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真空轮胎活络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947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真空轮胎活络模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轮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真空轮胎活络模

具,可广泛应用于乘用胎、轻卡胎、载重胎、工程胎、巨胎活络模具。



背景技术:

轮胎活络模具是轮胎硫化成型的必须设备。目前,轮胎硫化过程概括如下:将胎坯放置到加热至180℃左右的模具内,通过成型胶囊内充气将胎胚压向胎侧板和花纹块,胎坯和模具型腔内壁之间的气体受到轮胎胎坯的挤压,从胎侧板和花纹块的排气孔被动排出,使轮胎胎坯能填满型腔,轮胎胎坯开始硫化直到硫化完成。

轮胎在硫化过程中,胎坯与型腔间的气体须及时排出,若不能及时排出,气体将残留在花纹等死角处,这样会导致轮胎硫化完成后在该死角处出现缺胶,轮胎报废。

为使气体顺畅排出,模具在加工时,会根据轮胎排气需求,在型腔面上加工大量排气孔,胎坯与模具胎面之间气体由排气孔排出。但该种排气方式,气体的排出是通过成型胶囊的挤压来完成,但有时因胎面气孔的位置设计不合理、气孔被胶料堵住未及时清通、轮胎的轮廓形状设计不合理等等,传统的排气方式,易造成气体残留在花纹或其它死角处,轮胎硫化后依然会出现缺胶缺陷而成为废品。同时,轮胎型腔上加工大量气孔,胎胚的胶料也会被挤入排气孔内,脱模后在轮胎表面留下大量胶条,不仅影响轮胎外观质量,也造成胶料的浪费。为了提高轮胎外观质量,需要人工对胶条进行修剪,也增加了轮胎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使用寿命

长,加工成本低的抽真空轮胎活络模具。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抽真空轮胎活络模具,包括安装环及上盖,安装环与上盖之间设有上密封环。

以下是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上密封环具有内表面,内表面上设有环形凸起。

进一步改进:

环形凸起上具有导向面,导向面为锥面。

进一步改进:

安装环上靠近上盖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台阶。

进一步改进:

环形台阶包括第一台阶面及第二台阶面。

进一步改进:

上盖上靠近安装环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

上密封环搭接在环形台阶上,环形凸起设置在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改进:

上密封环包括左端面、右端面、内表面及外表面,环形凸起设置在靠近右端面的位置。

进一步改进:

环形凹槽具有外侧面、底面及内侧面;

所述外侧面为锥面。

进一步改进:

上密封环的左端面抵靠在第二台阶面上,上密封环的内表面靠近左端面的位置压紧在环形台阶上并通过环形台阶支撑。

进一步改进:

上密封环的右端面压紧在环形凹槽的内侧面上,上密封环的导向面与外侧面配合,导向面与外侧面配合起导向作用。

进一步改进:

所述内侧面为首尾相接的锥面和竖直面或内侧面完全为一个锥面;

上密封环的右端面为首尾相接的竖直面和锥面或上密封环的右端面完全为一个锥面。

进一步改进:

内侧面为首尾相接的锥面和竖直面时,锥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小于60度;

内侧面完全为一个锥面时,该锥面优选为正锥面,锥面与竖直方向面之间的夹角小于60度;

上密封环的右端面为首尾相接的竖直面和锥面时,锥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小于60度;

上密封环的右端面完全为一个锥面时,该锥面优选为正锥面,锥面与竖直方向面之间的夹角小于60度。

进一步改进:

上密封环的左端面与安装环的第二台阶面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的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可以设置在上密封环上开设的密封槽内,也可以设置在安装环上开设的密封槽内。

进一步改进:

所述活络模具还包括中模套,安装环与中模套接触面之间设有的第一密封圈;

第一密封圈可以设置在安装环上开设的密封槽内,也可以设置在中模套上开设的密封槽内。

进一步改进:

所述活络模具还包括中模套,底座上设有下密封凸台,下密封凸台与中模套在合模之后,与中模套下部配合,配合处设有第四密封圈;

所述活络模具还包括与下侧板配合的底座,底座与下侧板配合面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

进一步改进:

上密封环与上盖的内侧面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的第三密封圈;

第三密封圈可以设置在上密封环上开设的密封槽内,也可以设置在上盖上开设的密封槽内。

进一步改进:

上密封环与安装环的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圈。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可以在现有的模具上部上增设上密封环,完成对现有模具的提供抽真空功能的改变,而且对普通正在使用的模具进行再制造,即可使其应用于抽真空的工况,节约了重新加工设计新模具的成本;

2、无需重新设计新结构的抽真空模具,在原模具结构的上盖上增加密封装置,并在相应的配合面上增加密封圈,即可实现对模具的密封,极大降低了抽真空模具的设计加工成本;

3、中模套与安装环之间采用端面静密封,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4、上密封环厚度可较薄,降低材料成本;

5、对活络模具结构要求较低,对于采用各种形状、类型安装环的模具均可使用;

6、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加工技术加工,且难度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开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a局部放大图;

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合模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中b局部放大图。

图中:1-底座;2-下侧板;3-弓形座;4-第五密封圈;5-抽汽嘴;6-第四密封圈;7-导向条;8-花纹块;9-中模套;10-安装环;11-第一密封圈;12-第二密封圈;13-上密封环;14-上滑块;15-第三密封圈;16-上侧板;17-上盖;18-硫化机上板;19-环形台阶;20-环形凸起;21-环形凹槽;191-第一台阶面;192-第二台阶面;211-外侧面;212-底面;213-内侧面;131-右端面;132-左端面;133-内表面;134-外表面;136-导向面;101-密封凸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抽真空轮胎活络模具,包括底座1、外侧轮胎型腔、内侧轮胎成型胶囊、上盖17和花纹块驱动装置。

外侧轮胎型腔用于对轮胎外侧面进行定型和硫化,外侧轮胎型腔包括上侧板16、下侧板2和若干可径向运行的花纹块8。

上侧板16固定在上盖17下方,下侧板2固定在底座1上方,花纹块8位于上侧板16和下侧板2外侧。

内侧轮胎成型胶囊通过充气膨胀用来对轮胎的内侧面进行定型。

花纹块驱动装置用来驱动花纹块8径向移动,花纹块驱动装置包括弓形座3、导向条7、上滑块14、中模套9和安装环10。

花纹块8由紧锁螺钉与弓形座3固定连接,弓形座3通过导向条7与中模套9形成可导向斜面,弓形座3上部连接有上滑块14,上滑块14在模具开合过程中能够在上盖17的滑槽中滑动。中模套9上部连接安装环10。

除上述模具通用结构外。

本模具还设有密封装置,该密封装置包括上密封装置和下密封装置。

上密封装置包括上密封环13和密封部件。

上密封环13设置在安装环10和上盖17之间。

安装环10上靠近上盖17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台阶19,环形台阶19包括第一台阶面191及第二台阶面192。

第一台阶面191为水平面,第二台阶面192为竖直台阶面。

上盖17上靠近安装环10一侧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21,环形凹槽21具有外侧面211、底面212及内侧面213。

所述外侧面211为锥面。

内侧面213可以为一个跟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倾斜的锥面,该锥面与第二台阶面192的锥面配合。

上密封环13具有左端面132、右端面131、内表面133及外表面134,上密封环13的内表面上靠近右端面131的位置设有环形凸起20。

环形凸起20上具有导向面136,导向面136为锥面。

上密封环13的左端面132压紧在第二台阶面192上,上密封环13的内表面133靠近左端面132的位置压紧在环形台阶19上并通过环形台阶19支撑。

上密封环13上的环形凸起20设置在环形凹槽21内,上密封环13的右端面131抵靠在环形凹槽21的内侧面213上,上密封环13的导向面136与外侧面211配合,导向面136与外侧面211配合起导向作用。

