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9490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胎面部设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4根主槽的充气轮胎,更具体而言,是涉及ー种可良好维持滚动阻抗和湿地性能,同时能降低通过音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车辆通过时,安装在该车辆上的充气轮胎会产生噪音,这种噪音一般称为通过音。通过音会由于胎面部槽内的空气被压缩并释放时的抽吸作用而被放大。因此,減少胎面部的槽面积将对降低通过音有效。例如,一种在胎面部设置沿轮胎周向延伸的4根主槽的充气轮胎(例如參考专利文献I),只要减少胎面部的槽面积,即可降低通过音。然而,为降低通过音而減少槽面积后,会存在排水性降低,从而湿地性能恶化的问题。此外,在減少槽面积之后,胎面部的橡胶量会随之增加,因此还存在滚动阻抗恶化的问题。因此,很难在良好维持滚动阻抗和湿地性能的同时降低通过音,目前尚难同时满足这些特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2006-2247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拟解决的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可良好维持滚动阻抗和湿地性能,同时能降低通过音的充气轮胎。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在胎面部上设置位于中央位置两侧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ー对第I主槽、以及位于较该第I主槽更靠近胎肩ー侧位置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ー对第2主槽,ー对第I主槽之间划分出中央条状花纹,第I主槽和第2主槽之间划分出中间条状花纹,第2主槽的外侧划分出胎肩条状花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央条状花纹及所述中间条状花纹上,分别按照在往中央ー侧靠近的过程中槽宽逐渐收窄的方式,形成多根由胎肩ー侧壁面向中央ー侧延伸且在条状花纹内终止的胎纹槽,在所述胎肩条状花纹上,按照与第2主槽不连通的方式,形成多根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胎纹槽,从所述胎面部中央位置到第I主槽中心之间的距离是设为从所述中央位置到接地端之间距离的15% 25%范围内,从所述胎面部中央位置到第2主槽中心之间的距离是设为从所述中央位置到接地端之间距离的60% 80%范围内,第I主槽的宽度是设为第2主槽宽度的70% 90%范围内,第I主槽及第2主槽的总面积是设为所述胎面部接地区域面积的15% 25%范围内,当以所述胎面部中央位置到接地端之间距离的50%位置处为界,将所述胎面部的接地区域分成中央区域和胎肩区域时,所述中央区域的槽面积比率是设为较所述胎肩区域的槽面积比率小。发明的效果本发明人深入研究了在胎面部设有沿轮胎周向延伸的4根主槽的充气轮胎的通过音,结果发现胎面部中,从与路面接触开始到离开地面,变形最大的是中央区域,配置于该中央区域内的槽在抽吸作用下产生较大的通过音,这是产生通过音的主要原因所在,并最終完成了本发明。S卩,本发明中,在胎面部上设置中央ー侧的ー对第I主槽以及胎肩ー侧的ー对第2主槽,ー对第I主槽之间划分出中央条状花纹,第I主槽和第2主槽之间划分出中间条状花纹,第2主槽的外侧划分出胎肩条状花纹,其中,在中央条状花纹及中间条状花纹上,分别按照在往中央一侧靠近的过程中槽宽逐渐收窄的方式,形成多根由胎肩ー侧壁面向中央ー侧延伸且在条状花纹内终止的胎纹槽,在胎肩条状花纹上,按照与第2主槽不连通的方式,形成多根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胎纹槽,并将第I主槽及第2主槽的位置、第I主槽及第2主槽的尺寸关系、以及第I主槽及第2主槽的总面积规定在特定范围内,将胎面部中央区域的槽面积比率设为较胎肩区域的槽面积比率小,由此,可有效抑制由配置在中央区域的槽引起的通过音,从而降低轮胎整体的通过音。而且,胎面部整体的槽面积比率可以设为与原来同样,因此,可良好维持滚动阻抗和湿地性能。本发明中,优选将中央区域内所含胎纹槽的总面积设为胎肩区域内所含胎纹槽总面积的20% 60%范围内。这种设定可有效使胎面部中央区域的槽面积比率较胎肩区域的槽面积比率小。优选将中央区域的槽面积比率设为18% 22%范围内,将胎肩区域的槽面积比率设为25% 35%范围内。