时,主槽内的水不会脉动,而不能充分地防止排水性降低。本发明的第2特征的主旨为,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其中,当设上述主槽的沿胎面宽度方向的平均长度为A时,满足(Wmax-Wmin)/A彡0. 25的关系。由此,与(Wmax-Wmin)/A > 0. 25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地防止接地部的刚性降低,从而能够防止制动性能降低。在具有相对于轮胎赤道线非对称的胎面图案的充气轮胎中,公知有用于防止产生湿路滑胎现象的技术(例如日本特开2004-90763号公报)。该充气轮胎的用于形成多个接地部的多个槽中的、胎面宽度方向上的宽度最宽的槽(以下称为粗槽)位于自轮胎赤道线偏离的位置(所谓处于偏移)。如此,在设定为内倾的车辆中,由于粗槽相对于轮胎赤道线配置于车辆安装时的内侧,因此与粗槽配置于轮胎赤道线上的情况相比,即使在减少了槽的数量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排出进入路面和胎面之间的水的排水性能提高。但是,仅限定粗槽的位置则排水性能的提高量较低,因此要求进一步的改善。本发明的第3特征的主旨为,根据本发明的第1或第2特征,其中,在上述第1接地部和上述第2接地部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花纹槽。本发明的第4特征的主旨为,根据本发明的第1至第3特征中的任一特征,其中, 在上述主槽中设置有包含上述槽宽的最大宽度部分Wmax的宽槽部,上述横向花纹槽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并与上述宽槽部相连通或靠近上述宽槽部。本发明的第5特征的主旨为,根据本发明的第1至第4特征中的任一特征,其中,自上述轮胎赤道线至上述主槽的距离为上述胎面宽度方向上的胎面接地宽度的9% 25%。本发明的第6特征的主旨为,根据本发明的第1至第5特征中的任一特征,其中, 第1槽壁和第2槽壁沿胎面宽度方向具有预定的振幅(振幅a),预定的重复周期是预定的振幅的15倍 100倍。本发明的第7特征的主旨为,根据本发明的第1至第6特征中的任一特征,其中, 主槽形成有包含最大宽度部分Wmax的宽槽部(宽部51A),在主槽的底部(底部50btm)形成有朝向轮胎径向外侧隆起的隆起部(隆起部70),隆起部形成于宽槽部。本发明的第8特征的主旨为,根据本发明的第7特征,其中,上述隆起部的与第1 槽壁相对的第1侧部(侧部70a)沿第1槽壁延伸,并且上述隆起部的与第2槽壁相对的第 2侧部(侧部70b)沿第2槽壁延伸。本发明的第9特征的主旨为,根据本发明的第8特征,其中,在胎面的正视下,隆起部随着靠近隆起部的前端部分(前端70f)和后端部分(后端70r)而变细。本发明的第10特征的主旨为,根据本发明的第7至第9特征中的任一特征,其中, 隆起部的高度(隆起高度H70)小于主槽的深度(主槽深度H10)。根据本发明的特征,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减少了与主槽交叉的横槽的数量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排水性降低的充气轮胎。


图1是用于构成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的展开图;图2是用于构成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的展开图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用于构成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的展开图;图4是用于构成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的立体图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用于构成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的局部剖面图;图6是本发明的比较例的充气轮胎中的胎面的展开图;图7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图案的展开图;图8是放大第3实施方式的主槽附近的展开图;图9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胎面图案的展开图;图10是放大第4实施方式的主槽附近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着,参照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第4实施方式、比较评价、其他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但是,需要留意的是,附图只是示意性地表示的,各尺寸的比例等与实际不同。因而,应该参考以下的说明来判断具体的尺寸等。