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体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8309712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塑胶工件进行清洗,基于电镀上无机UV涂层施工初步清洗,以便电镀层与无机UV涂层的结合。所述清洗步骤具体为:用白电油清洗,保持清洁,无污溃;
(3.2)无机UV涂料调配; 所用到的无机UV涂料具体为:固体:锌白粉60~80% ;溶剂:水溶性甲基纤维素混合液;稀释比例=1:1.5-3.5 ;PH值:4~6 ;粘稠度:3~10cps ;过滤目数:200?400。
[0102](3.3)使用前搅拌均匀,并用300~400目进行过滤无机UV涂料;喷涂无机UV涂料,使电镀后的塑胶工件上附有一层饱满、均匀的状态的无机UV涂层。将待喷涂工件垂直放置于无尘工架上,使用普通油漆喷枪对待处理表面进行由上至下逐行水平扫描式空气喷涂,但不局限于此,喷涂时喷枪口径为1.5mm,喷枪喷头距离工件20cm,温度25±5° C,湿度55-75RH ;压力3~5KG/Cm2;需确保将喷枪调节至喷雾浓密饱满且大液滴喷出的最优状态;可通过20cm喷涂距离喷涂得到圆形漆斑的半径作为逐行扫描的行间距;确保喷涂过程喷涂面上无流淌现象。PU底漆喷涂以后,需在24h内喷UV面漆,以免出现面漆掉漆现象。
[0103]面漆固化:喷涂UV面漆涂料后,将喷涂工件喷涂面朝上进行预热流平:先50-60° C高温流平3~5min,再25° C低温流平Imin ;再以每分钟5m速度进入光源区,采用曝光能量800~900mj/Cm2的紫外光进行固化,厚度约为30 μ m。
[0104]与现有技术的五金壳体相比,五金壳体色彩局限性较大,主要为白色或黑色,而本发明在传统基础上可以做到蓝色、橙色、黄色等流行色彩。
[0105]对实施例1至4的壳体进行形成测试,结果如下:
耐热性能测试:将壳体放入实验箱,30min内温度达到-25。C 48h ;然后在30min内使温度升至20° C,再在30min内升温至70° C 48h ;再在30min内使温度恢复至常温,测试完成后进行外观确认,传统壳体出现氧化、变形、掉落、等现象,而本发明壳体均无任何表面不良现象。
[0106]耐磨性能测试:在PAPER上施加175g荷重,来回磨擦300次,实验片(将壳体加工成实验片)与地面成平面放置测试点涂层不能脱落,传统壳体容易露出底材,而本发明壳体实测均可达1000次以上。
[0107]抗腐蚀性能测试:把壳体样品放于酸性汗液中,溶液充分浸透,在悬挂于容器中,溶液高度10cm,样品于溶液距离30~50mm,样品间及距离容器内壁最小为30mm,然后置于45±2° C的环境中测试48h,测试六个样品,三个24h,三个48h,传统壳体表面容易出现氧化、变形、掉落、等现象,而本发明壳体均无任何表面不良现象。
[0108]硬度性能测试:用三菱2H铅笔,在在铅笔上施加的荷重为750g,在45度角下,在样品表面从不同的方向划出3~5cm长的线5条,传统壳体表面出现划痕,布氏硬度低于2HB,而本发明壳体均大于2HB,最高达9HB。
[0109]免烧结:传统陶瓷烧结会在隧道窑中高温进行,而本发明中喷涂陶瓷釉或氧化陶瓷釉层仅需要在烤箱中进行。
[011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形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壳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塑胶成型步骤:提供一塑料,并注塑成型为一壳体结构的塑胶工件; (2)化学镀步骤:在成型的塑胶工件表面形成导电层; (3)电镀铜步骤:将塑胶工件浸入含铜电镀液中进行电镀,在导电层上形成镀铜层; (4)电镀镍步骤:将塑胶工件浸入含镍电镀液中进行电镀,在镀铜层上形成镀镍层; (5)电镀金属层或合金层步骤:将塑胶工件浸入含金属或合金电镀液中进行电镀,在镀镍层上形成镀金属层或合金层; (6)喷涂无机涂层或有机涂层步骤:在电镀后的塑胶工件上喷涂无机涂料或有机涂料形成无机涂层或有机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化学镀之前对塑胶工件进行表面活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I)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0塑胶成型前对塑料进行热处理,具体为将塑料置于160° C下热处理,时间为4h ; (1.2)将热处理后的塑料进行塑胶成型为一壳体的塑胶工件,加工温度为360-400° C ; (1.3)将成型的塑胶工件进行退火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镀层为化学镀镍层,所述化学镀的镀液配方为:硫酸镍28~31g/l、次亚磷酸钠13~16g/l、柠檬酸钠35~55g/l、氯化铵 