由此,可在更高水平上实现通过音与滚动阻抗的降低、以及湿地性能的提闻。优选将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中央条状花纹半宽的50% 90%范围内,将形成于中间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中间条状花纹宽度的50% 90%范围内,将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及中间条状花纹上的各胎纹槽从终端往始端ー侧3_位置处的槽宽,设为从始端往终端ー侧3_位置处槽宽的50% 70%范围内。由此,可最大限度地抑制胎面部中央区域的槽面积増加,从而提高降低通过音的效果。优选将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及中间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的间距,设为形成于胎肩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间距的至少2倍。由此,可相对增大胎肩区域内所含胎纹槽的面积,并降低滚动阻杭。此外,可利用胎肩区域的胎纹槽来弥补中央区域内槽面积的缺乏,由此确保排水性能,防止湿地性能恶化。进而,本发明中,优选将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与轮胎周向之间的倾斜角度设为25° 40°范围内,同时使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向胎肩ー侧弯曲,将其曲率半径设为IOOmm 140mm范围内,并将形成于中间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与轮胎周向之间的倾斜角度设为30° 50°范围内,同时使形成于中间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向胎肩ー侧弯曲,将其曲率半径设为130mm 150mm范围内,并且,使形成于胎肩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按照具有多个曲率半径的方式弯曲,将其曲率半径设为IOmm IOOmm范围内。如此,通过使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及中间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具有特定的倾斜角度和特定的、曲率半径,可最大限度地抑制更靠近中央位置处的槽面积增加,从而提高降低通过音的效果。此外,通过使形成于胎肩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具有特定的曲率半径,可有效增加胎肩区域内的槽面积,确保良好的湿地性能,并可减少胎肩区域内的橡胶量,降低滚动阻杭。
本发明中,接地区域是指在轮胎内填充轮胎相关规格中规定的最高气压后,按照胎面部接地的方式,将该轮胎垂直放置于平面上,在该状态下使其承受最大载荷能力88%的负重吋,由轮胎轴向接地宽度所规定的接地区域。此外,胎面部的中央位置是指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中心位置,接地端是指所述接地区域中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侧的位置。


图I是根据本发明ー个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胎面图案的展开图。图2是将图I所示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主要部分放大显示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參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造。图I是根据本发明ー个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胎面图案,图2为其主要部分。如图I所示,在胎面部T上形成位于中央位置Ce两侧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ー对主槽1(第I主槽)、以及位于较该主槽I更靠近胎肩ー侧位置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一对主槽2 (第2主槽),一对主槽I之间划分出中央条状花纹10,主槽I和主槽2之间分别划分出中间条状花纹20,主槽2的外侧分别划分出胎肩条状花纹30。