上密封环13的上端面设置在硫化机上板18的下方。

上密封环13的结构本身结构较为轻便,便于自身吊装和装配;结构简单,无需螺栓结构即可将上密封环13装配在上盖17和安装环10之间;另外,完全可以在原有的普通模具基础上进行改造,增设上这种上密封环13,对普通模具进行再制造,使其可以应用于抽真空的工况。

上密封环13通过环形凸起20,可以满足上密封环13的内表面133与上滑块14上表面之间的装配距离a,同时满足上密封环13与第三密封圈15密封配合所需导向的锥面的长度b的要求;通过上密封环上的右端面131的锥面能够提高合模时,合模精度。

开模时,安装环10的环形台阶19将上密封环13托起,上密封环13与安装环10、硫化机上板18一同向上运动。

合模时,安装环10、上密封环13、硫化机上板18一同向下运动,直至上密封环13与上盖17密封配合到位。

同时,通过该环形凹槽21和环形凸起20,可以满足上密封环13的内表面133与上滑块14上表面之间的装配距离a,同时满足上密封环13与第三密封圈15密封配合所需导向的锥面的长度b的要求。

如图3所示,所述内侧面213包括首尾相接的锥面及竖直面,竖直面与底面212连接并通过圆弧面平滑过渡,锥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a,a小于60度,该锥面能够在合模时,对上密封环13起导向的作用。

上密封环13的右端面131包括竖直面及锥面,锥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b,b小于60度,该锥面能够在合模时,对上密封环13起导向的作用。

密封部件包括安装环10与中模套9接触面之间设有的第一密封圈11,上密封环13的左端面132与安装环10的第二台阶面192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的第二密封圈12,上密封环13的右端面131与上盖17的内侧面213的接触面之间设有的第三密封圈15。

第一密封圈11可以设置在安装环10上开设的密封槽内,也可以设置在中模套9上开设的密封槽内。

第二密封圈12可以设置在上密封环13上开设的密封槽内,也可以设置在安装环10上开设的密封槽内。

同理,第三密封圈15可以设置在上密封环13上开设的密封槽内,也可以设置在上盖17上开设的密封槽内。

下密封装置用以实现模具其他位置,尤其是下部的密封。

下密封装置可以是底座1上设有下密封凸台101,下密封凸台101与中模套9在合模之后,与中模套9下部配合,配合处设有第四密封圈6。同时底座1与下侧板2配合面之间设有第五密封圈4。

安装环10与上密封环13可以采用一体结构设计,可以降低密封圈的使用数量。

安装环10通过环形台阶19和上密封环13装配,结构简单;安装环10与上密封环13之间设计有定位环形台阶,可以增强安装环10与上密封环13的连接强度,尤其对于翻转式硫化机效果更为明显。

安装环10与上密封环1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2及第三密封圈3,更有利于装配和更换密封圈,尤其是上密封环13上的两个密封圈。

上盖17外圆较大,与上滑块14配合的t型槽分布更靠近外圆,在有效地保证了与上滑块14的导向配合长度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减小上滑块14的体积和重量。

实施例2,如图4、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第一台阶面191为水平面,第二台阶面192为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倾斜的锥面,该锥面优选为正锥面,角度优选为45-90度;上密封环13的左端面132为倾斜的锥面,该锥面优选为倒锥面,上密封环13的左端面132与第二台阶面192配合。上密封环13的左端面132与第二台阶面19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2。

内侧面213为一个锥面,该锥面优选为正锥面,锥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小于60度;上密封环13的右端面131为一个锥面,该锥面优选为倒锥面,锥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小于60度;上密封环13的右端面131与内侧面213配合。内侧面213与上密封环13的右端面131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15。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安装环10上靠近上盖17一侧的端面为光滑面,上密封环13的左端面132与安装环10的端面配合,上密封环13的左端面132与安装环10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