30~35g/l ;施镀温度 30~40° C,镀浴时间 5~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焦磷酸盐电镀铜:将镀有导电层的塑胶工件浸在焦磷酸铜电镀液中进行电镀,形成第一电镀铜层;所述焦磷酸盐电镀铜的镀液配方为:焦磷酸铜32~36g/l、焦磷酸钠230~280g/I ;电镀工艺为:电镀电压1.5-2.5V,电镀电流30~80A,电镀温度50~60 ° C,电镀时间3?5min ; 硫酸盐电镀铜:将镀有第一电镀铜层的塑胶工件浸在硫酸铜电镀液中进行电镀,形成第二电镀铜层;所述硫酸盐电镀铜的镀液配方为:硫酸铜180~220g/l、硫酸68~72g/I ;电镀工艺为:电镀电压2.5-4.5V,电镀电流100~200A,电镀温度20~30° C,电镀时间20~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半光镍电镀:所述半光镍电镀的镀液配方为硫酸镍200~240g/l、氯化镍50~55g/l、硼酸40~45g/l ;电镀工艺为:电镀电压5.0-7.0V,电镀电流100~200A,电镀温度50~60° C,电镀时间10~20min ; 全光镍电镀:所述全光镍电镀的镀液配方为硫酸镍200~240g/l、氯化镍50~55g/l、硼酸40~45g/l ;电镀工艺为:电镀电压5.0-7.0V,电镀电流100~200A,电镀温度50~60° C,电镀时间10~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的所述金属层为单金属层,单金属包括铬、锡、金、银、钯和钴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合金层包括铜基合金、锌基合金、锡基合金、镍基合金、钴基合金、钯镍合金中的任意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的所述无机涂料为UV涂料或PU涂料;所述有机涂料为陶瓷釉料或氧化陶瓷釉料或UV涂料或PU涂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喷涂有机涂层,有机涂层为陶瓷釉层或氧化陶瓷釉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将待喷涂塑胶工件清洗干燥后放置于无尘工架上,使用油漆喷枪对待处理表面进行逐行水平或竖直扫描式喷涂,喷涂时喷枪喷头距离塑胶工件20cm ; B、将喷涂塑胶工件的喷涂面朝上转移至30~50°C烘箱中烘干,时间为5~15min ; C、步骤A至B至少循环一次,处理完成后将塑胶工件水平静置l~5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壳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喷涂有机涂层,所述有机涂层为UV涂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对待喷涂的塑胶工件进行清洗fU底漆和UV面漆涂料调配; B、在电镀后的塑胶工件上喷涂I3U底漆涂料,并固化; C、在固化的I3U底漆上喷涂UV面漆涂料,并进行紫外光固化。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体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一塑料,并注塑成型为一壳体的塑胶工件;(2)在成型的塑胶工件表面形成导电层;(3)将塑胶工件浸入含铜电镀液中进行电镀,在导电层上形成镀铜层;(4)将塑胶工件浸入含镍电镀液中进行电镀,在镀铜层上形成镀镍层;(5)将塑胶工件浸入含金属或合金电镀液中进行电镀,在镀镍层上形成镀金属层或合金层;(6)在电镀后的塑胶工件上喷涂无机涂料或有机涂料形成无机涂层或有机涂层。该制造工艺增加了壳体硬度、强度等性能,且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及实现环保;可结合不同的电镀表层及无机或有机涂层,呈现各种色泽绚丽饱满、层次感强、美观大方、耐热耐磨、抗腐蚀、高硬度的产品。
【IPC分类】B29C49-00, C25D5-14, C23C18-36, C23C28-02, C23C18-20, B29C45-00, B29C43-24, B29C71-02, B29C47-00, B29C51-00
【公开号】CN104626448
【申请号】CN201510021316
【发明人】温兵
【申请人】温兵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5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