主槽1、2的槽宽及槽深并无特别限定,例如槽宽是设为4. Omm 12. Omm范围内,槽深是设为7. Omm 10. Omm范围内。中央条状花纹10中,在轮胎周向上间隔形成多根由其胎肩ー侧壁面向中央ー侧延伸且在条状花纹10内终止的胎纹槽11。这些胎纹槽11形成为在往中央一侧靠近的过程中,槽宽逐渐收窄。胎纹槽11的槽宽变化可以连续性,也可以阶段性。中间条状花纹20中,在轮胎周向上间隔形成多根由其胎肩ー侧壁面向中央ー侧延伸且在条状花纹20内终止的胎纹槽21。这些胎纹槽21形成为在往中央一侧靠近的过程中,槽宽逐渐收窄。胎纹槽21的槽宽变化可以连续性,也可以阶段性。胎肩条状花纹30中,在轮胎周向上间隔形成多根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胎纹槽31。这些胎纹槽31形成为与主槽2不连通。上述充气轮胎中,如图2所示,从胎面部T中央位置Ce到主槽I中心之间的距离Dl是设为从中央位置Ce到接地端E之间距离DO的15% 25%范围内,从胎面部T中央位置Ce到主槽2中心之间的距离D2是设为从中央位置Ce到接地端E之间距离DO的60% 80%范围内。此外,主槽I的宽度是设为主槽2宽度的70% 90%范围内,主槽I及主槽2的总面积是设为胎面部T中接地区域A面积的15% 25%范围内。然后,当以胎面部T中央位置Ce到接地端E之间距离DO的50%位置处为界,将胎面部T的接地区域A分成中央区域Ac和胎肩区域As时,中央区域Ac的槽面积比率是设为较胎肩区域As的槽面积比率小。另外,槽宽及槽面积是在胎面表面测量的值,槽面积比率是指特定区域占总面积的槽面积百分比。上述充气轮胎中,在中央条状花纹10及中间条状花纹20上,分别按照在往中央ー侧靠近的过程中槽宽逐渐收窄的方式,形成多根由胎肩ー侧壁面向中央ー侧延伸且在各条状花纹10、20内终止的胎纹槽11、21,在胎肩条状花纹30上,按照与主槽2不连通的方式,形成多根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胎纹槽31,并将主槽1、2的位置、主槽1、2的尺寸关系、以及主槽1、2的总面积规定在特定范围内,将胎面部T中央区域Ac的槽面积比率设为较胎肩区域As的槽面积比率小,因此,可有效抑制由配置在中央区域Ac的主槽I以及胎纹槽11、21等槽引起的通过音,从而降低轮胎整体的通过音。而且,胎面部T整体的槽面积比率可以设为与原来同样,因此,可良好维持滚动阻抗和湿地性能。
上述充气轮胎中,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10及中间条状花纹20上的胎纹槽11、21分别是形成为在往中央一侧靠近的过程中,槽宽逐渐收窄,这种构造将最大限度地抑制胎面部T中央区域Ac的槽面积増加,从而有助于降低通过音。此外,形成于胎肩条状花纹30上的胎纹槽31是形成为与主槽2不连通,这种构造将使胎肩一侧主槽2内产生的抽吸音难以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泄漏,因此有助于降低通过音。上述充气轮胎中,如果从胎面部T中央位置Ce到主槽I中心之间的距离Dl低于距离DO的15%,则通过音会増大,且干地性能会恶化,相反,如果超过25%,则湿地性能会恶化。如果从胎面部T中央位置Ce到主槽2中心之间的距离D2低于距离DO的60%,则通过音会増大,且干地性能会恶化,相反,如果超过80%,则湿地性能会恶化。此外,如果主槽I的宽度低于主槽2宽度的70%,则湿地性能会恶化,相反,如果超过90%,则通过音会増大,且干地性能会恶化。如果主槽I及主槽2的总面积低于胎面部T接地区域A面积的15%,则湿地性能会恶化,且滚动阻抗会増大,相反,如果超过25%,则通过音会増大,且干地性能会恶化。上述充气轮胎中,中央区域Ac内所含胎纹槽11、21的总面积可设为胎肩区域As内所含胎纹槽21、31总面积的20 60%范围内。如果中央区域Ac内所含胎纹槽11、21的总面积低于胎肩区域As内所含胎纹槽21、31总面积的20%,则湿地性能会恶化,相反,如果超过60%,则胎面部T中央区域Ac的槽面积比率与胎肩区域As的槽面积比率相比,会难以设为足够小。此外,中央区域Ac的槽面积比率可设为18% 22%范围内,胎肩区域As的槽面积比率可设为25% 35%范围内。由此,可在更高水平上实现通过音与滚动阻抗的降低、以及湿地性能的提高。如果中央区域Ac的槽面积比率低于18%,则湿地性能会恶化,且滚动阻抗会増加,相反,如果超过22%,则通过音会増大,且干地性能会恶化。另ー方面,如果胎肩区域As的槽面积比率低于25%,则湿地性能会恶化,且滚动阻抗会增加,相反,如果超过35%,则通过音会増大,且干地性能会恶化。