此外,在各附图之间当然也包含有彼此尺寸的关系、比例不同的部分。(第1实施方式)在第1实施方式中,对(1. 1)充气轮胎的结构、(1. 2)主槽的详细结构、(1. 3)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1. 1)充气轮胎的结构图1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构成充气轮胎1的胎面的展开图。对充气轮胎1中的形成在胎面表面上的各部位进行说明。具体地说,对(1. 1. 1)接地部、(1. 1. 2)主槽进行说明。(1. 1. 1)接地部充气轮胎1包括沿轮胎周向R延伸并用于与路面接触的接地部10、接地部20、及接地部30。接地部10具有用于在胎面宽度方向Wtk端部形成主槽50的槽壁IOa (后述)。接地部20具有用于在胎面宽度方向Wtk端部形成主槽50的槽壁20a (后述)。接地部30具有向胎面宽度方向Wtk外侧开口的横槽110。在接地部10和接地部20上未形成有与主槽50交叉的横槽。在接地部10和接地部30上未形成有与主槽60交叉的横槽。(1. 1. 2)主槽充气轮胎1包括在接地部10和接地部20之间沿轮胎周向R延伸的主槽50。充气轮胎1包括在接地部10和接地部30之间沿轮胎周向R延伸的主槽60。
主槽50设置于轮胎的赤道线CL上。主槽60设置在自轮胎的赤道线CL靠向胎面宽度方向Wtk外侧的位置。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以轮胎的赤道线CL为交界的胎面宽度方向Wtk上的一侧的结构。自赤道线CL起的胎面宽度方向Wtk上的另一侧的结构与上述结构相同,故在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1.2)主槽的详细结构对主槽5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具体地说,使用图1和图2对(1. 2. 1)槽壁、 (1.2.2)槽宽、(1.2. 3)主槽的振幅和周期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2在用于构成充气轮胎 1的胎面中表示放大了主槽50的展开图。另外,主槽60的结构与主槽50相同,故省略对主槽60结构的详细说明。(1. 2. 1)槽壁主槽50由接地部10的槽壁IOa和接地部20的槽壁20a形成。槽壁IOa和槽壁 20a在胎面的正视下沿轮胎周向R蜿蜒曲折。槽壁IOa和槽壁20a设置为以主槽50的中心线为轴线对称。(1. 2. 2)槽宽主槽50具有沿胎面宽度方向Wtk以预定周期变化的槽宽。具体地说,主槽50的槽宽表示在胎面宽度方向Wtk上自槽壁IOa上的任意一点至槽壁20a的距离。主槽50的槽宽的最小宽度部分Wmin和主槽50的槽宽的最大宽度部分Wmax之比 WMIN/ffMX为 85%的范围。此外,当设主槽50的沿胎面宽度方向Wtk的平均长度为A 时,满足(Wmax-Wmin)/A彡0. 25的关系。(1. 2. 3)主槽的振幅和周期如图2所示,主槽50的槽宽沿轮胎周向R以周期λ变化。槽壁IOa和槽壁20a 沿胎面宽度方向Wtk具有振幅a。槽壁IOa和槽壁20a在胎面的正视下沿轮胎周向R以周期λ变化。槽壁IOa和槽壁20a设置为当以最小宽度部分Wmin作为周期λ的起始点时前侧和后侧以最大宽度部分Wmax为交界相对称的形状。作为主槽50的槽宽在轮胎周向R上的周期并作为槽壁IOa和槽壁20a在轮胎周向R上的周期的周期λ和振幅a之间的关系为周期λ是振幅a的15倍 100倍。主槽50的周期λ和主槽60的周期λ之间错开半周期。当轮胎滚动时,与路面接触的胎面在轮胎周向R上的长度即胎面长度与主槽50的周期λ之间的关系为胎面长度是周期λ的0. 5倍 20倍。(1. 3)作用和效果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在主槽50内产生沿着槽壁IOa 和槽壁20a的水流即流线Sltla及流线沿着槽壁IOa和槽壁20a流动的水在通过最大宽度部分Wmax后,随着主槽50的槽宽的减少,在最小宽度部分^n向流线Sltla及流线^tla的延长线方向排出。此外,根据这种充气轮胎1,胎面宽度方向Wtk的主槽50的槽宽以周期λ变化,因此在主槽50内流动的水一边以周期λ改变胎面宽度方向Wtk上的宽度一边流动。即,主槽50内的水以周期λ脉动,在最小宽度部分Wmin向流线Sltla及流线^tla的延长线方向排出。因而,根据这种充气轮胎1,在减少了与主槽交叉的横槽的数量的情况下也能够向主槽50的外侧排出在主槽50内流动的水,因此能够防止排水性降低。另外,当比%N/Wmx不满35%时,沿槽壁IOa和槽壁20a的水流和沿轮胎周向R的水流在最小宽度部分Wmin过于集中,因此不能充分地防止排水性的降低。 此外,当比WMIN/Wmx超过85 %时,主槽50内的水不会脉动,不能充分地防止排水性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槽壁IOa和槽壁20a沿胎面宽度方向Wtk具有振幅a,周期 λ是振幅a的15倍 100倍,因此能够有效地向主槽50的外侧排出在主槽50内流动的水,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排水性降低。