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310112阅读:来源:国知局
虽未图示,但是在该制造方法中,若将模具关闭,则生胎被模具的型腔面与型芯的 外表面夹持而加压。生胎因从型芯以及模具传导的热而被加热。因加压与加热而使得生胎 的橡胶组成物流动。因加热而使橡胶组成物产生交联反应,从而获得图1所示的轮胎2。通 过对生胎在形成于模具与型芯之间的型腔内进行加压及加热而获得该轮胎2。在该制造方 法中,对生胎进行加压及加热的工序也被称作交联工序。
[0076] 如前所述,在该制造方法中,生胎在被组合于型芯的状态下被投入到模具中,并被 模具的型腔面与型芯的外表面夹持而加压及加热。在该制造方法中,无需以往的制造方法 中所使用的气袋。在该制造方法中,生胎在交联工序中并未被拉伸。
[0077] 如前所述,在该制造方法中,生胎在成型工序中并未被拉伸。生胎在交联工序中也 未被拉伸。对于该制造方法而言,与以往的制造方法相比,实质上抑制了生胎的形态变化。 根据该制造方法,在胎面4、胎侧6等要素的形态中难以形成特殊的部分。该制造方法能够 有助于制造各要素在周向上具有大致同样的形态的轮胎2。
[0078][实施例]
[0079] 以下通过实施例而使本发明的效果变得更加明朗,但不应当基于该实施例的记载 而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性的解释。
[0080] [实施例1]
[0081] 获得了具备图1所示的基本结构、且具备下述表1所示的规格的实施例1的充 气轮胎(尺寸=215/45R17)。在该实施例1中,将胎圈的内侧三角胶的复弹性模量Ea设为 12MPa。将从胎圈基线到该内侧三角胶的外侧端PA的半径方向高度Ha设为30mm。将该胎 圈的外侧三角胶的复弹性模量Eb设为70MPa。将从胎圈基线到该外侧三角胶的外侧端PB 的半径方向高度Hb设为40mm。将嵌入层的复弹性模量Ec设为12MPa。此外,将从胎圈基 线到轮胎的内表面的轴向最大宽度位置PW的半径方向高度Hw设为43mm。
[0082] 在实施例1中,弹性模量Ea相对于弹性模量Eb的比(Ea/Eb)为0. 17。弹性模量 Ea相对于弹性模量Ec的比(Ea/Ec)为1. 00。高度Hb相对于高度Hw的比(Hb/Hw)为0. 93。 高度Ha相对于高度Hb的比(Ha/Hb)为0. 75。
[0083] [实施例2-3以及比较例1-2]
[0084] 除了将弹性模量Ea按照下述表1改变了比(Ea/Eb)以及比(Ea/Ec)以外,其它设 为与实施例1相同,从而获得了实施例2-3以及比较例1-2的轮胎。
[0085] [实施例4-5以及比较例3]
[0086] 除了将弹性模量Eb按照下述表2改变了比(Ea/Eb)以外,其它设为与实施例1相 同,从而获得了实施例4-5以及比较例3的轮胎。
[0087] [实施例6-7以及比较例4]
[0088] 除了将弹性模量Ea及弹性模量Eb按照下述表2改变了比(Ea/Eb)以及比(Ea/Ec) 以外,其它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从而获得了实施例6-7以及比较例4的轮胎。
[0089] [实施例8以及比较例5]
[0090] 除了将弹性模量Ec按照下述表3改变了比(Ea/Ec)以外,其它设为与实施例1相 同,从而获得了实施例8以及比较例5的轮胎。
[0091] [实施例 9-10]
[0092] 除了将弹性模量Ea及弹性模量Ec按照下述表3改变了比(Ea/Eb)以及比(Ea/Ec) 以外,其它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从而获得了实施例9-10的轮胎。
[0093] [比较例 6-7]
[0094] 除了将弹性模量Ea及弹性模量Eb按照下述表3改变了比(Ea/Eb)以及比(Ea/Ec) 以外,其它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从而获得了比较例6-7的轮胎。
[0095] [实施例 11-14]
[0096] 除了将高度Hb按照下述表4改变了比(Hb/Hw)以及比(Ha/Hb)以外,其它设为与 实施例1相同,从而获得了实施例11-14的轮胎。
[0097] [实施例 15-16]