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10上的胎纹槽11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I可设为中央条状花纹10半宽Wl的50% 90%范围内,形成于中间条状花纹20上的胎纹槽21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2可设为中间条状花纹20宽度W2的50% 90%范围内。由此,可最大限度地抑制胎面部T中央区域Ac的槽面积増加,从而提高降低通过音的效果。如果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10上的胎纹槽11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I低于中央条状花纹10半宽Wl的50%,则湿地性能会恶化,相反,如果超过90%,则通过音会増大,且干地性能会恶化。如果形成于中间条状花纹20上的胎纹槽21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2低于中间条状花纹20宽度W2的50%,则湿地性能会恶化,相反,如果超过90%,则通过音会増大,且干地性能会恶化。
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10及中间条状花纹20上的各胎纹槽11、21从终端(闭塞端)往始端(开ロ端)ー侧3mm位置处的槽宽,可设为从始端往終端ー侧3mm位置处槽宽的50% 70%范围内。由此,可最大限度地抑制胎面部T中央区域Ac的槽面积増加,从而提高降低通过音的效果。如果各胎纹槽11、21的終端一侧过窄,则会导致湿地性能恶化,相反,如果过宽,则会导致通过音及干地性能恶化。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10及中间条状花纹20上的胎纹槽11、21的间距(在轮胎周向上的配置间隔)P1、P2,可设为形成于胎肩条状花纹30上的胎纹槽31的间距(在轮胎周 向上的配置间隔)P3的至少2倍。由此,可相对增大胎肩区域As内所含胎纹槽21、31的面积,并通过减少橡胶量来降低滚动阻杭。此外,可利用胎肩区域As的胎纹槽21、31来弥补中央区域Ac内槽面积的缺乏,由此确保排水性能,防止湿地性能恶化。进而,可将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10上的胎纹槽11与轮胎周向之间的倾斜角度Θ I设为25° 40°范围内,同时使形成于该中央条状花纹10上的胎纹槽11向胎肩ー侧弯曲,将其曲率半径Rl设为IOOmm 140mm范围内,并将形成于中间条状花纹20上的胎纹槽21与轮胎周向之间的倾斜角度Θ 2设为30° 50°范围内,同时使形成于中间条状花纹20上的胎纹槽21向胎肩ー侧弯曲,将其曲率半径R2设为130mm 150mm范围内。如此,通过使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10及中间条状花纹20上的胎纹槽11、21具有特定的倾斜角度Θ I、Θ 2和特定的曲率半径R1、R2,可最大限度地抑制更靠近中央位置Ce处的槽面积增加,从而提高降低通过音的效果。另外,倾斜角度Θ I、Θ2是指,连接胎纹槽11、21始端中央位置和終端中央位置的直线与轮胎周向之间所成的角度。图2中,例如可设为Θ1 = 29°、Θ 2 = 44°、Rl = 130mm、R2 = 140mmo此外,可使形成于胎肩条状花纹30上的胎纹槽31按照具有多个曲率半径R3-1、R3-2的方式弯曲,将其曲率半径R3-l、R3-2设为IOmm IOOmm范围内。如此,通过使形成于胎肩条状花纹30上的胎纹槽31具有特定的曲率半径R3-1、R3-2,可有效增加胎肩区域As内的槽面积,确保良好的湿地性能,并可减少胎肩区域As内的橡胶量,降低滚动阻杭。此夕卜,胎纹槽31具有在曲率半径R3-1、R3-2的基础上,还进ー步组合曲率半径R3-3的构造。图 2 中,例如可设为 R3-1 = 60mm、R3-2 = 20mm、R3-3 = 180mm。实例制作比较例I 5以及实例I 4的充气轮胎,轮胎尺寸为195/65R1591H,在胎面部上设置位于中央位置两侧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ー对第I主槽、以及位于较该第I主槽更靠近胎肩ー侧位置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ー对第2主槽,ー对第I主槽之间划分出中央条状花纹,第I主槽和第2主槽之间划分出中间条状花纹,第2主槽的外侧划分出胎肩条状花纹,其中,在中央条状花紋、中间条状花纹以及胎肩条状花纹上分別形成多根胎纹槽,这些胎纹槽的结构各不相同。