另外,周期λ为振幅a的2倍以上,由此能够充分地防止沿槽壁IOa和槽壁20a 的水流和周向的水流在最小宽度部分Wmin过于集中。此外,周期λ为振幅a的100倍以下, 由此能够使主槽50内的水充分地脉动,从而能够有效地向主槽50的外侧排出在主槽50内流动的水。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主槽50的周期λ和主槽60的周期λ错开半周期,因此当轮胎滚动时,在主槽50和主槽60中流动的水交替地脉动,交替地排出。在本实施方式中,胎面长度为主槽50的周期λ的0.5倍以上,由此能够使主槽50 在轮胎滚动时沿轮胎周向R以足够产生脉动的量接地。因此,能够有效地向主槽50的外侧排出在主槽50内流动的水。此外,胎面长度为主槽50的周期λ的20倍以下,由此在主槽50内产生沿槽壁 IOa和槽壁20a的水流,因此能够有效地向主槽50的外侧排出在主槽50内流动的水。(第2实施方式)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充气轮胎1的主槽50中,槽壁IOa和槽壁20a沿轮胎周向蜿蜒曲折,比WMIN/WMX为35% 85%的范围,由此能够周期性地向主槽50的外侧排出在主槽50内流动的水,因此防止充气轮胎1的排水性降低。在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如下结构在主槽中形成宽部,在宽部设置朝向轮胎径向外侧隆起的隆起部。具体地说,在第2实施方式中,参照图3至图5对(2. 1)主槽的详细结构、(2. 2)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图3是第2实施方式中用于构成充气轮胎2的胎面的展开图。此外,图4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2的局部剖面立体图。此外,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2的剖面图(图3和图4的A-A’剖面图)。另外,在以下的第2实施方式中,主要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省略重复的说明。(2. 1)主槽的详细结构如图3所示,主槽50形成包含最大宽度部分Wmax的宽部50A。同样,主槽50形成包含最小宽度部分Wmin的窄部50B。主槽50沿轮胎周向R交替地形成宽部50A和窄部50B。如图4所示,在主槽50的底部即底部50btm上形成朝向轮胎径向外侧隆起的隆起部70。隆起部70形成于宽部50A。
隆起部70形成为在胎面的正视下沿轮胎周向R纵长。具体地说,隆起部70在胎面的正视下随着靠近轮胎周向R的端部即前端70f和后端70r而变细。与用于形成主槽50的槽壁IOa相对的隆起部70的侧部70a沿槽壁IOa延伸。同样,与用于形成主槽50的槽壁20a相对的隆起部70的侧部70b沿槽壁20a延伸。隆起部70设置为在胎面的正视下以主槽50的中心线为轴线对称。如图5所示,隆起部70的高度即隆起高度H7tl是自底部50btm起沿轮胎径向的高度。隆起高度Hto小于主槽50的深度即主槽深度H1(1。(2. 2)作用和效果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隆起部70以朝向轮胎径向外侧隆起的方式形成于包含最大宽度部分Wmax的宽部50A的底部50btm,因此在宽部50A内流动的水利用隆起部70容易沿槽壁IOa和槽壁20a流动。即,利用隆起部70能够向主槽50的外侧排水,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排水性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侧壁70a沿槽壁IOa延伸,侧壁70b沿槽壁20a延伸,因此在宽部50A内流动的水进一步容易沿槽壁IOa和槽壁20a流动。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排水性降低。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隆起部70在胎面的正视下随着靠近前端70f和后端70r而变细,因此在宽部50A内流动的水在隆起部70的作用下不会急剧地流动,容易有效地沿槽壁IOa和槽壁20a流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隆起部70设置为在胎面的正视下以主槽50的中心线为轴线对称,因此在宽部50A内流动的水利用隆起部70容易沿槽壁IOa和槽壁20a均勻地流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隆起高度H7tl小于主槽深度Hltl,因此能够在宽部50A内充分地确保沿轮胎周向R的水流。(比较评价)接着,为了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效果,对使用以下的比较例和实施例的充气轮胎进行的比较评价进行说明。具体地说,对(3. 1)评价方法、(3. 2)评价结果进行说明。另外, 本发明并不受这些例子的任何限定。(3. 1)评价方法使用3种充气轮胎对湿路滑胎性能进行评价。在以下表示的条件下测量了与充气轮胎相关的数据。 轮胎尺寸225/45R17·轮圈和轮辋尺寸17X7J·轮胎种类普通轮胎(无钉防滑轮胎以外的轮胎) 车种国产轿车·负载条件600N+驾驶员的体重·测量方法测量在水深IOmm的条件下产生湿路滑胎现象时的速度另外,在比较例的充气轮胎中,设产生湿路滑胎现象的速度为100而指数化地表示评价结果。图6中示出在比较例中使用的充气轮胎的胎面的展开图。