[0098] 除了将高度Ha及高度Hb按照下述表4改变了比(Hb/Hw)以及比(Ha/Hb)以外,其 它设为与实施例1相同,从而获得了实施例15-16的轮胎。
[0099][操纵稳定性及乘坐舒适性]
[0100] 将轮胎组装于17X7. OJ的轮辋,并对轮胎填充空气以使内压达到240kPa。将该轮 胎安装于排气量为2. 0升的前侧发动机后轮驱动的轿车。使驾驶员驾驶该轿车在赛车道上 行驶,由此对操纵稳定性及乘坐舒适性进行了评价。在下述表1至表4中以满分为10分的 指数而示出了评价结果。数值越大越好。
[0101][漏气保用耐久性]
[0102] 将轮胎组装于拆除了阀芯后的轮辋(尺寸=17X7. 0J)。对该轮胎加载3. 48kN的纵 向载荷。在缩小(deflate)的状态下,使该轮胎在36°C~40°C的温度下以80km/h的速度 在半径为1.7m的滚筒上行驶。对轮胎破坏为止的行驶距离进行了测量。在下述表1至表 4中以将比较例1评为100的指数值示出了测量结果。数值越大越好。
[0103] 表1评价结果
【主权项】
1. 一种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充气轮胎具备:一对胎圈;架设于一方的胎圈与另一方的胎圈之间的胎体;以及 位于比上述胎体靠内侧的位置的嵌入层, 上述胎体具备胎体帘布, 上述胎圈具备:位于比上述胎体帘布靠轴向内侧的位置的内侧配件;以及位于比上述 胎体帘布靠轴向外侧的位置的外侧配件, 上述内侧配件具备:内侧芯体,该内侧芯体内接于上述胎体帘布的端部;以及内侧三 角胶,该内侧三角胶覆盖上述内侧芯体、且从上述内侧芯体大致朝半径方向外侧延伸, 上述外侧配件具备:外侧芯体,该外侧芯体外接于上述胎体帘布的端部;以及外侧三 角胶,该外侧三角胶覆盖上述外侧芯体、且从上述外侧芯体大致朝半径方向外侧延伸, 上述嵌入层位于比上述内侧三角胶靠半径方向外侧的位置, 上述内侧三角胶的复弹性模量Ea相对于上述外侧三角胶的复弹性模量Eb的比为0. 3 以下, 上述内侧三角胶的复弹性模量Ea相对于上述嵌入层的复弹性模量Ec的比为1以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侧三角胶的复弹性模量Ea为9MPa以上且24MPa以下。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用PW表示该轮胎的内表面中的轴向最大宽度的位置时,从胎圈基线到上述外侧三 角胶的外侧端的半径方向高度Hb、相对于从该胎圈基线到上述位置PW的半径方向高度Hw 的比为0. 6以上且1. 5以下。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侧三角胶的外侧端的位置在半径方向上与上述外侧三角胶的外侧端的位置一 致,或者,上述内侧三角胶的外侧端位于比上述外侧三角胶的外侧端靠半径方向内侧的位 置。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乘坐舒适性及漏气保用耐久性优异的充气轮胎(2)。该轮胎具备胎圈(10)、胎体(12)和嵌入层(18)。胎体具备胎体帘布(36)。胎圈的内侧配件(34a)具备:内接于胎体帘布的端部的内侧芯体(46a);和覆盖上述内侧芯体、且从上述内侧芯体大致朝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内侧三角胶(48a)。胎圈的外侧配件(34b)具备:外接于胎体帘布的端部的外侧芯体(46b);和覆盖上述外侧芯体、且从上述外侧芯体大致朝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外侧三角胶(48b)。内侧三角胶的复弹性模量Ea相对于外侧三角胶的复弹性模量Eb的比为0.3以下。内侧三角胶的复弹性模量Ea相对于嵌入层的复弹性模量Ec的比为1以上。
【IPC分类】B60C15-06, B60C9-02
【公开号】CN104626885
【申请号】CN201310557055
【发明人】伊藤博
【申请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11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