比较例I 4以及实例I 4的轮胎如图I所示,在中央条状花纹及中间条状花纹上,分别按照在往中央一侧靠近的过程中槽宽逐渐收窄的方式,形成多根由胎肩ー侧壁面向中央ー侧延伸且在条状花纹内终止的胎纹槽,并在胎肩条状花纹上,按照与第2主槽不连通的方式,形成多根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胎纹槽。比较例5的轮胎中,各胎纹槽横切对应的条状花紋,由此将各条状花纹划分成多个花纹块,除此之外,其他构造与实例I相同。这些比较例I 5以及实例I 4中,第I主槽宽度、第2主槽宽度、第I主槽及第2主槽总面积与胎面部接地区域面积的比率(表中称为“主槽面积比率”)、从胎面部中央位置到第I主槽中心之间距离Dl与从该中央位置到接地端之间距离DO的比率(Dl/DOX 100% )、从胎面部中央位置到第2主槽中心之间距离D2与从该中央位置到接地端之间距离DO的比率(D2/D0X100% )、中央区域的槽面积比率、胎肩区域的槽面积比率、以及中央区域内所含胎纹槽总面积与胎肩区域内所含胎纹槽总面积的比率(表中称为“胎纹槽面积比率”)是如表I进行设定。此外,比较例I 4以及实例I 4中,将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I设为中央条状花纹半宽Wl的50%,将形成于中间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L2设为中间条状花纹宽度W2的70%,将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及中间条状花纹上的各胎纹槽从终端往始端ー侧3_位置处的槽宽,设为从始端往终端一侧3mm位置处槽宽的70%。并将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及中间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的间距,设为形成于胎肩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间距的2倍。并将形成于中央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与轮胎周向之间的倾斜角度Θ I设为29°,将其曲率半径Rl设为130mm,将形成于中间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与轮胎周向之间的倾斜角度Θ 2设为44°,将其曲率半径R2设为140mm,将形成于胎肩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的曲率半径R3-1、R3-2、R3-3分别设为60mm、20mm、180mmo针对这些试验轮胎,利用以下评估方法,对通过音、滚动阻抗、干地操纵稳定性、湿地操纵稳定性进行评估后,将其结果ー并显示在表I中。通过音将各试验轮胎组装到轮辋尺寸15\6!1的车轮上,气压设为230砂&后,安装至试验车辆上,并依据遵循欧洲通过音规定的EEC/ECE轮胎单体噪音規定,采用相应的測量方法,对通过音[dB]进行测量。滚动阻抗将各试验轮胎组装到轮辋尺寸15X6JJ的车轮上,气压设为230kPa后,对80km/h速度下的滚动阻抗进行測量。评价结果是以比较例I为指数100进行显示。该指数值越小,表示滚动阻抗越小。干地操纵稳定性将各试验轮胎组装到轮辋尺寸15X6JJ的车轮上,气压设为230kPa后,安装至试验车辆上,并在干燥路面上行驶,由测试试驾员进行感官评估。评估结果是以比较例I为基准(3分),采用5分法表示。该评估值越大,表示干地操纵稳定性越好。湿地操纵稳定性将各试验轮胎组装到轮辋尺寸15X6JJ的车轮上,气压设为230kPa后,安装至试验车辆上,并在潮湿路面上行驶,由测试试驾员进行感官评估。评估结果是以比较例I为基准(3分),采用5分法表示。该评估值越大,表示湿地操纵稳定性越 好。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面部上设置位于中央位置两侧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一对第(I)主槽、以及位于较该第(I)主槽更靠近胎肩一侧位置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一对第(2)主槽,一对第(I)主槽之间划分出中央条状花纹,第(I)主槽和第(2)主槽之间划分出中间条状花纹,第(2)主槽的外侧划分出胎肩条状花纹,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央条状花纹及所述中间条状花纹上,分别按照在往中央一侧靠近的过程中槽宽逐渐收窄的方式,形成多根由胎肩一侧壁面向中央一侧延伸且在条状花纹内终止的胎纹槽,在所述胎肩条状花纹上,按照与第(2)主槽不连通的方式,形成多根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胎纹槽,从所述胎面部中央位置到第(I)主槽中心之间的距离是设为从所述中央位置到接地端之间距离的15% 