如图6所示,比较例的充气轮胎3与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相比较,不同的是主槽2100 和主槽2101的结构。具体地说,用于形成主槽2100和主槽2101的槽壁不是蜿蜒曲折,而是沿轮胎周向R形成为大致直线状,这一点与图1表示的实施例的充气轮胎1的主槽50的槽壁IOa不同。(3. 2)评价结果参照表1说明各充气轮胎的评价结果。(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充气轮胎,包括第1接地部,其沿轮胎周向延伸,并用于与路面接触;以及第2接地部,其沿上述轮胎周向延伸,并用于与上述路面接触; 在上述第1接地部和上述第2接地部之间形成有沿上述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槽, 上述第1接地部具有用于形成上述主槽的第1槽壁, 上述第2接地部具有用于形成上述主槽的第2槽壁, 在胎面的正视下,上述第1槽壁和上述第2槽壁沿上述轮胎周向蜿蜒曲折, 上述主槽的沿胎面宽度方向的槽宽沿上述轮胎周向以预定的重复周期变化, 上述槽宽的最小宽度部分Wmin和上述槽宽的最大宽度部分Wmax之比WMIN/Wmx为35% 85%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当设上述主槽的沿胎面宽度方向的平均长度为A时,满足(Wmax-Wmin) /A ^ 0. 25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上述第1接地部和上述第2接地部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花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上述主槽中设置有包含上述槽宽的最大宽度部分Wmax的宽槽部,上述横向花纹槽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并与上述宽槽部相连通或靠近上述宽槽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自上述轮胎赤道线至上述主槽的距离为上述胎面宽度方向上的胎面接地宽度的9% 25%。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上述第1槽壁和上述第2槽壁沿上述胎面宽度方向具有预定的振幅,上述预定的重复周期是上述预定的振幅的15倍 100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主槽形成有包含上述最大宽度部分Wmax的宽槽部, 在上述主槽的底部形成有朝向轮胎径向外侧隆起的隆起部, 上述隆起部形成于上述宽槽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上述隆起部的与上述第1槽壁相对的第1侧部沿上述第1槽壁延伸,并且上述隆起部的与上述第2槽壁相对的第2侧部沿上述第2槽壁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在上述胎面的正视下,上述隆起部随着靠近上述隆起部的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而变细。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隆起部的高度小于上述主槽的深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包括接地部(10)和接地部(20)。在接地部(10)和接地部(20)之间形成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槽(50)。接地部(10)具有用于形成主槽(50)的槽壁(10a)。主槽(50)具有用于形成主槽(50)的槽壁(20a)。在胎面的正视下,槽壁(10a)和槽壁(20a)沿轮胎周向(R)蜿蜒曲折,主槽(50)的沿胎面宽度方向(WTR)的槽宽沿轮胎周向以预定的重复周期(λ)变化。槽宽的最小宽度部分WMIN和槽宽的最大宽度部分WMAX之比WMIN/WMAX为35%~85%的范围。
文档编号B60C11/13GK102307736SQ201080007179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9日
发明者小岛崇明, 山屋健二郎, 木胁幸洋, 藤田俊吾 申请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