25%范围内,从所述胎面部中央位置到第(2)主槽中心之间的距离是设为从所述中央位置到接地端之间距离的60% 80%范围内,第(I)主槽的宽度是设为第2主槽宽度的70% 90%范围内,第(I)主槽及第(2)主槽的总面积是设为所述胎面部接地区域面积的15% 25%范围内,当以所述胎面部中央位置到接地端之间距离的50%位置处为界,将所述胎面部的接地区域分成中央区域和胎肩区域时,所述中央区域的槽面积比率是设为较所述胎肩区域的槽面积比率小。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中央区域内所含胎纹槽的总面积设为所述胎肩区域内所含胎纹槽总面积的20% 60%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中央区域的槽面积比率设为18% 22%范围内,将所述胎肩区域的槽面积比率设为25% 35%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将形成于所述中央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所述中央条状花纹半宽的50% 90%范围内,将形成于所述中间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设为所述中间条状花纹宽度的50% 90%范围内,将形成于所述中央条状花纹及所述中间条状花纹上的各胎纹槽从终端往始端一侧3mm位置处的槽宽,设为从始端往终端一侧3mm位置处槽宽的50% 70%范围内。
5.如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将形成于所述中央条状花纹及所述中间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的间距,设为形成于所述胎肩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间距的至少2倍。
6.如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将形成于所述中央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与轮胎周向之间的倾斜角度设为25° 40°范围内,同时使形成于所述中央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向胎肩一侧弯曲,将其曲率半径设为IOOmm 140mm范围内,并将形成于所述中间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与轮胎周向之间的倾斜角度设为30° 50°范围内,同时使形成于所述中间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向胎肩一侧弯曲,将其曲率半径设为130mm 150mm范围内,并且,使形成于所述胎肩条状花纹上的胎纹槽按照具有多个曲率半径的方式弯曲,将其曲率半径设为IOmm IOOmm范围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轮胎,其在胎面部T设置中央一侧的主槽(1,1)以及胎肩一侧的主槽(2,2),主槽(1,1)之间划分出中央条状花纹(10),主槽(1,2)之间划分出中间条状花纹(20),其中,在中央条状花纹(10)及中间条状花纹(20)上,按照在往中央一侧靠近的过程中槽宽逐渐收窄的方式,形成多根在条状花纹内终止的胎纹槽(11)、(21),从胎面部(T)中央位置到主槽(1)中心之间的距离是设为从中央位置到接地端之间距离的15%~25%,从胎面部(T)中央位置到主槽(2)中心之间的距离是设为从中央位置到接地端之间距离的60%~80%,主槽(1)的宽度是设为主槽(2)宽度的70%~90%,主槽(1)及主槽(2)的总面积是设为胎面部(T)中接地区域(A)面积的15%~25%,中央区域(Ac)的槽面积比率是设为较胎肩区域(As)的槽面积比率小。
文档编号B60C11/03GK102632772SQ20121002622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8日
发明者井上晴隆 申请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